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工程建设中建材监测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建材的好坏直接关乎着工程质量和安全是否达到相关标准。本文主要对我国建材监测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初步的分析,并就这些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仅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建材检测管理;工作现状;存在的问题;对策
一、建材检测管理工作现状
1、实验室资质及能力认证
上级主管部门定期对实验室的资质和试验能力进行监督和评审,从上层对实验室检测的公平公正性做好保障。
2、检测数据自动化采集
数据自动化采集更加精准和科学,钢筋、水泥和混凝土试块、管材耐压试验等方面的指标检测,实现了数据自动化采集,报告按时间自动排序,检验试样与委托单位分离,施工单位和检测人员脱离,提高了检测的公正性。
3、检测工作实现信息化网络管理
将建材检测的结果即数据及时上传到网上,包括检测不合格的项目,与监督部门达成信息共享,以便能够及时将不合格的材料清理出施工现场。
4、试样留置制度
试样留置是按照规范将样品检测试验后保留2 ~ 3 d,并且按照程序、时间、环境和标准明确的留置,对于非破坏性检测且试样可重复检测的要保留3 d,其他则要保留2 d。这样做的好处是对于那些有疑问的检测结果,检测机构可以及时进行抽查然后追溯,及时解决问题。
5、检测人员持证上岗
检测机构应该严格要求检测人员并对他们进行专业技术考核,考核合格并拿到相关职业证书者才可以进行检测工作。与此同时,做好检测人员实验室基础理论的学习工作,对实验室操作细节和检测结果的数据修约做到熟练掌握,避免因人为操作原因致使检测结果不准确的现象发生。
6、试验用仪器设备的校准及维护保养
试验用量器及仪表应按时报有资质的计量检测部门进行校准,做好仪器的保洁工作及日常维护工作。做好仪器设备使用记录,使每一项检测过程都能够进行倒追。
二、材料检测管理机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检测机构工作性质的特殊性
建材检测的管理机构工作性质十分特殊,其工作的性质与其他企业的性质大相径庭。建材检测机构主要的检测工作是针对检测材料的分离性,在检测过程中样品抽取的不确定性还有检测过程中检测结果的不重复性等等情况,都给检测工作带来了相应的难度,而在一些检测机构中对于以上种种现象,并没有尽到相应的责任,更多的是随意修改数据,没有准确的检测结果,更有甚者对检测的结果弄虚作假,导致最终材料的检测出现问题。
2、监督机构的管理制度不明确
在材料的检测过程中,检测报告是否合理对建材的提供者以及施工的单位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检测的结果之间关系到他们之间的利益关系,这就让一些贪图利益的检测人员进行私下交易,为了一己私利不提供真实的检测结果,严重的影响到了监测的结果。而相应的检测机构并没有根据指定的制度进行工作,把监督制度当成了一种形式,对材料的检测人员的监督也不是十分严格,出现问题不深究,发了错误不追查,这大大的影响到了材料检测工作的进行。
3、检测的行为没有良好的规范
虽然在一些检测的管理方案中,明确的规定了检测的单位不能只对送来的样品进行检验,但是在实际的检测过程中,根本没有办法把作为责任主体的检测机构与施工的现场相互连接,有很多的施工单位以及监督管理单位的管理者只是通过资料的传递方式,进行相关的质量检测,这种方法根本不能对材料的质量进行更好的分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是,通常在一些检测试验中,检测的行为无法得到根本的保证,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到来,而质量的检测环境更是全面的对外开放,各种各样的问题也就随之而来,一些检测机构知识注重某些利益,对于监测的过程没有更好地进行约束。
三、建材检测管理工作改进的对策
1、完善检测信息平台,做到信息及时、准确
虽然本市已基本完成了检测行业信息管理系统,但是连网和数据上传工作还不及时,检测信息还不完整、不准确。完善检测信息平台建设,做到即时传输检测信息,相关部门及时判断、处理,对于可疑、错误的建材检测结果,可及时进入检测机构进行抽查。
