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差距、“干中学”的国别分离与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国别论文,发展中国家论文,技术进步论文,差距论文,中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62.4 文献标识码A
当前世界各国技术水平呈现明显的不均衡性。发达国家借其雄厚的资本和研发实力,占据世界前沿技术;而欠发达国家受限于本国低水平的资本存量,依靠引进、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通过模仿来实现本国技术水平的提高。人们普遍认为发展中国家可以发挥“技术后发优势”来促进本国的技术进步,缩小与发达国家间的差距,但经济增长的实践表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差距仍在拉大而不是缩小。新增长理论所预见的经济增长中的“蛙跳现象”(leapfrogging phenomenon)对于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讲是可望而不可即的,目前以美国、德国和日本为首的发达国家仍然占据了全世界84%的研发资源、94%的专利和91%的专利许可费用,而发展中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相对比较薄弱。如果技术进步仍然是经济增长的源泉,那么问题的症结可能出现在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技术模仿上。Barro和Sala-i-Martin(1995)通过引入模仿成本概念,从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逐步缩小,所带来的发展中国家可模仿的技术越来越少,以及模仿成本越来越高的角度,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当技术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发展中国家从发达国家引进技术难的问题。但我们认为真正的原因是发展中国家在引进和模仿技术过程中,学到的只是如何加工产品的技术,即传统的“干中学”。传统意义上“干中学”仅停留在传统技术或标准技术的传播而非新技术和创新的传播。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干中学”已细化为“干”与“学”的国别分离,发展中国家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的学,即“加工中学”;发达国家在不断设计、改进、推介产品的过程中形成了“开发中学”。这种表现为中间产品种类的扩大(水平创新,oorizontal innovation)或中间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垂直创新,vertical innovation)的技术创新,正是欠发达国家技术模仿过程中所欠缺的。
一、相关文献述评
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技术引进和模仿(国际技术扩散)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促进技术进步的途径之一。但各国的实践表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间的差距仍在拉大而不是缩小,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并没有能够通过技术引进和模仿,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和经济差距。文献中的观点主要有:发展中国家缺乏吸收发达国家先进技术的条件;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并不是发展中国家适宜的技术,所以模仿的时候要有选择性;发展中国家对模仿技术的消化吸收总体上处于“消化不良”状态;发展中国家从发达国家模仿的技术一般不是核心和关键技术,影响到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等等。有学者认为,问题的实质在于发展中国家是否具有吸收利用发达国家先进技术的条件,以及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是否适宜欠发达国家。Nelson和Phelps(1966)认为一个国家引进和使用新技术的能力来自国内的人力资本存量,人力资本越高,技术进步进程越明显;Benhabib和Spiegel(1994)、Bin Xu(2000)通过对影响技术吸收能力的人力资本“临界值”(thresh-old effect)的测定,表明发展中国家由于没有足够的人力资本吸收先进技术,其技术转移效果不明显;邹薇和代谦(2003)认为相同技术,对于人力资本水平低的非洲国家来说可能不适宜,而对于人力资本水平较高的东亚国家来说可能适宜,且人力资本水平越高,选择适宜技术的空间也就越大;林毅夫和张鹏飞(2005)认为发展中国家受限于自身的要素禀赋结构,使得发展中国家的适宜技术一定不是发达国家最先进的技术。