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速度不断增加,实际建筑工程建设要求及困难程度相应增加,这样对于整体工程质量及工程技术方法提出较高要求。由于框架剪力墙结构推广应用,其能够有效达到现阶段建筑工程建设的一些要求,这样对于整体工程质量管理以及综合成本管理均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同时对于框架剪力墙结构来说,其对于施工人员具有一定的专业性要求,并且施工过程复杂程度高,所以实际工程开展前,要求施工人员依据工程特点,参考各种因素影响,尤其加强各个环节的施工质量控制,这样才可进一步提升建筑整体使用质量。
关键词: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1建筑工程中框架剪力墙结构特性分析
1.1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受力情况
建筑工程中的框架剪力墙结构组成较为简单,主要包括剪力墙和框架,具有较强的水平承受能力,由于框架剪力墙结构会随着框架的弯曲而变形,在建筑工程下部的框架剪力墙结构一般发生位移的可能性较小,即使发生位移,位移量也较小,与传统的建筑结构具有很大的不同。框架剪力墙结构区域外侧,结构上部分产生的位移量相对较大,由于框架剪力墙结构能够内收,其形变受剪切方向的影响较大。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框架剪力墙结构不但承担了外部荷载的水平力,还承受了剪力墙拉回的附加水平力。因为这个特征的存在,框架剪力墙结构和地面能够看作相互垂直的悬臂梁,变形上大下小。
1.2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抗震特征
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应该根据框架剪力墙结构受力的特点,对框架和剪力墙结构的刚度比例进行明确,提升框架整体结构的稳定性,从而提升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性能。另外,应该在对实际的施工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框架剪力墙结构系统进行设计,从而合理的确定建筑工程的抗震等级。
1.3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刚度特征
一般情况下,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受力反应和框架结构的受力反应完全相同,当基底的弯矩达到20%时,框架的刚度会发生变化,应该根据此时的情况设置相应的抗震等级,如果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弯矩达到80%,框架的刚度会降低,在此时,应该对结构进行及时强化,从而实现减震的目的。
2建筑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
2.1连梁的刚度
在工程施工中,对于框架剪力墙连梁的高度,在必要的条件下可以适当降低,进而通过减少其刚度来降低内力,规范规定在降低框架剪力墙的连梁时,其降低程度须控制在0.5mm之内,若在施工阶段连梁抗弯出现超筋的状况,可适当将连梁弯矩的设计值降低,根据规范明确规定,对连梁弯矩的降低幅度不得超过20%,另外,在降低该连梁弯矩设计值时,需要将余下连梁弯矩值都提高20%,以达到弯矩补偿目的,进而确保始终满足平衡条件。
2.2钢筋施工技术
做好框架剪力墙施工材料的准备工作是提升框架剪力墙在建筑工程中施工效率的基础和前提。钢筋作为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原材料,具有较大的用量,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为了降低施工成本,应格外重视钢筋的施工技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第一,在施工前,应对所购买的钢筋质量进行严格检查,仔细查看钢筋的生产厂家和质检报告,剔除不符合施工要求的钢筋,防止不合格钢筋进入施工现场对建筑工程造成的不利影响,同时,应结合建筑工程的施工特点,合理选择钢筋的型号,确保钢筋接头的可靠性,依据进度采购计划采购相应适量的钢筋,实现对施工成本的有效控制,做好钢筋出库和入库的登记和验收工作。第二,施工人员应将施工图纸作为安装钢筋的指导依据,确保钢筋的安装符合建筑工程的要求,促进钢筋的最大效力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在钢筋施工过程中,应采用计算机智能模拟技术对施工图纸进行模拟,为钢筋施工提供科学的参考。在焊接钢筋的过程中,应根据钢筋的直径合理选择焊接方式,提升钢筋焊接节点的可靠性,防止出现安全隐患。
