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少琴 河北隆尧县北楼校区北楼中心小学 055350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古诗文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宝贵遗产,是中华文学艺术中的一支奇葩,它凝聚了中华民族的人文精髓。诗歌有一定的格律,富有节奏感,富有音乐美,通过声音能显示出音乐旋律的和谐美和语言的形式美,生动有力地再现诗歌的思想内容,体味古诗的情感,产生一种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那么小学阶段如何进行诗歌朗读教学呢?
一、古诗文朗读教学中的注意点
1.明确古诗文的基调
现代汉语对诗歌的解释是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毛诗大序》载:“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因此,朗读古诗文一定要了解作者的感情基调、写作的历史背景,充分品味洋溢在字里行间的作者的情感,这样才能真正达到与作者心灵的沟通。比如,朗读王安石的《元日》,要感受新年元日热闹欢乐、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以及作者春风得意、踌躇满志的心情;朗读林升的《题临安邸》,则要感受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对统治者苟且偷生、整日醉生梦死的不满与谴责;朗读孟郊的《游子吟》,要了解诗人在宦途失意的境况下,饱尝世态炎凉,因此更加觉得亲情之可贵的情感。朗读古诗, 如果能把文字人物化或情境化, 就能准确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 读出内涵。
2.把握古诗文的节奏
我们知道,古诗文有一定的节奏和韵律,因此读来琅琅上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现在我们朗读古诗,基本上是以现代汉语的语法结构为依据的。在初读时,教师应指导学生注意停顿,把握节奏,不读破句。怎样处理朗读时的节奏呢?应该顾及古诗文的内容、字词的协调,这样有利于对古诗文的理解。
比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该诗的格律为: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二者结合,构成了诗文的节奏美,使古诗读起来铿锵有力、抑扬顿挫。教师应通过细心的指导,使学生读出正确的停顿,使古诗产生节奏美、音律美,从而表现出作品的意趣、情境。
二、古诗文朗读教学的方法
1.画一画,增加朗读的画面美
不少古诗文本身就描绘了祖国的大好河山,那诗情画意的境界在简练的字里行间跳动着。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在初步理解了古诗之后,我们可以让学生找一找:诗里描写了哪些景物?它们各是什么样的?如果让你自己把这首诗用一幅生动的画画下来,你会怎么画?于是,学生们拿起各自的水彩笔开心地“涂鸦”起来,用自己的理解展现出了画面的魅力。接着朗读时,每个人的头脑中都不由自主地展开了美丽的画卷,古诗的美也在朗读中得到了烘托。这样,学生就能变诗境为“我境”,变抽象为具体,化静止为活动,全方位地沉浸到诗人所描绘的情境中去,其人其事都似乎亲自体验了一番。
2.想一想,平添朗读的内涵美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古诗文也一样,需要我们用心去欣赏、感受、体会,通过想象补充出更为深远的意境。比如白居易的《池上》,全诗描写了一个天真可爱的儿童形象。整件事学生比较容易弄清楚,但从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的角度来说,显然还不够。我们可以提示学生去找出最能反映小娃可爱的字。学生很快便能发现是“偷”字。接着,我们可以从“偷”字做文章:小娃什么样子?什么表情?“偷”的时候他有什么动作?“偷”到之后又是什么心情?通过这样的想象,学生已经与诗中的小娃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心理学认为,这种共鸣能产生良好的正情绪,从而促使学生的思维更加灵活,记忆获得增强,达到感知知识的最佳状态,有助于充分展示学生的内在潜能,更会令课堂教学效果十分显著。一个“偷”字的诠释“点亮”了整首诗,也“点亮”了学生的眼睛,学生会把这种理解自觉主动地转移到朗读中,让“偷”字读来更天真无邪。
3.评一评,激起朗读的兴趣美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要让学生真正喜爱古诗文,激发朗读的兴趣,真正感受到古诗文的美,具有激励意义的评价必不可少。教师可以在平时的学习中采用各种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每天课前五分钟让两名学生进行古诗文配乐朗诵,朗诵后可以学生评、教师评,可以自己评价;评价的角度也可以不同,有亮点可以表扬,有进步可以夸赞,并指出下一步努力的方向;奖项设置也可以丰富多彩,如“最具节奏美小诗人”、“最佳风采小诗人”、“最佳表演小诗人”、“朗诵之星”……通过评价,可以训练学生掌握朗读的技巧,引导学生注意字正腔圆、流畅自如,依据作品内容调整语速、语调和自己的情绪,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手势表演。这样积极的活动评价,既调动了学生朗读的积极性,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倾听习惯。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有感情的朗读能发展学生形象思维的能力。学生的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只要我们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学生一定能逐渐从朗读中受到熏陶,获得启发,真正感受到古诗文的美,我们也一定能探索出更多、更好的适合学生朗读古诗文的方法。
论文作者:张少琴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4年2月总第11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17
标签:学生论文; 古诗文论文; 古诗论文; 节奏论文; 诗人论文; 小娃论文; 评价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4年2月总第112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