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要多培养学生探讨问题的能力论文_韩彦青

小学数学教学要多培养学生探讨问题的能力论文_韩彦青

山西省长治县工业园区学校 047100

新的课程标准对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以及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明确的说明,所以教师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要努力培养小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呢?以下是我的几点简单的认识:

一、与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问题是创新的起点,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而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呢?我有几点自己的看法:

1.让学生敢于提问。在传统教学的影响下,学生习惯于解决教师或教材提出的问题,而不习惯也没有机会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索,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小学生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有意识地设置“问”的情境,使学生形成认知冲突,主动地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减法时,我首先出示了商店一角的物品以及价钱,问学生:看到这些,你想提什么问题?学生在思考后提出了如下问题:一个羽毛球和一支钢笔一共多少元?一本书比一个练习本多多少元?一个乒乓球比一个篮球便宜多少元?三个羽毛球和三个乒乓球一共多少元?……这些问题有学过的加法的问题,我就及时解决,复习了旧知识,而且也有新知识,尽管这节课无法一一解答这些问题,但这些问题可以使学生通过自己的积极主动去学习和探索知识。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采用讲故事、猜谜语、游戏、比赛等形式,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动的实物内容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心理上的疑问,形成悬念的问题。

2.让学生善于敢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实现要教给学生寻找问题的方法,如在指导“生长点”上找问题,也就是要在实现从旧知识到新知识的迁移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在知识的“结合点”找问题,也就是要在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上发现问题,从自己不明白、不理解、认识不清楚的地方找问题,使学生认识到只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就能发现处处有数学问题。其次,要教给学生分析与综合的方法,从结论出发,追溯到必须知道的条件,或从条件出发,逐步推导结论。如,要求这个问题,必须知道哪些条件?根据这些条件,能解决什么问题?……在教学中,教师不要为问题而提问,要逐步提高问题的质量,尽可能清楚明白地表述问题,鼓励学生提出具有独创性的问题,使提问切实有助于学生的发展。

3.让学生乐于提问。适时进行正面评价,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学生就会乐于提问。教学中,学生即使提出一些很简单或根本就没有什么意义的问题,教师都必须根据情况给出积极的评价,并抓住时机进行引导,教学生如何分析题意、怎样问才有意义。对问得不好的同学,千万不要责备、讥笑,也决不允许班上其他同学取笑。尤其对学困生,只要他们提出问题,教师就要给予充分的表扬和鼓励,注意保护这些学生“问”的积极性。他们为了追求一次一次的成功,积极思考,全心投入,只要有机会、有疑问,便会毫无拘束地抢着提问,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扎实教学,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决问题是数学的核心,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是数学教育的重要目标,国内外历来的数学课程都把将解决问题作为重要的目标。学习数学又离不开解题,美国著名数学家哈尔莫斯的名言“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表达了问题在数学学科中的重要性。

美国数学教育家波利亚的《怎样解题》之所以成为数学教育研究中的经典,也正说明解决问题在数学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我一直致力于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也做了一些自己的尝试。

1.问题中基本数量关系的训练。掌握数量关系是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依据,学生不会审题、不理解题意是数学教学中的难点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加强对学生进行理解数量关系的强化训练,就会使学生比较熟练地掌握基本数量关系、正确合理地解题。

2.利用线段图帮助分析,讨论汇报,激发学生兴趣。在课上要组织学生合作讨论,它是让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有效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时机,采用多种形式,放手让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如应用题:“饲养小组养了10只黑兔,养的白兔比黑兔多6只,一共养了多少只?”引导学生画线段图,让学生先进行小组讨论:在线段图中,白兔的只数怎么表示?这一问题是解决本题的难点,留给了学生思维的空间:“这条线段怎么画,才能使白兔比黑兔多6只?”学生在讨论中互相启发,开阔了思路,得出了结论。这种抽象的问题通过讨论,转化成直观的线段图,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了升华,发挥了学生间优势互补的作用,提高了参与的效度,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自行探索的兴趣。

3.在观察比较、辨别异同中解决问题。在低年级中,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是学习解决问题的最好途径。在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抓住新、旧知识的联系,设计出能突破难点的具有对比性的练习,让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形成新旧知识矛盾冲突,激起他们寻根问底的认知心理趋向。如两步应用题,设计了复习题:饲养小组养了10只黑兔、16只白兔,一共养了多少只?把第二个条件改为:饲养小组养了10只黑兔,养的白兔比黑兔多6只,一共多少只兔?理解新知后,教师有计划地在黑板上出示这两道题,引导学生观察应用题的已知条件,再比较这两题解答方法的异同点。通过分组讨论,自主地解决问题,突破了难点,掌握了知识重点。

总之,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只有教师时刻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且发现问题,让学生积极地去探索,去寻找解题方法,那么,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才能得到有效发展,学生才能自觉地走上创造性之路。

论文作者:韩彦青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7年1月总第2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3

标签:;  ;  ;  ;  ;  ;  ;  ;  

小学数学教学要多培养学生探讨问题的能力论文_韩彦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