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高层建筑;滑模施工技术;墙体;楼板
前言:高层建筑的本质特征,如楼层高、垂直度高等决定了其施工的复杂性与困难性。滑膜施工技术作为我国现浇混凝土结构工程项目施工中应用广泛且机械化水平相对较高的施工技术,在提升高层建筑施工质量,保障施工安全作业,推动施工品质、安全、经济等协调发展上存在积极影响。相较于普通建筑工程施工,高层建筑所面临的施工环境较为复杂,这种复杂施工环境的应对直接关系着高层建筑施工安全,近年来滑模施工技术在我国高层建筑施工领域的广泛应用也得益于此,而为了最大化发挥滑模施工技术效用,
一、高层建筑施工中的滑模施工技术概述
1.1滑模概念
滑模施工是一种现浇混凝土工程中机械化程度高、具有移动成型特点的施工工艺,其中滑模系统主要由模板系统、提升承重系统、操作平台系统和液压动力系统组成。
1.2滑模优缺点分析
结合自身实践,本文总结了如下高层建筑施工中的滑模施工技术优缺点:优点:机械化程度高、施工进度快、可节省支模和搭设脚手架所需的工料、混凝土表面平整度高、施工安全性高、施工工期短。这些优点正是该技术在我国实现广泛应用的原因所在。缺点:对作业人员素质要求较高、无法用于四面收缩的构件施工。
二、高层建筑中常见的滑膜施工工艺
在高层建筑施工中,滑膜施工技术的应用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1)“墙体先滑,楼板紧跟”。即,在实践施工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根据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要求与技术标准,进行墙体滑板的浇筑施工。值得注意的是,在此过程中需做好连接楼板的孔洞或者是胡子孔的预留工作。当滑板进行滑动时,需根据滑板滑动实际情况适当的移动工作台。值得注意的是,工作台移动过程中应控制好胡子筋所在位置,及时纠正出现偏移的胡子筋,以保证平台移动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与此同时,当完成部分墙体浇筑工作后,需及时做好楼板的支模工作以及胡子筋的固定工作,同时在对墙体上面的楼层进行滑板浇筑过程中,应做好施工安全防范措施,保证工程施工的安全。需要对楼板进行浇筑,以提升整体施工质量与品。通常情况下,应用该工艺技术进行高层建筑施工时,需
保证墙体施工与楼板施工的分开作业,控制好各环节施工进程,保证施工作业时间的充裕,以有效保障各环节施工质量,提升工程项目整体施工效果。
(2)“墙体与楼板共同施工”。即,在实践施工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根据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要求与标准,确定墙体滑板浇筑的高度。在此过程中,需以滑板底标高为基准,进行墙体滑板的浇筑。确定模板所在位置,并进行固定。在此过程中,先进性墙体空滑,并利用钢筋进行模板固定,同时为进一步提升施工安全性与稳定性,对模板与墙面进行检修,保证模板与墙面的清洁度、完整度,达到洁净无杂质要求。与此同时,滑动模板,使滑膜内模板脱空,且与平楼面标准位置持平,停止滑动,将移动工作平台进行吊开操作。值得注意的是,需要做好安全检验工作,包括绑扎钢筋的质量检验,楼板与阳台支模的质量检验等,以提升施工安全性。此外,将L型的堵板安装到内模板下口处。进行滑模底板吊装,将其安置在上层楼板模板位置,并配置支撑结构,用时利用门窗家口进行施工平台处理,构建封闭的施工平台,提升平台滑动效果[3]。墙体与楼板的共同施工,在提升高层建筑整体性能方面存在积极影响,同时可实现施工工期的节约。但在实践操作过程中,易受高层建筑楼层高度的影响,出现板底损坏问题。因此,应用该方法时,需注重施工安全管理,做好换班支撑与加固措施,提升施工安全水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滑模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施工工艺
3.1先滑墙体,后进楼板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如果使用先滑墙体,后进楼板的施工工艺,就需先浇筑墙体滑板,在浇筑过程中,也需将楼板连接胡子筋或者板间空洞进行预留,而从下向上滑动滑板时,需要向上移动整个施工平台,当滑板到达预留的胡子筋时,需找到胡子筋并对其进行扳正。而后采用滑板浇筑对墙体以上的楼层进行施工作业,并进行楼板支模和捆绑胡子筋工作,在上述施工作业结束后,要仔细检查以防因施工不规范使高层建筑存在安全隐患。最后对各楼板进行混凝土浇筑,从而使搞成建筑墙体结构质量得到保障。在使用这种工艺进行施工过程中,墙体滑升与楼板施工之间没有联系,使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各项施工工序,同时楼板的一次抹光得以实现,使楼板质量得到保障。在施工过程中采用先滑墙体,后进楼板的施工工艺,可以提前完成内墙装修及安装水电的作业。
