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发展在于改革,教育的改革在于创新,教育的创新在于学习积累。教育的创新不是胡思乱想。一个学校要不断发展维系自己的无形资产就必须充分重视学校组织形象,学校的形象是学校生存发展的精神资源。当前,我国教育主要面临两大任务:(一)是促进教育公平,(二)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其实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主要是教育质量的不均衡导致教育的不公平,也导致公众对学校形象优劣的评估。教育质量决定学校形象,同样,学校的实力(基础建设)形象、学校文化形象、学校人才形象、学校品牌形象都会影响着学校的教育质量。塑造学校形象有利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让老百姓真正感受到城乡无差别教育。
一、基础建设推动均衡发展。
十几年前,学校发展确实不平衡,主要表现在农村学校多,学校校舍破旧,甚至有危房;教育教学配套设施短缺,根据义务教育法分级办学,薄弱乡镇投入严重不足,基础建设落后是学校硬性实力的落后,明眼人可以看到的,严重影响了社会和家长对学校的形象。当年,村小学生想到完小就读,完小的学生想到中心学校就读,刮起家长不惜花重金把子女放城区学校就读的风,这是发展不均衡的产物。重视学校基础建设是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环节。学校要牢牢把握政策,抓住时机:(1)做好撤扩并;(2)农村食宿工程;(3)农村书香校园;(4)浙江省标准化学校评估;(5)均衡发展县市评估。根据我市《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我校通过撤扩并形成现有的办学规模,学校选址合理,周围环境安全、安静、卫生,风景宜人。遵循安全、适用、经济、美观原则,严格执行国家《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的规定。把标准化学校建设经费纳入义务教育保障机制范围,切实加大集中投入的力度。达到省规定办学规模标准。具备国家规定的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和体育活动场地。有计算机教室、舞蹈教室、乐器室、音乐教室、仪器标本准备室、自然教室、劳动教室、美术教室等专用教室,有多功能教室、电教器材室、图书阅览室、科技活动室、体育器材室等公共教学用房,以及相配套的办公用房和普通教室;200米的环形塑胶跑道,100米直跑道,篮排球场,乒乓球场,沙坑等体育设施。 学校现有校舍总建筑面积4122平方米,学校校舍建设通过有资质的部门规划、设计、建筑、监理等一系列程序。提升了学校形象 ,实力实践均衡发展。
二、文化建设保证均衡发展。
文化差异确实在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学校文化是发展的灵魂,是学校形象塑造核心价值观。只有当全校师生共享共同价值观,一所学校才可能真正拥有文化。也就是当“三风”文化(领导作风,教师教风,学生学风)形成共享的共同价值就形成了文化,校园文化建设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智慧。
1、校长文化理念引领。一个好学校依赖于一个良好的教师团队,然而校长文化的理念引领是教师团队的文化形成前提也是责任,是关键也是智慧,是核心也是爱心。学校领导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学识素养,养道德风范和行为方式。以“责任”形成文化,用智慧管理学校,用人格魅力影响教师塑造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体现教育公平,体现现代意识、时代精神,做好功课,形成校长的文化核心。学会“吾一日三省” 时常反省自己的行为,就能早点发现自己的缺陷和犯下的错误,及时补救和改过,以后的行为不就越来越善、越来越好,将来得到的结果也会相应好了。这不就可以让学校得到更好发展了。
2、教师之风形成于教师责任心和爱心文化。歌德说:“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教师的默默耕耘,严谨治学,严于律己,其中就不可缺“爱”。内心有爱即爱教育事业之心,爱学生之心,爱生活之心,成为教师工作动力的源泉。如果教师能“无为在行,有为在心”的态度对待孩子的成长就是有爱、有思想、会思考的好老师;一个有责任心的教师对自己负责的教师,对自己的教育认识有清楚的认识和规划。就能保证形成教师之风。
3、学生文化形成于有良知、敢担当、有知识中。苏霍姆林斯基说:“有良知的人有责任心和事业心。”对学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学校周围环境,老师精神文化熏陶着学生的心灵。学会“吾一日三省”,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培养有责任、有良知、有知识的人,把优秀的学生和优秀的日记整理成册作为学校文化传承。让学生在“吾一日三省”中学习成长,形成习惯,实现“每天进步一点”,就能发展每一名学生。
当责任在师生中得到贯穿,文化得以形成,教育教学质量就能提高,教育均衡发展就会得到保证。
三、人才形象促进均衡发展