Basu和Weil(1998)认为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一般对于欠发达国家来说并不适宜,发展中国家要实现技术进步和赶超有必要加强其知识产权保护以激励自主创新。所以最关键的是使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本水平与引进的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相匹配。更有学者认为发展中国家即使具备与之相符的人力资本水平,技术引进所获得的技术成果还必须经过消化吸收并与本国要素结合才能更好的发挥作用。目前发展中国家技术引进的消化吸收问题还停留在定性研究上。王乃静(2007)指出我国技术引进大部分没有经过消化吸收,总体上呈现“消化不良”状态;柏振忠(2007)认为我国技术引进工作过于重视引进、忽视了消化吸收,加重了对发达国家的技术依赖,导致我国技术引进的效率受到影响。随着经济的发展,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本水平和技术吸收能力在不断提高,也有人注意到从发达国家引进的一般不是核心和关键技术,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技术差距的缩小。为此,技术的引进无法完全发挥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优势,难以实现经济的赶超。因而发展中国家有必要鼓励自主创新,缩小与发达国家间的技术差距。
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我们认为应该培育本国的自主创新能力与提高人力资本的水平,因而学习成为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当技术引进进入自主创新这一企业创新能力培养路径中时,组织学习就起着重要作用。长期以来,学者们探索到组织学习的不同模式,并且发现,边干边学不仅有利于生产成本的降低,而且大大提高了技术能力。而对“干中学”进行全面论述并将其模型化的学者阿罗认为,一个国家投资的积累、从而使国民生产总值的积累中所积累的生产经验是劳动生产率提高、进而是经济增长的源泉之一。陈劲(1994)认为通过“干中学”可获得do-how和do-why等知识,从而成为技术进步中的主导学习模式。Sutthiphisal(2006)通过将技术发明与工业化过程在不同时代的表现形式作了详细细分,认为发展中国家采用“干中学”模式,不能拥有自己的工业技术创新体系,他们所能学到的要么是加工生产技术,要么是已经成熟的标准化技术。最重要的是,佟家栋和彭支伟(2007)认为“干”与“学”的国别分离导致发展中国家从加工中积累和学习到的经验对于促进本国整体技术水平提升是有限的,发展中国家要加速技术进步,改善在全球分工和贸易体系中的地位,必须依赖自主的技术创新。郭熙保和文礼朋(2008)在一定程度上赞同上述观点,并认为从引进、消化到改进、创新,从模仿者到创新者,是发展中国家走向自主创新的必由之路。在发展初期,发展中国家的技术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依靠外国直接投资来得到较快的提升,然而过渡到创新阶段,则只能依靠内资企业的努力。代工制造是当代发展中国家技术学习的主要手段,也是其自主创新的基础。
通过上述文献可以看出,技术引进对缩小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间的技术差距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发展中国家可以依赖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无需进行自主创新。一方面由于从发达国家引进的先进技术不一定是适合发展中国家的,对发达国家技术的吸引、转移与模仿,发展中国家需要具备一定的人力资本基础。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在引进技术的过程中,可能是传统的“干中学”轨迹,学到的仅仅是加工产品的标准技术。本文在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2006)构造的学习模型分析框架基础上,考虑了被忽略的发展中国家的技术积累和创新作用。以揭示赶超型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已有的研究往往假定发展中国家只是国外技术的模仿,没有考虑发展中国家本身技术积累到一定程度时的自主创新,本文则从现实经济出发,假定发展中国家在进行国外技术模仿的同时还进行自主创新,只是不同阶段侧重点有所不同,通过“干中学加工”得出有利于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的结论。本文考虑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间的技术差距对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的影响。我们的技术差距对一国的技术进步影响吸收了“技术后发优势”(relative backwardness)的观点,这两点改进大大增强了对理论和现实的解释力。
二、理论分析和模型的建立
