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黏度检测的质量控制分析论文_孔立红

血液黏度检测的质量控制分析论文_孔立红

(双鸭山矿务局总医院门诊检验科 黑龙江双鸭山 155100)

【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黏度检测的质量控制分析。方法:对血液黏度的仪器选择、试验前质量控制、试验中质量控制、试验后质量控制进行分析。结果:温度对血液粘度测定影响较大,粘度仪的选择、工作人员的熟练程度、标本处理问题等均对血液粘度测定有影响。结论:血液粘度的测定,必须进行全面的质量管理,使检测结果可靠,给临床医学和科研工作提供可信的科学数据,测定方法和仪器的规范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血液黏度检测;质量控制;分析

【中图分类号】R446.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7-0263-02

引言

血液黏度是血液流变学研究的核心。血液黏度的测定与检测仪器、抗凝剂、血样本的采集时间、方式、测定温度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若不严加控制,则可能给检测结果带来极大的影响。为了使检测结果可靠,给临床医学和科研工作提供可信的科学数据,测定方法和仪器的规范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血液黏度的仪器选择

现在各医院测量血液黏度的仪器型号、方法及切变率均不统一,其检测结果不利于患者的诊断及治疗,应实行仪器标准化管理即仪器型号统一,方法及切变率统一,其检测结果有利于比较,对患者的诊断、治疗及疗效观察有利。

1.1 血液黏度仪器出厂时应进行准确率、重复性、测定时间和温控的检验,以保证其质量。

1.2 血液是非牛顿流体,它的表观黏度随切变率增大而减小,因此测定血液黏度的仪器应有较宽的切变率范围。旋转式黏度计可以测出确切的切变率,测量显示值在各档切变率满量程的10~90%为好。血浆是牛顿流体,一般采用毛细管黏度计测定其黏度。此类仪器的切变率不易确定,在毛细管黏度计的不同位置,切变率是不一样的,使得确定切变力与黏度之间的关系,以及进一步研究红细胞、白细胞的变形性,血液的黏弹性等流变特性也都有一定的困难。所以这类仪器较适合于测量牛顿流体如血浆黏度,而不适合于测量非牛顿流体如全血黏度。

2.试验前质量控制

2.1 操作人员的培训

工作人员在操作仪器前应仔细阅读操作手册,并在工程师及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操作。工作人员还应经常学习本专业及相关知识。

2.2 质控物的选择

对测量血液黏度的仪器应选择统一的质控物。各种型号的血液黏度仪器在不同的切变率下有各自的参考值范围,如果质控物对某一型号仪器的质控结果较理想,而对其他型号仪器的质控结果不佳,应当选择统一的质控物,使其对各型号仪器均适用,这样有利于开展室间质评。在对血液黏度仪器进行标定时,质控物与样品的用量应相同,严格控制样品的计量精度。当样品量过多或过少时,对测量结果有较大的影响。用定量移液管式加样器加入样本时不应产生气泡,否则影响测量结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 标本的采集

血液流变性受多种因素影响,生物节律、饮食及运动均可影响血细胞比容、血浆蛋白组分等,进而影响到全血黏度及血浆黏度,因此采血时间及摄食时间均应加以注意。一般宜在早晨空腹采血。当患者与对照组或治疗前后结果进行对比时,采血时间应当一致。如遇到急症,可不考虑空腹采血,但需注明是餐后几小时采血。

采血时所用器具应干燥、无污染,否则标本易溶血,影响检测结果。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及血细胞比容受体位影响,立位时指标高于坐位,坐位时又高于卧位,在通常情况下取坐位采血。采血时静脉压迫不能过紧,时间不宜过长,否则血流缓慢,使全血黏度急剧增加,从而引起血小板、红细胞聚集,并伴有凝血因子激活。同时由于血液不流动和机体抗凝血因子的补充,形成大量凝血酶,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另外,采血时应一针见血,速度要快,防止产生气泡。如果混入组织凝血活酶,则激活外源性凝血途径,造成血液很快凝固,这些均可影响结果的准确性[1]。取下针头,将血沿管壁注入抗凝瓶,摇匀,使其充分混合,避免剧烈震动,防止溶血。

