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的研究背景及意义探析论文_杨敏 杨晋锋

“互联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的研究背景及意义探析论文_杨敏 杨晋锋

“互联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的研究背景及意义探析

杨敏 杨晋锋

(云南开放大学,云南省 昆明市 650227)

摘要:“互联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一改传统教育模式,成为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改革的重要课题,值得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本文旨在对“互联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的研究背景及意义进行探析,以交融业界对此的各项研究。

关键词:“互联网+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探析

一、“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现状及趋势

“互联网+” “互联网+”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的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及其催生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指的是一切与传统的、旧的媒体相异的媒体,或者以一种全新的物质形态和时空观念,重新组合起来的媒体,就是”互联网+”。目前,以互联网和手机通讯技术为代表的”互联网+“”在大学生群体中应用已非常广泛。大学生作为社会上具有较高文化层次的特殊群体,无疑成为”互联网+“”环境下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族。

国外,“新媒体”一词是20世纪70至80年代被用来指称无法纳入传统大众传播范畴的媒体现象。此后,涌现出丹尼尔•贝尔、梅棹忠夫、雅克•艾吕尔、贝尼格以及罗杰斯等一批研究新媒体的学者。其中,罗杰斯研究新媒体给个体、组织及社会生活所提出的基本问题;Frederick Williams重点研究了新媒体带来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目前,少有涉及”互联网+”与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研究成果,而”互联网+”环境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更加少见。

国内,”互联网+”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创新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重点也是难点所在,已有研究既取得了较多成果,也存在有待开拓空间。已有研究就”互联网+”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创新、内容丰富、手段更新、机制构建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有徐建军、龚涛提出“对话教育、体验教育和隐性教育”的理念;张培方、戴刚书、汪鑫兰等认为应从更新理念、正确处理主导性和互动性的关系着手研究;郭俗丹指出以加强网络文化建设促进创新;王洪、刘智提出“利用即时通信技术”开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空间;赵阳提出“网上引导与网下教育相互配合”的机制建设;吴勇提出加强网络舆论引导为突破点构建立体化平台的建议。但是,鲜有”互联网+”视角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与方法创新的研究成果,已有的研究缺乏实证性,定量分析和前瞻预测不足,忽略地区、学校、学生等特色因素在”互联网+”环境下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提出的对策针对性不足,这也正是本研究试图着力解决之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已然是高等教育的重要部分,能否将高校学生培养为国家需要的人才,必须结合当前的社会环境趋利避害地因势利导。时下,“互联网+”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正共同作用于学生的思想观念,二者之间的博弈悄然兴起,因而也倒逼和催生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研究方向,即如何紧跟社会变化,开拓新路径,寻找新方法,一方面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适应“互联网+“环境,另一方面用思想政治教育引领高校学生对”互联网+”的使用,从而争取“互联网+”成为正义武器,直面不良网络环境携带的挑战,化险境为平夷,进而使”互联网+”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中的促进学生成长、维护校园稳定和助力地区人才培养的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互联网+”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

有效创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在当前”互联网+”环境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等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著作和实践素材,都可以便捷地通过网络、飞信、微博等进行广泛传播。另外还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收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动态信息,快捷、准确地传播健康、科学的思想政治信息,营造了积极向上的思想政治教育舆论氛围。

创设了师生交流、探讨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互联网+”的开放性、互动性及不受时空限制等优势,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设了一个极具平等、微距、即时的教育环境。它既可以结合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教育,又可以使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与接受形成协同互动的学习模式,使得师生在开展思政教育工作中可以平等、民主、方便迅捷地展开交流与讨论。

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首先,”互联网+”技术创设了一种轻松愉悦、声情融汇的教育情境,使教育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可最大限度地调动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参与性,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其次,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能够掌握最新和最全面的信息,了解各门学科的理论前沿,有利于及时、全面、准确地获悉受教育者的心理动向,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三、“互联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理论意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在于基础理论、学科领域、学科内容、学科方法的发展。”互联网+”的特殊属性,决定了其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素的可能。它不仅可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要素,也是其发展的新载体、新手段和新阵地,还是催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新领域的因子。研究”互联网+”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创新,有利于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环境理论、载体理论、方法理论等理论内容,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领域、学科内容和学科方法,使之向着既深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趋势发展。

现实意义:探索”互联网+”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政教育路径创新,一方面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革故鼎新,既改变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老方法在新时代难奏效”困境,又结合学校特色与时代特点为引领未来新发展开创新领域;另一方面,”互联网+”为传播国家意识和彰显学校特色提供更便捷的交流渠道和更广阔的融汇空间,以此为契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创新,有利于帮助高校学生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又不失本身特色地成长、成才,培养出爱国爱家、爱岗敬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专业服务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王洪,刘智著.”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3]徐建军.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M].人民出版社,2016.

[4] 王学俭,刘强.”互联网+“”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M].人民出版社,2015.

[5] 栾轶玫.《”互联网+“”新论》人民出版社,2016.

[6] 张文俊.《数字”互联网+“”概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

[7] 《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407/t20140721_47437.htm

[8] 宫承波.《”互联网+“”概论》[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6.

[9] 唐绪军.《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10] 刘川生.《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论文作者:杨敏 杨晋锋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5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2

标签:;  ;  ;  ;  ;  ;  ;  ;  

“互联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的研究背景及意义探析论文_杨敏 杨晋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