1.理论分析
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增长的源泉是知识生产和人力资本积累,技术进步和创新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从理论上讲,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水平的差异可以归结为各国技术发展水平的差异。对于发达国家来说,技术自主创新是经济获得持续增长的动力和原因(Schumpeter,1934;Solow,1970;Grossman和Helpman,1994),他们主要通过自主的研发来实现技术创新,技术水平处于世界前沿。而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技术引进是实现本国技术水平提高的主要途径,由于受限于本国低存量、低水平的资本(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且不具备技术自主创新的条件,只能依靠引进、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在技术水平存在差异的背景下,发展中国家要实现比发达国家更加快速的、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就必须比发达国家有着更快的技术创新速度,因此,发展中国家必须能够以比发达国家更加低廉的成本来实现技术创新。
第一,当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技术水平相差较大时,发展中国家凭借其相对稀缺的资本和相对丰富的劳动力的要素构成,使企业更易进入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企业所采用的生产技术大多数是比较成熟的标准化技术,这些企业不需要太多的自主研发。况且以自主创新为经济增长动力的发展模式,不能很好地解释二战后新兴工业经济向发达国家收敛的现象,也无法解释20世纪70年代后期中国经济所取得的增长(Rivera-Batiz和Romer,1991;Grossman和Helpman,1991)。因此,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这一阶段主要采用的是技术引进,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技术差距,进而缩小经济发展水平间的差距。分析原因为:
(1)发展中国家通过引进和模仿发达国家先进技术的途径来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不仅可以克服欠发达国家由于科学技术水平低、资金不足和中间环节薄弱等困难,而且可以避免高昂的试错成本。当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技术水平相差太大时,他们很难完全依靠本国力量来完成一定的技术创新,快速提升本国的技术水平。由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实力,对新技术的研究开发不能投入足够的经费,即便有些国家有较好的科学研究基础,能在实验室里做出一些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但由于缺乏良好的工业基础和配套支持条件,特别是缺乏把实验室成果转化成商品的中间环节所需的大量资金,研究成果往往只能作为样品。所以相对于发达国家的自主研发,发展中国家更多的是通过技术引进来提升技术水平,这无疑是一种成本更为低廉的技术进步方式。
(2)每一种新技术的实施都需要大量的隐性知识,这些隐性知识很难完全通过技术说明书阐述,往往只能在现场的生产实践中逐步地掌握与积累。知识可分为隐性知识和编码化知识。隐性知识是一种高度专业化和背景依赖性知识;编码化知识是一种能清晰表达的正式和规范的知识,如科学原理与定律。隐性知识具有高度异质性资产的特征,通常隐藏在专家、工程师和技术人员的头脑中,个人属性极强,在企业内经过长时期积累且很难模仿,所以它不能在空气中自由获取(Belussit和Pilotti,2001)。而且,隐性知识被认为是企业或地区层面的竞争优势的战略性资产。发展中国家的“社会能力”①较弱,企业整体缺乏创新的动力和能力,因此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后发优势”,直接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快速积累研发经验和加速本国技术进步进程,实现经济技术的跳跃性发展。引进技术不仅会产生竞争效应和学习效应,还会刺激国内企业对国外产品与技术的研究和学习模仿,取得一些高科技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完成对这些成果的商业化开发和使其向其他领域的扩散,从而缩小与发达国家间的技术差距。
(3)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技术引进来树立创新意识,营造良好的自主创新氛围。技术引进本身不是目的,引进是为了缩小与发达国家间的差距,甚至是超越式发展。通过技术引进可以使发展中国家尽快接触国际先进技术,把已有的引进技术作为新的平台,在较高的层面上开始自主创新,以达到预期缩短创新的生命周期和成本。在引进技术的本土化过程中,我们应根据发展中国家的具体国情,对引进的技术进行调整和创新,使之融入本国相关技术体系,从而达到带动本国相关技术水平提高的目的。
