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社会科学情报理论与实践研究--历史回顾与展望_情报学论文

新世纪社会科学情报理论与实践研究--历史回顾与展望_情报学论文

走进新世纪的社科信息理论与实践研究——历史的回眸与展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世纪论文,理论论文,历史论文,信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人类已经迎来了新世纪的曙光,21世纪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其基本特征就是知识不断创新,高新技术迅速产业化。它必将对社会信息化进程起到更加促进的作用。信息作为社会发展的粘合剂,其社会功能和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巨大作用,在新世纪必将得到更加充分的展示,而信息产业作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在新世纪必将更加显露其作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助推器的巨大功能。发展知识经济,实现现代化,已成为我国新世纪的必然选择。在信息领域,网络化已成为新世纪社会发展的生命线。发展网络技术,加快信息网络建设,使计算机、数据库、数字化、虚拟化在网络化中得到充分运用,已成为新世纪信息领域研究的迫切课题。

面对新世纪知识经济和信息化浪潮的挑战,信息科学的理论和实践将得到蓬勃的发展。事实上,在新世纪,网上信息利用使社会大众成为信息科学应用的最大潜在用户群,无论是对信息环境的认识、信息意识的加强还是对信息的检索和使用,都离不开信息科学的基本知识。新世纪,信息科学知识的普及、高科技在信息产业中的应用、信息环境和软硬件的发展,都将极大地促进信息科学理论和实践的繁荣,信息科学必将成为科学领域中的一门核心学科,并将逐渐成为显学。加速研究和发展信息科学,应是新世纪科学研究中的热点。

1 社科信息学科发展的历史回顾

社会科学情报作为科学情报的有机组成部分,其研究发展较晚,直至20世纪70年代中期才刚刚起步,但由于科技情报先于社科情报活动的研究,为社科情报的理论与方法的借鉴创造了良好的基础。而社会科学的发展和繁荣,对为其研究服务的社科信息学科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对其学科研究的对象、属性、内容、特点等规律性研究更加明确,使社科信息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学术边界更加明晰,使学科的“立学”基础更加厚实,从而使社科情报学成为科学情报的一支分支学科而独立存在。

我国社科信息理论与方法研究在20世纪下半叶经过了理论与方法的引进阶段、探索“立学”阶段及从前科学向理论自觉发展的三个阶段,从而在社科情报的理论体系探索和建构上有了长足的进步。与其它国家社科信息理论相比,英美学者将社科信息理论置于情报学体系中,但对社科信息诸问题的一体性缺乏认识,忽视社科信息理论体系建设。前苏联学者虽将社科信息理论当作一个理论体系进行研究,但却割裂了这一体系与情报学的内在联系。我国社科信息理论则一开始就将自身理论置于情报学理论体系之中,努力从现代情报学中吸收营养,并很快认识到社科信息问题的一体性。这一时期出现了一批社科信息的理论专著,如《社会科学情报工作概论》、《社会科学情报学》、《社会科学情报工作导论》、《社会科学情报理论与方法》、《社会科学信息学引论》等。其中尤其是《社会科学情报理论与方法》一书,系统地总结了我国社科信息的实践活动,探索社科信息发展的规律。该书特别突出社科信息理论的个性研究,重点探讨社科信息自身的特点,为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社科信息理论与方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社科信息的实践活动已由20世纪80年代以前仅限于零散的信息报道进入到加强队伍建设、基础资料建设、理论建设、现代化手段建设的蓬勃发展时期,在社科信息工作规范化、有序化方面得到加强;在情报产品的科学化、系统化、整体化方面有了明显提高;在图书馆学、情报学整合(一体化)和实现社科信息五大系统的联合并进行整体规划、协调发展等方面,做了许多有效的工作;社科信息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及不同层次、不同系统的信息产品(包括情报研究)的生产,大大丰富了社科信息的实践活动。这一时期,情报学专业教育也得到长足的发展。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国社科信息研究正在探索如何与市场经济接轨,并加强应用研究。如这一时期开展研究的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重大项目:《面向21世纪的中国图书情报工作网络化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社科信息需求与对策研究》及《我国人文、社会科学论文统计与分析研究》、《信息社会化和我国社会科学信息资源网络建设》、《社会科学信息咨询数据库研究与建设》、《信息新技术在图书情报工作中的应用与评估》、《信息高速公路与中国的两个文明建设》、《越境数据流与中国的信息环境管理问题研究》、《面向因特网的精粹信息开发利用研究》、《信息与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效益研究》、《网络环境下我国信息社会化问题研究》、《市场信息资源建设研究》等都紧密和市场经济、网络环境研究相结合,为我国的信息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20世纪,我国社科信息理论与实践虽取得了许多成绩,但与社会信息化和信息社会化的发展要求却还存在很大差距,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社科信息学科尚缺乏公认的学科概念和完整的理论体系;(2)研究领域较狭窄,缺乏开阔的学术视野,理论深度和广度都显不足;(3)理论脱离实际,滞后于实践,传统情报学研究还占主导地位, 理论和方法都显得陈旧;(4)理论探讨多偏重于概念、特征的研究, 对社科信息实践的改革和战略、对策研究较少,缺乏理论指导力度;(5)理论思维空间狭窄,对吸收和引进其它学科和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还显得力不从心,较少体现出学科研究的新思维、新理论及与各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和融合,使自身理论难以走向成熟;(6 )偏重思维的定性研究,忽视定量分析,数学、文献计量学的原理和方法很少在社科信息研究中运用;(7)理论结构上的缺陷:社科信息具有广泛的社会性,但其理论研究却缺乏对社科信息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关系的论述,极大地削弱了社科信息巨大的社会功能。

