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财务会计目标问题论文_张莉莉

浅析财务会计目标问题论文_张莉莉

夏津县财政局 山东德州 253200

摘要:从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入手,揭示出财务会计目标的内涵,并综合财务会计目标具有代表性的观点,通过西方主要国家财务会计目标的比较,发现我国财务会计目标确立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形势确立我国现阶段的财务会计目标。

关键词:财务会计目标;受托责任观;决策有用观;财务会计目标分析

财务会计目标是财务会计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即期望会计达到的目标或者境界。探讨会计目标对会计的实践工作以及会计准则的制定既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又有较大的实践价值。

一、我国财务会计目标定位面临的问题

1 会计环境面临重大变化

目前,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各国面对的经济环境更加复杂,一方面人们对会计论文发表有关预测性信息、现金流量的信息、风险性信息的需求进一步增强。如何从会计角度恰当地反映这些经济业务成为各国会计界面临的共同难题。另一方面,会计正面临“全球性诚信危机”,会计信息舞弊成为会计行业发展的严重威胁。因此,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环境,针对国内会计界的诚信危机,确立符合我国国情的会计目标就显得尤为必要。

2 证券市场不规范及上市公司内部管理不规范

我国证券市场从有至今,经过高速的发展,已初步形成规模,但仍不成熟,仍存在许多问题,例如证券市场规模过小,资本品种类不足,证券市场制度不健全,上市公司内部管理不规范,投资者缺乏投资理念,非理性投资,证券公司综合竞争能力较弱,法律、诚信环境及监管体系有待完善,监管有效性和执法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等等问题,而这些问题需要慢慢的改进。 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水平还不高,法人治理结构尚不健全;市场中介机构诚信观念、法制意识还较薄弱;弄虚作假、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违法行为时有发生;投资者结构不尽合理;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机制还不完善。

3 现代企业及证券市场制度尚未全面建立

资本市场建设尚未完善在较长一段时期内,企业大量资本的取得仍将采用传统的筹资方式,受托责任关系主要通过国家和国家授权的机构与企业经营者直接联系形成,资源的委托方与受托方可以明确辨认,国家作为委托方仍将占据重要地位。

证券市场制度是支撑证券市场高效、公平运转的基础,包括信息披露制度和利益保障与实现制度等。利益保障与实现制度是指证券投资者在获取有关信息后,给予证券投资期收益以必要的保障和实现的制度。我国证券市场的利益保障与实现制度很不健全,使投资者面临的市场风险过大,严重挫伤了股民的投资积极性。从退出机制来看,我国尚未建立起相对完善的、与市场经济发展相对应的证券公司退出机制。国际化程度低、缺乏适应市场需求的多层次市场体系,作为资本市场基石的上市公司存在结构性缺陷,证券市场投机盛行。

4 缺乏高层次、高素质会计人员

我国的会计教育水平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差距,据测算,一个受过良好高等教育的人,在校获取的知识只占所须掌握知识的10%左右,而其余90%的知识需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和更新。总体来说,我国目前高层次、高素质会计人员仍很缺乏,会计人员的知识更新不能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据统计,我国某沿海经济大省从业会计人员中,具有高级会计师资格的只占从业会计人员总数的0.13%,即便是这些高级会计师,其素质与企业发展的需要尚存在一定的差距。可见,我国会计人员现在缺乏的不是“证书”、“学历”和“资格”,而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工作经验和职业判断的能力。这从根本上限定了我们对会计目标的定位。

二、我国应有的财务会计目标

我国现阶段财务会计目标的现实选择应该是以“受托责任为主,兼顾决策有用性”。将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二者同时纳入会计目标体系,这才是适应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

1.新形势下我国财务会计目标的合理定位

就目前我国的情况而言,无论是上市公司还是国有企业,国家显然是会计信息的最大需求者。国家从宏观经济调控、税收征管、利润分配和考核监督的要求出发,需要企业会计提供相关信息。因此,我们将“满足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作为我国现阶段会计目标的首要环节。 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来看,会计信息的提供主要是为了使投资者和债权人避免逆向选择风险和道德风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针对这两种不同性质的风险,我们相应可以导出决策有用观和受托责任观这两种会计目标。而投资者和债权人的会计信息需求要求企业能提供同时防范这两种风险的会计信息,因此我们的会计目标的定位应综合考虑决策有用观和受托责任观的要求,在二者之间权衡。考虑到上述我国现阶段的具体情况,受托责任观应暂时处于优先位置。

