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全庆 厉春花 上海市浦东新区光明中医医院放射科 上海 浦东 201300
【摘要】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是新生儿常见的先天性肺部疾病,一般多发于早产儿,近年来,经典型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发病率有明显降低,但新型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发病率明显提高,特别是随着多层螺旋CT的普及检查水平的提高对新型支发育不良检出率有明显上升,目前临床一般采用影像学方法对新生儿及成人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进行诊断。
【关键词】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影像学;X线;CT;核磁共振;分析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包括经典型及新型,经典型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为在胎龄36周时,胸片有特征性改变,在新生儿出生28天后,呼吸依然需要氧气的支持,产妇在生产前服用糖皮质激素或者在产后对新生儿进行保护性通气及应用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可减少经典型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发病率【1】,但临床症状轻微、影像学无特征性改变的不典型即新型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患儿的人数逐渐上升。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如不及时进行诊断及治疗,会导致肺大疱、肺纤维化的形成,所以早期诊断及治疗对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患儿的预后有很大的影响【2】,临床一般采用影像学手段对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进行诊断,笔者就对支气管发育不良的影像学特征进行分析,内容如下。
1.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定义
1967年Northway等首次提出了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概念,认为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继发于严重呼吸窘迫综合征,同时与氧毒性及机械通气气压伤等有密切的关系。1979年,Bancalari等将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定义为:患呼吸衰竭的新生儿;需要进行季节通气3天以上且持续给氧28天以上;具有呼吸困难体征及肺部影像学表现【3】。2000年,在美国多家卫生研究机构的研讨会上制定了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新定义:新生儿持续用氧28天以上;肺部放射学异常表现。
2.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病理学特点
经典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主要病理特征为支气管及分支变化异常,有明显的纤维增生及炎症;新型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主要特征为肺泡及肺微血管发育不良,具体表现为肺泡结构简单化,肺泡数量减少,体积增大,肺有胚胎化的趋势【4】。
3.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影像学特征
3.1 X线
在早期,Northway等对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患儿进行X线检查,将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划分为四期,Ⅰ期,时间为1~3天,患儿的双肺有毛玻璃影,有肺透明膜病变样改变;Ⅱ期,时间为4~10天,有明显的肺实质改变;Ⅲ期,时间为11~30天,双肺有较多的低密度区,伴有肺不张;Ⅳ期,时间30天以上,低密度区有明显扩大,呈囊泡状,同时两肺的结构紊乱,有斑片影,存在过度充气及肺不张。随着治疗方法的改变,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病理特征有明显的变化,X线图像特征与经典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也有很大的改变,早期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一般无明显变化或者图像模糊,肺纹理增粗、增多、紊乱等,但依然可以对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病理演变进行客观的评价【5】。发展到目前,X线检查只是作为对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初步评估的方法,不可用作疾病严重性的评估依据。
3.2 CT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患儿的早期诊断对其的预后有很大的影响,但X线的图像模糊,对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早期诊断较为困难,一般要等患儿发展到一个月以后才能诊断,所以患儿在早期应该进行CT检查。与X线检查相比,CT的诊断准确率高出很多,更容易发现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患儿的肺结构异常,主要表现为肺野有实变影及毛玻璃状影、囊状透亮及过度充气影,胸膜下三角密度增高影,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病变一般发于两侧下肺,且呈对称性分布【6】。随着年龄增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影像学表现更加明显,有资料显示,CT诊断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主要依据为多发囊泡影,主要是由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病理改变体现在肺泡及肺微血管发育不良(如下图)。胸部CT诊断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在临床应用广泛,可以发现肺部的各种间质性病变,对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7】。
(图中可见左肺支气管发育不良,左下肺支气管囊泡样扩张及左下肺间质样改变,左侧胸膜局限性增厚,纵膈左移,右肺代偿性增大。)
3.3核磁共振
在早期,采用核磁共振诊断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应用较少,虽然核磁共振没有辐射,但由于肺部的组织内只含少量的质子,与邻近组织具有较大的磁敏感率,同时核磁共振还受患儿心脏搏动及呼吸运动的影响,所以,核磁共振检查在肺部的应用均被限制【8】。但近年来,核磁共振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使得核磁共振已经能够用于对肺实质进行观察,根据图像提供的密度可以对积水的分布及量进行判断,也可以对患儿肺损伤的情况进行评估,一般肺损伤部位具有较高的质子密度影。同时核磁共振还具有多平面、多参数的成像技术,可以对病变部位进行定位、定性、定量的诊断。
4小结
X线检查、CT检查及核磁共振检查均可用于诊断支气管肺发育不良,但由于X线的模糊征象,不可作为支气管肺发育不良严重程度的评估依据,但可初步评估新型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肺功能。CT是诊断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最常用的方法,与X线比较具有很大的优势,不仅能清晰显示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后期现象,对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早期现象也有清晰的显示,同时在CT的基础上,发展了较多的检查技术,如MSCT、高分辨CT、HRCT等,均对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有很好的显示。核磁共振用于诊断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应用还较少,但随着科学的发展及技术的提升,核磁共振检查有望广泛应用于诊断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参考资料
[1]陈勇.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影像诊断探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4,06(1):47-48.
[2]夏秋萍,云青,刘学英等.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DR影像诊断分析[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1,27(2):72-73.
[3]胡朝晖.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临床早期影像学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0,7(12):135-136.
[4]赵晨,李赟,郁开朗等.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临床及X线分析(附11例)[J].临床肺科杂志,2014,19(1):164-165.
[5]王瑞珠,唐文伟.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影像分析[J].江苏医药,2010,36(12):1379-1381,前插1.
[6]劳国荣,张剑,罗世康等.呼吸窘迫综合征并发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早期胸部影像的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3,05(13):94-96.
[7]任艳丽,孔祥永,杜志方等.不同程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早产儿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5,16(5):440-444.
[8]陈明井,何玲,徐晔等.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影像学研究进展[J].放射学实践,2015,30(2):180-182.
论文作者:杜全庆 厉春花
论文发表刊物:《卫生部公告》2015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4
标签:支气管论文; 不良论文; 核磁共振论文; 影像论文; 患儿论文; 肺部论文; 新生儿论文; 《卫生部公告》2015年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