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子路受教》看课程的本质论文

从《子路受教》看课程的本质论文

从《子路受教》看课程的本质

罗永胜,傅 顺*,徐林军

(广东医科大学 外国语学院,广东 东莞 523808)

摘要: 《子路受教》是孔子教育学生的名篇。结合现代课程理念,通过解读、分析和概括其背后的教育思想,我们认为课程的本质是一个问与学的思辨过程,一个辩与论的认知过程,也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自我叙说过程。

关键词: 《子路受教》;课程;问与学;思与辩

一、引言

课程的本质是什么?一直都是教育研究不可回避的问题。毕竟只有弄清楚了课程是什么的问题,才能回答课程该如何设置和设计、如何进行和评估、如何服务教育和服务社会等一系列决定教育教学质量的重大问题。正因为这个问题如此重要,其争论持续了百年,仍然没有一个让所有人满意的答案[1]。主流观点有教材说、知识说、活动说、经验说、体验说等。目前最有影响的莫过于知识说和体验说[2]。还有一种非常有意思的课程观,就是古德森的“生活经验叙说”,即课程就是“对学习者生活经验不断进行叙说”[3]。还有人认为“思维能力的培养”就是课程的本质[4]。稍微总结一下就可以看出,这些课程观大多是基于西方教育经验提出来的。那么中国古代经典教育叙事经验中所体现的课程观是什么呢?本文尝试从《子路问学》的故事中探讨中国古典教育叙事中所体现出来的课程本质。

二、《子路问学》的解读

《子路问学》是《孔子家语》中的名篇,又被称为《之路受教》。因为能够很好地体现孔子的教育思想,而被广为传颂。为了方便论述,我们先把这个故事列出来。

局部电能利用效率,即partial PUE(pPUE),实际上是对PUE概念的深化,其目的是对大型数据中心的某特定局部区域能效进行测量和分析[6]。

子路见孔子,子曰:“汝何好乐?”对曰:“好长剑。”孔子曰:“吾非此之问也,徒谓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学问,岂可及乎.”子路曰:“学岂益哉也?”孔子曰:“人君而无谏臣,则失正;士而无教友,则失听。御狂马不释策,操弓不反檠。木受绳则直,人受谏则圣。受学重问,孰不顺哉?毁仁恶仕,必近于刑。君子不可不学。”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柔自直,斩而用之,达于犀革.以此言之,何学之有?”孔子曰:“括而羽之,镞而砺之,其入之不亦深乎.”子路再拜曰:“敬而受教.”

这个故事实际上就是孔子在给子路上的一堂课,也就是孔子实施课程的行为,其基本的模式就是问答。一问一答中,孔子和子路两人践行了中国古代最经典的课程实施方式,也就是最有效的上课模式。在问答过程中,有启惑,有解惑;有传道,有顿悟;有师道,有学道;有质疑,有批判;有争辩,有输赢;有议题,有结论。

基于以上的思想认识,明清女诗人多有关注现实题材的作品,突破了传统女性创作抒愁写恨的狭小境地,开拓了诗境。明清易代之际,社会的动荡增添了女诗人对现实的感受,桐城方维仪诗中便有对乱离之世的记录,如《旅夜闻寇》曰:

先看启惑。孔子是一个能够引起学生疑惑,启发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好奇心的高手。他首先从最简单的问题入手,问子路有什么兴趣爱好。这种问题,是最好回答的,也是最难回答的。正因为如此,这种问题最适合用来启惑——好回答,可以让学生从简易入手,有话可说。难回答,意味着容易的背后含有更深层次的道理,可以“诱敌深入”,逐步进入主题。一般来说,一个人只要是开口说话,回答问题,就在思考。只要思考,就可以循序渐进,逐步进入正题。如何从一个学生能够听懂并且感兴趣的问题入手,进入正式议题,是一门教学艺术,也是课程具体实施的艺术。需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宽广的学科知识,否则很难做到。闲话少说,且看孔子是如何启惑,一步一步,“引君入瓮”的。

假如把整个过程看作孔子给子路上的一堂课,这堂课的过程可以这样描述:

