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和基本实现现代化内涵的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发达国家论文,内涵论文,实现现代化论文,水平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提要 本课题是省发展战略研究课题(1994—2020年)。研究了中等发达国家的判断标准,关于现代化的内涵及其主要标准的认定。还研究了国内的大量的文献资料,并根据我国及江苏的实际,提出了关于实现2020年江苏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内涵规定。本课题的研究是关于发展战略的基础研究,该研究报告已被有关部门通过,作为省发展战略研究的分报告上送省政府。
《江苏跨世纪(1994—2020年)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纲要》中提出的战略目标即从现在到2020年社会发展的总任务是:提前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达到当时世界中等发达国家(地区)的水平,使江苏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进程中走在全国前列。要实现这样的战略目标,有必要开展对中等发达国家发展过程和基本实现现代化问题的研究。这样才能使江苏在实现这个战略目标的过程中,有充分的理论、政策准备,据此寻取更为有效的战略措施、方针政策。
本课题是专门分析、研究当前世界经济社会发展中处于中等发达程度的国家的发展特点、经验;专门分析关于现代化的理论,探讨实现现代化的基本内容。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准备分两个部分进行:一个部分是关于中等发达国家的标准与类型研究;一个部分是关于现代化内涵一般规定的研究。
一、关于中等发达国家的判断标准与类型选定
本部分主要通过对当代不同中等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分析,以对中等发达国家得出一个总体上的概念。由于中等发达国家,数量较多,不可能一一涉及,故本报告准备抽取其中一些对江苏的经济社会发展有实际参考意义的国家来进行分析研究。
1.何谓中等发达国家(地区)
究竟该如何判定中等发达国家(地区),是有着不同看法的。一种观点认为不存在中等发达国家(地区)这个概念,理由是无论在国际统计口径上,还是经济社会发展标准衡量的意义上,都找不到与此相对应的名词,“中等发达”完全是一种口头的称呼,所以是不科学的。一种观点认为国家(地区)不能以等次概念来划分,只能用现代化或非现代化,发展中国家或发达国家来划分。那么究竟能不能使用“中等发达国家”这个概念呢?我们认为可以使用,其理由是:
(1)在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范围内,存在着介乎于不发达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大量国家(地区),必须要有一个名称来对之概括,用“中等发达”这样的名称来概括比较妥贴。
(2)按照发展水平对国家进行划分,只是一个统计上的需要,并不形成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性质上的判断,更不应加上政治、意识形态上内容。每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与该国的历史、内外部条件、人口素质、社会制度的变化、传统、文化等密切相关,不是用一些统计数据能够说明的。为研究社会发展的规律,需要研究情况大体相同的一类国家,按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划分是合适的。因此使用“中等发达国家”的概念是完全可以的。
(3)近年来对国内学术界研究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影响颇大的由世界银行发表的年度报告所反映的世界发展指标,它基本上采用了与“低收入国家”、“中等收入国家”、“高收入国家”类似的划分,尽管此种划分并不完全和“低等、中等、高等发达国家”相对应,但也已为全世界接受。
总之,中等发达国家这样一个概念,在经济分析中和发展战略研究上是可以使用的。那么,该如何定义“中等发达国家”呢?我们认为,所谓“中等发达国家”是指那些已基本完成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已经接近或将要达到成熟的工业化社会的国家。这样一个定义完全是相比较而言的,这是介于那些迄今没有完成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发展中国家和那些工业化过程业已结束开始步入微电子化、信息化社会的发达国家之间的一种发展状况的国家。