在社科信息的实践活动中,由于对社科信息理解的狭窄,缺少开放性的信息意识,实践中缺乏开创性和开拓性,偏重于信息的收集与整理,忽视信息的传递和开发。在信息产品的开发中,偏重于为科研服务的学术信息,轻视开发为社会、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应用信息。在社科信息资源利用、信息质量、信息产值、信息设施、信息研究成果及水平等方面,都还远远满足不了社会对社科信息的需求,致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社科信息实践活动的不适应性逐渐显露,其事业发展处于困境之中,这与社科信息实践的应变能力不足密切相关。我们必须在新世纪中改变其事业发展的落寞状态,与时代发展同步前行。

2 新世纪社科信息理论与实践研究论纲

以多媒体和数字化为主要特征的“数字革命”,将使人类生活在网络之中,科学情报所处的信息环境已发生了巨大变化。新世纪,人类正面临一场新的信息革命和通讯革命,其主要特点就是信息的数字化。现时争论未来是否是无纸社会、图书馆是否会消亡,似乎还为时过早,图书馆仍将发挥为读者提供文献信息服务的社会功能,但由传统文献信息服务机构向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虚拟化、电子化发展却必定是依次必经的发展过程。“数字革命”把各种信息及其信息媒介融合在数字化上,使人类实现一体化的信息资源成为可能。数字化信息及其信息媒介构成了电子信息资源,传统情报学所阐述的情报直接交流与间接交流的界限将趋于消逝,信息服务的方式正在发生改变,网络时代宏观信息结构的机制、协调、控制和管理也都发生了变化。这是一场巨大的变革,必将对科学情报的研究产生深远的影响,并对20世纪逐渐走向规范化的传统图书馆学、情报学的研究模式提出极大的挑战,也为科学情报的发展提供了新的信息环境和机遇及动力。社科信息理论和实践研究同样要经受这场变革的压力,并把其作为本学科研究的热点、难点和前沿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2.1 新世纪的社科信息研究必须坚持“大情报观”, 改变长期以来囿于学术信息的提供与保障的服务方式

坚持“大科学”的“大情报观”还是“本份说”的“小情报观”,是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社科信息理论界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新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格局的形成,高新技术在信息科学领域的广泛应用,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国际、国内市场的激烈竞争,这些都要求社科信息必须渗透到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环境各个领域,必须面向社会、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面向市场、面向东西方相互碰撞和融合的文化,同时,应全方位地研究作为一种特有的社会现象的信息及其活动规律,将其植根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大环境之中,社科信息理论与实践才能充分发挥其社会功能,并得到蓬勃发展。

2.2 深化基础理论研究,加强应用研究

20世纪,我国社科信息理论研究在构建其学科理论体系方面虽有所建树,但其研究内容很多还是从定义或原理出发,没有脱离思辨的概念、定性研究的范围,陷入“思辨的海洋”和“概念的圈子”,使其理论缺乏现实和实践基础,削弱了理论指导实践的学术价值。情报学发展的进程是由它面临的问题及其深度决定的。新世纪信息革命所提出的许多新课题为社科理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研究内容。社科信息理论研究应进一步深化,在知识经济和高新技术迅速发展的信息环境下,应对原有理论进行补充、修正或重构,应从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高度去探索理论的实践基础。如深化在新形势下如何促进社会经济信息化进程的研究;如何开发利用社科信息资源,尤其是电子信息资源、加速社科信息服务业发展的研究,如何建立社科信息结构合理的现代化服务体系的研究;如何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为各类决策服务;竞争情报活动规律研究及社会信息交流活动规律的研究等。社科信息理论研究必须面向现实,和复杂纷呈的社会实践相结合,其理论才能有所创新,并在“百家争鸣”中有所前进,对传统情报学也才能有所突破。