孔子的第二句“士无教友,则不听”,意思是说,士子,也就是知识分子、读书人,如果身边没有能够说教、指出自己缺陷和不足的朋友,则在品行上有所缺失。对于读书人来说,身边的每一个朋友都可以是自己的老师,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缺陷,都有可以值得学习的地方。和朋友谈心是学习,聆听朋友的批评和教诲也是学习。朋友之间交换意见,相互批评和教诲,就是一个互相学习,互为师长的过程。从而可以说,聆听朋友批评建议的过程就是一个精彩的学习过程。

当子路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他已经成功地被孔子“启惑”了,所以才开始问:“学习有什么用,能够提升我的能力吗?”这就意味着,子路的好奇心被激发起来了。人类天生就具备好奇之心,正因为有好奇之心,所以才能够不断探索未知。当学生的好奇之心被激发起来的时候,就会从被动地接受知识变成主动探求知识。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索,这是一个质的飞跃。主动探索所得来的知识,要牢固得多。主动探索的过程,要有意思得多,人的兴奋程度,大脑的活跃程度要高得多。被动接收知识和主动探索知识,其结果是不能同日而语的。因此教师首要功能,在于启惑,然后才是解惑。

那么不学不问会有什么后果呢?不学不问,就会失德。无德人,就会做错事,做错事就会受到惩罚。因此孔子说,“毁仁恶仕,必近于刑”。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违背仁义道德,做一些伤天害理的恶事,就会遭到刑法的制裁。因此说,“君子不可不学”。这一结论清楚地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但不能完全解除子路疑惑,说服子路学习。因为子路还有自己不学习的理由。

孔子的这一段说教,是非常高明的。所有的论证都是从事实出发,由表及里,由人到物,通过类比、隐喻等修辞手段,生动而又充分地说明了学习内涵和意义,从而证明了“君子不可不学”的道理。先看第一句“人君无谏臣,则失正”,这是一个中国古代社会上层社会人人皆知的事实:一个君主如果身边没有敢于进谏的大臣,那么就会有失公正,犯错误。从教学的视角来看,大臣进谏就是一个教学的过程,君王纳谏就是一个学习过程,君王只有善于从纳谏中吸取正确建议,做出正确的决策,才能治理好国家。而大臣们必须学会说教技能,提高认识水平,能够以正确的方式说服君王接受自己的建议,才能够得到君王的赏识,通过君王所代表的国家意志来实现自己宏图伟业。类比到每个人身上,就是每个人都要善于去伪存真,接受别人好的建议,以提升自己的决策能力。而批判地接受他人建议的过程,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因此无论是谁,从普普通通的老百姓,到高高在上的君王,都必须学习,否则都难以善存,所以“君子不可不学”。

至此,子路终于完全明白了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心服口服地拜谢说:“真是受益良多。”

课后,学生深化对课堂知识的应用,通过超星学习通浏览教师上传的拓展知识或者资料,个性化学习,教师提供课下的在线指导、资源和点评。

第三句,“御狂马不释策,操弓不反檠”。所谓狂马,就是性情狂野的马。策,鞭子。檠,用来矫正弓弩的器具。整句话的意思是说,驾驭烈马不能放下鞭子,射箭不能随便更换辅正的檠。从学习的视角来说,就是性子狂野的马是需要用鞭子来教化的,否则就不能用来做交通工具,从而失去有用性。弓弩是需要用檠来矫正的,否则就不能射中目标。类比到人身上来说,每个人尽管已经具备了一些天生的能力,但是如果要想让这些能力变得更加强大,变得更加有用,就必须进行强制规约和学习。这就像野马一样,野马具备有强大的奔跑能力,但是这种能力如果不是使用鞭子进行强制驯服,野马还是野马,不能成为战马、农马、牧马,也就是对人类有用的马。而弓弩本来具有射箭的能力,但是如果没有檠的矫正,命中率就会很低,从而削弱了存在的意义。

孔子接着说“木受绳则直,人受谏则圣。受学重问,孰不顺哉?”所谓“木受绳则直”,就是说,木头如果按照墨绳来裁割就会笔直。“人受谏则圣”,是指人如果善于接受建议就能成为言行高雅品德高尚的圣人。而“受学重问,孰不顺哉?”就是说,只要虚心学习,不懂就问,就会学有所成,诸事皆顺。从这两句,我们可以看出,孔子把“学”和“问”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所谓“学问”,不仅要学,还有重问,只有两者结合在一起,才能够达到良好的效果。学意味着要虚心请教,而请教的前提是要有问题。而要想提出有意义的问题,就必须有一定的知识水平。因此学和问本身就是互为前提的——问就是学,学就是问。只要不懂就问,虚心求教,就会成为品德高尚的人。厚德载物,只要格调高雅,品德高尚,必定事事皆顺。

