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市政公用工程;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
引言:目前,我国信息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信息化管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使我国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更进一步。市政公用工程既属于效益性的工程,也属于公益性的工程。通过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能够提高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建设水平。
1 市政公用工程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建设的意义
在传统的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项目管理的主要方式是通过对各种储存信息的管理,包括对报表的管理及相关文件的管理。管理工作的完成主要是基于各种书面形式或表格形式进行的。换言之,在这种管理方式下,比较容易出现管理失误,管理效率也较低,管理工作的质量难以得到有力保证。而在信息化管理方式下,管理人员不再亲自投入到每一环节的管理工作中,而是利用相关的计算机软件,完成对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同时,在信息管理体系的支撑下,能够对施工过程中的生产、加工、整理、传递等各个环节的信息进行有效整理,使相关信息及时发挥出自身的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现代工程的数量不断增加,对施工技术及施工质量管理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施工管理人员必须加强施工管理过程中现代技术的应用,加强各单位之间的信息交流,高效处理施工项目管理中存在的各种复杂问题或难以完成的工作。
2 我国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管理的发展情况及特点
2.1 我国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管理的发展情况
我国市政公用工程的发展最早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至此开辟了工程管理中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建设。截至目前,我国许多地方政府已经在进行市政公用工程的建设中,引入了信息化管理的相关方式完成对施工情况的控制。在此基础上,也进一步提高了市政公用工程的建设效率,确保了工程施工质量,提升了工程施工管理的整体水平。不过,相关部门也应正确地认识到,我国工程建设中的信息化建设程度,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工程建设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水平仍存在一定的差距,还需要进一步发展。近几年,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在各领域中得到普遍应用,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管理手段。在工程建设领域中,相关人员也将信息化管理引入了施工作业中。特别是在项目工程的施工进度管理、软件管理及施工文件管理等方面,都将信息化管理作为一种常见的管理手段。基于此,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也朝着信息化、集成化及自动化的管理方向发展。不过,由于工程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工作量不断增加,涉及的环节越来越多,也给信息化管理的建设带来了一些难题。也正因如此,我国部分城市工程建设中的施工管理水平还比较低,对信息管理的应用还不到位,相关管理人员也没有及时掌握工程施工信息化管理的相关意义。
2.2 我国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管理的特点
2.2.1信息量大
从工程的招标阶段,到承包合同洽谈、施工阶段,都会产生大量的数据信息,这是支持整个工程运转的重要资源。
2.2.2制约性强,流动性大
在市政公用工程的施工管理过程中,需要先将旧的市政公用工程进行拆除,再建设新的市政公用工程。而在建设新工程的过程中,不得不考虑城市的交通情况、市民居住情况及施工用地范围等方面的内容。
2.2.3工作量大
通常情况下,在市政公用工程建设中,包含许多领域的工程建设,具有极强的专业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所以,在施工管理过程中,不仅需要对施工材料、施工技术等方面进行管理,还要对施工方案、施工合同及施工安全等方面进行管理,足以表明市政公用工程管理具有庞大工作量的特点。
3 市政公用工程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建设
3.1 市政公用工程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步骤
3.1.1收集与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相关的信息和数据,包括与其相关的所有公共信息(法律条文、规章制度、地质环境信息、市场信息等)。其中,市场信息主要包括施工材料的报表、机械设备价格表及机械设备供应商表等;地质环境信息包括施工土壤情况、地下水高度情况及交通环境等方面的信息。
3.1.2将收集到的与工程施工相关的信息进行统一的整理,并结合工程施工的具体情况,将相关信息有类别地录入到数据库中。
3.1.3在上一环节的基础上制定施工的具体方案。
3.1.4设计竣工的验收管理方案。在这一过程中,相关人员应在充分了解施工项目质量管理合同、工程质量检测表及施工技术资料的基础上,在信息管理系统中将上述内容进行完整录入。
3.2 构建多层次管理平台
开展建筑工程项目时,关系有关利益,如,监理与管理机关等,同时包含了各个环节,如,财务管理与设备材料管理等。所以,工程项目信息化要结合各参与方的所需,构建多层面的网络信息平台,如此,自动产生面向各机关部门的数据库,使多种资源的信息化管理变成可能。
3.3 围绕项目管理,加强适应性
天气或地质因素影响建筑工程,对建筑工程资源投入及进度起到决定作用,不易预算成本,导致工程判断失误。所以,工程项目信息化系统要具有施工参数设置功能,用户结合项目自身的环境参数,把控工程施工,更加准确地反馈信息。其次,在施工现场系统界面上,项目管理应设计便捷的程序,为数据输入提供方便。
4 市政建设工程文件信息化管理
事实上,建设工程文件是反映工程质量建设标准及施工效果概况的重要依据。可以说,工程文件管理工作是施工管理中非常重要的部分。通常情况下,市政建设工程文件主要包括四个部分:
(1)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相关资料。该部分的资料主要包括施工设计图、工程施工报告、每日施工记录报告、工程测量数据等。
(2)工程质量控制资料。该部分的资料主要是在施工过程中能够反映出工程全部施工环节质量情况的数据资料,包括施工材料质量报告、设备进出场检验合格报告及交接检查工作报告等。
(3)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资料。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会对施工现场的质量验收情况进行整理,在这种情况下整理出的报告就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资料。
(4)竣工图纸资料。在工程竣工后,会制定完整的、能够反映出工程施工情况的信息资料。
结束语
总之,在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过程中,想要保证施工管理质量及效率,必须进一步加强信息化技术在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同时,针对工程施工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应进行重点加强。通过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实现对信息资源的共享及寻访,使施工管理人员及时掌握工程建设的相关信息,以便能够更有效地对工程施工环节进行有效管理。同时,建立信息化管理方式,也能够进一步避免人为管理中的决策失误,在各种先进技术的支持下,能够对项目的施工情况进行有效管理,保证城市建设的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建国.浅谈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信息化管理建设[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4(01):25-27+31.
[2]王智勇.节能减排背景下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信息化管理[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20(04):55-56.
[3]李敬胜.浅谈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信息化管理建设[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06):270.
[4]杨弘,刘海柱.探讨如何做好建筑施工项目的信息化管理[J].建设科技,2018(07):68-69.
[5]冯小波.分析建筑施工项目的信息化管理系统[J].建材与装饰,2016(27):155-156.
[6]段娇娇.论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信息化管理[J].门窗,2014(09):76.
论文作者:庞逢云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2
标签:信息化管理论文; 工程论文; 市政公用工程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施工项目论文; 过程中论文; 施工管理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