社科信息学说到底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在某种意义上说,甚至可以说是一门工艺学,如信息搜集、储存、整理、加工、传递等。这门学科只有通过应用,才能体现其自身价值。社科信息研究必须调整研究方向,积极开展应用研究,为我国两个文明建设提供信息保障。

2.3 加强网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新世纪,信息已成为一种战略资源。我国政府已确定把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作为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把积极发展信息服务业作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任务,而信息科学在这方面具有发挥其学科优势的有利条件,应在这方面进行积极探索,推进我国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在新世纪的信息资源建设中,网络信息资源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要改变因特网上有害信息不断侵入的弊端,除政府要实行具体防范措施外,更重要的是应在网上进行具有中国特色的信息资源建设。我国是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泱泱大国,积淀着丰厚的东方文化底蕴,又是当代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家,社科信息工作者有责任组织开发具有我国优秀文化传统的信息资源上网,并积极开展对社科信息资源网络建设中提出的各种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如研究如何改变我国社科信息资源分布分散、部门所有和行政依附性的问题;如何开发网络社科信息资源并进行有效配置;如何对网络社科信息进行组织及加工处理和信息资源的管理;网络社科信息的共建共享及技术应用等。信息开发利用方法很多,如咨询开发法、信息集合开发法、信息反馈开发法、整体序化开发法、知识系统开发法等,但在信息时代,尤其应重视信息开发过程中的缩微化、视听化和网络化。

2.4 新环境下社科信息需求及交流活动规律研究

社会的信息需求是信息工作的起点,满足社会信息需求是信息工作的目的。信息用户需求研究虽是科学情报研究的基础理论,并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但在新形势下,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格局的逐渐形成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及人们社会生活方式的多样化,社会对社科信息的需求日益高涨,一种新的面向市场的信息观和信息时尚、信息潮流正在形成,其需求特点也正在发生重要变化:(1 )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对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所提出的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的信息需求迫切。与社会科学发展特点趋同,对经济信息及应用研究信息需求趋旺,对跨学科、综合性信息、战略发展和对策研究及学术动态信息需求增加等。(2 )决策管理各阶层对社科信息中的立足全局的综合型信息、有事实依据的分析型信息、预见未来发展的预测型信息、为决策者提供参考、借鉴的建议型信息、有对比分析的参照型信息,另外还包括各种指令型信息、经验型信息、政策法规型信息等的需求日益强烈,并在深度和广度上提出更高要求。(3 )工商企业对社科信息的需求更加强调信息的时效性、针对性和预见性。在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的利益驱动下,工商企业对竞争情报、市场变化信息更加重视。 (4)广大农民的信息意识正在加强,对在农村中建设两个文明的社科信息需求日益强化。(5)城市各阶层生活的多样化和丰富的文化、 休闲生活和文化消费为社科信息的传播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社科信息需求的扩大化,为社科信息市场的形成和消费市场化提供了发展的契机。面对社科信息需求特点的变化,新世纪社科信息研究应调整方向,改变其主要为科研、教学服务的学术性信息产品生产的局限性,开辟为社会、为公众、为决策层、为工商企业、为8亿农民提供社科信息的新方向, 视野开阔地发展社科信息市场,使社科信息走出科学殿堂,食人间烟火。

2.5 加强社科信息数据库、网络化建设研究

数据库是各种相关数据的集合,只有当信息与知识以数据库形式出现时,才能形成规模,发挥更大的效益。在全球信息技术市场上,科技信息产品占有绝对优势,但在信息服务市场上,社科信息产品、尤其是经济信息产品则占有绝对优势。1989年,全世界共有5111个商业数据库,科技和工程数据库仅占19%,其余的都是经济数据库,90年代仍在增长。我国社科数据库发展较缓慢,根据《中国数据库大全》(中国计划出版社,1996年)统计,共收录1038个数据库,社科数据库占586个, 但其中文摘库315个,题录库271个,全文数据库只有6个,以上数据库中,经济类占297个。这些数据库具有一定规模的较少,联网较少, 大都为自建自用,更新比例偏低,文摘、题录数据库偏多,信息深加工的较少,全文数据库更少,更缺乏权威性、有影响的数据库。在新世纪,社科信息必须加速和扩大数据库建设,建立各种类型的社科信息数据库,加速文献信息的数字化,并使各具特色的数据库成为网上社科信息资源。