孔子是一个启惑高手,同时也是一个解惑高手。当他成功地引起了子路的疑惑之后,就开始解惑了。这时候,子路已经从被动接受老师的说教,变成要主动从老师那里获取知识和智慧了。孔子见子路的好奇心已被激发,便开始解惑,寥寥数语:“人君而无谏臣,则失正;士而无教友,则失听。御狂马不释策,操弓不反檠。木受绳则直,人受谏则圣。受学重问,孰不顺哉?毁仁恶仕,必近于刑。君子不可不学。”可以看出,孔子具有强大的语言能力,能用简短有效的语言说明深奥的道理,这也是每个老师所必须具备的能力:由浅入深,由简入繁,收放自如,师之备也。

他说:“如果在箭尾安上羽毛,箭头磨得锐利,箭不是能射得更深更远吗?”这就意味着,学无止境。学得越多,作用就越大。就拿南山上的这种竹子来说,如果仅仅是长在南山上,不经过任何加工处理,只会自生自灭,在地球上走一遭就完了。当然也为人类做出了贡献,比如吸收了二氧化碳,释放了氧气。还可以为路过的行人或者动物遮阴、阻风、挡雨。而子路想到的是,这种竹子可以用来削尖制箭,因为它本身就具备又直又硬的特性,这种特性天然就可以用来制箭。但是如果只是削尖,箭尾没有装上羽毛,箭头没有经过打磨,那么射出的距离和箭入目标的深度就会大打折扣。假如继续深加工,把箭头变成硬度更大的钢铁箭头,那么威力会更大。而假如把箭头变成一个微型炸弹,威力会大得超出古人的想象力。人也是一样,学识越丰富,能力越强,德行越高,所能成就的事业就越大。

例2:(2002年(襄樊市中考题)如图8,已知在矩形ABCD中,AB=6cm,BC=12cm,点P从点A开始沿AB边向点B以1厘米/秒的速度移动,点Q从点B开始沿BC边向点C以2厘米/秒的速度移动,如果P、Q分别从A、B同时出发,设S表示面积,X表示移动时间(X>0),

他说:“南山有一种竹子,不须揉烤加工就很笔直,削尖后射出去,能穿透犀牛的厚皮,所以有些东西天赋异秉又何必经过学习的过程呢?”这个类比到人身上就是,有些人很有天赋的人,不经过学习的过程,也可以做成事啊。就好比南山上有一种竹子,本身就很硬,不要加工就很笔直,削尖后射出,就能穿透犀牛的皮。不过子路好像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这种竹子本身确实很直、很硬,但是还是需要后天的加工才能变成锋利之箭,其至少需要削尖,而削尖就是一个加工的过程。尽管只是稍许的加工,还是属于加工的范畴。不过孔子没有这样去反驳他,而是提出了更有力的证据。

市级医院根除Hp处方的合格处方数为6353份,不合格处方数12558份,合格率为33.59%;县级医院合格处方数为1187份,不合格处方数3506份,合格率为25.29%,市、县级医院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图2。

通常与卷积层相连,主要作用是聚合信息、特征降维。常用的池化方式有3种:平均池化、最大值池化、概率池化。3种池化方式如图5所示。

三、从《子路受教》看孔子授课过程

但是这个前提,子路不是很认同,或者说他不理解,脑海里没有这些概念。所以他问:“学岂益哉也?”——学习可以提升我们的天赋能力吗?这是一个高水平的问题,直接质疑的是孔子问题的前提。这就说明,子路是有质疑精神的:学生只有具备了质疑和批判的精神,才能够被启惑,否则老师说什么,学生就学什么,记什么,心中是无论如何也产生不了疑惑的,自然也就无法提出质疑的问题。所以孩子从小就应该被培养质疑精神。更加准确地说,我们不能打压孩子生而有之的好奇之心,“我爱我师,但更爱真理”,敢于探求真理,不唯上,不畏权,不盲从,这样社会才能够不断向前发展。

第一步,引入。孔子用一个非常容易回答又能引起学生兴趣的问题,“汝何好乐?”将子路引入话题。

第二步,启惑。孔子通过子路的回答“好长剑”,充分地利用了语言的多义性,指出子路答案是答非所问,说:“吾非此之问也,徒谓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学问,岂可及乎。”引起子路好奇心。

第三步,生疑。子路的好奇心被引起之后,心中产生了疑惑,就提出了自己的问题,从被动地回答问题,变成主动地思考,说:“学岂益哉也?”