1、加强教育实验性推进课程改革,打破传统教学那种以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的固有模式,以师生互动,互相问询,分组讨论等方式来引导学生。教学方法具有灵活性和创造性,教学手段富有新颖性,教学的语言富有艺术性和幽默感。能让学生体现学习的价值和成功的愉悦。紧紧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开展以主干课程为重点,以精品课程为方向的课程建设研究,注重教学经验的总结与理论的提升。不仅是业务水平,更是精神境界,并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出一批高水平的真正的教师。另一方面有充分发挥这些教师的作用,使他们成为教育实验和教育改革的骨干和依靠力量,成为学校的形象代言人,成为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派。
2、开展共同体活动。“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命运共同体的概念符合今日相互依存的国际社会现实。也符合教育教育均衡发展的实际,走合作共赢之路。教育局下发《关于开展城乡教育区域共同体共建活动的意见(实行)》,促成校际之间的师徒结对、同伴互助。建立了教师结对对接联系方式,并且选派了部分骨干教师赴城区学校进行结对交流。通过城乡教师间的交流,对加强校际优势互补,激活学校的内部管理机制,充分开发、利用、共享结对学校的教育资源,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带动新课程改革和教育内需,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等都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3、推动农村支教活动。《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的意见》教人[2006]2号)文件精神,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不断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实现教育公平,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农村教育质量。我市城区10所中小学选派近100名城区教师对口支援农村11个乡镇的初中、小学和4所村小。支教教师中,校级中层干部13名,领导占支教教师总数的14.5%;县市级以上骨干教师30人,占支教教师总数的32%。农村教师水平的提高,有效提高了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缩小了农村学校与城镇学校之间的差距,为我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品牌建设提升均衡发展
我非常喜欢电视剧《亮剑》中李云龙说的一段话:“任何一支部队都有自己的传统,传统是什么?传统是一种性格,是一种气质,这种性格和传统是由这支部队组建时,首任军事首长的性格不合气质决定的,他该这支部队注入了灵魂从此,不管岁月流逝,人员更迭,这支部队灵魂永在。”学校的教育品牌不是凭空形成的,它需要在先进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采取各项有效措施对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关系进行优化规范,努力培养出一大批名师和名生作支撑,形成先进稳定的教育培养模式,进而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学校在长期不懈地办出特色的前提下逐渐形成的,是关系到学校全局建设和长远发展的根本性决策,是学校品牌运作的基础和起点,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保障
我校以“马达加油站”特色为立足点,从而铸就自己的教育品牌。
例如:吴老师的“爱心加油”课。(1)、让教师和学生一起共同安静闭上眼睛思考五分钟,想在你成长中谁帮助你、关心你。(2)、罗列一张爱心清单。(3)、鼓励学生把点滴关爱说一说,写下来。经常地思考它、回味它,怀着感恩的心,让学生获得信心、善良、乐观和活力,因此开阔和美好。以特色、品牌为依托,为名师、名生培养奠定基础,从而提升了学校形象,提升了教育均衡发展。
“办好每一所学校,成就每一个教师,发展每一名学生。”是我们的追求的目标。教育均衡发展已经写入国家战略,均衡发展不应该是削峰填谷,也不是白开水化,是从基础建设、校园文化、人才队伍、特色品牌上共同进步,实现均衡发展,促进我市教育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改造学校待何时》另类校长一家言,郑杰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中国教育的血肉人生》钱理群著,漓江出版社。
3、《结语:好教师是平凡而幸福的》
4、《教育家VS教书匠》冯曙光著
论文作者:张永新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6年1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4/25
标签:学校论文; 教师论文; 文化论文; 学生论文; 形象论文; 自己的论文; 教室论文; 《文化研究》2016年12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