数据库的开发必须走社会化道路,克服分散式和低水平、重复建库及自我开发、自我使用、自我推销难于形成规模的封闭型模式,把数据库推向市场和成为网上信息。

在网络建设中,由于缺少全国社科信息网络建设的整体规划及分工、实施;缺少网络建设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缺少设计、实施、评价和维护的专业人才;尤其是资金匮乏,使社科信息网络建设大大落后于其它行业。新世纪,社会科学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对两个文明建设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实现现代化的社科信息保障功能则尤为重要。再从发展信息产业角度着眼,正是突飞猛进的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驱动着人类从工业经济到知识经济的划时代转变。据近期《财富》杂志预测2000年七大投资趋势称:网络与生物科技将是其中最重要的趋势,网站将倍受青睐,网络速度越来越快,网络连接越来越多。到1998年底,全球在线人口已接近1.5亿。谨慎的预测表明,到2005年前, 全球因特网使用人口将陡升至10亿。而因特网上我国社科信息,尤其是中文社科信息则和我国的大国地位极不相称。发展我国网上社科信息并形成规模,把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信息通过第四媒体——网络传向海内外,是我国社科信息工作者应尽的责任和肩负的光荣使命。

2.6

社科信息研究与科技信息研究及信息技术应用研究领域结盟,使社科信息研究在更大的社会环境和信息环境背景下得到更大的发展

社科信息学科和科技信息学科无论是基础理论还是应用研究都存在着许多共性和共识。科学情报是一个开放系统,在“大科学”时代,社科信息研究呼唤科技信息界的帮助,科技信息要取得进一步发展,也需要社科信息领域的参与。加强两大分支学科的交流和互补,共同对学科研究中出现的一些关键问题、核心问题、前沿问题、热点、难点、疑点、盲点问题进行攻关,将是新世纪科学情报知识创新和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必由之路。

信息技术科学是一门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应用科学。据报载,世界未来学会会长爱德华·科尼什最近指出:信息技术革命对当今经济的改革,就如同工业革命对18世纪农业经济的改造。”包括第四媒体的网络、电子商务在内的信息技术革命将决定全球今后25年的发展方向,而这场革命自互联网络10年前面世即已开始。信息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一向是社科信息领域中十分薄弱的环节。最近几年,我国信息通讯网络、各种软硬件技术都取得了很大发展,其中中文处理、数据库、自动文献标引、人工智能与未来专家系统等正带来全新的情报收集、加工组织思路,必将激起情报学领域新的研究热潮,现代信息技术已成为我国情报学学科发展的助推器。社科信息研究要改变在这一领域的落后现状,必须向技术科学领域学习,并取得其帮助;而技术科学能否有效地发挥作用,往往也取决于社会科学的参与程度,因为社会科学对技术应用的社会制约和社会后果可以或是促进其推广,或是限制其作用范围,改变其应用的范围和手段,所以技术领域也需借助社会科学的支持。另外,在数字图书馆的技术应用中,光靠先进的信息技术还不足以解决数字图书馆的有效存储管理、资源共享等问题,研究的重点已不能光是技术,而应扩大到更宽广的领域,如研究数字图书馆带来的经济影响、社会影响和法律影响,研究它的政策框架、制订资源共享模式和国际标准,探讨数字图书馆网站的可靠性及使数字图书馆副产品商品化等问题,这些也必须有社科信息界的参与和共同研究,才能使技术应用的效益增值得到充分的显示。

新世纪,学科之间交叉、渗透的综合化趋势将更加明显,“大科学观”、“大情报观”共识理念将为更多学者所接受,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科学结盟势在必行。我们从现在起,就应加强与其协作、联合,为科学情报各分支学科的共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7 信息服务业和信息产业研究

信息服务业是新世纪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随着信息资源数字化和信息存取网络化的变化,一种突破时空限制并能及时满足不同信息需求的开发型、社会化服务模式必将取代传统的信息服务方式。信息服务方式的现代化、信息产品的市场化、信息咨询服务的社会化都为社科信息的理论研究、方法研究提出了许多需要探讨的新问题,必须进一步加强对用户需求变化特点、信息市场的培育和发展、信息价值、成本及收益标准的信息活动的经济问题以及信息经济、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信息产业的发展战略等问题的研究,才能使信息服务业发生革命性的变革。

新世纪为社科信息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天地,我们应抓住机遇,使我国社科信息研究和社科信息事业赢得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并取得更大的进步。

标签:;  ;  ;  ;  ;  ;  

新世纪社会科学情报理论与实践研究--历史回顾与展望_情报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