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传统的传播方式是“大漫灌”式的传播,目标不确定以及方法简单的弊病较为明显。在“互联网+”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应该做到精准化。通过细分和甄别受众,选择合适的传播内容,不断优化传播过程以及构建传播效果评估机制来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精准传播,进而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实效。
【关键词】互联网 马克思主义 大众化 精准传播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传播过程,直接关系到社会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掌握程度。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方式,受制于技术手段和传播理念,容易出现目标泛滥、方法简单的弊端。在“互联网+”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不应该回避现代信息技术带来的影响,必须用精准传播的理念来向社会大众进行有针对性的传播。
淋巴结微转移[3](Lymph nodes micrometastasis,LNM)是指通过传统病理学检查不能发现或难以发现的病灶长径小于2 mm的淋巴结癌转移灶。LNM包括微转移灶(Micrometastasis,MM)和孤立肿瘤细胞(Isolated tumor cells,ITC)。MM是指直径为0.2~2 mm的微转移灶;而单个肿瘤细胞或最大直径小于0.2 mm的小细胞簇则称为ITC。
“互联网+”时代精准传播可以破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困局,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话语权
“互联网+”时代精准传播顺应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要求。第一,互联网背景下的精准传播是符合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基本要求。在马克思主义众多的方法论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重要的方法论之一,也是我们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而精准传播就是基于这一重要方法论展开的,是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品格的,精准传播本身是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在互联网时代的具体体现。第二,精准传播方式能够兼顾到不同受众的利益诉求。面对纷繁复杂的互联网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传播过程中要提升实效,必须要重视不同群体和个体的利益诉求,及时关注他们的价值需求,在传播的过程中能够将理论贴近社会大众的生活,进而才能获得社会大众的真正认同,传播效果才能凸显 。第三,精准传播方式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目标的基本要求。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精准传播以其精准的方法,能够将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方向从无目标引向到有针对性,从传统的经验传播转移到科学传播,进而能够更好地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目标。
“互联网+”时代精准传播可以破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的困局。第一,通过精准传播来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精准供给。传统的传播方式是一种“漫灌”态势,无法充分认知不同个体的理论需求,在此情况下很难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自身的工作、生活进行结合,由此也就很难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产生认同感并内化为指导自身行为的思想和意识。在互联网时代,社会信息的传播方式日渐多元,社会大众接受到的社会信息也日渐多元,如果在这种情况下还仍旧坚持“漫灌”方式,可能就会导致马克思主义理论被社会大众所疏远。基于此,精准传播通过将传播方式从传播者主导变成受众主导,不断在双方之间调整供需,进而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准供给,赢得社会大众的信任。第二,精准传播以双向交流的形式来缓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的信息不对称。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方式是单向度的,传播者和受众之间没有信息交流,无法被受众及时接受。同时,受众在这个过程中对理论的反馈渠道并不畅通,导致传播者也无法洞悉受众的需求。如此,就使得传播效果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在互联网背景下,受众的理解、接受程度是决定传播效果的根本要素。精准传播方式可以更好地建立双方的交流机制,传播者通过观察和掌握受众的思想动态和现实诉求,进而能够提升传播的针对性;而受众及时将传播中的问题进行反馈,可以不断增强传播过程的互动,有助于更好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