2.定位我国的财务会计目标应把握的原则

通过以上的阐述,我们已经看到,会计目标是会计概念理论的逻辑起点,对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具有一定的影响;它是客观存在的,但需要由主观来定位;它应该反映会计环境的需求,但又受环境因素的制约;一个国家是否能够建立会计目标主要是由与会计目标相关的存在因素决定的,而一个国家会计目标的定位是由与会计目标相关的定位因素决定的。任何一个国家定位本国会计目标都必须考虑会计环境因素。会计目标是会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理论是有继承性的,因此,我国在定位会计目标时,不仅要考虑本国的会计环境,还要借鉴国际会计理论的发展成果。

3.适合我国现阶段的财务会计目标

我国的会计目标可以经过前提性目标、基本目标和具体的目标来表述:

前提性目标——如实反映企业财务情形、经营业绩和现金流量。

基本目标——帮助实现办理,基本目标是不因历史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目标。

具体目标——具体目标可分经过以下三个层次来表述:

第一层次:会计需要提供有助于各类会计信息需求者进行各种决策时所必要的会计信息,包括办理型投资人(如国资委)、职业投资人、企业经营者、贷款人、政府、公众等。

第二层次:根据我国的会计环境,现在企业应主要为办理型投资人提供真实可靠的财务会计信息。从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来看,为办理型投资人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基本上可以满足我国各类信息应用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

第三层次:随着会计环境的变化,在体制允许的范围内,企业可以适当提供对职业投资者投资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相比上市公司,主要需要提供企业经管责任信息,并且在条件具备和体制允许的范围内,适当提供对大众投资者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相比非上市公司主要提供企业的经管责任信息。

4.明确我国财务会计目标的界定

(1)财务会计目标

目标是“指从事某项活动预期所要达到的境地或结果,它是具有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特征,即是在一定的客观历史环境下,表达人的主观意识”,则会计目标是指会计系统预计在一定时期所要达到的目的。会计人员只是所有者或经营者的中介,会计信息的提供不受或少受会计人员支配,虽然有的会计人员本身是该企业的股东。以财务报告为主要手段的会计信息或经济信息经过会计人员、经理层、董事会传递到股东大会,最后得以批准发布。所以真正的信息提供者是现存的股东或相关利益者,他们向外提供信息是为了管理的要求或向潜在投资者和相关利益者的邀盟。他们通过企业尤其是股份制企业这种组织形式来追求各自利益的最大化,所以最根本会计目标是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完成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

(2)会计目标体系

不同的历史时期会计所处的环境是不同的,会计的环境一直处于变化之中。会计目标应从属于企业目标,而企业目标又呈多元性变化,所以会计目标体系应该是由不同历史阶段,不同层次的系列目标所构成的复杂的网络体系。

会计目标体系应分为两个层次:一般目标或根本目标。一般目标在会计目标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起着支配作用,是会计目标体系的灵魂,是会计人员、企业主体不断追求的境界。一般目标是会计行为的指南。企业目标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承担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那么会计目标也应以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承担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为目标,这也是会计目标的最终目标。特殊目标或特定目标是一般目标的具体运用,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社会经济背景下,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也不同或所占地位不同。因此,会计应据不同情况能够向不同会计信息需求者提供不同会计信息。当世界经济一体化,消除了会计环境的差异后,才能共同定位于会计目标――一般目标或根本目标上来。

参考文献:

[1]马彬.论财务会计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及作用[J].决策与信息(中旬刊),2015(07):100-101.

[2]张国祥.试论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外资(上半月),2011(07):106.

论文作者:张莉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6

标签:;  ;  ;  ;  ;  ;  ;  ;  

浅析财务会计目标问题论文_张莉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