第四步,解惑。孔子针对子路的问题进行解答,说:“人君而无谏臣,则失正;士而无教友,则失听。御狂马不释策,操弓不反檠。木受绳则直,人受谏则圣。受学重问,孰不顺哉?毁仁恶仕,必近于刑。君子不可不学。”此番说理,从正方两面,通过类比的方式,说明学习的重要性,指出君子必须学习。

第五步,辩论。真理越辩越明,子路对孔子的说辞,没有完全相信,而是根据孔子的解释,进一步用一个南山竹的例子,提出了自己反对这种言论的依据:“南山有竹,不柔自直,斩而用之,达于犀革。以此言之,何学之有?”试图想说明,只要有天赋,不学也能够有大作为。孔子针对子路的例子,提出了更加有力的理论,说:“括而羽之,镞而砺之,其入之不亦深乎。”进一步说明,即便有天赋,如果进一步学习,就会有更大的作为。

第六步,诚服。子路完全被孔子说服,相信了老师的说理,表示心服口服,诚恳地答谢道:“真是受益良多。”

四、《从子路受教》看课程的本质

整个课程模式的核心就是问—学,学—问。孔子通过问来引起子路的学习兴趣,子路通过提出疑问的方式,从孔子那里领悟知识和道理。基本的实施方式就是“问—答”。由老师的问题引入,然后师生互相问答,最终以学生明白道理结束。其实质就是启惑与解惑。因此我们可以说孔子教育子路的过程就是一个启惑与解惑的过程,就是问学和学问的过程。如果从课程的角度出发,我们至少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孔子的课程目标:把学生培养成谦谦君子,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三月十七日,孙山在电话中跟沈敏讲述那个故事进入第六天了(中断了两天),故事的发展逐渐进入纵深,越来越复杂,沈敏听得津津有味,孙山讲故事的热情也丝毫不减——

孔子的课程实施方式:问—答,启惑—解惑,问—学,学—问。通过这些方式来使得学生明白事理,修身养德。

概而言之,从课程本身来看,课程就是修身养德工具,是一个改过行善的“问与答”、“教与学”过程,是一种基于教师和学生现有知识水平的批判和辩论的过程,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自我叙说过程。从学生的视角来看,是一种提升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方式,是一个顿悟或者悟道的过程。从教师的角度来看,是一个启迪思维,传播知识和道理,解决学生疑惑,帮助学生成长的过程。

参考文献:

[1]黄甫全.课程本质新探[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6,(1):21-25.

[2]刘万海.从知识到经验:课程本质的现代解读[J].全球教育展望,2004,33(12):20-23,28.

[3]李静,李宝庆.艾沃·F.古德森的自传课程理论及其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17,44(6):95-107.

[4]张健.职教课程:最本质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职教论坛,2017,(18):30-33.

The Nature of the Curriculum from"Teaching Zi Lu"

LUO Yong-sheng,FU Shun*,XU Lin-ju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Guangdong Medical University,Dongguan,Guangdong 523808,China)

Abstract: "Teaching Zi Lu"is a masterpiece of Confucius educating students.Combined with modern curriculum ideas,through interpreting,analyzing and summarizing the educational thoughts behind it,this paper argues that Confucian curriculum is essentially a speculative process of questioning and learning,a cognitive process of debating and arguing,and a process of self narration between teacher and student.

Key words: "Teaching Zi Lu";curriculum;question and learn;think and debate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19)11-0227-03

收稿日期: 2018-07-02

基金项目: 广东医科大学教育教学基金项目《多模态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模式研究》(2JY15032),《英语口译网络慕课教学研究》(2JY14085);2017年广东省重点平台和重大科研项目——创新类项目(教育科研)《零度课程理念下本科生导师制研究》(2017GXJK061)

作者简介: 罗永胜(1979-),男,湖南邵阳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英语教育以及应用语言学研究;徐林军,男,安徽安庆人,实习研究员,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通讯作者: 傅顺(1980-),女,湖南醴陵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英语教育和翻译研究。

标签:;  ;  ;  ;  ;  

从《子路受教》看课程的本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