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论文_赵丽宏

浅谈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论文_赵丽宏

赵丽宏 沈阳市辽中区城郊九年一贯制学校 110200

【摘要】在中小学开展品德和社会课程,强调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为中心,促进学生综合综合课程的发展。本课程将帮助学生理解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行为建立文明风尚,帮助学生理解自己,理解家庭,了解社会和国家,培养正确的价值观。要实现本课程的真正意义,就要实现知识与实践、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这是为了实现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的结合,实现双赢。

【关键词】德育教育:内外活动;质量提升;理论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8)06-0167-01

现代素质教育背景下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活动丰富和提高学生的生活经验,加深对社会的了解,发展综合素质更为重要。因此,在道德与社会的教学过程中,要实现教学内容与课外活动的结合。从而使教学时空从课堂和班级扩展到班级团队活动,学校德育活动,此外,课程和紧密结合社会上有意义的活动,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也是品德和社会课程的意义。

1、注意发挥各方教育资源的积极作用

首先要注意增进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和相互信任。一方面,品德和社会课程就是要给学生灌输社会纪律,一方面需要使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另一方面,它可以增加师生的友谊,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每个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关心和帮助,需要老师的关心和鼓励,并且教师要非常重视课堂内外的沟通互动,给学生提供一个很好的机会,以提高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其次要注意充分发挥各种教学资源的作用。如图书馆,多媒体等硬件资源。通过和家长,朋友频繁的交往这种软性资源更有利于学生来提高读写能力。教师要帮助学生进入社会。在实践中,学生可以自愿参加社交练习。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旅行和参观,也可以参加各种体育活动,这些关于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都可以让学生获得多方面的提升,让他们真正感受到生活,欣赏生活实际情况,真诚为社会做出贡献,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对社会发展负有责任。

2、创建完善的课堂教学

培养学生对学习品德和社会课程的强烈兴趣,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精神启迪。但实际上,在课堂上不感兴趣的学生不是少数,因为学生自己对课程感到厌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实我们要思考,孩子为什么看卡通,看动画会津津乐道?那是因为他们很有趣,所以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思考和引导学生的生活经验,或者发挥教学资源的丰富多彩使用多媒体技术的过程中更好的引导学生。例如,在学习《沿江而下》的时候,教师可以创造问题情景,播放关于黄河,长江的视频数据,强化学生保持学习的愿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内容在现实中,生活里面处处有学习地方,学习是生活的一部分。有了兴趣,学生将有探索的愿望和交流的愿望。这种愿望无疑将为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提供帮助。通过在课程教学中使用多媒体工具,教师还可以通过互联网,报纸和收集相关文字,图片,视频和其他学习材料来帮助孩子们在班级目标中实现学习更高效的目标,相关内容可以以故事的形式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就是使用教材,教师应该根据教学计划的顺序来理解教材,合理调整教学内容,整合教材和实践。只有这样,教师和教材才能发挥最重要的作用。除了学习一些教材理论外,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学习课外知识,增加阅读量,使课程内容更全面,更完整,更丰富多彩。

3、组织“课内外”的教学活动

如果课堂知识与食物相比,教师不再是灌输者,而是帮助学生更容易地消化和吸收营养素。课堂教学是一个重要的过程。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不同特色,每门课程都有不同的特点和要求,对于提高课程质量和学生吸收,要因地制宜地调整措施,发展“内外课”活动。首先,开展知识竞赛,建立情境模式,在课堂上实行趣味教学,并将家庭作业分配到家中练习。这有助于孩子们消化他们刚吃的“食物”。无论是在课本内容还是在现实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事故和隐患都出现在我们身边。其次,举行辩论,新闻展览和其他专题活动。通过这种活动加深儿童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因为随着网络的发展和普及,网络游戏几乎成了孩子们生活的一部分,有所控制的玩游戏可以放松产生愉快的心情,但是有些学生无法抗拒诱惑,造成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甚至会在人生路上误入歧途。这些活动的有效实施可以提醒孩子们抵制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警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内外课堂活动的结合,使原来独立的两块板块有机地结合起来,是一个抽象形状,复杂问题变成简单化问题的过程,给品德和社会课程带来可新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在生活和实践中逐渐形成良好的道德。道德与社会课程的最终目标是引导学生在社会中过上健康幸福的生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融入广泛的社会生活,在实践中不断体验和实现知识与实践的统一。不断探索,发现问题,大胆实践,总结经验。

参考文献

[1]吴隽.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外活动资源开发利用思考与实践[D].杭州师范大学,2015.

[2]马海青,胡国花.活动化教学——让品德课堂绽放生命活力[J].吉林教育,2012,(08).

论文作者:赵丽宏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6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5/30

标签:;  ;  ;  ;  ;  ;  ;  ;  

浅谈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论文_赵丽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