2.4 样品的抗凝

抗凝剂的使用对血液黏度测定有一定的影响。目前采用的抗凝剂是肝素或EDTA(乙二胺四乙酸盐),因为它们不影响血液成分及细胞形态的变化。肝素抗凝浓度为20~30IU/mL,EDTA的浓度为3.4~4.8mmol/L。抗凝剂可采用固相粉末或高浓度液相抗凝剂,如用液相抗凝剂应考虑其对血液的稀释作用,可烘干,温度不超过56℃。

2.5 样品的处置及保存

样本测定前,应对血样进行充分混合。采血后立即进行测定也不适宜,会使所测结果偏低,因此,采血后静止20min,再进行测定为宜。样本应在采血后2h内完成血流变学参数的测定。如果需要放置,则在室温(18~25℃)密封保存,不宜放入冰箱存放。在室温放置,时间以不超过4h为宜,否则将影响血液的生理状态和流变特性。如放置时间必须延长时,可放4℃冰箱中保存,时间不超过24h,存放的血样在测定前应充分摇匀,报告时应注明保存条件[2]。

3.试验中质量控制

3.1 血浆的制备

血样应在3000r/min的条件下离心10~15min。如用锥板式黏度测量仪测的血浆黏度值可能略高于毛细管式黏度测量仪。

3.2 测定温度

测定样本前,血液黏度仪应开机预温,并调整到仪器指定温度37±0.5℃,室内温度应严格控制在23~25℃。实验证明,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随温度降低而升高,反之亦然。

3.3 测量时间的影响

在低切变率时,血液黏度随测量时间的延长下降明显。血液具有明显的剪切稀化现象,在相同切变率下,血液黏度随剪切作用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剪切稀化的确是重要的血液流变特性之一,但却不是全血黏度指标本身研究的问题,相反,为了更准确地测定全血黏度,我们认为这种剪切稀化的现象在全血黏度的测量中应该尽量避免或制定一个允许的剪切稀化量[3]。当高切变率下得到稳定读数后,尽可能快速进行低切变率下的黏度测定。由于红细胞聚集和沉降作用的影响,低切变率下的读数表现为随时间延长而下降,此时应采用峰值处的读数来计算低切变率下的血液表观黏度。

3.4 测量顺序的影响

测量全血黏度究竟是从高切变率到低切变率,还是从低切变率到高切变率,我们认为并不是绝对的。由于血液在仪器中流动时惯性的存在,按照由低切变率到高切变率的顺序测量时,可能血液在各个切变率达到稳态的时间要比从高切变率到低切变率时达到稳态的时间短,但不同的仪器,不同的测量顺序,得到的结果并不一致。因此,我们认为在尚不存在国家标准的前提下,综合考虑专家意见和自己工作的体会,有助于更好地开展血液黏度的测量。

4.试验后质量控制

4.1 建立正常参考值

由于仪器不同以及人群的饮食生活习惯不同,因此应该建立自己实验室的正常参考值,有利于临床的诊断及治疗。

4.2 测量结果报告

报告中应给出高剪切率200s-1,中剪切率50s-1,低剪切率1s-1下的血液表观黏度(mPas-1),并注明测定的温度、比容。报告内容包括简单病历、测量日期、血浆黏度等,也可增加红细胞聚集性、变形性等内容。直接测量数据和通过公式计算得的数据应区分列出,操作人员应签名,以备日后查找。我们必须建立实验室的正常参考范围,定期进行质控及仪器保养,正确采取标本及仪器操作,采用可靠的检测方法,操作正规,才能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刘晓光.浅谈血液粘度测定规范化和质量控制[J].中国医药指南,2008,6(15):376-377.

[2]薛金花.血液粘度测定实施质量控制的体会[J].中国社区医学,2005,3(4):28-29.

[3]贾玉敏.血液黏度测量方法及质量控制[J].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5,3(16):1499-1500.

论文作者:孔立红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1

标签:;  ;  ;  ;  ;  ;  ;  ;  

血液黏度检测的质量控制分析论文_孔立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