例如:某建筑企业在剪力墙墙面的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通过与搅拌站进行了充分的磋商,对浇筑梁板时要求在C30以上,严格控制商品砼砂浆组织配合成分。在剪力墙设计部分填充钢筋和拉结筋,浇筑时充分均匀捣实,确保砂浆饱和度水平缝大于90%,竖直方向缝隙大于80%,针对地面的混凝土浇筑,要用平板捣振器来回打平。通过这种方式,有效提升了地面平整度和密实度,防止了墙面和地面凹凸不平现象的产生。
2.3模板施工技术
做好模板工程的施工工作是建筑工程安全性的重要保证。第一,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主要采用多层板与木枋结合的方式进行施工,为了提升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应合理调整柱和梁的位置关系,在模板材料的选择过程中,加强对模板原材料的控制,最好选用厚度约为18mm的多层胶和板,根据实际的施工需要,针对楼层高度的差异性合理选择拼接方式,以实现提升建筑施工质量的目的。第二,在模板安装前,应将墨线作为基准,在楼板弹出剪力墙钢筋的位置,根据墨线安装模板,搭设满堂支撑脚手架并且在立杆底部放置垫板和底座,在水平和竖直方向上设置扫地杆,横向扫地杆应固定在与其呈现平行分布的下方立杆上,纵向扫地杆需要将其设置在小于20cm的立杆上。在安装支架时,每安装完一个支架,需要对其水平与垂直的距离进行检测。
2.4外墙施工技术
将PCF墙板垂直放置于车子上进行起吊,在车子提升30cm后,采用手动的方式对PCF墙板进行调整,使钢丝绳能够均匀受力,同时缓慢松开支撑柱,在PCF墙板的下部采用垫片焊接,实现对高程的有效控制,在距离地面的50cm处,由操作人员稳定PCF墙板,开始安装工作,在初步安装完成后,进行调斜支撑结构的安装工作,利用卷尺和红外投线仪对PCF墙板的位置、垂直度和标高进行校对,最后对支撑结构进行合理设置。
2.5混凝土浇筑
首先,将混凝土基层清理干净,且不得存在积水现象,检查模板、钢筋保护层、预埋件等是否达到施工标准。随后按照标准将混凝土材料泵送至指定位置,在泵送過程中,应定期检查接头位置的牢固性,防止浆液渗漏,通常采用分层浇筑的施工方式,每层厚度应控制在500mm以内,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及时进行振捣,以提升材料的密实程度,均匀布置振捣点位,不得存在漏振的问题。混凝土施工完成之后,必须加强养护作业,组织施工人员定期洒水,确保其处于湿润状态。确保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标准之后,方可将模板拆除,在拆模过程中应遵循相应顺序,以先支后拆为主要原则,避免影响主体结构的稳定性。拆除完成的模板应及时运送至指定位置,并将表层附着的泥浆清洗干净,方便后期施工。
2.6内隔墙施工技术分析
框架剪力墙结构内隔墙的施工,应该既保证不影响墙体的承重,也能够起到美化作用,从以下两个方面分析内隔墙施工技术:
(1)内隔墙材料的选取。选择抗震性能较好,经济性好的小型空心砌块作为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内隔墙,增强内部空间的美观性。
(2)内隔墙的施工。内隔墙的质量和美观性对房屋的价格和业主的选择具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内隔墙的施工不但应该保证质量,还应该保证其美观性。内隔墙作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工程收尾阶段的施工,受到前期施工质量的影响较大,在进行内隔墙的施工过程中,应该对建筑物的状态进行时刻关注,只有保证基础建筑的质量,才能进行内隔墙的施工。
结束语
总之,在现代建筑工程中,之所以在高层建筑施工中框架剪力墙结构能够得到大量应用,不仅仅由于该结构有优越性存在,而且在最大限度上能使建筑工程的质量及建筑工程自身的稳定性得到提升。框架剪力墙结构因其抗压强度高、结构灵活的优点,在建筑工程建设中得到广泛运用。随着建筑结构的日益复杂,给框剪结构施工技术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在进行框剪结构工程设计时,应当综合考虑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处理,在建筑工程建设顺利实施的同时,保证建筑结构的质量与性能。
参考文献
[1]段忠梁.浅谈建筑工程框架剪力墙结构工程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25).
[2]徐新战.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22).
论文作者:陈胜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0
标签:框架论文; 结构论文; 剪力墙论文; 钢筋论文; 隔墙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弯矩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