此外,“中等发达国家”的概念也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在80年代,人们通常将GNP的人均水平维持在1000美元以上,就算是中等发达的经济指标了,而进入90年代,由于汇率变动、通胀、社会经济发展的普遍提高,人均GNP则上升到2500美元以上。这也说明,作为中等发达国家概念是相对的,其内涵也是可变化的。在一种大致判定的范围内,不应过分拘泥于某些数字上的变动。
2.进入中等发达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指标的认定
由于中等发达国家作为一种评定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概念长期得不到确认,因此缺乏这样一类统计指标,为此,本课题想就怎样才算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指标作一些必要的认定。
根据联合国社会发展研究所70年代提出的划分贫富的社会指标体系和世界银行自80年代以来的年度发展报告所规定的指标体系来看,本课题所要确定的中等发达国家主要在“宽裕型”(联合国)和“上等收入国家”(世界银行)所确定的范围。据此,进入中等发达国家的社会指标体系可确定为:在经济发展方面为:(1)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2500美元以上;在社会结构方面为:(2)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为10%以下;(3)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占50%以上;(4)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在50%左右;(5)非农就业人口占就业人口比重70%以上;(6)享受保健服务人口比重为80%;在人口素质方面为:(7)成人识字率为70%左右;(8)中学生占12—17岁人口比重为62%左右;(9)大学生占20—24岁人口比重约19%;(10)人口净增率(80—88年平均)1.8%;(11)平均预期寿命约68岁;(12)婴儿死亡率为42‰;在生活质量方面:(13)平均1200人拥有1名医生;(14)平均每日摄取热量为3137大卡;(15)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比例)20—40%;(16)人均居住面积15平方米;(17)农村饮用清洁水人口比例为70%;(18)年劳动工时为2000小时;(19)年人均能源消费量约为1700公斤;(20)通货膨胀率年平均为4.5%;(21)贫富差距按20%富者对20%贫者的收入比例计算约为6倍。
任何一个国家只要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指标达到2500美元以上,其他指标基本达到或接近上述指标,就可被当作是中等发达国家。
3.中等发达国家发展现状的典型分析
由于归入中等发达国家的数量达17个之多,不能一一分析,因此本报告将以洲为单位,选取近年来有较快发展的6个国家进行分析。它们是:亚洲的新加坡、韩国;欧洲的西班牙、葡萄牙;美洲的委内瑞拉、墨西哥。
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新加坡和西班牙在近年来的世界银行发展报告中均已被列入高收入国家,已不属于本课题所说的中等发达国家的范围。这里之所以要将它们列入分析,其原因在于:(1)他们跨入高收入国家时间短,其发展特征从中等发达国家来看仍较为明显;(2)它们的内外部发展条件在许多方面与江苏有一定相似,介绍他们对江苏实现2020年发展战略有更多的借鉴意义。(具体分析略)
4.中等发达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若干启示
六个中等发达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获得成功的原因很多,诸如历史方面的、文化方面的、社会方面的、自然条件方面的、国际环境方面的等,但是这其中有一些共同的、基本的经验,这就是:
