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向高聚物结晶动力学参数的解析方法研究

取向高聚物结晶动力学参数的解析方法研究

任敏巧[1]2002年在《取向高聚物结晶动力学参数的解析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用等速升温DSC方法研究了取向高聚物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提出了适用于取向高聚物的结晶过程模型,导出了与该模型相匹配的取向高聚物的结晶动力学方程,并提出了从取向高聚物DSC升温曲线解析结晶动力学参数的新方法。对取向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纤维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新方法能获得较多的结晶动力学参数。与其他方法相比,用新方法获得的结晶动力学参数计算出的理论曲线与实验数据能更好地吻合。 首先以PET初生纤维为原料,制备不同取向的PET纤维。利用等速升温DSC方法对PEI初生纤维和一系列PET取向纤维进行测试,且使样品分别处于定长和松弛状态。结果表明,与各向同性纤维相比,取向PET纤维的冷结晶峰明显向低温方向移动,呈现为弥散宽峰。在计算机上放大,发现弥散宽峰是由多重结晶峰迭加而成的。采用等温方法对取向PET纤维的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结晶重峰的存在。为此,本文提出了适用于取向高聚物的结晶过程模型,并推导了取向高聚物的结晶动力学方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从取向高聚物DSC升温曲线解析结晶动力学参数的新方法,包括分峰法和整体拟合法。将新方法用于取向PET纤维结晶动力学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这两种新方法均可获得更多的结晶动力学参数,并发现采用分峰和整体拟合相结合的方法对数据处理,可使获得的参数具有更高的可靠性,且明显优于文献报导的方法。 本文将取向PET纤维的结晶模型看做由叁个具有不同结晶机理的结晶过程的迭加,并由结果分析发现,与各向同性样品相比,取向PET纤维的低温部分结晶速率常数增加很快,而在高温部分则变慢。可认为拉伸作用增加了链段排列的有序性,使由链段取向引起的一次成核数量增加,导致低温下结晶速率常数增加很快;高温部分结晶速率常数变慢与取向PET纤维的完全无定形部分重量减少有关。前两个结晶过程Avrami指数n2值均在l~2之间,后一个结晶过程n2值在3~4之间。根据获得的Avrami指数值推测,取向PET纤维低温结晶峰主要生成束状晶体,但成核方式分别为预先成核和散现成核,因而出现两个结晶峰;高温结晶峰则生成不完善的球状晶体。同时发现,取向PET纤维的结晶过程也与样品的测试状态有关。