第二,随着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间技术水平差距的减小,不仅不对称的贸易引致的学习溢出效应逐渐减弱,而且可模仿的技术越来越少,模仿的难度越来越大,模仿成本也越来越高,最终导致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出现持久的技术差距,使得发展中国家不能实现向发达国家的收敛。出现这种现象可能是发展中国家从技术引进中学到的只是如何加工产品的生产技术,或是已经成熟的标准技术,甚至是重引进技术、轻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陷入“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和对发达国家技术过度依赖的双重非良性循环局面(Dhanoos Sutthiphisal,2006)。而不能在技术引进的基础上,通过“干中学”向“干中学加工”转换,形成自己的技术自主创新体系。从这个意义上看,发展中国家为了打破持久的技术差距局面,必须在技术引进基础上,把对“干中学”的追求向“干中学加工”转换。
(1)在知识产权得以保护的情况下,随着技术发明和产品设计经验的积累,这种专业化于设计和推销活动得到的回报和利益越高,发达国家从“干”中获得的改进和发明越是能够积累起来。一方面,随着知识技术的积累,发达国家企业能够建立相对稳定的销售网络和高效率的市场营销,能够在竞争中最大化降低销售成本,提高利润,从而使得强化自主创新的动机就越强。另一方面,随着发达国家关键技术的发明、产品的设计和市场的开拓,发达国家企业会在发展中国家寻求特定的要素和资源优势,形成跨区经营企业的外包战略和产品在特定地点的加工战略。进而会固定发展中国家从事技术含量较低或标准技术产品的生产,或者从事某种产品特定阶段的加工。
(2)发展中国家缺乏技术创新的基础,在发展过程中须接受发达国家转让的成熟技术,依靠低成本形成生产乃至出口能力。一方面,这种能力的形成不需要技术创新的投入,发展中国家只需通过技术引进就可以提高实际收益并使产业拥有广阔的市场,从而实现较快的工业化和提高收入水平,达到获得较大利润空间的目的。这种技术引进的实际收益越大,使得发展中国家企业对发达国家的技术形成依赖,进而缺乏开发、消化和改进生产技术的动力。另一方面,发达国家企业在发展中国家拥有强大的销售网络,使得发展中国家省却了到发达国家开拓市场的代价,所以延伸生产过程中的压力或动力是不存在的。在此情况下,发展中国家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只能靠模仿发达国家过时的标准化技术进行产品的纯粹生产。
(3)随着技术生命周期的日趋缩短,技术传播速度的日益加快,技术拥有者可通过将标准化技术以直接投资的形式向发展中国家扩展生产空间来实现延伸技术生命。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一方面,发达国家先进的生产技术能够在发展中国家占据优势地位,甚至可以将发展中国家竞争对手淘汰,从而导致发展中国家生产者丧失技术消化、吸收和改进的动力。另一方面,发达国家企业可通过对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兼并和重组,彻底消除发展中国家“干中学”的产业源泉(或产业实践平台)。使得发展中国家长期停留在要素优势基础上的“从加工中学习产品加工”过程中,只能从“加工中学”而不能从“开发中学”中获得就业、工资、利润和税收。从而导致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学习和赶超脱节,“干”与“学”的脱节进一步导致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的脱节。
2.模型的建立
依据国际经验,发达国家通过自主创新,长期经济增长路径基本上呈现一个S形曲线,均有一个加速阶段(刘霞辉,2003;张平,2006)。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如何才能以最快的速度、最低的成本来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实现经济增长的加速发展呢?理论分析告诉我们,当发展中国家达到发达国家的技术水平之前,必须按照本国的资源禀赋所决定的比较优势从发达国家引进适宜的技术。只有这样,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创新速度才能超过发达国家的技术创新速度。当发展中国家接近发达国家的技术水平时,为了打破持久的技术差距局面,发展中国家必须在技术引进的基础上,把对“干中学”的追求,转向“干中学加工”的客观现实。下面依此思路对已有模型改进,以期揭示后发优势中的国家加速增长的动力机制。
假设发展中国家的产出取决于劳动、物质资本的投入与技术进步,我们将人均产出表示为资本增加型的生产函数:
式中,α为技术过时参数;B(a)为技术进步学习函数,为该经济体通过学习而得到的技术;g表示发展中国家研发等因素导致的技术进步,g>0,显然,发展中国家研发投入的越多,其技术进步速度也越快;a为学习媒介,即购买发达国家的技术资料、设备等方面的投入,是发展中国家总投资的一部分。为简便计算,设a=γk,γ为购买发达国家的技术资料、设备等方面的投入占发展中国家总投资的比例。