“互联网+”时代精准传播可以扭转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大众化进程中话语权弱化的局面。在互联网时代,由于传播的便捷性、快捷性、低成本性,各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相互竞争,对社会大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面对多元思潮和价值观的竞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话语地位受到了一定的挑战。一方面,是因为新媒体的出现,为社会大众提供了一种多元化的利益诉求表达渠道,使得社会大众对多元价值观念的接受程度有所提升。另一方面,西方敌对势力利用其科技优势,大力推行历史虚无主义,借用互联网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面对阵地之间的竞争,马克思主义传统的传播方式难以有效应对,由此也就导致了其主流话语权削弱,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被部分不明就里的社会大众所接受。显然,加强思想文化领域的话语权,是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话语权的主要方式。通过精准传播的方式,在注重理论针对性的同时,可以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主流舆论的掌控力,进而更好地占领意识形态阵地。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精准传播可以对不同受众进行适时适地适需的推送,进而不断提升传播的针对性
二要按照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传播内容。第一,在内容生产方面,按照精准传播的要求提升内容的针对性、鲜活性。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容要能够关心不同受众所关心的问题,并能够为其提供具体的现实指导,进而转变为受众改造现实的精神动力。第二,在内容表达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需要符合不同受众的思维方式。精准传播要将传播的形式与传播的内容有机结合,符合不同受众的思维认知。同时,要根据不同受众的思维认知,创新相关的阐释和表达方式,将生涩的理论转化为具体的符合受众要求的新颖观点。第三,受众自身的认知和理解也是不断变化,马克思主义在大众化进程中也必须要保持动态性过程。这就要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精准传播过程中要有新的价值判断,不断调整大众化的重心,与受众的利益诉求保持一致。
一要科学细分和甄别不同受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受众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要接受者。为了提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效果,必须对受众进行精准的定位和划分,按照不同受众的特征和具体需求进行合理的区分,进而在此基础上确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内容、方式、载体和时机等。第一,按照某些新媒体对其用户的具体界定和细致划分来进行区别性的传播。比如,微信、QQ等媒体工具,可以实现个性化的“点对点”传播,也对用户的属性进行了细致的划分。这些社交媒体对用户的划分,可以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精准传播提供帮助。第二,借用大数据技术和平台来对受众进行分类和界定。可以借助于移动互联的终端,对受众进行精准定位,进而获取其地理、时间等方面的信息。在综合这些信息的基础上,对不同的数据进行整合,可以实现对不同受众进行适时适地适需的推送,进而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精准传播可以有明确的目标,不断提升传播的针对性。
三要不断优化传播的具体过程。第一,选择合适的传播媒介。传播者可以根据不同媒介的特征,将受众的个性、喜好、年龄与之相结合,选择恰当的传播场景。当然,在使用新媒介的同时,对于传统媒介也应该恰当使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不能完全依赖于新媒介,必须要将新媒介和传统媒介进行结合,充分考虑到不同媒介在受众心目中的地位以及受众的接受度、使用频率,如此才能取得最优化的传播效果。第二,把握恰当的传播时机。传播时机与传播的效果是有着密切的关系。如借助于新媒体的传播,定时发送和即时推送等功能的使用方面就需要把握恰当的时机 。第三,选择互动的传播方式。传播者借助于互联网、大数据来采集、挖掘信息,进而提升传播的精准性;受众也需要借助于互联网、大数据等工具对其接受的马克思主义相关内容进行反馈,进而构筑一个相互理解和反馈的平台,不断提升传播实效和受众的接受度。
运用留白艺术在语言教育中的探索主要基于以下考虑:一则通过在语言教学中,运用留白艺术,为幼儿创设想说、敢说、喜欢说的环境;二则是为教育增加更多的悬念,激发幼儿学习的欲望,让幼儿主动去探索、主动去收集、主动去学习;三则是通过运用留白艺术,促进儿童全面发展,落实核心素养。由此可见,在语言教学中运用留白艺术对幼儿主动探索语言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但如何有效落实语言教学中留白艺术的运用,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四要构建多维度的效果评估机制。传播的实际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传播目标的实现。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作为技术支持手段,可以提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精准性和科学性,但最终的传播效果如何,受众有何具体的反馈,还必须要定期进行评估,可以借助于这些现代信息技术工具来构筑评估机制。通过构建科学的评估机制,追踪和分析传播的过程、方式,能够认清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制备MRS液体培养基,于灭菌锅121℃湿热灭菌20 min,无菌条件下用无水乙醇调整MRS培养基的酒精浓度分别为 8%vol、10%vol、12%vol、14%vol、16%vol,将其分装于已灭菌的试管中,每个5 mL。无菌条件下,按3%的接种量接种各测试菌,接种后以25℃恒温培养箱静置培养2 d,通过用分光光度计测每个试管中液体OD值的大小,来判断试验菌的生长情况。同时接种正常pH值的MRS液体培养基,相同条件下培养,得到的培养液作为对照,来判断试验菌的生长情况[12-13]。
【参考文献】
①刘康:《“互联网+”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精准传播策略探析》,《理论月刊》,2018年第3期。
②吕治国:《略论新媒体环境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路径》,《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年第9期。
【中图分类号】A715
【文献标识码】A
责编/张晓 美编/史航
(作者为中共普洱市委党校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