郑国强[2]2004年在《高聚物静态、剪切结晶实验及相关计算的初步研究》文中指出高聚物晶态结构是聚集态结构的一种,高聚物加工过程即定构(Structuring)过程是决定制品性能的中心环节。高聚物成型加工过程中的结晶对制品的最终性能有很大的影响。本文围绕结晶性高聚物非等温结晶做了如下工作: 1.以工业上广泛应用的等规聚丙烯(iPP)为例,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参数进行了研究,并且用非等温结晶动力学方程解析了其结晶动力学参数。 2.以iPP为例,用应变控制型旋转流变仪,研究了在等温和非等温条件下的剪切诱导结晶,并且把实验结果与相同温度条件下的DSC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剪切对结晶有促进作用。在相同的温度条件下,频率对其相对结晶度的影响在后期比较明显:锥板间隙也对其结晶相对结晶度有一定的影响,一般情况是相同时刻下的相对结晶度一般随着锥板间隙的减小而增大;形变量也对相对结晶度有一定的影响,由于成核机理的关系,小形变量在结晶前期比大形变量下的相对结晶度要小,后期则相反;但是在相同温度条件下,剪切作用下的相对结晶度都要比静态条件下的相对结晶度要大。 3.利用傅立叶非稳态热传导微分方程,把高聚物的结晶焓当作内部热源来处理,计算了充填结束与保压这段时间里温度的变化。并且把比热容看成是温度的函数,把此函数方程带入到Z-mold源程序中。在分别考虑结晶焓、比热容以及不考虑结晶焓以及比热容是变量的情况下,对相同成型条件下的以上叁种情况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发现,高聚物结晶潜热对温度场的影响比较大,在注射成型数值模拟的时候应该考虑结晶高聚物注射成型过程中的结晶焓;比热容对温度场的影响不是太大,这是一些比较成熟的注射成型CAE软件没有把比热容看成是变量的原因。 4.在只考虑温度对结晶的影响、不考虑其它因素对高聚物结晶影响的情况下,结合非等温结晶实验,通过拟合出不同降温速率下的结晶焓,然后计算出注射成型制品不同位置处的结晶度。虽然不同计算结晶度的方法有不同的含义,但是同种方法所计算出来的结晶度对考察和评价高聚物制品性能还是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张世勋[3]2003年在《聚合物结晶动力学参数测定及结晶度预测》文中研究说明高聚物结晶动力学是研究不同条件下结晶度或相对结晶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科学。它不仅为掌握材料的结晶性能,获取预期的凝聚态结构提供依据,也为探求结晶性高分子材料的最佳成型工艺奠定理论基础。本文围绕结晶性能表征、非等温结晶参数测定、成型工艺条件对结晶度的影响开展了以下工作: 1.对PA6及其与超细全硫化丙烯酸酯胶粉共混体系的结晶性能及结晶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A6及其与UFAPR共混物的晶体的生长方式相同;UFAPR在PA6中有强的成核作用,其加入可以明显提高PA6的结晶速率和结晶温度,使晶粒分布变窄。 2.根据高聚物结晶动力学理论和解析结晶动力学参数的方法,对现有的结晶动力学模型的由来、特点、适用于何种材料和何种工艺及参数如何确定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发现尚无一种令人满意和公认的方法。 3.用DSC对两种LDPE和两种PP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用叁种非等温结动力学模型对其表征,发现Avrami方程不适合描述四种材料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Ozawa方程适合描述两种PP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R—t关系法可以很好的描述四种材料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在实验基础上,拟合出材料的结晶动力学参数。 4.将热传导方程与得到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模型耦合,对工艺条件对制品的结晶度分布预测,结果表明:相同模具温度下,随着熔体温度的增加,结晶度降低;相同熔体温度下,随着模具温度的增加,结晶度增加;制品厚度方向上,结晶度在制品表层很小,在某一位置达到结晶最大值后沿向制品中心方向逐渐降低,到制品中心最低,但此时的结晶度仍远远大于制品表层。

任敏巧, 张志英, 赵家森, 吴世臻[4]2003年在《单轴取向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采用等速升温DSC方法对单轴取向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PET)的结晶过程进行了研究 ,发现单轴取向PET的冷结晶峰表现为多重结晶峰 .等温DSC方法的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结晶重峰的存在 .为此 ,本文提出了一种依据非等温DSC曲线解析高聚物结晶动力学参数的新方法 .对单轴取向PET的研究结果表明 ,与其他方法相比较 ,由新方法计算出的理论曲线与实验数据能更好地吻合 .单轴取向PET的总的结晶过程由叁个子结晶过程组成 .根据不同拉伸比 ,各个子过程的Avrami指数和质量分数的变化 ,对结晶机理进行了解释 .与各向同性PET样品相比 ,单轴取向PET在低温部分的结晶速率明显增快