当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技术差距较大时,发展中国家主要是从发达国家引进先进的技术。在早期的学习阶段,相对本国技术积累而言,国外的技术作用更大。所以在此种情况下,我们忽略了该发展中国家技术积累的作用,即g=0。那么式(2)变为:
图1说明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变动受发达国家技术前沿水平的影响,在发达国家前沿水平与发展中国家技术差距大时,学习者能很快掌握欠发达国家不存在的新技术,技术进步增长较快,从而能快速吸纳社会闲置资源,使产出效率不断提高,呈加速增长趋势,图1也解释了学习早期的规模报酬递增效应。但随着发展中国家技术的提高,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技术差距的变小,从而学习效应下降,这时将进入规模报酬递减阶段。
将B(a),a=γk代入式(3)并积分得:
根据式(6)的结果可得图2和图3。
图2表示的是学习早期阶段发展中国家产出的可能路径。表明短期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技术差距较大,且有大量投资引进发达国家技术时,依靠发达国家新技术发挥学习效应,使得发展中国家产出呈现加速增长态势。所以,在学习早期阶段,发展中国家快速的资本(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积累是技术进步的源泉。图3表明,长期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技术水平差距很小时,会导致“干中学”的技术进步收益迅速下降,此时,发展中国家的产出遵循AK型生产函数特点与投资线性相关,学习过程完成,会出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持久的技术差距。为了打破持久的技术差距局面,发展中国家不能依赖发达国家的技术,形成传统的“干中学”思想,必须以自身的研发为主(即g≠0),以保持持久的经济增长。此时式(6)变为:
三、数据来源与变量选取
为了验证技术差距、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对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的影响,本文将运用我国和美国的经济数据对上述理论分析结论进行计量检验。理论分析表明:当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间的技术差距较大时,发展中国家主要从发达国家引进先进技术,以最小的技术创新成本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技术差距。随着经济的发展,发展中国家技术逐渐接近发达国家技术时,发展中国家则主要采取“干中学加工”式的自主创新来缩小技术差距。一般而言,技术模仿取决于人力资本和相对技术水平,根据本文的理论模型分析以及国内外学者关于技术提升的检验模型,设定如下计量经济模型:
式中,TP表示技术进步;TG表示相对技术水平,即技术差距;TI表示人力资本和相对技术水平的交互项,即技术模仿;TC表示自主创新;μ为误差项,t为时间变量。为了消除时间序列数据容易产生的序列自相关问题,我们对各变量取对数加以处理。
1.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为了避免模型可能出现的伪回归,本研究首先利用Dickey和Fuller(1981)提出的考虑残差项序列相关的ADF单位根检验法,检验各变量的平稳性,对于非平稳的变量进行差分处理,使之成为平稳的序列。如果各变量是单整的,接着就对各变量进行协整检验(cointegration test),最终确定出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与技术差距、技术模仿与自主创新之间的长期关系。本文将在VAR模型基础上,采用Johansen提出的协整检验(JJ检验)方法来检验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得出协整检验结果后,如果变量间确实存在协整关系,将进一步建立误差修正模型(ECM)进行短期因果关系检验;最后利用变量的差分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Granger causality test),以确定出这些变量间的因果关系。在格兰杰因果检验中,将按VAR模型的最优滞后期来确定其最优滞后期。
本研究涉及的变量和相关数据资料主要包括技术进步、技术模仿、技术差距、自主创新相关指标四个方面,数据时段取自1990-2008年。图4和图5共同显示了1990-2008年技术模仿、技术差距、自主创新与技术进步的变化趋势。这些数据均根据《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1991-2009年)计算和整理得到。中国研发支出经费、中国与美国研发经费占各自GDP之差的数据均来自《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对于受价格波动影响的变量,为了消除通货膨胀的影响,使用了价格指数数据对其进行处理,数据均来自《中国统计年鉴》。