(1)有一个符合本国实际、又适应国际社会发展潮流的发展指导战略,而且能够长期不懈地坚持。这些国家在30—40年的时间里,本国政府在发展经济、社会事业中都制定出了一整套明确、有效的发展战略,并根据本国实际和国际条件的变化不断地完善和发展。新加坡、韩国的例子最为典型。两国政府捕捉发展时机的能力较强,对国内外情况了解透彻,先后在不同发展阶段不失时机地实施不同发展战略,如“进口替代型”向“出口替代型”战略的转换,“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战略的转变,取得了明显成效。
(2)必须保持国家的政治稳定和安全。
六国在较长的时期里,均没有发生过重大、全局性的政治动荡或冲突,社会处于一个较为祥和的气氛之中;同时也没有将经济方面的财力过多地用于军备领域。这说明了上述各国的安全问题也解决的较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社会环境。
(3)充分发挥本国的资源禀赋优势。
上述六国中,有的是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有的则是贫乏的国家,但各国政府都能根据本国资源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优势。如新、韩两国充分发挥地理位置好和人力资本潜力大的优势;西、葡两国利用其旅游资源,发展服务业;墨、委则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优势发展经济。
(4)重视基础设施建设。
上述六国,目前都已具备交通、邮电、电力、通讯等现代化的基础设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这是各国经过几十年努力建设的结果,是与各国历届政府重视这方面的工作密不可分的。这其中有些国家是靠本国人民的节俭、举借外债而取得的,十分不易。
(5)重视经济与社会协调的发展。
上述六国在经济发展中,都大力加强对教育、文化的投入,并注意解决两极分化的问题,同时,积极提倡和维护既符合本国传统文化又适应现代文明社会要求的思想道德观念、价值标准,大力推进社会的法制化、民主化进程,有效地防止了因经济现代化带来文化冲突、意识形态冲突、社会关系冲突等而产生的社会结构解体和严重的动荡。
二、关于现代化的内涵及其一般规定
从小康状态进入中等发达状态,对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说是基本实现了现代化,也是完成现代化任务主要方面的一个标志。但是究竟什么叫现代化,它有哪些基本内容规定?这是现代化理论研究中,迄今为止仍在争论的一个重大问题。本课题拟就从现代化理论、现代与现代性、现代化的含义、现代化的一般标准四个方面来回答这个问题。
(一)当代世界的现代化理论概述
二次大战后,开始当代现代化研究,并在50—60年代形成高潮。这一时期的研究,注重考察经济发展的外部条件,即围绕工业化问题全面分析稳定社会的内外环境,前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遗产等的影响,社会转变过程中各个系统、层面的状况及其相互关系,以及对现代化的一般条件、过程表征等的归纳和探讨。这其中较有影响的理论主要有:
帕森斯建立的结构——功能主义学说的社会分析一般理论。该理论提出组成社会制度的各种结构是一些互相关联,互相影响的基本单位。在不同的条件下,其中某些基本单位会有助于一种社会制度的发展,并在维护制度的过程中发挥作用。帕森斯建立的这种重视体制的结构和功能的学派,在分析传统社会向现代化转变时,用5对方式变量对比归纳人们的心理状态和相互关系的变化,即认为在情绪方面的“感情投注”、利益方面的“集体取向”、规范方面的“特殊主义”、地位方面的“先赋”标准、义务方面的“弥散”关系是传统社会的特征;而相对应的“感情中立”、“自我取向”、“普遍主义”、“成就”标准和“特定”关系,则是现代性的标志。不过,帕森斯是以美国为领导的西方社会体系为样本来研究的。
罗斯托、C·E·布莱克的现代社会发展阶段理论。罗斯托的理论从生产、消费着眼,将社会划分为“传统社会”、“为起飞创造前提条件”、“起飞”、“向成熟推进”、“高额群众消费”和“追求生活质量”6个阶段。而C·E·布莱克则综合外部影响、社会结构、政治领导、经济发展等多种要素,把现代化进程划分为“现代性的挑战”、“现代化领导阶层权力的巩固”、“经济与社会的转变”、“社会整合”四个阶段。
弗芳拉·扎普夫建立的“现代化模型的类型学”。该理论把发展问题分解为发展类型模型、发展阶段模型和发展趋势模型,既强调在普遍性中把握现代化,也承认因为存在着不同的因果关系,发展的类型、阶段和趋势存在着多种差异。该理论把研究现代化的理论划分为三种:一是根据社会变动的广度和深度,区分为微观和宏观现代化理论。二是把握社会变动的原因时,区分为“内生型”和“外生型”的现代化理论。三是根据对社会变动形态的认识,区分为成长、探索、进化过程和危机、动乱、革命过程的现代化理论。