张志英[5]2006年在《聚合物结晶动力学理论和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结晶性聚合物的结晶过程是在加工成形过程中结构演变的主要过程之一,是决定最终聚集态结构和制品性能的关键因素。深入研究聚合物的结晶动力学理论和方法对聚合物材料的表征和生产工艺过程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用计算机模拟实验方法,模拟了非等温条件下聚合物的相对结晶度的导数随时间的变化,用常用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在不考虑结晶体内部进一步结晶的理想条件下,依据Evans理论的Ozawa方程可以很好地描述聚合物的非等温结晶行为,并可求出Avrami指数,但由于Ozawa提出的速率函数F(T)复杂,难于获得表征结晶速率的参数。Jeziorny模型在形式上能应用于非等温结晶,但用Jeziomy方程获得的参数缺乏明确物理意义,所得Avrami指数明显高于模拟实验采用值。Kissinger模型不能用于从降温DSC结晶曲线获取结晶活化能参数,但能从升温DSC结晶曲线近似估算该参数。把依据Avrami基本理论导出的微分方程进行扩展,可克服Ozawa方程的不足,能很好地用于从不同速率的升温和降温DSC曲线获取结晶速率参数,所得参数能很好的与模拟实验采用值相吻合。本文提出了描述聚合物冷结晶过程的非等温动力学方程,可从一条等速升温DSC结晶曲线解析结晶动力学参数,不仅可获得Avrami指数、结晶扩散活化能等参数,还可进一步计算出一定温度范围的结晶速率或线生长速率。用计算机模拟结晶实验和取向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纤维的结晶实验对提出的方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程可很好地描述聚合物的非等温结晶过程。研究了单轴取向PET纤维的冷结晶过程,对出现的多重结晶峰进行了参数解析,得到了Avrami指数、结晶扩散活化能等结晶动力学参数。根据这些参数可估算出一定温度范围的结晶速率参数。在结晶过程受扩散控制条件下,导出了Avrami指数与成核方式和结晶体生长几何的关系。根据对取向非晶PET纤维在结晶过程中Avrami指数、结晶峰位置和峰面积随拉伸比的变化提出了取向非晶PET纤维在结晶过程中的结构演变模型。用计算机模拟方法,研究了聚合物在柱状体中的结晶过程。模拟了两维和一维受限体系下聚合物的结晶过程,发现受限体系的Avrami图形出现初期转折点。研究表明,Avrami图形上初期转折点的出现是由于结晶体从叁维生长向低维生长的转变所致,并提出了聚合物在受限体系中的结晶模型。计算机模拟实验和对聚氧化乙烯的实验表明,模型能很好地预测初期转折点出现的条件。

庞新厂[6]2005年在《新型尼龙1311的合成与表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碳链尼龙(如尼龙11、尼龙12、和尼龙1212)具有强度高、柔韧性好、尺寸稳定性好、耐磨损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机械、电子电器、汽车、信息、航空航天等重要领域。如用于制造汽车用输油管、刹车管、医用软管、高档服装用热熔胶、家用电器等,是目前国内外重点研究发展的方向。在成功开发尼龙1212的基础上,我们又开展了用生物发酵的长碳链二元酸合成尼龙1311的研究工作。 本文的研究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尼龙1311的合成;二、尼龙1311的物理机械性能与动态力学性能;叁、尼龙1311的结晶与熔融行为;四、尼龙1311的结晶动力学;五、尼龙1311的热降解过程与机理;六、尼龙1311的流变行为。主要相关内容及研究结果如下: 1.以生物发酵法得到的十叁碳二元酸为原料在模拟工业设备上经过腈化(收率为88%)、胺化(收率为88%),并与以生物发酵法得到的十一碳二元酸中和成盐(收率为95%)、聚合(收率为90.1%)四个步骤合成了新型尼龙1311。对合成的中间和终端产品的结构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进行了确认。 2.将尼龙1311粒料用注射机注射成各种标准试样,分别进行物性参数、力学性能、电性能、热性能的测定,其结果列于下表。从下表可以看出,尼龙1311具有良好的物理机械性能,其拉伸强度、冲击强度、弯曲强度、弯曲弹性模量等性能和尼龙12相当,吸水率明显小于尼龙12;弯曲模量、冲击强度和尼龙11相当,断裂伸长率明显高于尼龙11,同时具有良好的电性能和热性能。综合分析可以看出尼龙1311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新型工程塑料。 3.用偏光显微镜(PLM)研究了从T_g~T_m范围等温熔体结晶时尼龙1311的球晶形态与生成条件,发现随结晶条件不同,可生成不同形态的结晶。结果显示,在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熔融温度之间,没有观察到正球晶,仅仅观察到放射状负球晶和放射状混和球晶。通过DSC对尼龙1311的熔融行为进行了研究。尼龙1311样品经过不同的热处理后,其熔融行为发生较大的变化,出现了两个熔融峰,低温熔融峰与等温结晶温度相近,这主要是由于一些高聚物分子链形成的不规整晶体,其晶体完善程度较差,在熔融过程中,当温度升高到该等温结晶温度时即发生熔融,出现—熔融峰。

