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市政路桥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在应用过程中存在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优势作出简要阐述,然后对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市政路桥施工中的应用问题进行分析,针对其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提出几种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市政路桥施工中的应用策略,希望对业内可以起到一定参考作用。
关键词:混凝土;施工技术;市政路桥
前言:在市政路桥施工中,混凝土是重要的施工原材料之一,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的合理与否会影响到市政路桥工程施工质量,而市政路桥工程施工质量和人民群众的生活生产具有密切联系。对此,需要解决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中的常见问题,以提升市政路桥工程施工质量。
一、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优势
在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中,交通运输网络占有重要地位,而市政路桥施工建设是交通运输网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政路桥施工中,应用混凝土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混凝土技术具有抗压效果好、承载力高、取材简单、投入成本低、养护费用少的特点。但就目前来看,诸如施工现场水位、温度及湿度都会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带来影响,对此,我国业内已经针对此问题展开了长期的讨论,并提出多种方法解决此类问题,以让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得以实现[1]。
二、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市政路桥施工中的应用问题
(一)混凝土抗拉力不足
混凝土抗拉力、抗拉强度主要指的是混凝土轴心处抗拉能力,即在拉力的作用下,混凝土断裂时承担的最大负荷载与截面积的商,抗拉力不足这一问题在我国市政路桥施工中较为常见,抗拉力不足会导致市政路桥桥面开裂。在混凝土材料中,砂石、水泥及碎石等材料的使用可以保证混凝土具有良好的硬度,但也会使得混凝土普遍没有较好的抗拉力。
(二)混凝土弹性差
掺合料的加入会让混凝土抗拉力、抗压强度得到提升,但掺合料的添加会让其弹性受到影响,如果混凝土弹性不能对市政路桥工程要求予以满足,就有可能让混凝土构件因重力作用而产生裂缝问题。
(三)混凝土收缩性不足
热胀冷缩是混凝土的明显特征,如果外部环境温度发生变化,就会让混凝土结构内部温度出现变化,因为热胀冷缩会让混凝土出现裂缝。现阶段,我国混凝土施工技术成熟度并不高,温度控制上存在较大不足,而温度控制范围和环境温度、使用材料存在紧密联系,如果没有对其温度进行有效控制就会因温度应力产生裂缝,如图1所示。
图1 温度应力裂缝
结合图1,此种温度应力裂缝的形成会对市政路桥的运营带来不利影响,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要控制好现场温度。
三、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市政路桥施工中的应用策略
(一)保证混凝土材料质量
为让市政路桥施工质量得到保证,需要在应用混凝土施工技术时做好混凝土材料质量的检查工作。相关人员需要结合工程实际情况,选择具有优良性能的材料,同时需要对材料配合比进行合理选择,通常情况下,在市政路桥施工中,混凝土主要材料为水泥、砂石,需要对材料配合比进行严格控制。通常情况下,混凝土坍落度需大于80mm,小于100mm,其初凝时间为7h,根据市政工程实际情况,需要对材料搅拌比例进行严格控制,对混凝土含泥量、骨料级配进行合理设计,在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中,外加剂具有较高的活动性能,可以让混凝土内部结构得到充分填充,对于混凝土后期强度的保证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需要适当添加粉煤灰等外加剂。
(二)应用高性能钢纤维混凝土
钢纤维混凝土和传统混凝土相比,其具有更强的抗拉能力,具有更强的弹性,应用此种材料可以有效避免混凝土出现裂缝。现阶段,钢纤维混凝土可以分为熔抽钢纤维、切断钢纤维、切削钢纤维与剪切钢纤维这四种类型,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钢纤维混凝土。在采用高性能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技术时,需要在混凝土内部均匀分布一定量的钢纤维,以此来让混凝土各项力学性能得到提升,通常情况下,钢纤维高性能混凝土的抗弯强度、抗拉强度约是普通混凝土的10倍以上。而将0.8%~1.2%钢纤维加入在普通混凝土截面中,可以让其厚度降低约40%,在让纵缝减少的同时,可以有效提升横向缩缝距离,其提升距离约为25m到40m之间。现阶段,高性能钢纤维混凝土在市政桥梁的墩部、主梁与墩基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2]。
(三)把控混凝土施工现场温度
对混凝土施工的现场温度进行科学把控可以让约束条件得到改善,让温度应力导致裂缝的问题得到解决。在具体施工工作中,需要针对当前季节选择具体的温度控制方法。如在某市政路桥工程中,其混凝土工程主要在夏季进行,那么就需要做好冷却碎石工作,并让浇筑层面厚度得到适当减少,让混凝土浇筑温度得到降低。同时,需要重点关注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以我国安徽省某市的市政路桥工程为例,在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过程中,为避免因温度应力而导致裂缝出现,施工队伍着重加强了施工现场的温度控制,其主要措施为减少水泥水化热情况,水泥作为混凝土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化热会有让大量热能得到释放,会让混凝土内部温度得到提升,进而产生温度裂缝,对此,该施工队伍选择使用低中热型水泥材料,并且在满足施工质量的条件下适当减少了水泥用量,取得了良好的施工效果。
(四)做好前期养护工作
在市政路桥施工过程中,路桥面前期养护工作是重点内容。需要针对混凝土施工技术实际应用中存在的缺陷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修补。混凝土本身具有水硬性,混凝土的固化会让其硬度增大,在此过程中,需要注重混凝土路面湿度的保持工作,规避因水分的流失而让路桥面出现色差及裂纹,保证混凝土强度与耐久度。与此同时,混凝土模板具有泌水性,可能会出现模板漏浆情况,因此,需要对路桥面气泡孔洞进行及时修补,防止多个孔洞发生联结现象,为路桥工程带来破坏。除此之外,需要对路桥面混凝土表面浮浆及砂带进行补缺处理,对路桥面进行彻底清理。
结论:综上所述,针对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市政路桥施工中存在的抗拉力不足、弹性差及收缩性不足的主要问题,通过保证混凝土材料质量、应用高性能钢纤维混凝土、把控混凝土施工现场温度及做好前期养护工作的策略可以解决此类问题,可以保证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质量。
参考文献:
[1]陈育涛.混凝土施工技术于市政路桥施工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6(16):190+192.
[2]班富友.混凝土施工技术于市政路桥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6,37(16):195-196.
论文作者:骆斌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9
标签:混凝土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市政路论文; 温度论文; 裂缝论文; 材料论文; 钢纤维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