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高中美术教育的误区_美术论文

走出高中美术教育的误区_美术论文

走出高中美术教育的误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误区论文,美术教育论文,高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高中美术教育的培养目标

学校美术教育作为“人文教育之中坚”的艺术教育学科,其本质就是传递美术文化与 育人相统一的社会实践活动。在这样的大前提下,高中美术教育的培养目标表现为以下 四个维度:(1)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美术学习活动,进一步学习美术知识和技 能,运用直觉、想象思维以及美术的方法进行艺术创造活动,探索表现技巧。需要注意 的是美术学习的方式已经变成了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来参与,这不仅突出了活动中 “人”的因素,更渗透了过程中“互动”的观念,是对传统教学中师生间单向活动的否 定。(2)学会分析、评价美术作品及美术现象,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念。要学 生学会分析和评价美术这一文化现象,教师就必须带领学生回到情境中去,回到历史中 去,回到文化中去,因而美术学习已经成为一种大文化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在美术现 象和作品的背后寻求本质的东西,并结合学生自身的经历、知识基础、心理品质等作出 各自的评价。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世界观、方法论都会受到积极的影响,其审美观也 会潜移默化地得到提高和主动发展。(3)理解美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并将美术语 言运用于研究性学习之中。学习的目的不是让学生获得零碎的、没有实用价值的知识, 而是让学生运用知识、创造生成新的知识。课程走向综合,也是世界教育发展的大趋势 ,它有利于整合和完善学校教育职能,改变教育功能的现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 力和创新精神。用美术综合支离破碎的各门学科,将使研究性学习变成一种舒心畅意的 旅程。(4)养成对美术终身爱好的情感,提高美术素养,热爱祖国优秀的文化,尊重多 元文化。这个维度的目标充分表达了现代教育对人的个体生命的关注,突出了打好终身 发展基础的观念,并注意在课程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为的是不忘民族本色,保持民族 特色。尊重多元文化是使世界文化保持丰富多样的前提。

由此看来,高中美术教育目标的四维度是紧密联系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实际、中国 社会发展的实际、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实际,针对社会的更新性发展、人的终身发展而制 定的,它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实际的情况又是如何呢?

二、高中美术教育存在的误区

误区一:重显性、轻隐性的功利主义

人不是生活在真空里,往往觉得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十分重要,特别是学校的教育工作 者。上级领导和社会对自己的评价主要依据是一种显性价值——升学率。“搞素质教育 ,连升学率都上不去,还有什么素质可谈?”于是,作为学校领导考虑学校的生存问题 自然要把升学率放在首位。谈到这里,笔者想到了人类的环境污染问题,人类因大肆砍 伐森林而造成的水灾,是因为只顾眼前看得见的利益,没有想到还没出现的、隐藏着的 危机。到头来,我们发现坑害人类的“凶手”还是人类本身。教育者如果不能站在一定 的高度去看问题,只考虑到今年、明年将要发生的事情,那么,不管你把“一切为了学 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口号喊得多么响亮,都是徒然。一个教育者, 如果随时想到的都是学生的终身发展、全面发展,又怎么会任美术欣赏这么重要的人文 学科课程虚设呢?而且,当前的高中生,从早上5点多起床,一直忙到晚上11点,睡前有 谁不希望来点轻松的艺术享受?长此循环往复,我们的大学招收的又是一些什么样的学 生?是全面发展的吗?是人格健全的吗?是懂得中国优秀文化的吗?是对各国文化了解并能 包容的吗?美术文化会很好地延续吗?一个没有艺术气息的民族又会是怎样的呢?这些隐 性的问题,答案不可能是肯定的,有的大学生,穿衣打扮连基本的配色知识都没有,有 的大学生连中国画是什么都不懂……这不能不说是美术教育的失败?因此,笔者认为, 轻视高中美术欣赏课的重要性,甚至将其变为虚设,而只重视少数美术专业学生的升学 ,这是只注重显性的升学率价值而忽视隐性的人的培养的功利主义思想。

误区二:重眼前、轻未来的功利主义

艺术尤其是美术高考持续升温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高校经济效益使然。当前艺 术专业院校或综合院校的艺术专业的学费(艺术专业每年每生学费在1万元左右)不断快 速攀高,并没有考虑学生今后的出路问题,让更多的学生觉得考美术专业更容易。另外 ,一些综合院校为了丰富本校的系科建设,纷纷办起美术专业。这好像已经成为一种趋 势。同时,此举迎合了高中部分教师和学生家长的心理,他们认为考美术专业是上大学 的捷径——美术专业门槛低,文化课要求低,而专业课的打分在某些人看来也是弹性很 大的,所以“双差生”都可以想方设法来试一把。高中的教育者认为,只要学生能上大 学,升学率就起来了,奖金就拿定了。在这里,学校、家长、老师看中的都是眼前的利 益,有谁想过:社会需要多少美术人才?有多少人将来找不到工作?那些未来能找到工作 的人,应该是我们这个社会延续美术文化的主力军,他们会是什么样的呢?现在的招生 政策是美术专业的文化课分数可低于其他专业40%,关于这一点优惠政策的理由和结果 确实让人感到疑惑,当今的美术专业几乎成了文化素质差的代名词。难道我们的教育已 经到了非要降线40%才能招到美术专长的人才吗?高中和大学的美术教育是否已经走进了 一个怪圈,中国美术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如何保持,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误区三:“教师中心”剥夺了学生的选择权