邱碧薇[7]2011年在《高聚物变速降温结晶动力学的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文中提出半结晶聚合物在实际加工中,其熔体常常是在变速降温条件下冷却成型的,并伴随产生了晶体结构,这种微观结构往往是决定最终聚集形态和制品性能的关键因素。因此,探索形成特定微观结构的结晶行为或结晶度的增长规律,深入研究聚合物的结晶动力学理论和方法,对聚合物材料结晶性能的表征和成型加工条件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主要围绕聚合物熔体变速降温结晶行为的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开展了以下工作:(1)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热台偏光显微镜(PLM)对等规聚丙烯、高密度聚乙烯和尼龙6叁种聚合物实验分析,研究叁种聚合物熔体的等温结晶、等速降温结晶和变速降温结晶动力学。(2)假设变速降温过程可视为一系列等速降温过程的集合,推导得到基于热力学理论的RAO模型和等动力学模型Nakamura方程的模拟变速降温条件的结晶动力学积分方法。(3)解析RAO模型和Nakamura方程对等规聚丙烯、高密度聚乙烯和尼龙6这叁种聚合物的模型参数,模拟它们的等速降温和变速降温结晶动力学过程,并将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相比较。结果表明:两个模型对这叁种聚合物的等速降温结晶动力学的模拟与实验结果均吻合得很好,且改进后的两种方法也均能较好地描述变速降温结晶动力学过程,但RAO模型比Nakamura方程在两种条件下的模拟效果更好。(4)基于剪切作用对平衡熔点的影响,将剪切条件下的平衡熔点导入RAO静态模型中,初步探索了稳态剪切场下的结晶动力学方法。

应继儒[8]2008年在《PP/POE共混体系的微结构与性能》文中研究说明多相聚合物微结构与材料的性能有着密切联系,而微结构的形成强烈地依赖于加工条件。研究材料的凝聚态结构、形成条件及其与材料性能之间的关系,对于高分子材料的设计和性能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等规聚丙烯(PP)/乙烯-辛烯共聚物(POE)共混物,研究了PP/POE共混物的熔融结晶行为、压力-体积-温度(PVT)属性、力学性质和粘弹性,探讨了PP/POE共混物在注射成型过程中分散相结构演化和多层结构,得出主要结论如下:1、当POE含量较低时,PP的表观诱导期(⊿t_1)随着POE含量的增加而下降,POE的加入加速了PP的结晶过程(表观总结晶期⊿t_c减少);当POE含量较高时,PP的⊿t_i和⊿t_c随着POE含量的增加而延长。随着POE含量增加,共混体系中PP相的T_m,T_(mp)和T_(m,onset)均向低温偏移,表明PP与POE分子间存在一定的作用力,具有一定程度的相容性。随着POE的加入,不仅使PP晶区变小,而且破坏了PP的球晶结构。对PP/POE共混体系的结晶动力学模型分析,发现Ozawa模型不适合描述该体系的结晶过程,莫志深法和Urbanovici-Segal模型可以很好地描述该体系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2、采用毛细管流变仪和Haake转矩流变仪对PP/POE共混体系测试的结果基本一致,共混物熔体表现为假塑性流变行为。随着POE含量的增加,PP/POE共混物熔体的表观黏度和非牛顿指数表现为负偏差行为,粘流活化能则表现出正负偏差行为。3、PP/POE共混物在注塑成型过程中形成多层结构,即表层、过渡层、剪切层和芯层。其中剪切层中POE的形变度(D)最大,POE被拉长、断裂,并呈现为扁椭球形,而芯层和过渡层形变度较小。另一方面,表层中无POE相存在,而芯层POE含量最大,剪切层POE含量次之,据此提出了PP/POE共混物在注塑成型过程中分散相形态演化的多层结构模型。此外,剪切对PP/POE共混物中PP的β晶形成影响很大,在表层和特别是剪切层中含有较多的β晶,而在芯层则没有发现β晶的存在。4、在PP/POE共混物注塑制品中,表层的PP熔点接近于纯PP,而其它层中的PP的熔点均比表层低。芯层的T_(peak)和T_(end)比过渡层和剪切层略高,但比表层低。由于表层降温快,导致该层PP的熔程宽,结晶度低,而芯层PP的结晶度最大。PP/POE共混物的结晶温度与压力的关系符合线性关系T_c=T_(c,0)+kp。随着POE含量增加,高压下结晶的PP/POE共混物中PP熔融行为与常压下结晶的正好相反。5、注塑制品各层的DMA研究表明:在相同的加工温度下,芯层的储能模量较剪切层大。提高加工温度,无论是芯层还是过渡层,其储能模量均提高。此外芯层和剪切层的储能模量对不同频率的响应也不同。当加工温度较低时,增大实验频率,芯层的E′比剪切层的E′响应更明显,而加工温度较高时,芯层的E′和剪切层的E′的响应趋于一致。6、Tait状态方程可用来预测部分相容的、半结晶PP/POE共混物的PVT性质、结晶行为。PP结晶前后的比容变化比POE的大得多,随着POE含量的增加,PP/POE共混物结晶前和结晶后比容的变化均逐渐减小。PP在熔融状态下的热膨胀系数(α)比固体状态的大,而POE正好相反。PP/POE共混物的α随温度、压力的变化与其组成密切相关。此外,采用Simha-Somcynsky模型(S-S)模型计算得到的V_(sp)结果值与PP/POE熔融态实验值吻合得非常好,说明S-S理论模型可以很好地描述PP/POE共混体系熔融态的PVT行为。7、随着POE含量增加,PP/POE共混物的储能模量逐渐减小,而损耗模量、力学损耗增大。PP/POE共混物中PP和POE的T_g均随着POE含量的增大而升高,其中POE相T_g升高的幅度大于PP相T_g升高的幅度。PP/POE共混体系中PP和POE玻璃化温度的变化反映了PP和POE之间有较强的相互作用力,说明了PP与POE有一定的相容性。Kerner分散相模型和连续相模型可以很好地预测PP/POE共混物的粘弹性和相形态结构。8、随着POE含量增加,共混体系的常温冲击强度和低温冲击强度都表现为增加的趋势,但拉伸强度和模量逐渐减小。当POE的含量达到30%左右时,常温缺口冲击强度增长幅度迅速增大,出现脆韧转变(BDT)。POE的增韧机理主要为银纹支化机理和逾渗机理。