2、激活施工现场和检测现场,实现两场互动
逐步将检测机构“仅对来样负责” 转变为对“工程现场质量负责”。施工现场和检测现场原来是两个相对独立的现场,对施工现场建材产品状况的描述和取样由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完成,检测单位的工作在检测现场完成,仅对来样样品的检测结果负责,往往不能真实反映建材产品的实际质量状况。应使施工现场和检测现场相互联系起来,从施工现场的建材产品信息跟踪到检测现场的检测情况,从检测现场的检测结论追溯到施工现场的建材产品状况,实现两场互动,保持施工现场和检测现场的一致性,真实反映建材产品的质量和特性。
推行检测机构参与抽样和取样制度,与见证取样相关各方共同对试样的真实性负责,确保试件能代表母体的质量状况,彻底消除检测机构“仅对来样负责” 的投机心理,并通过宣讲督促检测机构真正地加强内部管理,杜绝“弄虚作假” 行为。通过工程检测的取样、试验一体化,让作为建设工程责任主体的检测机构承担起应有的责任。
3、落实建材供应、使用、检测三方责任
从见证取样深化到三方确认,就是要紧紧抓住建材供应商,一旦检测结论产生,就能及时确认各方责任,顺利实现不合格产品的清场和对使用单位的警示。使用方,包括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合理使用和见证使用经检测合格的产品,这是保障工程质量的根本。检测方应确保检测的客观、公正,真实反映施工现场建材产品质量状况。这是保障工程质量的关键。应充分发挥这三类对象的作用,通过明确各方责任,规范各方行为,才能有效遏制检测工作中的假、乱现象。
4、整治四大顽症,针对“假、乱、低、缺” 实施整治
建立检测机构和检测人员信用档案及举报、投诉制度。检测机构及检测人员信用档案要包括检测机构和检测人员业绩、检测市场违法违规行为及其他不良行为记录。在信用档案中记录检测机构、检测人员的不良行为,并将其作为机构资质就位、业务增项和行业评估、评比的重要依据。建立信用档案和举报、投诉制度,并对不良机构和人员及时处理,起到应有的威慑作用,才能有效地减少“弄虚作假”。
建立工程质量检测飞行检查制度。建立飞行检查制度是获取工程质量检测真实信息的有效方式。也是加强对工程质量检测动态监管的重要手段。飞行检查的结果应当纳入检测机构和人员的信用档案。对于集体造假、多次造假、社会反响较大的检测单位,加大处罚力度。建立独立于业主与施工方之外的“第三方检测” 检测费用。在建设工程中单列,彻底解决检测机构的依附性,完善检测机构的公正地位。采用检测机构的社会化检测、质监机构对建材和成品的监督抽测及施工企业内部检测控制相结合的办法。施工企业内部试验室仅作为本企业内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一个部门,其出具的检测报告不得作为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的资料。实行重大工程检测的招标化。在建立市场信用制度的前提下,对重要工程、重点工程、大型工程可建立工程检测的招标化制度,这有助于检测市场的合理发展和竞争。同时避免了委托单位将同一单位工程中的同一类型检测项目,委托给多家检测机构进行检测的行为。
四、结语
对于建筑施工项目中建材的检测管理过程,工程管理实施流程的形式是非常复杂的。针对这环节存在的问题应当从其它角度进行思考,科学可行地快速解决建筑工程问题,从而有利于达到全方位的系统项目执行目标。因为建筑施工材料的技术检测状况直接影响到建筑行业的稳步发展,为了能够确保一个安全有效、和谐舒适的社会环境,应当大力提高有关建筑工程建材检测人员本身的专业素质与职业素养,健全系统严谨的监督管理机制,合理有序地监督专业检测人员的技术工作。
参考文献:
[1]银艳玉.建材检测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房地产导刊,2013(03).
[2]李金华.浅析建材检测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5).
论文作者:干天银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8
标签:检测机构论文; 建材论文; 工作论文; 人员论文; 施工现场论文; 工程论文; 现场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