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安全运行问题及技术研究论文_杨林

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安全运行问题及技术研究论文_杨林

国网绵阳供电公司 四川省绵阳市 621000

摘要:本文对输配电及用电线路及其安全运行中的常见问题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并从技术措施方面对如何保证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提出了几点对策和建议,希望能够为我国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的建设提供一些参考,使我国的电力事业获得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安全运行;技术措施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电力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增加,对于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线路实际的运行过程中由于受到环境、气候、材料质量、管理维护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仍然存在着一些技术安全问题,给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1.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基本概述

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的主要作用是将变电站的高压或低压电能传输到电力系统输配电变压器中,然后再将电能从变压器输送至用户终端,主要是作为电能传输过程中的载体。电能输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是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运行中必须要保证的重要前提。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主要由导线、绝缘子、杆塔、避雷线、金具等组成,其中导线材料要求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以及抗腐蚀、耐磨损能力;绝缘子的主要作用是分离导电与杆塔使两者之间不导电;杆塔的主要作用是对导线及避雷线进行支撑,并形成线路安全长度和安全距离;避雷线的主要作用是对雷电或其他强电流进行引电;金具的主要作用是对导线和绝缘子进行加固。

2.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安全运行常见问题

2.1自然环境及气候方面的问题

由于不同地区在自然环境以及气候条件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特别是在一些环境恶劣、常发生极端天气的地区,对于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的架设、运行以及维护均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例如,当线路架设在复杂的山区或森林中,如果该地区出现了风沙、火灾或雷电等天气时,就容易导致线路出现闪络问题,继而导致输配电线路元件短路或跳闸;在长时间的暴雨、暴雪天气下,线路元件在长期淋雨中可能会出现绝缘子污闪、线路电压污闪、漏电等问题,同时线路杆塔基础受到长期雨水浸泡也容易出现基础下陷、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在高温、高寒天气中,线路元件的耐用性以及线路电压的稳定性、安全性都会受到较大的影响。

2.2线路自身材料质量问题

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自身材料的质量对于线路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有着直接的影响。由于目前电力线路材料市场较为复杂,存在着部分不良的供应商生产劣质材料,再加上在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的施工建设中,部分施工单位为了减少成本一味的选择低价材料,导致了线路材料的质量得不到有效的保证,技术规格不符合标准。此外,材料检验工作不到位也是导致材料质量出现问题的重要因素。当在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中使用了质量较差的材料时,一方面会对线路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造成严重的影响,另一方面则由于线路寿命较差容易发生损坏、老化、接地、短路等故障,导致后期维护会用大大提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后期管理维护方面的问题

随着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以及人们对于电力需求的不断增加,我国的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建设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而在规模扩大的同时也就给线路的后期管理和维护工作带来了更大的压力。我国的电力行业为了提高输电效率,应用了不少的新技术、新材料使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的高度、宽度、档距等得到了增加,但同时也导致了线路受到雷击或绕击的可能性上升,影响线路的正常运行。此外,在进行杆塔建设时,由于部分地区地质状况复杂,杆塔基础容易出现下陷继而造成损坏,如果线路的管理维护工作不及时、不到位,就可能会导致整个地区的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受到牵连。

3.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安全运行技术措施

3.1绝缘子防污技术

由于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大多数位于室外露天环境中,绝缘子容易受到污染物或污渍附着以及极端恶劣天气的影响而导致其电导增加,功效降低,进而出现漏电、闪络等问题。因此,在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运行的过程中,可以采用绝缘子防污技术,通过定期清理绝缘子并在其表面涂抹硅油、地蜡等物质来使线路的防尘、防水、防潮性能得到有效的提高。此外还可以安装防泄漏监视装置来对绝缘子电流泄露问题进行预警,从而及时地对问题进行排查处理。

3.2防雷防风技术

防雷技术主要是为了使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的耐雷水平提高,降低雷击时的线路跳闸率。防雷技术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环境采取适当的方法,常见的方法有:(1)加装避雷线,稳定电源电压、做好感应电压的分流和耦合;(2)将线路接地电阻值控制在10Ω,减少雷电反击现象;(3)架设耦合电线形成分流,降低绝缘子电压;(4)采用不平衡绝缘技术和自动重合闸,保护线路供电的稳定性。

防风技术主要是通过对线路技术的牢固性进行提高来减少风力的对线路运行的影响,减少倒杆现象,主要的方法有:(1)加固杆塔基础;(2)增加杆塔数量;(3)合理设置杆塔距离;(4)采用硬质材料辅助线路;(5)提高线路拉线强度和密度。

3.3建立信息化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系统

在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的运行中,要充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对用电量、空间负荷以及多指标关联性进行分析预测,从而明确当地的用电结构,使电力系统建设的针对性得到提高。其次,要通过利用自动化技术使其能够对线路的运行信息进行自动收集和分析并建立数据库和交流平台,使电力企业之间能够实现数据共享和沟通交流,提高线路故障的诊断和处理效率。最后,要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故障模拟,从而制定出各种应急性决策,提高对线路故障处理的响应速度。

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实际运行中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因此,电力企业和供电部门应积极采取措施,通过利用绝缘子防污技术、防雷防风技术,建立信息化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系统等技术措施使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的安全运行得到有效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曾贞敏. 浅谈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安全运行的问题及其技术[J]. 信息系统工程, 2016(4):67-67.

[2]梁家玉, 张光海, 杨新成,等. 浅谈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安全运行的问题及其技术[J]. 环球市场, 2016(18):226-226.

论文作者:杨林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

标签:;  ;  ;  ;  ;  ;  ;  ;  

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安全运行问题及技术研究论文_杨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