宋娜[9]2006年在《相对湿度对单轴拉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纤维结构演变的作用》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使用等速升温DSC方法研究了不同环境湿度下存放对取向PET纤维冷结晶过程的影响。根据DSC升温曲线上的双重冷结晶峰的温度范围,确定样品的升温处理条件,并使用WAXD对经过处理的样品进行赤道方向和子午方向的衍射。利用非等温结晶动力学方程和非线性拟合的方法进一步对结晶过程进行动力学分析。 首先,以PET初生纤维为原料,制备不同取向的PET纤维,将其置于不同环境湿度下存放,然后对经过存放的PET纤维样品进行各种测试。平衡回潮率的测试表明在一定温度下,纤维的平衡回潮率随相对湿度增大而增大。取向度的测试表明,在一定湿度时,取向度随着拉伸比增大而提高;在环境湿度为0%RH~50%RH时,拉伸比为2.48、3.30与3.91时纤维取向度随相对湿度呈下降趋势;而在50%RH~100%RH区间,拉伸比为2.48、3.30与3.91时纤维取向度随相对湿度均呈上升趋势。拉伸比为1.75的纤维样品在0%RH~100%RH区间的取向度随相对湿度一直呈下降趋势。对在环境湿度0%RH下存放的纤维样品的等速升温DSC曲线研究表明,较高取向PET纤维的非等温DSC曲线中没有出现Tg特征,同时结晶温度也开始向低温方向扩展,冷结晶峰表现为弥散的宽峰或几乎成一条直线;对不同环境湿度下存放的纤维样品的等速升温DSC曲线研究表明,从低温侧开始都可以观察到一个小的玻璃化转变,两个冷结晶放热峰和一个熔融吸热峰。随着相对湿度由0%RH逐渐增大到100%RH,Tg发生较小的降低,而Tc向低温扩展,且分化成双重冷结晶峰。WAXD测试中发现制备取向且无明显结晶的PET纤维的工艺条件。 综合吸湿等温线、DSC升温曲线、WAXD衍射曲线以及结晶动力学分析认为,不同湿度下存放对PET取向纤维冷结晶的晶体形态影响如下:130℃以下,环境湿度为0~22.5%RH,生成晶体形念为棒状的,沿纤维轴方向生长。水分子对取向PET纤维链段起到增塑作用。当环境湿度为22.5~100%RH时,随着水分子的增多,生成晶体形态是二维的。继续升温至160℃时,湿度对结晶过程基本无影响,生成晶体形态主要是叁维的。