3.2墙体楼板与楼板共同施工
施工内容:①将浇筑墙体滑板时,位置要达到滑板底标高度;②在墙体滑板浇筑结束后,通过绑扎墙体空滑与钢筋,将模板的位置固定;③在检修墙面时,要将模板清理干净,提升滑板的稳定性,同时避免因滑板失稳给施工人员造成的安全事故[3];④在检修和清理工作结束后,将滑模内膜板的脱空下口滑动到与平楼面标高处齐平处,从而使高层建筑安全施工得到保障;⑤将活动平台吊离所处位置后,对阳台和楼板进行支模、钢筋捆绑等工作,并在结束后对其进行安全隐患的排查工作,同时将L型的堵板安装在内模板的下口处;⑥滑模底板吊到上层楼板的模板位置上,支撑与封闭施工平台的工作要及时进行,将一层的门窗家口出安装施工平台周围,可以使高层建筑的墙体结构施工过程的上下滑动更加方便,从而使高层建筑施工可以快速完成。
四、滑模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实际应用
4.1工程概况
为提升研究的实践价值,本文选择了某地S高层建筑作为研究对象,该高层建筑工34层,为核心筒中心对称结构,由几个方筒、两片剪力墙组成,由于不同楼层核心筒混凝土等级不同且禁止结构框架上下位置变化较小,因此该工程采用了滑模施工技术开展施工。
4.2技术方案选择
结合S高层建筑实际,施工单位采用了“现浇+滑模”的组合施工方式,现浇施工负责外部梁柱板,而滑模施工则负责核心筒。为保证滑模施工技术的高质量应用,施工单位采用了液压提升系统、操作平台系统、模板结构组成的液压滑模系统进行滑模施工,由于S高层建筑筒体中间对称,因此使用的滑模系统被分为独立的两套系统,同时采用了“一滑一浇”的施工方法,设计阶段将滑模施工平均滑升速度控制在了20cm/h。
4.3施工关键点控制
4.3.1模板系统安装
为保证液压滑模系统较好满足S高层建筑施工需要,施工单位在安装滑模系统前开展了一系列准备工作,这里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控制台与千斤顶等装置机械性能检测、滑模构件数量与规则型号检测、施工缝凿毛处理与清理。值得注意的是,为更好满足滑模施工技术应用需要,施工单位还在S高层建筑搭建了部分层板平台,以满足没有混凝土楼板支持前提下开展滑模施工,其中模板系统安装采用了半筒到半筒的组装顺序,由此可为后期流水施工提供有力支持。在具体的滑模系统安装中,该安装采用了统一指挥、及时检查验收措施,其中操作平台的木楞间距离被控制在500mm左右,支撑杆在安装前事先进行了剖口处理,而在支撑杆顺利试运行,施工人员正式开展了支撑杆安装。值得注意的是,为保证支撑杆安装质量,施工人员在安装中采用了错开布置措施,并通过严格管理避免了滑模构件出现损伤、保证了连接部分质量。
小结:随着高层建筑成为现今建筑工程施工中主要施工类型,滑模施工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使高层建筑施工的安全性得到提升的同时,充分利用高层建筑周围空间,有效提升高层建筑工程质量。施工人员采用滑模施工技术进行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标准的操作规范及施工要求进行高层建筑施工,从而使高层建筑施工的连续性得到保障的同时,也使高层建筑的整体安全性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闫勇钢,西红磊.高层建筑施工中的滑模施工技术要点[J].科技风,2018(24):188.
[2]梁尔军.高层建筑施工中滑模施工技术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25):50.
[3]苏键忠.高层建筑施工中的滑模施工技术要点初探[J].建材与装饰,2018(21):10~11.
论文作者:邓继红,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第0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6
标签:楼板论文; 墙体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高层建筑论文; 滑板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高层论文; 《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第0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