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数学“诱导推理”能力的微观调查_数学论文

高中生数学“归纳推理”能力的微型调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归纳论文,能力论文,数学论文,高中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从数学发展史上看,每一个重要数学事实的发现,除演绎推理外,还大量地依赖于合情推理,如哥德巴赫猜想、费马猜想、四色问题等都是通过归纳推理提出猜想,再经过演绎推理得以证明的.可见,“归纳推理”不仅重要,而且十分必要.2004年秋,在广东省、山东省、海南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率先实施的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已将“归纳推理”纳入高中数学的教学内容,实施几年来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如何呢?笔者于2011年4月对广州市番禺区部分高中学生进行了一次微型调查,情况如下.

一、调查目的

了解广州市番禺区高中生数学“归纳推理”能力的现状,探索高中数学教学如何有效提高学生“归纳推理”能力的途径与方法.

二、调查对象

广州市番禺区三所普通高中学校学生.其中高一学生150人,高二学生150人(其中,男生150人,女生150人).

三、调查方式

本次调查的学生是分别在2011年4月8日、15日、22日下午从这三所学校随机选取出来的.采取当场发卷,40分钟后当场收回的形式.其间,还对部分学生进行了访谈.三所学校共发出调查问卷300份,收回300份,回收率达100%.

四、调查结果

从对“归纳推理”的认识及“归纳推理”能力方面设置了5个问题进行问卷调查,并对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如右表所示.

还对部分学生进行了访谈,从定性与定量两个角度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学生对“归纳推理”的态度分析

从表1知,有66%的学生认为数学“归纳推理”对于高中生来说是重要或十分重要,但是对于“归纳推理”为何重要;通过访谈了解到,不少学生都只给出一个方面的理由“因为教材中有该内容或高考中会出现”,并没有深刻认识到归纳推理能力的重要性;有近30%的学生对归纳推理缺乏理解.事实上,在初中甚至小学都有涉及归纳的方法,可见,当前教学中虽大部分教师能注意“归纳推理”的教学,但仍有不少教师对“归纳推理”的渗透不够深入,不重视知识产生过程中的合情推理,习惯采取传统的灌输式,从而影响了学生对“归纳推理”的态度和认识,也影响了学生“归纳推理”能力的发展与提高.

(二)学生“归纳推理”能力分析

(1)根据表中数据,采用独立性检验的方法可知,假设高一、高二学生与问题答对无关,由观测值公式计算知,只有第3题(1)与(2)的观测值k>10.828,其余各题观测值k<2.706,即第3题答对与高一、高二有非常显著的关系,而其余各题答对与高一、高二没有关系.这是因为高二学生已经学习了排列组合的知识,对于第3题可以利用组合公式来解,而高一学生没有学习“组合”知识,只能采取归纳推理,其实是解题所用知识差异造成的.因此该题在解答上存在显著差异,除第3题外,其余考查归纳推理能力的3道(第2题、4题、5题)题目,高一、高二学生答题的差异不大,男女生答题情况差异也不大.即说明随着年龄增长“归纳推理”能力提高不大,“归纳推理”能力与性别没有明显关系.

(2)从统计数据还可看出:正确回答问卷后4道题中的3道题的只占43%,正确回答4道题的只占29%,大部分学生只能正确回答2道题.说明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3)学生对“归纳推理”结论检验或证明环节表现出显著差异.一部分学生根本不知道如何进行检验,如第2题,近15%的学生猜想错误而自己不能发现,能进行验证或证明的学生,其方法也有所不同,主要的几种方法如下.

方法1:30%的学生采取观察发现,并用列表方式探索规律,得出n个正方形需要3n+1根火柴棒.

检验时,将所得结果3n+1对特殊情形进行检验,n=1,2,3,4,…时都成立,因此,有很大把握说归纳的结论没有错.

方法2:20%的学生采取以下的归纳推理:

1个正方形需要4根火柴棒,2个正方形需要2×4-1根火柴棒,3个正方形需要3×4-2根火柴棒,4个正方形需要4×4-3根火柴棒……n个正方形需要4n-(n-1)根火柴棒,即n个正方形需要3n+1根火柴棒.

检验时,将所得结果3n+1对特殊情形进行检验,n=1,2,3,4,…时都成立,因此,有很大把握说归纳的结论没有错.

使用以上两种方法的学生掌握了验证的最基本方法,即将一般结论在特殊情况中进行检验,如果发现有不正确的,说明归纳结论不正确;如果对于几种特殊情形都成立,表明结论的可靠性程度较高.

方法3:15%的学生分析得出:每增加一个正方形则要增加3根火柴棒,而1个正方形需要四根火柴棒,则n个正方形需要3n+1根火柴棒.

方法4:有10%的学生采取如下方法得出结论:

设n个正方形需f(n)根火柴棒,由于f(2)-f(1)=3,f(3)-f(2)=3,…,f(n)-f(n-1)=3,将以上诸式相加得f(n)-f(1)=3(n-1).

由于f(1)=4,则f(n)=3n+1.

方法5:还有20%的学生发现n(n=1,2,3,4,…)个正方形需要的火柴棒数组成等差数列,由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即得n个正方形需要3n+1根火柴棒.

使用方法3、方法4、方法5的学生巧妙地将归纳与演绎融为一体,使所得结论更可靠.

