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取向研究

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取向研究

戴初建[1]2009年在《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货币政策框架的构建中,中介目标的选择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其选择和调整不仅是货币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关键步骤之一,而且常常决定着整个货币政策框架结构的性质。从货币政策主要中介目标的更替中可以看出货币政策整体框架的变化趋势,而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演变历程更是西方主流经济学各个流派的兴衰历史。第一章主要是介绍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一些常识性理论,出于保持论文完整性的需要,这些简单的知识显然是不可缺少的。第二章是理论分析部分,比较分析了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等学派的相关理论,考察了西方主要国家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的总体趋势和发展规律,从中我们可以得到有益的经验启示。第叁章主要是对当前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现状分析和选择探讨,从我国货币政策目标和传导机制方面分析货币供应量在当前货币政策调控中的有效性问题,并对可担当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优劣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第四章是笔者构建的一篮子中介目标体系,是为了破解当前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出现的“未立先破”困境所做的一种初步尝试和对当前央行事实上实施的多目标调控的初步总结。第五章是政策建议,一篮子中介目标制是一种过渡性质的货币政策框架,其有效实施需要利率市场化的配合,其实施效果需要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搭配。

俞银花[2]2003年在《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选择恰当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对于货币当局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它直接关系到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以货币理论及其揭示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为理论基础,在技术操作上以可测性、可控性和相关性为标准,是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经济形势变化、制度变迁等综合力量相互作用下“相机抉择”的结果。研究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与取向,既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又具有广泛的实践价值。本文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阐述了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定义、选择标准、相关理论以及西方各国在不同阶段的中介目标选择。第二章从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的历史实践入手,分两个阶段介绍了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伴随我国经济体制、金融体制、金融调控机制的根本转型而发生的变化。第叁章研究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适宜性,并对适宜性减弱的原因进行了具体分析。第四章研究未来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取向与选择问题。当前,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适宜性遭到了削弱,其原因在于基础货币难以控制、货币乘数不太稳定、货币流通速度下降以及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通畅等。但由于诸多因素的限制,利率、汇率、资产价格、通货膨胀率等其他可供选择的变量作为中介目标的条件还未成熟或根本不具备,继续维持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的选择是符合现实的。通过对近20年时间跨度内各个货币总量(M0、M1、M2)与货币乘数、货币流通速度以及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相关性的平稳性进行实证分析和理论证明,我们发现,在货币总量各个层次中,以M2为核心指标,M1为次核心指标,并保持M1/M2流动性指标的协调一致,应该作为转轨时期乃至今后更长时期内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与取向的重点。但从未来形势的变化和带来的冲击看,如金融创新、网络金融、开放扩大以及利率市场化等,使利率上升为中介目标的可行性提高,我国应及时将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转向利率这个核心目标。同时,在转轨时期,不应单纯盯住一个中介目标变量操作,而应进行目标“篮子”调控。本文运用实证与规范相结合的方法,对国内外已有的理论观点、实践表现进行研究、分析,比较异同,找出规律,以得出自己的结论,力求做到理论严格根植于客观事实,并为实践所检验,使其更符合科学性与准确性。

张学晖[3]2002年在《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取向研究》文中提出选择恰当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对于货币当局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它直接关系到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研究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与取向,既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又具有广泛的实践价值。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以货币理论及其揭示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为理论基础,在技术操作上以可测性、可控性和相关性等为标准,是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经济形势变化、制度变迁等综合力量相互作用下“相机抉择”的结果。 改革开放前,我国事实上以现金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改革开放后曾一度将现金和信贷规模作为中介目标。1994年,我国正式确定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 当前,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有效性或适宜性遭到了削弱,其原因在于基础货币难以控制、货币乘数不太稳定、货币流通速度下降以及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通畅等。 由于诸多因素的限制,利率、汇率、资产价格、通货膨胀率等其他可供选择的变量作为中介目标的条件还未成熟或根本不具备,继续维持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的选择是符合现实的。 未来形势的变化与冲击,如金融创新、网络金融、开放扩大以及利率市场化等,使利率上升为中介目标的可行性提高,我国应及时将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转向利率这个核心目标。同时,在转轨时期,不应单纯盯住一个中介目标变量操作,而应进行目标“篮子”调控。

