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电气误操作事故的原因及对策论文_李娟

浅议电气误操作事故的原因及对策论文_李娟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桂林供电局 541002)

摘要:电气误操作会在一定程度上会对电力安全产生负面影响,特别是恶性误操作,严重时还会导致电网稳定性遭受破坏,引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事故。电气误操作往往会造成用户停电、损坏设备、人身伤亡和电网瓦解等重大事故。正确分析造成误操作的原因,并进行有效的预防,是减少和避免误操作事故发生,保证电力安全生产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电气误操作;事故原因;对策

引言

随着我国科技的进步,电力设备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也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力设备的操作是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然而,随着用电设备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电气误操作事故不仅会对电网及设备的安全运行带来很大影响,严重的还会危及操作人员生命,所以认真分析电气误操作事故产生的原因及防范对策,探讨防误闭锁装置的应用,对确保电力企业安全生产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1.电气误操作事故成本分析

1.1 人员能力水平不高,工作责任心不强

(1)技术素质不高

电气设备的倒闸操作要求电气运行人员必须具备丰富的电网运行知识, 非常熟悉本岗位的规程和制度,熟练掌握及倒闸操作的技术原则。有一些电气运行值班人员,对于设备、系统不熟悉,缺乏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实际工作经验缺乏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为电气误操作事故埋下了祸根。

(2)工作责任心不强

有的操作人员工作态度不端正,责任意识淡薄,操作不认真,精力不集中。在日常设备巡视维护工作中,图快、图方便、图省事,取巧心理。在操作中,不认真执行“两票三制”,操作中不去认真核对设备的名称、编号、操作位置,不核对模拟图,不认真检查设备是否具备送电条件,不按要求对设备进行验电,这都将会造成电气误操作事故。

(3)操作不规范

操作不规范主要表现在不遵守倒闸操作的相关规定,不执行命令复诵制度; 不认真填写与审核操作票; 不进行模拟预演;一次操作多带或少带甚至不带操作票; 不按操作票的顺序进行操作, 跳项、漏项或倒项操作; 值班人员单独接令操作,没有监护人或监护不到位,有了这些不良习惯和行为,造成电气误操作事故是迟早的事。

1.2运行人员技术素质不高

电气设备的倒闸操作要求电气运行人员必须具有丰富的电气运行知识,熟悉设备、系统和基本原理;熟悉操作和事故处理,熟悉本岗位的规程和制度,必须掌握一、二次设备的操作配合及倒闸操作的技术原则。如操作人员对本岗位应掌握的技能和安全知识一知半解,日常不注重学习提高,遇事手忙脚乱,必然造成误操作。

1.3运行人员习惯性违章

不严格执行操作票制度,违章操作,是发生恶性电气误操作事故的根本原因。运行人员习惯性违章的表现有以下几种:(1)不执行调度命令复诵核对制度;(2)不认真填写、审核操作票;认为操作简单,或者不写票或写了票也不带到现场,事后补票,补打勾,应付检查;有的不按操作票顺序操作,跳项或漏项操作造成事故;(3)操作前不进行模拟预演或模拟图与现场实际不符。运行状态变了,模拟图没有及时变更,或倒闸操作前根本就不核对;(4)操作过程中不认真进行监护复诵制度;不唱票,不复诵,不核对名称编号,监护制流于形式。操作人和监护人错位,不履行各自的职责,实际上往往变成单人操作,失去监护;(5)一次操作多带或少带操作票;(6)操作中使用不合格的安全用具,没有养成使用前首先检查安全用具的良好习惯;(7)装设接地线或合接地刀闸前不验电或不按照验电"三步骤"执行;(8)单人操作;(9)操作前不认真核对操作位置,不核对设备的名称、编号;(10)不详细做好操作记录。

2.电气误操作存在的危害

2.1危及人身安全

在电气误操作事故中,时常出现危及人身安全的情况。电气倒闸操作的操作者,是直接与设备接触的,也就是说,操作者在进行这项操作时,他就把自己置于危险之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假如他进行的是错误的操作,例如,带负荷误拉(合)隔离开关、带电误挂临时接地线(合接地隔离开关)、带地线(接地隔离开关)误合断路器(隔离开关)、误入带电间隔等;那么,这种危险就会演化成事故,处在其中的操作者、监护人等就可能受到致命的伤害。更为严重的是,由于误送电流至正处在停电状态下进行工作的地点,会造成不知情的电气检修、试验人员的群伤群亡。

