关于电力工程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论文_张维华

关于电力工程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论文_张维华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山西省电力建设二公司 山西省朔州市 036011

摘要:电能是科学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基石,毫无疑问,电力工业是基础性产业,在社会发展建设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管理技术的日益完善,电力工程的自动化程度也在不断加深,电力系统正在以飞快的速度朝着全面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方向上发展着。因此,本文主要讨论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领域,然后侧重分析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适用范围,最后对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发展趋势做预测,希望对提高电力技术的自动化水平有所帮助。

关键词:电力工程;自动化;发展趋势

1 引言

电力工程,作为现代工业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其发展也成为现代工业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如何安全、高效地完成电力工程的自动化,并使其投入到现实生活当中,避免造成资源浪费安全隐患,是社会各界所面临的紧要难题,同时也是国家及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的问题,在问题当中找寻发展的契机,在发展当中不断解决问题,将是未来发展主要的方向。

2 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的必要性

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出现和发展,有利于有效地监督和控制电力系统,提升电力行业的生产效率,促使电力体系更加平稳、顺畅的运行,为电力工程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保证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如,极大地提高了技术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最大程度地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节约了人力资源,实现人了力资源的优化配置,缩减了用于电力系统安全维护方面的人力资源的投入,减少了由于人为原因引起的电力系统安全事故的成本投资,从而减少了人身和财产损失。加强信息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能够严格地对涉及的数据和参数进行检查,以便及时地发现电力系统中存在问题和隐患,推动电力体系安全顺利运行,同时也为今后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或是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提高工作人员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丰富其工作经验和阅历,提高综合素质。

3 电力工程中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3.1 自动化补偿技术

在传统的电力工程中,进行电力补偿时,一般采用的是低压无功补偿技术,其补偿原理是:将单一信号,与经由采集的三相电容器予以补偿,这种技术方式有很多的不足之处。如,它在对单相负荷用户进行补偿时,很容易出现三相负荷失衡的现象,导致补偿过度或是补偿不足的结果,所以这种补偿技术已不能适应现今电力工程的发展状况,甚至已经阻碍了电力工程的发展。而将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于电力工程中,有利于有效解决这一历史难题,弥补存在的不足之处。该自动化技术,可以实现以下3大补偿结合:一是稳态补偿和快速补偿的有机整合;二是三相补偿与分相补偿的有机整合;三是固定补偿和动态补偿的有机整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实现这3大补偿的有机整合,有利于在电力补偿时,根据负荷的变化进行相应的适度的调整,最终能够有效提升补偿的精度。

3.2 现场总线技术

现场总线技术是指在电力工程中把自动化装置以及仪表监控设备进行衔接,构成多站多方向的信息网络,实现对智能控制、计算机的设备以及数字通信等方面的应用,从而达到一体化的综合性技术。现在的现场总线技术是借助传感器等相关设备把电流以及用电量等数据传 送到主机上面,协助工作人员工作,工作人员可以利用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最终把数据传送到控制终端设备上。随着社会的发展,对电力自动化的改造,现场总线技术的优势也显现出来,能够节约硬件的数量和硬件投资,以及安装维修的费用,还可以让用户自主的选择所要使用的设备,凭借自己的优势占领市场,因此,现场总线技术具有超强的市场竞争力。

3.3 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

同自动化补偿技术和现场总线技术一样,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也是一种在电力工程中,应用相当广泛的电力自动化技术之一。该技术主要应用于电力工程领域的自动监控方面,其显著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主要方面:一是对象技术,二是主动功能。因为该技术中含有对象技术,所以它具备触发机制,当触发该技术中的主动对象功能时,就可以实现对数据库的智能化实时监控和管理,这不仅有利于极大地提高数据信息分析的效率,还有利于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对相关电力系统数据信息分析的准确化程度,进而使电力系统实质性获得更高难度、更复杂的数据技术功能。它的具体原理是,通过依托系统所具备的监控功能,实现对对象函数的利用,进而完成对电力自动化的应用,再引发触发机制,有效地监控数据库。

4 电力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趋势分析

4.1 电能将更有质量

现阶段,工业生产中的大量电子设备都有着很大的功率,所以对电能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在电力工程自动化的发展过程中,一定要适应要求,努力从各个环节提高自身的电能质量。通过对生产所用设备的研发来提高能源生产量,通过对整个系统的进一步研发来提供稳定保障,用更高速的数字信号处理器对电力系统运行时进行更加灵活和妥善的处理与调节,通过更科学的方法对处理器算法进行改进等等,进一步提升电能的质量,让它得以供应那些飞速进步的大量电子设备,从而提高效率。

4.2 信息共享

随着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不断飞速发展,数据采集的频率和范围也随之发生了显著变化,但实质上,数据信息采集系统的本质概念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如,远程终端在收集数据、执行控制指令时,由于没有独立的处理能力,而各个子系统又是相互独立的,所以导致采集的信息重复。因此,信息共享的系统应得到电力行业的密切关注和重视,虽然受当前实际发展水平的束缚,以及其他若干因素的影响,还暂时未能得以实现,但信息共享必然是未来电力自动化系统的发展趋势。

4.3 系统设计成本、生产成本会降低

现阶段,电力工程及其自动化的系统虽然已经有了初步的发展,但是很多工业项目所采取的系统依然成本较高,并不实用,如很多工业项目都是采取的一个集成控制系统,这是因为他们并没有根据实际需要而进行系统发展,系统模式得不到更加实用的改良。我国的电力工程有一部分是直接引进了外国的设计,没有根据我国实际情况进行结合,进行创新,这也会使得系统设计成本,生产成本增多。所以,我国电力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趋势将是大力培养专业人才,加大对电力工程及其自动化的自主研发,让每一项具体的项目都有着最为合适的自动化系统,让系统设计成本降低,让生产成本降低,提高效率。

5 结束语

将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到电力工程中,有利于大力推动和促进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能够突破传统工业技术的禁锢和束缚,减少电力工程中人力资源的投入,将工作人员从繁重的流水线生产中解放出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其他价值量更多的领域中,进而创造更多的经济和社会价值。但目前电力自动化技术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需要电力企业进行不断的研究和探讨,提高电力自动化技术的水平,以更好地应用于电力工程中,从而更好地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服务,造福人民。

参考文献:

[1] 张艳霞. 电力工程及其自动化问题及措施探讨[J]. 科技经济市场,2014,(11):69.

[2] 赵宏斌. 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认识及未来发展方向探析[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0):104.

[3] 倪俊. 电力工程及其自动化问题及措施探讨[J]. 中国房地产业,2015,(08):174.

[4] 王兴芬. 电力工程及其自动化问题及措施[J]. 通讯世界,2013,(21):73-75.

[5] 杜玲玲. 电力工程及其自动化问题及措施分析[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06):194.

论文作者:张维华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3

标签:;  ;  ;  ;  ;  ;  ;  ;  

关于电力工程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论文_张维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