方卫星[4]2003年在《货币政策的目标设定制度——机理与效应》文中指出本文是一篇立足于现实角度来研究货币政策操作规范问题的论文。1973年布雷顿森林货币金融体系崩溃之后,各国政府当局推行了形式多样的货币政策框架,目的在于增进货币政策的公信力、透明度和中央银行的责任性,努力实现经济资源配置效率和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伴随着此间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不断深入,中央银行的决策者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现阶段货币政策主导性的、长期的最终目标是致力于实现价格稳定,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货币政策总体上应当遵从某种基于规则而不是完全不受限制的操作规范。 一个引人注目的重要趋势是,大多数国家或地区的中央银行在制定和实施规则型货币政策的过程当中,都采用了设定一个乃至多个明确目标的做法,并且随着时代背景和各种约束条件的变迁,这种设定做法本身还在不断发生着各种颇具意义的变化。有证据表明,目标设定制度与一国货币政策操作的整体绩效密切相关。目前正在被各国中央银行所采用的货币政策目标设定制度,主要有汇率目标设定制度、货币供应量目标设定制度和通货膨胀目标设定制度等叁种类型,它们构成了本文的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是集中在叁大方面:一是在货币政策行为理论的基础上,研究中央银行在货币政策框架当中实行目标设定制度的理论基础;二是分别对前述叁类目标设定制度的内在机理进行系统性解析,同时结合相关案例,研究各类目标设定制度的实施效应;叁是结合我国近年来的实际情况,研究货币政策的双重目标设定制度。在此基础上,本文最后在规范意义上对一国货币政策操作的基本准则进行简要的归纳总结。全文约25万字,共分为八章,内容安排如下: 第一章为全文的导论,主要是介绍本文的研究缘起,提出货币政策的目标设定制度这一重要研究命题,对西方学术界关于货币政策操作规范的研究文献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检索述评,并对相关重要概念做出明确的界定和辨析,说明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及主要的创新。 第二章立足于政治经济的视角研究货币政策行为的历史演进、内在本质和最终目标,目的是为后续各章内容提供一个背景铺垫。首先通过从实践操作和理论渊源上对货币政策历史起源的简要回顾,阐明货币政策自诞生之时起便开始拥有的“政治经济”属性。接着根据卢卡斯基于理性预期立场对丁伯根模型的批判,还原货币政策的博弈内质,并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度博七学位论文货币政策的目标设定制度—机理与效应在新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分析了政治因素对货币政策行为的影响.最后从现行货币制度所具有的内在规定性,以及货币政策有效性的角度,论证了维持价格稳定是现阶段各国货币政策主导性的、长期的最终目标。 第叁章研究中央银行的动态不一致性行为、通货膨胀偏好及其治理问题。在探究价格不稳定、尤其是高通货膨胀的根源时,中央银行自身的货币供给行为是首先被考虑到的因素。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在货币政策博弈当中,一国中央银行可能会基于增加就业(或产出)、为预算赤字融资、改善国际收支以及维持金融稳定等动机,实施动态不一致性的货币政策,从而产生通货膨胀偏好。为了有效降低货币政策的动态不一致性和通货膨胀偏好,提高货币政策公信力,关键的环节之一是对中央银行本身的行为实施有针对性的激励约束。激励约束机制主要包括声誉约束机制、委托一代理方法和目标设定制度。其中,目标设定制度是一国政府针对目标变量所做出的公开的事先承诺,目标变量扮演着名义锚的角色,可以锚定私人部门的通货膨胀预期,同时约束中央银行的机会主义行为。第四章研究汇率目标设定制度的机理和效应。汇率变量在不同的国家、可以扮演自由变量、应当拥有较大的刚性,政策工具和名义锚等叁种角色。汇率目标设定制度认为不同的时期一国名义汇率甚至是将本币与某种锚币之间的汇率完全固定,从而构成一个明确的目标,这样名义汇率就可以起到锚定私人部门预期和约束政府行为的作用。目前该制度主要有单方面的可调整钉住汇率、集体名义汇率锚和货币局制度等叁种形式。汇率目标设定制度能够有效抑制惯性的通货膨胀力量和治理高通货膨胀,但可能会产生内外均衡冲突、丧失货币政策自主权、汇率水平错置、遭受投机攻击乃至货币危机等问题,因而在实行之后必须预先准备一个合适的退出战略。现阶段,对于大多数新兴和转轨经济体,可供选择的汇率目标设定制度的退出方向有:(l)在外汇管制条件下继续实行;(2)钉住一篮子货币;侈)美元化;(&)通过货币合作实现单一货币;伶)让汇率浮动起来。 第五章研究货币供应量目标设定制度的机理和效应。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大多数发达经济体选择了货币供应量目标设定制度。与汇率目标设定制度的显着区别是,货币供应量目标设定制度使一国货币政策操作可以专注于实现内部的经济目标。在一国货币政策框架当中,货币供应量指标既可以扮演操作目标,也可以扮演中介目标,但本质上都是在扮演着货币政策的名义锚。货币数量理论始终坚持强调货币供应量决定物价水平的鲜明观点,它为货币供