二战以后,以工业化为主要标志的经济变革的现代化进程在全球许多地区展开,由于不同类型国家的具体情况不同,各国的工业化道路、速度和经济增长效果也不同,引起了现代化研究者的关注。S·勒纳的《传统社会的逝去:中东的现代化》、A·格申克隆的《经济落后的历史透视》、H·钱纳里等的《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等书先后问世。这些著作不仅讨论了有关国家的工业化或经济发展模式,而且试图概括出后发展国家和发展国家向现代化转变的经济指标和标准问题。
C·E·布莱克等人的著作《现代化的动力——一个比较历史的研究》则不以经济成长或工业化为主线,而是以社会结构和政治现代化为轴心进行全面和综合分析,把世界多数国家归纳为七种类型。如英、法为一类;美、加、澳、新为一类;西欧、北欧、东欧国家为一类;拉美各国为一类,俄、日、中、土等国为一类;亚洲大部分国家和北非部分国家为一类;中非、南非和少数亚洲国家为一类。
从社会结构和社会发展的角度,对中国、俄国、日本、美国的现代化加以比较,其中较有影响的著作有:布莱克和M·B·詹森合著的《日本和俄国的现代化》,利维的《现代中国的家庭革命》、《现代化和高度现代化的某些结构问题:中国和日本》,依田熹家的《日中近代化比较研究》,G·罗兹曼等的《中国的现代化》。这些著作通过对几种不同类型现代化道路的国家的社会历史背景、制度变迁、内外环境、现代化动力等因素的比较研究,揭示出了不同国家进入现代化历程的不同特殊经验,并形成了现代化研究的不同的研究方法。
60—70年代,出现了两种新的理论模式取代原有现代化研究的趋势,这就是“依附理论”和“世界体系理论”。
“依附理论”的先驱,是阿根廷的经济学家兼社会学家P·普雷维什。他认为,世界经济是一个体系,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构成了这个体系的核心,非西方欠发达国家处在这个体系的边陲,核心和边陲之间的经济关系不平等,前者通过不公正的贸易条件来控制和剥削后者,这是后者之所以处于欠发达地位的根本原因。该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拉美的A·G·弗兰克、埃及的S·阿明、俄裔美国经济学家P·巴兰、英国牛津大学的J·格里芬。“依附理论”与注重从各国社会内部分析欠发达原因的现代化理论不同,强调从西方发达国家与欠发达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联系,后者对前者的依赖来解释非西方国家的欠发达原因;并认为如果说现代化就是“西化”的话,这种“西化”实质上就是一个被纳入不平等的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化过程。
“依附理论”使发展中国家许多人认识到,盲目跟从西方发达国家的理论,照搬其现代化模式,依赖西方发达国家,就可能在理论上和实践上误入歧途。
“世界体系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社会学家I·沃勒斯坦和T·K·霍浦金斯等人,其理论内容并不局限于经济、政治,也不是单一的历史研究,而是把经济、政治、文化、历史、地理等多种学科充分结合,进而对整个社会体制进行整体的把握和分析。世界体系理论从“依附理论”中借鉴了“中心”、“边陲”、“半边陲”、“经济剩余”等概念,但改变了上述理论以国家或社会为基本单位的研究角度,而把整个世界作为一个体系。这种理论认为,这个体系的结构不是二元的,也不是多元的,而是一个纵横交错的有机体,因为自从欧洲工业化国家为其资本积累而侵入落后的亚非拉地区时起,这些落后地区就与先进化国家一道进入了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先进国家的资本主义发展绝对脱离不了对后进国家的剥削。
近年来出现的一种较为流行的现代化理论是“新儒学理论”或称“儒家资本主义”理论。日本现代化的成功,吸引了西方学界的注意,陆续出现了一批研究日本现代化的著作,其中对日本传统文化中有利于现代化因素的研究和宣传,促使人们开始怀疑“现代化”等于“西化”的观念。60—80年代,韩国、台湾、新加坡、香港在经济发展上取得的成功,又至少在这两个意义上向传统的现代化理论提出了质疑:其一是东方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到底是有碍还是有利于现代化?其二是经济和社会的现代化是否一定要有一个欧美式的“民主政治制度”作为前提?尤其是部分海外华人学者在研究中对儒家学说的某些积极意义,如求动求变、自强不息、讲求人际关系的和谐、“利用原生”和“与天地相参”等人文精神,用现代理论和方法加以阐释,在现代化理论中独树一帜。