2.变量选取
为研究技术模仿、自主创新、技术差距与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需要对以上变量进行测算。考虑到技术进步测算方法的准确性,本文技术进步指标TP用全要素生产率(TFP)来衡量。在具体的测算中,通常采用柯布—道格拉斯函数,并假定规模报酬不变。
0.3,β=0.7,本文采用这一结果;技术模仿指标TI根据Zizic(2000)的思想,采用人力资本取对数与相对技术水平取对数后相乘的结果;人力资本由于公布统计资料的缺陷,中国至今没有完整的人力资本存量数据。相对于文盲率、中小学入学率和人口识字率,陈钊等(2004)认为人均受教育年限比其他指标更接近于人力资本的含义,所以人力资本指标用人均受教育年限来度量。其计算参照王小鲁的方法,将小学毕业教育年限为6年,初中毕业教育年限为9年,高中毕业教育年限为12年,大学及以上学历教育年限为16年,人均受教育年限=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比重×6年+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比重×9年+高中文化程度的人口比重×12年+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比重×16年,根据各种文化程度人员所占比重既可计算出人均受教育年限的具体数据;相对技术水平即技术差距指标TG用中国与美国研发经费占各自GDP之差来衡量;自主创新指标TC用中国研发支出经费来衡量。
四、计量结果及其解释
1.单位根检验
本研究利用Dickey和Fuller(1981)提出的ADF检验法对各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以确定变量的平稳性,滞后阶数按AIC值最小的原则选取。运用Eviews5.0检验发现,lnTP、lnTG、lnTI、lnTC均为非平稳变量。我们对非平稳变量的处理采用差分法,ΔlnTP、ΔlnTG、ΔlnTI、ΔlnTC分别表示对相关变量取一阶差分的值。其结果见表1。从中可以看出,经过处理后所有的数据序列在5%的显著水平下都是平稳的,所以它们都是一阶单整的,也就是上述所有变量都是I(1)序列。
2.协整检验
由于上述各指标均是一阶单整序列,这些指标可能存在某些稳定的线性组合,从而反映变量间可能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Engle和Granger(1987)建议使用两阶段回归法解决时间序列的非平稳性,但其缺点是在小样本下,参数估计的误差较大,并且当变量超过两个以上时,变量间存在多个协整关系,无法找到所有可能的协整向量,导致其分析结果不易解释。Johansen针对上述问题提出极大似然法(MLE),Gonzalo利用模拟分析所获得的结果显示,Johansen检验优于Engle和Granger(1987)方法。因此,本文将利用Johansen检验(JJ检验)来判断它们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并进一步确定相关变量之间的符号关系。Johansen协整检验是一种基于向量自回归(VAR)模型的检验方法,在进行检验之前,必须首先确定VAR模型的结构。由单位根检验可知,TP、TG、TI、TC时间序列多数只含常数项不含线性趋势项,我们选择VAR模型和协整方程只含常数项。为保持合理的自由度同时又要消除误差项的自相关,根据AIC、SC、LR、Q统计量等联合确定的最优滞后阶数为3,其残差序列具有平稳性。在此基础上进行了Johansen协整检验,检验结果见表2。
由表2可知,协整检验结果表明,在1990-2008年的样本区间内,lnTP、lnTG、lnTI、lnTC这四个变量之间在5%的显著水平下存在一个协整关系。所以,可以对变量运用OLS法进行回归。回归方程为:
其中,=0.982405,Adjusted-=0.978886,拟合度很好,因变量对自变量的解释程度在98%左右,F=279.1738,表明回归方程整体通过F检验,但D-W=0.692609,说明变量间存在自相关关系。因此,须消除自相关关系后再进行回归,得其均衡向量为:
(1.000000,0.389580,-0.075885,-0.155707)。则这四个变量之间的回归方程为:
其中,=0.995945,Adjusted-=0.994697,调整前和调整后的拟合度分别提高了0.01354和0.15811,达到99.5%左右,F增大为F=798.1833,表明回归方程整体显著度有所提高,D-W=2.510145,AR(1)在1%水平上显著,说明仅存在马尔科夫一阶自回归。
该协整方程表明了在1990-2008年上述四个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从中可以发现,1990-2008年,技术模仿(TI)和自主创新(TC)与技术进步(TP)具有正相关关系,而技术差距(TG)与技术进步(TP)呈现负向作用关系。这说明在1990-2008年间,技术模仿和自主创新的加强,有助于从总体上促进我国的技术进步;而目前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技术差距的加大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的不利因素,针对我国来说,只有随着我国技术的发展,与发达国家技术差距的逐渐缩小才能成为我国技术进步的有利因素。为了进一步检验变量间的长期均衡关系,我们单独对lnTP与lnTG、lnTP与lnTI、lnTP与lnTC分别进行协整检验,发现除了lnTP与lnTC外,其他变量之间均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说明技术进步与技术模仿、技术差距、自主创新之间的确存在较为稳定的关系。