教师通过游说的方式对学生多次“游说”,致使文化课成绩考试不好的学生最终走上 自己并不喜欢的学习美术之路,不仅影响了美术人才的人文质量,更为重要的是:它是 违背学生自己的意志的。好多学生说:“老师都找我谈了十多次话了,我都不好意思不 走了,其实学美术是我从来没想过的,再说,我在文化班老师也不重视我,我就试一试 吧!”我们无法想象学生的自我设计,更不用说自我奋斗了。据统计,某县一中2003届 美术生中真正因有美术兴趣或基础好而学美术专业的学生不到20%。在高中阶段,老师 的任务应该是教会学生自主选择、自主设计、自我奋斗。

误区四:部分学校的评价机制直接打击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长期以来由于学校在考核美术老师时并没有依据什么具体的标准或是根本没有考核而 默认为平均水平,使得老师认为干好干坏一个样,从根本上扼杀了老师工作的积极性。 而这些确定美术老师工作量的教职工代表们,又将这些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并依据他 们对美术课的理解,认为美术老师工作轻,课堂(专业班)上让学生自己画画就行了;以 此来认定美术老师的工作量,致使美术教师的积极性不仅不能提高,反而大受打击。可 以这样说,以现有的消极行为去核定美术老师应该做的事情并以此作为衡量其工作量的 标准,是在用消极的标准制约老师的工作积极性。另外不改变人们对美术老师的这种根 深蒂固的偏见,就在这个群体中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举优秀教师恐怕对人数相对较少 的美术老师来说是不公平的。虽然教师不是为当“优秀”才努力工作,但如果评价方式 没有激励教师的工作,而是屡屡让他们受到挫折,这个评价机制恐怕要考虑改进。俗话 说:“隔行如隔山。”如果认为一节美术课的工作量只相当于其他科目的6/10或8/10, 就无法形成对美术教师的激励机制。

三、走出高中美术教育误区的策略

1.更新教育观念,把培养“人”作为美术教育的首要目标

围绕高中美术教育目标,结合当前全球化和信息化带给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影响,我们 应高度重视学校美术欣赏课教学。各级各类高中除了应添置应有的教学资源以外,更应 重视检查美术教师欣赏课的教学情况,建立相关考试考核制度,切实把美术欣赏课放到 与美术专业课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来。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利用互联网、校园网,收集 有关的美术课的信息资源,制作色彩纷呈的教学课件,开展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灵活 掌握教学形式,让美术欣赏课成为高中学生欣赏美术、体验美术、享受美术的过程,进 一步强化他们养成终身爱好美术的兴趣,为使全体高中学生具有更健全的人格而努力。 另外,为了真正把美术教育建设成培养人的综合素质的学科,更好地衔接好小学、初中 、高中、大学的美术教育,各个学段都应该增加美术基本素质的考核科目,以促进各阶 段美术教育的良性循环。

2.各部门要瞻前顾后,为社会发展与人的可持续发展而努力

应该说,学生上大学比不上大学的利益还是要多些,但是如果我们的美术专业这样热 招下去,必将造成极大浪费:一是浪费了学生家长的钱,二是浪费了大学的人力,三是 浪费了学生的时间。为此,我们应考虑:(1)提高美术高考招生的文化素质,将40%的文 化差距逐渐缩小到一个合适的范围,真正的艺术人才应该是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都很丰 富的人,文化素质低谈何创新!(2)分流一部分人走职业技术的道路,技术与艺术还是应 该有根本区别的。(3)改革美术高考制度或组织形式,可将美术专业考试也放在学生所 在地,这样做对于美术生的管理、减少学生家长的负担都有利。

3.还学生选择的自由

作为一个教育者,在现在这个提倡民主、多元的社会里,首要的是要学会尊重学生的 个性。老师要教会学生选择的志向,不是强迫学生选择,还学生以选择的自由是最起码 的要求,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来引导,这是关爱个体生命价值的基本体现。要让学生自 主地发展,首先要把他们视为和自己一样的“人”,从学生的长远利益着想,不要让自 己的眼前利益误了学生的终身。

4.加强师资培训工作

走出高中美术教学的误区,教育者的素质是第一位的。一方面,有许多事情不是上面 没有好的政策而是执行的过程中出现了“对策”,特别是山区或贫困地区,由于有这样 或那样的原因,这里的学生与发达地区学生的差距已经触目惊心了,应该缩小这种差距 而不应拉大这种差距。为了缩小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加强师资培训势在必行。 偏远山区特别是人员稀少的地方,由于经济、通信等方面的原因,这里根本就没有相应 的师资,要想从全体学生的根本利益出发,教育主管部门就应制定向贫困山区倾斜的政 策,推动这些地区高中美术教育的发展。另外,在改革中,教师要身先士卒,要勇当改 革的先锋,不是坐等家长和社会来提醒或上级行政部门来催促,而是主动发挥自己的力 量,将进步的意识传给下一代,从自我做起,自己培训自己,做终身学习的榜样;不断 提高自身素质。

高中美术教育面临的问题还很多,在瞬息万变的社会里,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更新 教育观念,才能在把握学生终身发展的大前提下,以人为本,注重过程,让教学与自己 和学生随时处于一种互动生成的状态,让教学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走在社会发展的前 面。

标签:;  ;  ;  ;  ;  

走出高中美术教育的误区_美术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