进入80年代后,现代化理论研究在西方发达国家中进入了一个较为低落的阶段,但在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得到了兴起。特别是在我国,现代化理论研究自80年代初以来,迄今不衰,出版、发表大量的书籍、文章,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正在不断地增强。我国的现代化理论是通过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现代化的理论。
(二)现代与现代性
要理解“现代化”,就必须对现代与现代性这两个概念作一番认真的思考。现代是什么?通俗地说,现代(modern),即现在的时代;它与人们通常对时间上划分的过去、现在、未来概念中现在的含义有所不同,它是指以现在为中心向过去和未来两个方向有限的时间跨度,是边际相对确定的时间域。从世界发展的范围讲,它大致包括从17世纪以来的几个过去的世纪和未来的世纪。处在现代的国家和地区未必就是现代化了。只有具有现代性的国家和地区才是现代化了。因此我们所要研究的现代化问题,就是研究自17世纪以来人类社会发展、变动引起的各种重大事件、现象的内外原因。
作为历史时代的现代,是现代人历史的活动和现代人活动的历史。在这个历史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特点或属性,就可称之为现代性。人类学家曼宁·纳什认为,“现代性”是一种社会的和心理的结构,它促进科学运用于生产过程。这个定义尽管对现代社会的性质概括简单了一些,但它强调了现代性同科学转化为生产力紧密相关的特征,应该说是抓住了问题的主要之点。
现代性贯穿于现代社会和现代人的各个方面、各种活动中,是在经济、政治、科学、技术、思想、文化诸方面与传统社会和传统人不同的各种特性的总和。例如象征着现代社会和现代人特性的市场化、竞争性、民主化、科学性、世俗化、开放性等,都包含在现代性的涵义之中。但是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并非都具备现代性。传统性和现代性的冲突,在社会内部、在人与人之间,甚至每个人的观念和行为上,在现代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始终存在和产生着。
现代化研究者在对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特征的分析上,比较注意于这样三个方面:(1)在传统社会里,传统主义的价值占居统治地位,人们向往过去,缺乏适应新的环境的文化能力;在现代社会里,人们可以保留传统的东西,却敢于摒弃一切不必要的或阻碍文明继续进步的东西。(2)在传统社会里,世袭门第制度是法定一切社会实践的依据,这种制度是实行经济、政治和法律控制的主要工具;在现代社会里,门第关系无足轻重,人的社会地位要靠努力工作和高度进取心来获得。(3)在传统社会里,人们用带感情色彩的、迷信的和宿命的眼光看待世界,认为一切都得接受命运的安排;在现代社会里,人们不听天由命,而是富于创新、开拓意识,表现出强烈的企业家精神和对世界的理性与科学精神。从整体上讲,现代性与传统性的区别,本质上在于其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关系和社会制度,以及价值观念和精神状态有根本的不同。不过,现代性的另一方面还包含着对传统性某些因素的肯定和发展及改造。它并不全部否定传统。当代的社会发展已表明,传统中某些方面不但在现代应该保存,还能治疗因现代化带来的工具理性、实用主义、过分世俗化而产生的各种社会病。所以现代性与传统性在现代化过程中不是全部对抗关系,而是有着某些互补的作用。
(三)关于现代化的含义
现代化(modernization),作为一个概念,如何给予定义,各种现代化理论有着不同的理解或解释。概括起来有这样三个方面的解释:
1.现代化是一种进化过程的定义方法。
社会也是一个不断变化和运动着的过程,象其他生命体有着其成长、进化的过程一样,一些学者用这样的历史观来看待现代化。如赖肖尔1965年1月在日本《自由》杂志上撰文认为,现代化是现代社会中正在进行着的重要变化。吉·罗兹曼在《中国的现代化》一书中认为,现代化是人类历史上最剧烈、最深远并且显然是无可避免的一场社会变革。C·E·布莱克在《现代化的动力》中提出,现代化一词指的是近几个世纪以来,由于知识的爆炸性增长导致源远流长的改革过程所呈现的动态形式。英格尔斯在其《人的现代化》一书中,却认为现代化是一种心理态度、价值观和思想的改变过程。戴维·波普诺在《社会学》一书中写道,现代化指的是发生在一个传统的前工业社会向工业化和城市化社会转化的过程中发生的主要的社会变革。
在对过程定义方法中的争论是对现代化的完成时期看法不一。如有些学者认为现代化仍将延续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它包括“工业文明”和“后工业社会”;有的学者则认为现代化应限于“工业文明”的结束,即将或已经到来的“信息社会”属于另一个“后现代化时期”。
