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坡果园旱作高产栽培技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栽培技术论文,果园论文,山坡论文,高产论文,旱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山坡旱地果园由于缺乏灌溉条件,极大地限制了果树产量和果品质量。因而探索蓄水保水技术,充分利用好天然降水,成为旱地果园高产栽培的惟一途径。
夏挖坑秋栽树
夏季作物收获后,在准备栽种的土地内按规划的株距和行距挖坑,表土与心土分开堆放,挖好后表土填入坑底,四周平整成外高里低的小坡度地形,以接纳夏秋季降水,秋季栽树。这样栽种的果树根系底墒好,成活率高。据调查,采用此法栽植的果树成活率均在98%以上,第二年春季0~80厘米根层土壤水分含量比对照田高28.3%。
秋挖坑春栽树
秋季作物收获后,按上述方法整地挖坑,冬季下雪后将树坑周围积雪集中入坑,上面覆盖秸秆或碎土,第二年春季栽树。这种方法栽种的果树发芽快,成活率高。据调查,秋挖坑春栽树比对照田提早发芽2~3天,土壤水分含量高12.4%。
做漏斗坑栽树
准备栽树的树盘培成外高中低,四周坑边实,树干周围根系分布土壤虚的漏斗状集水坑,使水分自然地集中渗透整个根系分布区的土壤。这种栽培方法可提高水分利用率和栽植成活率。西北农业大学在陕北干旱缺水的黄土丘陵区用这种方法栽植苹果树,成活率达96%以上。
先浇水后栽树
树坑挖好后先浇水,当坑中的水分全部渗入土中后再栽树,填土时先放多半坑细土并踏实,后填虚土。因为树坑下层已踏实,水分可通过土壤毛细管上升到根系分布区,使根层处于湿度适中的土壤环境中,而树坑上层的土壤疏松,有利于气体交换和蓄水保墒。这种先浇水后栽树的方法是一种既节约用水,又能保证成活率的栽植技术。
水平条田栽树
水平条田是山坡地果树建园中最好的水土保持措施。水平条田的修筑应先测好等高线,按等高线栽树,然后修筑田坎,果树一般应栽于田面外侧1/3处,这样既有利于根系生长、又有利于主枝伸展和通风透光。水平条田可以拦蓄雨水,削弱地表径流,避免土壤冲刷,改善根层土壤水分条件,满足果树生长发育的用水需求。据测试,水平条田可减少径流80%以上。
等高撩壕栽树
等高撩壕是在缓坡地按等高线挖成横向浅沟,下沿堆土成壕,壕的外侧栽植果树。撩壕应大致沿等高线走向开挖,壕成后栽树。由于壕外坡土层不易形成积水和冲刷,土壤通气条件好,因而果树生长良好。据试验资料显示,壕外侧根层土壤水分比对照田高3.45%。
隔坡水平沟栽树
根据坡地的坡度、坡长情况每隔一定的坡面修筑条田,栽种果树。它可以将坡面上的产流,冲蚀土壤直接拦蓄于条田果树周围,既减少了水土流失,又增加了果树周年用水,也是一种加快山区坡地治理速度的好形式。据试验资料显示,此技术与对照田相比,果树根层0~80厘米土壤水分高35.4%,有机制含量高21.5%。
鱼鳞坑栽树
在坡度较陡,不适宜修筑梯田和撩壕的山坡,可按等高线,以株距为间距,定出栽植点,并以栽植点为中心,由上部取土,修成外高内低的半月形土坑。土坑外缘以石块或草皮堆砌,蓄水保土,坑内栽植果树。数年后,土层增厚,可逐步过度修成水平梯田。据试验,果树生长速度不低于平地有灌溉条件的果园。
秸秆覆盖栽培
秸秆覆盖就是将各类切碎的秸秆覆盖于果树树盘,以减少地表径流,防止土壤冲刷,减少水量蒸发,增加土壤蓄水和保墒能力。这种技术不但可消除雨滴对地面的直接打击,而且可慢慢地渗入果树根区土壤,起到很好的蓄水作用。据测试,一次降雨20毫米可使树盘无产流。覆盖秸秆的树盘0~80厘米土层中含水量比对照田高40%以上。
果园覆草栽培
干旱缺水的山地果园进行覆草,具有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养分状况,增强土壤保墒能力,缩小地表温差,灭草免耕,增强树势,提高产量的优点。同时这项技术还可就地取材,一年四季均可进行,但以春夏两季为主。一般春季覆干草,夏季覆青草。覆草的方法有全园覆盖和局部覆盖两种。全园覆草适宜于已经封闭和树下不能间作的果园,局部覆草适宜于树龄较小,行间尚能间种或草源不足的果园,覆草只在村盘上覆盖15~20厘米,杂草、落叶、作物秸秆均可。一般覆草后撒少量土,防止失火和被风吹走。
联系电话:0351-4281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