2.2产生影响恶劣

在电气倒闸操作过程中发生误操作,或是在事故处理过程中发生误操作,其后果将是非常严重的,尤其恶性误操作事故,不仅会造成供电中断、设备损坏,还将造成事故处理延误,乃至事故扩大,诱发电网稳定性遭到破坏和大面积停电事故。如不久前美国曾经发生的大面积停电事故,给社会经济发展和治安稳定等公共安全带来很大麻烦,还会引起诸多猜测,当时就有人想到会不会是发生了恐怖事件。

2.3事故屡禁不止

虽然,为防止电气误操作的发生各级电力生产管理组织制定了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如:制定两票管理制度、电气操作现场把关制度、倒闸操作把六关制度、安全日活动制度、防止电气误操作的规定、防误闭锁装置管理规定、强制安装防误闭锁装置等,有效地避免了一些电气误操作事故。

3.避免电气误操作事故应采取的防范措施

3.1 强化教育培训,提高人员素质

加大对一线员工的培训力度,使他们熟练掌握职责范围内的设备(的现场布置、系统联系、结构原理、性能作用、操作程序。加强安全思想教育, 提高职工安全责任心,严格纠正各种习惯性违章,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工作中严格执行“两票”,不折不扣地执行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培养工作人员的事故处理应变能力,求工作人员能够临危不乱地对突发性事故进行正确的判断与操作,尽量避免造成事故扩大化。

3.2强化设备运行维护管理

变电操作所需的设备是保证电力系统运行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为了保证变电运行的可靠性,相关技术人员应强化对变电设备运行状态的检查。第一,加强对变电站站长以及技术人员的管理。明确管理职责、理顺工作流程,主要包括防误操作装置、倒插操作、危险点、设备台账、设备维护、典型操作修订、现场规程修编等一系列技术工作。第二,在定期开展检修平衡会的基础上,控制每天工作量,预防人员工作超负荷,以防工作人员因精力不集中、身心疲惫造成的安全事故。第三,根据检修工作计划,技术人员、安全员以及运行专责需拟写每月的疑难操作要点、复杂操作安全点,针对性采取预防措施,降低事故发生几率。第四,规范化设备的维护操作界面,相对统一的设备操作界面能避免因为厂家不同带来的极大差异,消减因设备差异带来的人员误操作的几率。

3.3营造安全操作氛围,提高员工的自我安全意识

企业必须落实电力操作人员的安全问题,要求操作人员在电器操作中要做到分工明确,有责任心。并将电气的防范措施贯彻到整个企业的管理层,使整个企业从上至下形成良好的“安全工作”氛围,将防止电气误操作作为安全生产的大事开抓。除此之外,还要定期检查电气设备和电气操作环境,及时规范,对相关的设备进行参数设置,名称、编号和色标要标记清楚,从而保证操作人员工作环境的安全性。安监人员也要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切实监督现场操作人员的工作,从源头上杜绝电气误操作的事故发生。

3.4切实现场监管,降低操作失误

操作现场的严格把关也是防范电气误操作的重要措施之一,它能从根源上降低电气的误操作几率。电气管理中,需要相关部门在电气操作前分析倒阀操作的复杂程度,安排企业管理人员到现场监督把关,可以带动员工的积极,确保工作的质量,重视操作任务,减少违规操作,防止误操作的事故发生。

4.结语

综上所述,只要操作人员扎扎实实地按规定要求开展工作,用实际行动落实具体安全防范措施,电气误操作事故是完全可以预防和控制的。

参考文献

[1]李沛然,变电运行防范继电保护“三误”事故的措施[J].电力安全技术,2007,9(08):57.62.

[2]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部分)[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2009.

论文作者:李娟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14

标签:;  ;  ;  ;  ;  ;  ;  ;  

浅议电气误操作事故的原因及对策论文_李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