上官勇刚[10]2005年在《聚丙烯合金的结晶行为及其动力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采用超活性球形催化剂并由叁段聚合工艺制备的聚丙烯催化合金(Polypropylene catalloys,PP-c)兼具优良的强度和韧性,是一种新型的高性能聚丙烯材料(polypropylene,PP)。由组成分析可知,PP-c是一种叁元结晶/非晶反应共混材料。PP-c的结构与形态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加工制备过程中的结晶行为。因而,研究其结晶行为及其动力学过程,对于调控和优化材料性能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应用指导意义。本文通过对PP-c材料结构、形态、结晶及熔融行为、结晶动力学的系统研究,对不同组成的PP-c结晶行为进行了深入探讨,力求阐明各种影响因素,并试图对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理论提出新的见解,论文研究取得以下主要结果。 非等温结晶下,PP-c的晶相组成随结晶条件和其组成而变化。PEP60在较快的降温速率下(5℃/min及更快)晶相由PPα晶、PPβ晶和PE晶体组成;而以2℃/min降温结晶时则没有PPβ晶,主要是PPα晶并含有少量的PE晶体。其它的PP-c样品以2℃/min降温结晶时,只存在PPα晶;降温速率提高,则PPα晶和β晶共存。虽然PP-c总的结晶度随乙丙共聚物组成的增加和降温速率的提高迅速下降,但其中β晶含量却逐渐增加。说明乙丙共聚物的存在妨碍了PP-c中丙烯均聚物的结晶,整体结晶能力有所下降。PP-c中乙丙共聚物的增加和降温速率的加快,有利于PPα晶沿b轴方向取向生长。由于PP-c中各组分结晶能力的差异,导致β-PP生成的可能原因是,结晶过程中液-固相分离的存在使结晶单元取向,并使得β-PP的生成显着地依赖于热条件和PP-c组成。 等温结晶下,乙烯含量高的PEP60晶相中含有PPα晶、PPβ晶和PE晶体。PEP20的晶相结构与纯PP基本相同,只存在α晶;PEP30、PEP40和PEP50的晶相则由PPα晶和PPβ晶共同组成,结晶温度的变化能显着改变其β晶含量,但是对结晶度的影响很小。实验证明,220℃下的热处理有利于PP-c中形成PPβ晶。热处理后的PEP20在所有实验温度下均出现PPβ晶,而其它PP-c试样中的β晶含量也显著提高。此外,α和β晶动力学特征决定了124℃下PP-c的β晶含量出现最大值。结晶形态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其中乙丙共聚物含量的增加,PP-c结晶呈现明显的晶粒细化。220℃下的热处理使PP-c样品晶体尺寸明显变小,

参考文献:

[1]. 取向高聚物结晶动力学参数的解析方法研究[D]. 任敏巧. 天津工业大学. 2002

[2]. 高聚物静态、剪切结晶实验及相关计算的初步研究[D]. 郑国强. 郑州大学. 2004

[3]. 聚合物结晶动力学参数测定及结晶度预测[D]. 张世勋. 郑州大学. 2003

[4]. 单轴取向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研究[J]. 任敏巧, 张志英, 赵家森, 吴世臻. 高分子学报. 2003

[5]. 聚合物结晶动力学理论和方法研究[D]. 张志英. 天津工业大学. 2006

[6]. 新型尼龙1311的合成与表征[D]. 庞新厂. 郑州大学. 2005

[7]. 高聚物变速降温结晶动力学的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D]. 邱碧薇. 郑州大学. 2011

[8]. PP/POE共混体系的微结构与性能[D]. 应继儒. 华中科技大学. 2008

[9]. 相对湿度对单轴拉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纤维结构演变的作用[D]. 宋娜. 天津工业大学. 2006

[10]. 聚丙烯合金的结晶行为及其动力学研究[D]. 上官勇刚. 浙江大学. 2005

标签:;  ;  ;  ;  ;  ;  ;  ;  

取向高聚物结晶动力学参数的解析方法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