朱颖[5]2007年在《通货膨胀目标制及其在中国的适宜性研究》文中指出通货膨胀目标是在传统货币政策运作效果不尽如意的背景下,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兴的货币政策框架。它主要是通过钉住某种价格指数,依靠对于未来的通货膨胀预测,来指导货币当局的货币政策操作:如果预测值超过事先设定的目标范围,则政策取向以紧缩为主;如果预测值低于目标,当局则要采取宽松的政策。通货膨胀目标制的成功实施,与一系列相关的前提条件、制度设计密不可分。发达国家是建立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先驱,在制度设计、控制通货膨胀、稳定经济增长方面的成绩均有目共睹。新兴市场国家作为后来者,也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制度,克服自身缺陷,通过对这两者经验教训的总结,我国能够审视自身差距并从中汲取有利的国际经验。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本身存在着无法克服的缺陷。我国现行货币供应量指标的可控性、可测性以及与国民经济的相关性均已出现了明显问题。我国目前实行完全的通货膨胀目标制存在一定的困难。有利的环境和条件正在形成,通货膨胀目标制会是我国货币政策在不久将来的合理选择。现阶段货币政策应从通货膨胀目标制中汲取一些可资借鉴内容。

罗晓翠[6]2007年在《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的研究及建议》文中研究说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处于非常关键的位置,对它的选择直接影响货币政策的效力,因此对于各国的中央银行而言,选择合适的中介目标至关重要。我国现在采用的是货币供应量中介目标制,但其表现不甚理想:货币供应量增长缓慢,居民固定资产投资、居民消费增长乏力。我国应该如何选择适宜的中介目标?这是本文拟探讨的问题。本文首先综述了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相关理论及选择标准,然后介绍了二战后美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演进,并从中得到启示。在研究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方面,首先做实证分析,通过对我国货币供应量中介目标可控性、相关性和可测性检验,结合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证明货币供应量不适宜作为中介目标继续使用;其次,通过对利率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相关性和可控性检验,得出结论:在我国现阶段利率中介目标制也同样无效;最后,研究通货膨胀目标制在我国的可行性,发现我国也不完全具备采用通货膨胀目标制的经济环境。经过对比分析后,本文的结论是:在没有最优选择的情况下,我国可以在放弃货币供应量中介目标后,暂不宣布新的中介目标,在实际操作中模拟通货膨胀目标,使物价稳定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相当于美国的隐性通胀目标制。

周铭[7]2007年在《中国虚拟经济发展对货币政策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运用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简单比较与计量经济相配合的研究方法,分析虚拟经济发展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试图建立一个较为完整的分析框架,以求为我国虚拟经济与货币政策的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论文首先在综述国内学者对虚拟经济含义的基础上界定虚拟经济范畴,并阐明研究虚拟经济对货币政策影响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构建虚拟经济发展环境下中国货币需求函数模型;其次,运用ADF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等方法分析虚拟经济发展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第叁,运用OLS、ADF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等现代计量经济方法,从财富效应、投资效应和信贷传导渠道有效性叁个方面分析我国虚拟经济发展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效应。第四,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对我国目前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有效性进行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虚拟经济环境下的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未来取向。第五,实证分析我国虚拟经济发展对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影响。最后,对本文进行了总结和展望。通过建立虚拟经济发展环境下的中国货币需求函数,发现虚拟经济发展对M_1、M_2层次货币需求均有显着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虚拟经济与M_0、M_1、M_2层次供给量呈正相关,但弹性系数不同;目前货币供给量的可测性、相关性、可控性仍较好,在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我国仍可坚持货币供给量这一中介目标,同时中央银行可将汇率和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参考指标。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看,在长期内虚拟经济发展有正的财富效应,且相对来说并不微弱,同时也具有比较稳定的正向投资效应,并且虚拟经济发展可成为货币政策传导的另一渠道。研究结果还显示,我国虚拟经济发展与物价水平存在稳定的反方向关系,虚拟经济总量的增加将促进经济增长。

孙任萍[8]2008年在《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选择恰当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对于货币当局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它直接关系到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研究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与取向,既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又具有广泛的实践价值。当前,货币供应量是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货币供应量中介目标的适宜性遭到了削弱。本文共分为叁部分,其中第叁部分是全文的核心。第一部分,首先介绍了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相关理论,并回顾了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历史进程,而后对我国现行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货币供应量目标的适应性和效应弱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第二部分,介绍了西方国家中介目标的演进历史和当今最常用的中介目标的类型,从中提出有益的经验教训,以便为今后我国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改革提供参考。第叁部分,主要是对利率、汇率、通货膨胀率和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可行性做了详细地分析,进而对今后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提出了建议。考虑到目前没有适合的经济变量可以取代货币供应量的中介目标地位,本文认为不能简单地否定货币供应量,应通过调整我国货币供给量指标的统计体系、加强基础货币的投放能力等手段,提高货币供应量的效力;同时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和发展金融市场,在条件成熟时,将利率引入中介目标。本文通篇采用对比的方法,并结合中国国情,对货币供应量、利率、通货膨胀率、汇率进行详实的理论论证和分析。并注重结合我国现在的实际情况,客观评价它们的优点与不足,针对它们的不足,需要在哪些方面加以改进提出本人的观点,从而有利于提高中介目标的效能。

