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财政、农业支出与农村居民收入的实证研究_农民论文

我国财政农业支出和农村居民收入的实证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支出论文,居民收入论文,财政论文,农村论文,实证研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解决“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本届政府提出了“让公共财政照耀农村”的新理念,不断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多渠道、多种方式着力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财政部门也表示将按照“统筹城乡发展”和“两个趋向”论断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央关于加强“三农”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们认为,判断以扩大支出为重点的农村财政政策是否合理,关键要弄清楚我国的财政农业支出和农村居民收入之间的关系。本文的目的就是要对我国农业的财政支出或政府购买与农村居民消费需求,也就是农村居民收入之间的关系作一个实证研究,为人们判断农业财政支出政策提供一个较为坚实的理论依据,并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一、建立模型的理论基础

传统的凯恩斯主义理论(乘数论)认为,政府扩大财政支出能够对居民消费需求和国民经济起到倍增的刺激作用,但它特别强调投资变动的作用(高鸿业,2001)。就一般而言,该理论同样适用于农村问题。关于农村财政支出,即用于农村的政府购买和农村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从理论上说,两者可以是互补关系,即政府财政支出的增加导致农村居民消费同方向增加,这时扩大财政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起到了挤进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这种情况不乏其例,如政府投资兴建农村道路等基础设施为农产品的运输和销售提供了便利和可能,从而提高了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也促进了消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式子来得出财政农业支出和农村居民消费需求之间的大致关系:

二、数据和检验分析

为了计量经济模型分析的需要,我们把(4)式写为:

根据我国财政体制的历史和现状以及数据的可得性,我们选取了1985年至2004年的数据为样本,使用国家财政决算支出中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作为我国农业财政支出(g)的度量指标。用国民经济核算中农村居民的最终消费项下的农村居民消费(现价)作为农村居民消费项(C)的度量指标。数据见表1。

同时,考虑到我国数据统计中个别年份(主要是1993,1994,1995,1996年)的决算支出统计范围有所调整,为了消除其变异影响,引入1个虚拟变量D,因此,我们把(5)式改写如下:

其中,在1993,1994,1995,1996等4年中,t= 1993,1994,1995,1996时,Dt=1,其余年份中,Dt =0。

表11985-2004年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与农村居民消费度量指标

数据来源于《中经网统计数据库》

现假设随机扰动项ut满足经典假定条件,我们利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对(6)式进行回归分析。将分析结果写为标准形式为:

由于该模型是自回归模型,而且样本数超过 15,属于大样本情况,所以,可将DW转换成自相关性检验的Durhin检验的h值检验法。此时,h= 1.54。现分析如下:

的t值均大于1,查表可知对应于5%的显著性水平,这些值都是显著的。并且拟合优度大于0.99,也很好,这表明3个变量解释这个被解释变量的程度在99%以上。另外,F0.05 (3,15)=3.29,F=1262.3>3.29=F0.05(3,15),因此在0.05显著水平下,回归模型从总体上讲是显著的(平狄克等著,钱小军译,2005)。

此外,3个变量的方差膨胀因子VIF值均小于5,说明(7)式中多重共线性并不严重。对于给定的显著性水平0.05,Z0.05=1.645,h=1.54< 1.645=Z0.05,这说明可以接受随机扰动项不存在自相关的经典假设条件。

从估计系数来看,我们最关心的政府对农村的财政支出的变动对农村居民消费有较大的正比关系,=1.128,即政府对农村的财政支出变动每增加1个单位,就能带动农村居民消费同方向变动1.128个单位。也就是说,大体上政府对农村的财政支出的增加额若增长一个单位,就能带动农村居民收入增长1.128个单位。所以,我国财政农业支出和农村居民间收入从总体上讲是互补的关系,财政农业支出增加对农村民间收入的作用是挤进的,而且这种作用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是显著的。

三、加大财政农业支出的政策建议

(一)加大财政农业支出必须以提供最基本的农村公共产品为主,为农民增收创造基本的生产生活条件

在我国当前的条件下,根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财政农业支出应该以均等化为目标尽量为落后地区居民提供与发达地区大致均等的基础设施、教育、卫生等生产生活条件;为生活在贫困线下的居民提供社会救济,不至于因部分居民丧失基本的生产生活条件而酿成社会的不和谐。

(二)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对市场经济的挑战,财政农业支出应致力于改善农民市场交易的外部条件

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村经济的发展最终取决于农民驾驭市场的能力。因此,当前财政农业支出应该更多的考虑如何有利于支持农产品加工、储藏、运输和销售;如何支持农民技术培训以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提高农业竞争力。例如改善农田水利设施有助于增加农产品产量,从而增加农民收入;改善道路设施有助于改善农产品交易条件,减少运输成本,进而影响农民收入;同时,这些基础设施建设属于高度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以使用农村廉价劳动力为主,有助于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够增加农民收入;接受良好教育和技术培训的农民,素质较高,有助于提高科技应用、项目决策、信息辨别以及市场开拓能力,从而影响农民收入;改善通讯设施有利于农民及时掌握信息,增强市场开拓能力,及时调整生产结构,进而有利于农民增收;搞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有利于解决农户生产经营的后顾之忧,为促进农民增收创造条件。

(三)加大财政农业支出必须有利于推动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公共财政的非盈利性为国家对农业实施有效的宏观调控,创造条件促进农村各种在农业内部各行业之间和城乡之间合理流动和配置提供了制度保证,从而有利于稳定提高农民收入水平。财政农业支出可以扶持发展以农产品加工和农村服务为重点的二、三产业,加大扶持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以吸纳较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财政农业支出可以积极扶持乡镇企业,帮助乡镇企业实现二次创业,使乡镇企业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渠道;财政农业支出可以通过清理、取消对农民工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和乱收费,为农民进城务工经商提供方便;财政农业支出还可以利用税收优惠减免政策,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城镇化,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标签:;  ;  ;  ;  ;  ;  ;  ;  ;  

我国财政、农业支出与农村居民收入的实证研究_农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