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化、个性化心理干预对提高肺癌患者护理质量的研究论文_陈娇香 沈雅洁 刘欣

陈娇香 沈雅洁 刘欣

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中国 广州市 510080

【摘要】目的 探讨专业化、个性化心理干预对提高肺癌患者护理质量的作用。方法 将2007年2月-2011年2月本科收治的246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26例和对照组1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理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根据患者肺癌病情个性化特征,采取专业化、个性化的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值、对战胜疾病的信心指数、患者精神状态良好率、治疗依从率及住院满意率。结果 实验组通过实施专业化、个性化心理干预,明显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提高了患者的遵医行为。患者焦虑值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显著,患者信心指数、精神状态良好率、治疗依从率及住院满意率提高程度也较对照组明显,经t检验分析上述指标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肺癌患者进行专业化、个性化的心理干预,有助于激发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和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心理干预;肺癌

[中图分类号] R256.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2-5018(2016)01-005-02

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对患者产生的心理危害巨大,严重影响治疗及护理的质量。如何进行科学的心理干预,让患者客观地认识到肺癌存在“个体差异性”和肺癌也有良好预后可能性,是我们需要进一步探讨的课题。本研究对2007年2月-2011年2月本科收治的246例肺癌进行前瞻性研究,随机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26例和对照组1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心理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根据患者肺癌病情的个性化特征以及患者不同年龄、职业特点,采取专业化、个性化心理干预,并观察两组在心理干预后患者的焦虑值、对战胜疾病的信心分值、患者精神状态、治疗依从率以及出院后对住院满意率等指标的异同和变化情况。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肺癌患者246 例,男182 例,女64 例,年龄29~71 岁,平均年龄54.4 岁,其中癌灶<3.0cm68例,>3cm178例。鳞癌102例,腺癌124例,小细胞癌20例;高分化肺癌52例,中低分化194例。I期38例,II期138例,III-IV期为60例。

1.2 分组与方法

入组肺癌患者随机法分为对照组120例和实验组126例,两组均签知情同意书。

1.3 心理干预

1.3.1 实验组在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列出患者肺癌病情个性化特征资料表:项目包括肺癌的大小、病理分型、临床分期、预期生存期并将这些信息以表格形式制订成专业化、个性化的心理干预计划表。

1.3.2 入院后3天内,结合患者年龄、职业和肺癌病情个性化特征资料表,用通俗的语言对实验组进行专业化、个性化心理辅导,在传统心理安慰基础上,着重让患者了解其病情的具体特点,特别是可能有利于预后的因素及治疗进展,真正让患者认识到肺癌也有良好预后,激发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心理干预后进行以下指标的评价(采用答卷形式)。

1.4 观察指标

包括患者主观性指标:焦虑值和对战胜疾病的信心指数;医护人员评价指标:患者精神状态、治疗依从率;出院后患者对住院满意率;患者、家属的其他附加意见。

1.4.1 焦虑值 采用汪向东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1]进行评估。该表共20个项目,每一个项目有4个等级,最低1分,最高4分,总分为20-80分,正常人SAS常模为(28.65±10.78),得分越高焦虑越明显,SAS评分超过40分,提示有焦虑存在,SAS采用答卷形式计算。

1.4.2 患者对战胜疾病的信心指数 分为非常有信心、有信心、缺乏信心、无信心四类,信心指数=(非常有信心+有信心)人数/总调查人数*100%。

1.4.3 精神状态良好率 分为良好,一般,差、较差四类,精神状态良好率=良好/总调查人数*100%。

1.4.4 治疗依从率 分十分积极、积极、被动、抵抗四类,治疗依从率=(十分积极+积极)人数/总调查人数*100%

1.4.5 住院满意率 患者及家属进行满意度调查,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差,满意率=(非常满意人数+满意人数)/总调查人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数据应用SPSS11.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焦虑值在心理干预前后的比较如表1:

表格1 两组患者焦虑值心理干预前后比较(±S)

由表2可以看出,两组在心理干预后患者信心指数、精神状态良好率、治疗依从率均有不同程度上升。两组相比,实验组在这三者的上升程度均更明显,两组间该三者的上升程度经t检验分析,P分别为0.040、0.046和0.023,均<0.05,提示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3 住院满意率调查

对照组住院满意率的平均满意率为75%,而实验组的平均满意率为96%,较对照组相比,有大幅度提高。

3 讨 论

临床上98%肺癌病人得知自己病情后会产生恐惧、悲观等不良心理。这些心理严重影响疾病的治疗、康复及生存质量[2]。因此,消除病人心理障碍、增强其治疗信心,已成为肺癌诊治中的重要课题。

护士是医师与患者的桥梁,因此护士在肺癌患者心理干预中起主要的作用;然而,由于肺癌患者对自己的疾病普遍缺乏信心,简单、例行的心理安慰对他们只意味着人道主义的同情,效果较差,治疗依从性不佳。要提高心理干预的效果,就要深入研究每例肺癌患者的具体特点,有针对性提出专业化、个性化的心理干预方案。大多数患者及其家属对肺癌的认识一知半解,认为肺癌预后都应该一样。但事实上,不同病理类型、分化程度的肺癌预后会有所不同,肺癌的不同分期也有不同的生存率,有些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肺癌生存率可达92%[3],远超出我们的想像。随着个性化治疗的开展,近年来肺癌平均5年生存率也有一定提高。将这些患者个性化的肺癌病情信息融汇到心理干预中去,形成专业化、个性化的心理干预措施,既体现了结合患者本身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科学思路,又让患者感觉到护士的言辞不再是例行的心理安慰,而是来自于自己实际病情的权威解说,让他们拥有对自己疾病最全面的认识和真实的知情权,避免再产生“同病同命”的想法,使心理干预更有说服力。

本组对246例肺癌患者的前瞻性研究发现,通过对126例肺癌患者进行专业化、个性化心理干预和对照组120例的例行心理安慰对比:实验组心理干预后患者焦虑值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显著,经t检验分析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信心指数、精神状态良好率、治疗依从率及住院满意率提高程度也较对照组明显,经t检验分析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细心专业、个性化心理干预,实验组无一例投诉发生,补充附言中大部分患者认为我们护士“很专业”。护理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总之,专业化、个性化的心理护理能让患者从更深层次了解自身疾病情况,是护理走向细化的发展方向之一。

参考文献

[1]Zung,W.WK.Rating Instrument for Anxiety Disorders.Psychosomatics.1971;12(4):371-379.

[2]Sculier JP,Moro-Sibilot D.First- and second-line therapy for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Eur Respir J. 2009;33(4):915-30.

[3]张淑兰.肺癌应早期预防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中华中西医学杂志.2005;3(11):56-57.

论文作者:陈娇香 沈雅洁 刘欣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3

标签:;  ;  ;  ;  ;  ;  ;  ;  

专业化、个性化心理干预对提高肺癌患者护理质量的研究论文_陈娇香 沈雅洁 刘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