2.现代化作为工业社会发展阶段特征的定义方法。
社会现代化在长期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由于部分的、局部的变化而呈现阶段性,而且现代化问题始终是与发展问题联系在一起的,因此,有学者就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定义。D·辛勒将现代化的过程用在传统社会与现代化社会之间独立出一个“过渡性的社会”来解释。W·罗斯托在《经济发展阶段》中认为,社会的发展可分为五个阶段,传统社会,为起飞创造前提的阶段,成熟阶段,高额的大众消费,后又加上一个追求生活质量的阶段。并提出,去掉传统社会阶段,余下的五个阶段都可以看作是社会现代化发生、发展的诸阶段。而有些学者则将现代化定义为(1)准备的阶段。开始进行现代化变革的时期。(2)变革的阶段。全面变革的时期。(3)高度现代化阶段。
对发展阶段特征的定义,最大的争议是以什么发展为主来区分是否实现现代化。特别是对传统的经济指标尤其是国民生产总值(GNP)和国内生产总值(GDP)能否作为衡量现代化和发展阶段的指标分歧甚大。在最近联合国的一份报告中有的科学家甚至把GNP称为不良的“文化基因”。
3.现代化作为一种发展结果存在方式的定义。
由于各国现代化进程不一,发展不同,所处的条件不一致,以致有的学者试图以一些发达国家业已存在的发展特性来定义现代化。如将发达国家的经济、政治、社会、人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生活质量、环境现状等来定义现代化。这样做是要发展中国家以发达国家为赶超目标来实现现代化。有的学者甚至认为现代化就是等于“西化”。
这里引起的争论,就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或现代化模式是否具有普遍性问题。
我们认为一个概念的定义应该反映事物的本质。因此,作为一个与时代直接相关的现代化概念,反映的是同中世纪相比现世纪所发生的社会和人的根本性的变化,是工业文明及其实现过程。在时间上前后绵延几个世纪,在空间上从西欧开始逐步扩及全世界。现代化过程中,会表现出众多复杂的特征。显然以一个定义来概括这样一种复杂纷繁的历史事件是困难的,而只能借助这样的定义触及这个历史事件的最为本质的方面。
(四)关于实现现代化的一般标准
现代化作为一场广泛而又深刻的社会历史变迁,其主要特征是应该由哪些主要因素组成,或者说确定一个国家、地区已经达到了现代化状态的发展水平的标准有哪些?这也是现代化研究中长期为人关注的问题。
1960年在日本箱根举行的“日本和现代化”的国际学术讨论会上,为现代化确定了如下标准:(1)人口相对高度地集中于城市和整个社会不断上升的以城市为中心的趋势。(2)较高程度的无生命动力能源的利用,商品流通和服务设施的增长。(3)社会成员大范围的相互交流,以及这些成员对经济和政治事务的广泛参与。(4)世袭性集团的普遍瓦解,以及通过这一瓦解在社会中造成更大程度的个人社会流动性和更加多样化的个人活动领域。(5)通过个人对其环境的世俗性和日益科学性的选择,广泛普及文化知识。(6)一个延展和渗透的大众传播系统。(7)存在大规模的诸如政府、商业、工业等社会制度,以及成长中的这些制度的官僚管理组织。(8)在一个单元(如国家)控制之下大量人口不断趋向统一和一些单元(如国际关系)控制之下日益增长的相互影响。
贝迪阿·纳思·瓦尔马在《现代化问题探索》中提出了五条评判现代化的标准:(1)合理性。在为达到实际目的而采用适当手段时,合理性产生于受目标指导的行动。(2)个人主义。强调个人的尊严和追求,包括个人的倾向性和积极性、自我控制、独立工作能力、为自己的目标不懈奋斗。(3)现世主义。个人从宗教束缚中解脱出来,在世俗社会中发挥作用。(4)应用科学原理推进技术与个人目标。科学技术帮助人类去适应自然,去建立人与人之间更为良好的关系。(5)平等。不仅指法律或民权方面的平等,还意味着摆脱偏见、歧视和消除剥削。
在现代化标准问题上的讨论,涉及范围广泛,形成了多种意见。如经济方面的讨论,形成了一个发展经济学研究的热潮;社会学方面的讨论形成了结构——功能主义理论;人类学方面的讨论推动了文化和人类行为科学的发展。总之,现代化的标准涉及经济、政治、文化价值观念、社会组织、生活方式、自然资源、自然环境等诸多领域,很难一一加以具体的概述,只能将讨论标准的内容综合成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在经济方面,现代化是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的转变。所谓工业社会并不排斥农业,只是使农业和其他产业工业化;信息社会也不取消农业和工业,而是以信息技术改造农业、工业和全部产业。