从学生的答题来看,运用方法1、方法2的学生占62%,能使用方法3、方法4、方法5的学生一共不足20%,说明大部分学生在使用归纳推理时,没有很好地将演绎推理的思想融入其中,而是将归纳与演绎割裂开来.从这点来看,学生将“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结合起来思考问题的能力尚需加强.

(4)学生“归纳推理”能力差异大.一部分学生缺乏归纳的意识,遇到问题不能自觉地使用归纳推理进行探索.如第5题有25%的学生不知如何处理,不能从特殊情况出发找出它们蕴涵的共同属性.这是归纳的难点,也是学生的弱点.从第5题的答题情况来看,表现出以下水平:

水平1:有15%的学生不能用归纳推理的思想来分析问题.即不能从简单情形开始,将归纳推理自觉运用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原因是本题没有像其他题目一样逐步设问,需要学生自觉运用归纳推理的思想去探索.

水平2:有15%的学生能用归纳的思想来分析,但不能归纳出结果,找不到隐含其中的变中之不变的规律.这类学生能写出2条直线最多将平面分成4个区域,3条直线最多将平面分成7个区域,对4条及以上直线,由于图形复杂,学生理不顺,从而不能探索出来.表明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不能满足归纳的要求,从而,对小数量的归纳缺乏坚实基础,不能寻找规律.

水平3:一部分学生能用归纳推理进行探索:

1条直线最多将平面分成的区域数为2=1+1;

2条直线最多将平面分成的区域数为4=1+1+2:

3条直线最多将平面分成的区域数为7=1+1+2+3:

还有学生按如下规律进行探索:

1条直线最多将平面分成的区域数为2;

2条直线最多将平面分成的区域数为4=2+2;

3条直线最多将平面分成的区域数为7=4+3=2+2+3;

4条直线最多将平面分成的区域数为11=2+2+3+4;

以上两种方法,应属同一水平,在归纳结果时很巧妙地寻找到规律,虽方法不同,但殊途同归.

水平4:通过探索发现:n条直线将平面最多分成的区域数f(n)与n-1条直线将平面最多分成的区域数f(n-1)的关系为f(n)-f(n-1)=n,然后得出f(2)-f(1)=2,则f(2)=2+f(1),而f(3)-f(2)=3,则f(3)=3+2+f(1).

水平3、水平4的学生能够将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结合使用得出结论,表现出较强的推理能力.笔者对这些学生进行访谈时,提出了一个问题:n条直线将平面最多分成的区域数f(n)与n-1条直线将平面最多分成的区域数f(n-1)的关系为f(n)-f(n-1)=n,这一结论可靠吗?对此问题出现了三种回答:

第一种回答是:还没想过,这是个事实性结论,无需再加说明.

第二种回答是:确信结论正确,因为将一些具体数字代入所得都符合题意.

第三种回答是:第n条直线必与前n-1条直线都相交时,才能得到最多的区域,其交点数为n-1,且不重合,这n-1个交点将第n条直线分成n段,每一段又将原来的一个区域分成两个,这样,n条线段就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n个区域,亦即n条直线将平面最多分成的区域数f(n)与n-1条直线将平面最多分成的区域数f(n-1)的关系为f(n)-f(n-1)=n.

以上三类学生的回答,表现三个不同的水平.

第一类回答者不知道结论f(n)-f(n-1)=n是通过归纳推理得出的,认为这是显然的事实;第二类回答者能认识到结论的不可靠性,并能用具体的数字代入检验,懂得归纳推理结论的或然性以及结论可靠性的检验方法;第三类回答者能从几何角度给出很好的诠释,并用演绎推理的方法给出证明.

从以上访谈可看出,即使是优秀学生,在对归纳推理的认识上也存在一定的模糊.

五、教学启示

通过对学生“归纳推理”能力的调查可知,当前高中生数学“归纳推理”能力差异大,主要是受教师教学的影响.笔者认为,只有在数学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归纳推理”思想,才能提高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在渗透“归纳推理”教学中要把握好以下两点:

(1)构建“归纳推理”教学模式,推进“归纳推理”教学常态化.

“归纳推理”作为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应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不仅仅将教材的“归纳推理”一节内容上好,更重要的是将其思想渗透在日常的教学中.为此,笔者通过对案例的研究与分析,结合有关教育理论构建出“归纳推理”教学模式的结构为:

(2)既教猜想又教证明,归纳与演绎协调发展.

由于归纳推理的结论具有或然性,所得的结论不一定正确,因此,在教学中要防止学生出现以下问题:

其一,学生归纳推理的基础工作(即对具体情形的研究)出现错误,导致猜想结论错误.

其二,对结论的猜想要到多个特例中去概括、发现规律,特例要多些.如问“平面内n条直线最多将平面分成多少个区域”,有些学生从n=1,最多分成2个区域;从n=2,最多分成4个区域,就简单得出平面内n条直线最多将平面分成2n个区域的错误结论.也就是说,归纳的基础要坚实,这样再概括共性时会少出错误.

其三,要严格按照归纳推理的基本步骤,归纳的结果要验证,并尽量用演绎推理的方式给出证明;凡没有证明者,都不能肯定结论是正确的.凡猜想都要证明或举反例证伪,通过证明使学生的归纳与演绎能力得到同步发展.

标签:;  ;  

高中生数学“诱导推理”能力的微观调查_数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