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海燕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 425000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在当前社会中的各行各业都已经逐渐被运用,但是相对于科技落后的地区,信息技术和教学之间的融合还比较落后。在高职护理学专业中,内科护理是最重要的学科,也是最基础的学科。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利用信息化的教学方式进行对比就会发现,利用信息技术的教学方式能够更好的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效率。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内科护理;教学应用
科学技术的逐渐普及,让社会中的各行各业都已经开始了信息技术的应用,所以在教育行业方面也是不例外的。但是在相对来说落后的地区,在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的应用情况还是比较差的,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掌握也比较差,没能够完全的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大部分的教师还是按照传统的板书教学的方式来进行。内科护理学在高职的护理专业中是非常基础的重要学科,如果能够更好的应用信息技术,就能够提高教学质量,丰富教学中的内容,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本文就主要利用一些高职教育中的内科护理教学案例来对信息技术在高职护理专业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对当前高职内科护理教育中信息技术的应用进行了阐述。当前的高职教育中,学生全都是90后甚至是00后。在当前信息技术发展如此迅速的情况下,这些学生们手里都会有智能的电子产品,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以及电脑等。他们对于新鲜的事物的接受能力非常强,但是本身的自控力比较弱,学习能力也比较差,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够更好的控制自己,让自己去主动的进行学习。这些学生每天都会在各种电子产品上花费很多的时间,但并不是用来学习,而是在进行聊天、玩游戏等。而在当前的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利用移动设备的信息技术去进行学习是必然的发展趋势,教师要做的就是要根据学生们的特点和爱好等来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学习指导。专业教师也应该要在教学中将专业知识和信息技术进行结合,更好的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1 教学设计
护理学专业中的内科护理学,是最基础也是最专业的课程,包含的内容比较多,范围也比较广,因此进行理解以及记忆也有一定的难度,操作性比较强。更好的进行教学设计,能够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1.1课程的定位和培养目标
内科护理学是一门应用性比较强的学科,主要是以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作为基础学科的。内科护理学也是护理专业的学生一定要进行掌握的最核心的知识,是进行护士资格考试中的重点和难点,这也是能够支撑护理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素质的重要课程。护理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之后,能够在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以及专业素质等各方面得到提升。以知识目标作为基础内容来掌握内科护理专业的基本技能的重点,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拥有即使判断病人的病情并且发现病情的变化,进而给予一定处理的能力,也能够让学生对患者能充满责任心、爱心以及同情心等,能够乐于奉献。
1.2教学内容
高职教学中的内科护理学专业课程的主要内容就是传授病人的生理心理以及社会健康知识等,让护理专业的学生能够利用专业的护理程序来对病人进行护理和诊断,让病人能够更快的康复。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主要是按照必学、能用的原则来培养高职护理专业的学生,再结合相关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对教学的内容进行选择和优化。内科护理学的主要课程内容就是利用非手术的方式来治疗病人,主要涵盖了呼吸科、循环科、消化科、泌尿科、血液系统、内分泌系统以及代谢性的疾病、风湿类型疾病、神经系统的疾病和传染病等病人,是医院临床护理工作中的综合学科。不同疾病的临床表现以及护理的重难点都是不同的,也是教学的重点,而疾病的病因则是难点,这也就要求专业的学生在对护理过程中的重难点进行了解的基础上来更好的掌握专业知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教学资源