第二,在政治方面,现代化是由专制制度、过渡型制度向民主制度的转变。政治上的现代化本质是民主化。
第三,在组织方面,现代化是由单一性的、不分化的社会组织向结构多样化、功能专门化转变。社会成员的分工和协作在现代社会中得到高度发展,使社会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更加社会化和高效率化。现代化也是社会组织管理和控制的现代化。
第四,在观念方面,现代化是由宿命论、迷信和宗教热忱向理性化、知识化、世俗化的转变。人不仅在经济上、政治上要成为现实世界的主体,而且要在思想、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上成为自己精神世界的主体。理性、知识、科学的力量和人们现实利益得到承认和尊重。
第五,在活动方面,现代化是由压制人的创造性向解放人的创造力和发挥人的潜能的转变。
第六,在交往方面,现代化是由封闭、地域性的人际关系向开放的、全球性的人际关系的转变。现代交通工具、通讯、大众传媒的发展,密切了各民族、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交流。这种变化既是一定的社会现代化的一个结果,也是社会进一步现代化的条件之一。
第七,在教育方面,义务教育得到普及,中等、高等教育平民化,文盲或半文盲人数不断减少。
第八,在生活方面,现代化是由以农村为主向以城市、尤其是大城市为中心转变。现代化的过程与工业化的发展直接相关,是伴随着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必然发生的过程。
第九,在能源方面,现代化是从以有生命动力源泉为主向以无生命动力源泉为主的转变。
第十,在环境方面,现代化是由顺应自然条件向改造自然环境和与自然界实现协调的转变。现代化是以人类采用科学技术改造自然开始的,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和生态问题。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人类将运用科学技术,重新实现人、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的新的平衡。
应该承认,上述现代化标准,显然还是过于抽象,不能准确地描述出一个国家、地区所处的现代化状态,人们已开始关注现代化标准的具体化或者说数量化的研究。这其中较有影响的是: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英格尔斯提出的关于现代化的十项标准(见表一),联合国社会发展研究所提出的《按贫富区分的社会指标体系》衡量发展的四大类21条款的标准(见表二)。
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地区现代化程度的指标究竟应该包括多少内容,哪些最能反映现代化的特点和本质,目前仍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不过有这样一种趋势:即人们关注的目光从过去比较重视经济领域愈来愈多地更重视非经济领域。因为实践表明,经济现代化并不能保证社会现代化的实现,过多地追求经济现代化所带来的恶果已开始在一些方面威胁或危害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表一 英格尔斯现代化10个指标
表二 联合国社会发展研究所提出的按贫富区分的社会指标体系(国际标准)
根据我们研究,我们认为当前作为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标准,以采取英格尔斯的十大指标比较妥当。首先是该指标基本抓住了现代化的主要特性;其次是较为全面,既包括经济的,也包括社会的,更重要是它比较注意人的现代化方面的设计;第三,它具有普遍性;第四,在具体操作上简便可行。当然,这十项指标规定也不是绝对不变的,其中某些数字可以结合我国的国情加以完善,如人均国民生产总值3000美元为起点,现在看来是太低了。某些反映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特殊性的方面可以增设,如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内容。如果我国今后20—30年中能够达到上述标准,可以说是基本实现了现代化。
标签:现代性论文; 现代化理论论文; 国家经济论文; 世界历史论文; 发达国家论文; 世界政治论文; 人口问题论文; 经济学论文; 现代社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