郑小胡[9]2004年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我国利率调控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进行多年,但仍然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占整个银行主导地位的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率还处于政府的严格管制下,金融市场无法形成风险定价机制;基准利率也未能形成,没有一种或几种利率对于利率总体变动产生决定性影响。这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影响了经济发展。因此,必然需要进一步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而如何应对伴随改革而来的各种风险也成为问题的关键。本文将主要以利率调控为基点,研究在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中如何通过选择、优化利率调控模式从而实现对改革风险的控制问题。 利率规则理论的发展已经促使世界许多国家实践选择利率作为其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更进一步确立了利率的重要货币政策工具地位。本文先通过分析利率市场化与利率调控的内涵,界定清楚了利率市场化与利率调控的关系,即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绝对也不能否定利率调控的重要性,较好的利率调控能够促使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顺利进行。再通过对我国利率调控实践的简要回顾,分析金融调控模式内涵进而界定了利率调控模式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本文着力对国际上现有的两种主要利率调控模式即美国式利率调控模式与“利率通道”式调控模式各自的运行机制、特点及其约束条件进行比较分析,并运用定性与定量、理论与实证等多种研究方法论证分析了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中上述两种利率调控模式将分别是我国近期与远期利率调控模式的较优选择。 然而在我国实行上述两种利率调控模式并取得较好的调控效果却存在一些共同的问题,如基准利率缺失、及利率调控政策与其它经济政策工具协调配合等。基于此,本文又在分析我国基准利率缺失现状及基准利率选择原则的基础上,阐述了我国基准利率的形成与完善问题;同时也从理论与现实,从现状与缘由等多角度对利率调控政策与其它宏观经济政策工具的协调与配合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化解途径。最后提出建议,认为应从加快市场微观经济主体改革;改革现行汇率制度;实现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从货币供应量到利率的转变,并提高货币政策操作透明度;理顺央行利率体系,理顺利率的风险与期限结构,促进货币市场发展;加强宏观经济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等方面提高利率调控效率。

付晓琳[10]2013年在《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研究》文中指出货币政策作为校正宏观经济层面失灵的一种主要的经济政策,其操作框架主要包括四个部分:货币政策工具、操作目标、中介目标和最终目标。由于货币政策作用机理具有滞后性与动态性,货币政策工具不能直接对最终目标产生影响,而是要通过一些能够迅速反映经济状况变化的变量来衡量货币政策的效果,以便货币当局及时修正货币政策操作,这组变量即是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因此,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的恰当与否对于一国的货币政策的效果有着重要的经济意义。本文首先明确了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定义和选择标准做了界定,在借鉴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标准的基础上,对当前我国现阶段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货币供应量做了检验.由于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有效性值得怀疑,因此基于我国的国情,探讨了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变更的可行性。当前现阶段,我国并不具备变更中介目标的可行性,应继续采用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因此从金融创新、汇率制度和货币需求函数的稳定性角度分析了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适宜性下降的原因。最后根据原因的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提高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有效性。根据文章的写作思路,得出以下主要结论: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有效性在逐步下降,其可测性和可控性较差,与最终目标的相关性程度不高;目前我国的经济金融环境使得我国并不具备变更中介目标的条件。我国在目前尚不能使采用利率和通胀目标制,同时由于社会融资规模在统计上的固有缺陷和其可控性较差,这一指标也不能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从长远来看,由于我国经济金融形势的不断变化,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势必要发生调整,但是短期内,还应当继续采用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同时要做好相应的配套措施:提高央行的独立性,增强汇率制度的灵活性,扩大货币供应量的统计口径,采用新的货币数量指标,从而提高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研究[D]. 戴初建. 贵州大学. 2009

[2]. 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研究[D]. 俞银花.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3

[3]. 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取向研究[D]. 张学晖. 南京师范大学. 2002

[4]. 货币政策的目标设定制度——机理与效应[D]. 方卫星. 华东师范大学. 2003

[5]. 通货膨胀目标制及其在中国的适宜性研究[D]. 朱颖. 湖南大学. 2007

[6]. 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的研究及建议[D]. 罗晓翠. 暨南大学. 2007

[7]. 中国虚拟经济发展对货币政策的影响研究[D]. 周铭. 河海大学. 2007

[8]. 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研究[D]. 孙任萍.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8

[9]. 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我国利率调控模式研究[D]. 郑小胡. 浙江大学. 2004

[10]. 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研究[D]. 付晓琳. 石河子大学. 2013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  

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取向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