内科护理教学中的教学资源,一定要选择更具实用性和创新性的内容,还要能够满足护理岗位中的要求以及社会要求和学科发展的要求,还有相关的职业资格考试等。在进行视频的选择过程中也要选择更加专业性的操作视频。
2 信息化技术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化技术在教学方面的应用主要是利用互联网的应用作为基础,利用网上的云数据作为载体,把教学过程中的课件、教案以及其他的教学视频等上传到网上,学生在网络上进行浏览,就能够学习到网上的课件或者视频等,对学习过程中的重难点进行预习和复习等,更好的掌握到相关的学科知识。信息化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主要的问题就是怎样将信息技术和教学方式之间进行融合,让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提高,也能够让学生通过对视频教学的学习,更好的对形象进行具体的特点记忆,一目了然的学习知识内容,更好的掌握教学的重难点。不仅能够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护理方面的专业人才,还能够更好的实现学生的就业、工作以及生活等。信息化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主要是由进行课件的制作、课程的讲解、网站上的云课程等几种方式来进行。高职教育中的内科护理学,是具有非常强的操作性的学科。在教学中应用信息化技术,利用多媒体来进行教学,更好的提高课堂上的活跃性和生动性,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主动的去学习,更好的分享教学资源,学生也能够通过信息技术对学习过程中的重难点进行复习。
2.1 制作课件
在当前的情况下,多媒体课件的使用率非常高,制作的依据也是要满足对知识进行讲解的要求,把更多的信息,利用视频、文字、音频、动画等多种方式在课件中进行应用,将抽象化的知识转化为生动的场景来给学生呈现。想要制作更加优秀的课件,对其进行的设计过程就很重要了。在信息化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制作课件的主要方式就是制作多媒体课件。利用计算机来进行课件的制作在当前的使用比较广泛,比如比较方便的PPT,flash以及PS等软件,都是既方便又简单的。课件的内容主要按照国家规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为主,按照教材中的教学大纲和目标作为素材。在制作PPT的时候,尽量不要选择过于单调或者过于浓重的图片,可以利用PS等制作一些病人的卡通形象等。按照护理中的疾病系统和传染病的九大系统来进行不同的制作,利用边框来进行区分,不同的疾病系统都要有不同的主题。背景颜色主要选择白色或者比较淡的颜色进行过度,而文字尽量选择蓝色或者绿色等,可以让学生在长期的观看过程中还可以保护眼睛。利用图片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更具有专业性的图片和视频等,让学生能够更直观的了解教学内容。按照正常的护理流程来编辑图片或者视频。例如,教师在进行《心脏瓣膜病病人的护理》这一课程的时候,在对二尖瓣关闭不全的体征过程进行讲解的时候,就可以使用音频来播放心尖位置收缩期吹风样粗糙高调的声音。除此之外,3个心脏瓣膜病的体征,也可以使用音频来进行展示,学生还能够进行对比性的学习。多媒体技术的使用,不仅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还能够提高记忆能力,提高学生的主观学习能力。
2.2 微课以及公众号的使用
微课主要是利用短视频来进行知识点的传授,比方说教学中的重难点等,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传统的视频教学手段中进行的视频播放时间比较长,不能够更好的达到教学质量,长段的视频播放完之后,进行内容讲解的实践就不够,有很多知识都不能够完全讲解。因此,教师在课堂中可以利用微课,不仅能够提高教学质量,还解决了课堂教学中时长的问题。例如,在进行《糖尿病病人的护理》这一课程的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就能够将检测血糖、注册胰岛素以及护理糖尿病足等内容进行微课的创作。还可以在制作的微课中添加一些容易出错的问题,让学生能够避免日后出现同样的错误。教师也可以开通微信公众号,上传课程的视频,学生关注公众号之后就能够随时进行学习和观看。教师也可以利用公众号给学生推送课程,包括图文、视频等。也可以把学生的一些作品进行上传和共享。
2.3 移动终端APP的使用
当前智能手机人手一部,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现象来进行教学。当前有很多移动的终端能够进行课程的上传,学生利用手机就能够登录到平台上,更好的提高课堂上的教学体验。比如,教师在进行《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护理》这一课程的讲解过程中,可以提前把与之相关的内容、问题以及病例等进行上传。将学生按照一定的比例分成不同的小组,对小组进行学习任务的分派。当学生完成了自己小组的任务之后,在平台上将自己学
(下转第263页)
论文作者:吴海燕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9
标签:信息技术论文; 学生论文; 内科论文; 过程中论文; 课程论文; 病人论文; 教师论文; 《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