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武冈市正骨医院 422400
【摘 要】目的:分析甲钴胺联合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技术创新与应用效果。方法:时间2017年的2月~2018年的6月,共周围神经损伤病患166例,分组方式抽签形式,治疗组在对照组使用甲钴胺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对比两组症状改善情况和相关指标。结果:治疗组麻木症状改善效果以及疼痛症状改善效果均显著由于参照组;治疗组与参照组相比在接受治疗后的电生理相关指标改善效果更优,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周围神经损伤采用甲钴胺与神经生长因子联合治疗,能显著改善疼痛、麻木症状,帮助患者减轻痛苦,保障获得更有利的预后。
【关键词】甲钴胺;神经生长因子;周围神经损伤
周围神经损伤发生后会导致患者机体功能障碍,甚至有致残的风险,需要为患者选择效果理想的用药方案,促进恢复[1]。甲钴胺和神经生长因子广泛应用于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本文分析了甲钴胺联合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技术创新与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基础资料
时间2017年的2月~2018年的6月,共周围神经损伤病患166例,分组方式抽签形式,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参照组,每组有83例患者。两组资料:治疗组中有男性56例,女性27例;年龄19~57岁,平均年龄是(37.4±4.2)岁;损伤部位:绕神经18例,正中神经25例,尺神经19例,腓总神经18例。参照组中有男性54例,女性29例;年龄19~59岁,平均年龄是(38.5±4.5)岁;损伤部位:绕神经17例,正中神经24例,尺神经20例,腓总神经19例。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经比较未见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所有患者受伤来院时积极接待,进行全面检查,明确伤情并予以个体化处理。两组患者均于伤后6d内进行清创处理并予以细致探查,实施神经吻合操作,在操作过程,予以神经生长因子在吻合端均匀涂抹。
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后给予参照组甲钴胺治疗,擦爱用静脉滴注的方式,将100mL生理盐水1mg甲钴胺混合,每天1次,视患者伤情用药3~6周。
治疗组在以上的基础上联合神经生长因子,采用肌肉注射的方式,药物剂量30μg,每天1次,视患者伤情用药3~6周。
1.3观察指标
检测并对比治疗前后电生理相关指标的变化。由同一组人员采用在VAS评分法在患者接受治疗前后进行疼痛程度评估,并以此判定疼痛症状缓解效果;显效:治疗后的VA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有超过80%的下降;有效;治疗后的VA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有超过20%的下降但不足80%;无效:患者在治疗后的VA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下降程度不足20%,甚至分值增加。
观察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后麻木症状严重程度,不存在麻木状况,为无;存在偶发性麻木,为轻度;存在持续性麻木,但予以干预后(如注意力分散)缓解,视为中度;存在持续性麻木,且不易缓解,视为重度。综合麻木症状严重程度评估麻木症状改善效果,即:治疗后患者麻木程度改善2个等级,视作显效;治疗后患者麻木程度改善1个等级,视作有效;患者麻木程度无变化,甚至严重,视作无效。
1.4统计学分析
收集相关研究数据整理采用SPSS14.0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使用x±s体现,、t检验组间对比;计数资料采用率体现,χ2检验组间对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麻木症状、疼痛症状改善效果
治疗组麻木症状改善效果以及疼痛症状改善效果均显著由于参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
表1 两组患者麻木症状改善效果
3讨论
周围神经损伤发生后,对患者影响非常严重,主要的症状表现是其机体的交感神经以及感觉、运动机能障碍,能导致患者肢体运动障碍,甚至伤情严重造成残疾[2]。关于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治疗,可选方法较多,比如口服维生素B12、应用中药、针灸等,治疗的基本原则是神经营养以促进神经功能修复、再生,但上述手段获得的效果并不理想[3]。
近几年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治疗中神经生长因子报道较多,临床逐渐广泛应用,其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神经生长因子最初由意大利学者发现,是目前发现最早的能够营养神经的因子,具备良好的促突起生长双重生物学效应及营养神经元效果,可有效的调节周围神经元分化、发育、再生,并良性调控神经元功能特性表达[4]。有研究指出,胚胎发育的某一阶段,神经元得以存活需要神经生长因子的介入。而神经生长因子的多与少和受损周围神经修复、生长呈正相关。尤其近些年,一些相关的动物实验获得了突破性进展,由神经生长因子参与受损周围神经的治疗获得了非常可观的效果。配合逐渐完善的内镜、微创治疗技术,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案神经生长因子配合吻合受损神经操作,并在术后继续应用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甲钴胺同样常用于治疗周围神经损伤,该药是一种内源性辅酶B12,能够在进入机体后强化蛋白质、卵磷脂、核酸的生成效率,甲亢神经组织代谢,从而修复神经元的效果。但以往单纯应用甲钴胺,对疼痛、麻木等症状环境效果差强人意,常常需要其他药物辅助。而甲钴胺与神经生长因子联合应用,两药可相互协调,提高恢复效率[5]。
本文获得结果:治疗组麻木症状改善效果以及疼痛症状改善效果均显著由于参照组;治疗组与参照组相比在接受治疗后的电生理相关指标改善效果更优,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证明,周围神经损伤采用甲钴胺与神经生长因子联合治疗,能显著改善疼痛、麻木症状,帮助患者减轻痛苦,保障获得更有利的预后。
参考文献:
[1]钱德才,王乾成,周晓艳,等.鼠神经生长因子针剂与甲钴胺片剂序贯治疗对周围神经损伤慢性期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临床研究[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5,30(3):306-309.
[2]黄承夸,苏国生,韦文,等.甲钴胺联合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技术创新与应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7,20(21):87-89.
[3]黄承夸,苏国生,韦文等.甲钴胺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外伤性四肢周围神经损伤的前瞻性研究[J].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2017,5(2):111-114.
[4]刘占奇,朱宁萍.甲钴胺在周围神经损伤术后的应用[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0,10(5):584-586.
[5]阮朝阳,曾强华,朱群威.口服消栓口服液和甲钴胺胶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椎间孔镜术后下肢残留神经症状[J].中医正骨,2015,27(12):71-72.
论文作者:粟伟栋,邓群智,李湛
论文发表刊物:《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2
标签:周围神经论文; 神经论文; 损伤论文; 患者论文; 生长因子论文; 症状论文; 效果论文; 《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