在确定了lnTP与lnTG、lnTI、lnTC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之后,可进一步利用误差修正模型(ECM)反映变量间的短期均衡关系。在误差修正模型中,误差修正项的系数在5%的显著水平下能够通过检验,但是自主创新(TC)的系数并不显著,说明在短期我国自主创新的提高对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技术差距(TG)在误差修正模型中之后1期和2期在10%的显著水平上能通过检验,但在滞后1期对技术进步的拉动是负向作用,只是在2期才转为正向拉动作用,表明它促进技术进步存在一定滞后期。技术模仿(TI)在滞后1期和2期均比较明显,只是跟2期相比较,1期对技术进步具有更强的促进作用。由于lnTP与lnTG、lnTP与lnTI分别存在协整关系,我们分别建立它们的误差修正模型,同样发现所有的误差修正系数在5%的显著水平下能够通过检验,而lnTG的系数仍不显著,且均是负向拉动作用。说明我国与发达国家间的技术差距仍在扩大,还没有突破均衡点进入技术差距缩小阶段。lnTI的系数在滞后1期具有十分显著的正向拉动作用,滞后2期转为若显著的负向作用。所以,从短期来看,技术差距的加大仍不利于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的发展,但技术模仿的加强有利于促进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
3.格兰杰因果检验
协整检验结果证明了各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但这种均衡关系是否构成因果关系还需要进一步检验。本文借助Granger(1969)提出的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表3反映的是各变量之间的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从中可以看出,我国的技术差距与技术进步呈现单向的因果关系,即我国的技术进步有利于技术差距的扩大,说明我国技术进步速度与发达国家相比极其缓慢,同发达国家间的技术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在逐渐扩大。与此同时,技术模仿的加强在短期内已经成为技术进步的内生变量,反过来,技术进步却没有有效支撑技术模仿的加强。这说明短期内技术进步的主要方式是技术模仿,但到一定阶段以后,我们必须改变技术提升方式。而且自主创新与技术进步之间呈现单向的因果关系,说明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我国的技术进步,反过来,技术进步的提高却不能进一步促进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没有形成良性循环,进一步加强我国的技术进步,缩小与发达国家间的差距。
4.技术模仿、自主创新对技术进步的动态效应分析
由于格兰杰因果检验证实了技术模仿(TI)和自主创新(TC)的提升是促进技术进步(TP)的原因。因此,可利用Sims(1980)提出的向量自回归(VAR)技术进行冲击反应以进一步细化探索两者之间的关系。为了防止VAR模型因变量顺序变化给冲击反应函数带来的敏感性,我们采取检验两个变量间关系的一般冲击反应作为回避正交化反应变量顺序依赖性的方法,分别建立lnTP、lnTI与lnTP、lnTC的最优滞后期的VAR模型进行分析。图6和图7分别显示的是技术进步(TP)与技术模仿(TI)、技术进步(TP)与自主创新(TC)对相关单一冲击的标准差(±SD)的动态反应。从中可以发现:(1)技术进步的正向自冲击有利于自身的改善,在滞后8期以后逐渐趋于平缓;(2)技术模仿(TI)和自主创新(TC)对技术进步(TP)始终都是正向冲击,并且一直处于增长态势,与技术模仿(TI)相比,自主创新(TC)对技术进步(TP)效果更加明显;(3)技术进步(TP)的正向冲击对技术模仿(TI)一直都是恶化,且恶化程度越来越大。但对自主创新(TC)还是具有正向冲击,只是效果不是很明显。随着我国技术进步的逐渐发展,技术进步对技术模仿具有抑制作用,而对自主创新具有促进作用,说明当技术达到一定阶段以后,我们需要大量开发自己的自主创新,从“干中学”逐渐过渡到“干中学加工”;(4)无论是技术模仿(TI)还是自主创新(TC),其正向自冲击都有利于自身的改善,在滞后3期后尤为明显。可见,VAR分析的结果充分说明了1990年以来的技术模仿(TI)和自主创新(TC)的加强对技术进步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这印证了余长林和王瑞芳(2008)关于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的结论,即我国目前的技术进步主要依赖于对国外先进技术的模仿,自主创新对与我国的技术进步促进作用不显著。但随着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逐步缩小,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使得自主创新对技术进步的效应日益凸现。所以,积极鼓励和倡导自主创新,会有助于推进我国技术进步的长期稳定发展。
Accumulated Response to Cholesky One S.D.Innovations +2S.E.
图6 技术进步(TP)与技术模仿(TI)对相关冲击的动态反应
Accumulated Response to Cholesky One S.D.lnnovations +2S.E.
图7 技术进步(TP)与自主创新(TC)对相关冲击的动态反应
五、结论与政策含义
本文依据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2006)构造的学习模型分析框架,在假定发展中国家同时进行自主创新和国外技术模仿的基础上,探讨了发展中国家技术模仿、自主创新、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间的技术差距对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的影响。理论模型分析表明,当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技术水平相差较大时,发展中国家主要采用的是技术引进,在使技术创新成本最小化的同时,同样达到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技术差距,进而缩小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目的。随着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间技术水平差距的减小,发展中国家应该在技术引进的基础上,通过“干中学”向“干中学加工”转换,形成自己的技术自主创新体系。实证结果显示:(1)1990-2008年间,我国的技术模仿和自主创新的加强是促进技术进步的重要变量。且由相对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的交互项代表的技术模仿对中国技术进步的效应显著为正,而以研发支出经费替代的中国自主创新与我国的技术进步呈现不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目前我国的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处在对发达国家转移技术的模仿阶段。(2)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间的技术差距对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具有负面影响,说明如果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差距越大,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后发优势越不明显。这需要我国加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更好地利用后发优势。实证分析结果恰好揭示了现阶段我国技术发展水平低、主要是模仿国外先进技术、缺乏自主创新的事实。
因此,发展中国家要利用技术模仿和自主创新有效促进技术进步,就应当缩小与发达国家间的技术差距,致力于调整和有效利用技术模仿和自主创新,提高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提升的质量和水平。具体包括: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加快建立富有弹性的技术模仿制度和良好的信用制度,为技术之间的自主转移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努力提高发展中国家的储蓄率,从而提高资本存量,充分利用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积极发展劳动力技能水平,鼓励非熟练劳动力参加培训,加快提高发展中国家的人力资本水平;加快自主创新市场结构调整步伐,重点发展研发部门和健全面向市民的自主创新体系;建立由市场主导、政府辅佐和适度监管的自主创新管理和保障体制;赋予私有自主创新部门的合法地位,加强引导和有效监督,促进民间自主创新和非正规自主创新规范发展。
注释:
①包括拥有一批优秀的企业家、技术人员和劳动者、经营组织的现代化、情报网的发达等。对于具体企业而言,就是吸收消化引进技术的技术能力和再创新的组织实施能力。
②与差距大,且γ较大时,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与投资间的关系。
③与差距很小时,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与投资间的关系。
标签:人力资本论文; 发展中国家论文; 模仿创新论文; 过程能力论文; 能力模型论文; 发展能力论文; 人力资本理论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发达国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