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语文课堂的内涵论文_钮政军

丰富语文课堂的内涵论文_钮政军

摘要:传统的语文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的德育工作,是值得我们研究和思考的重大课题。本文从分析当前中学语文教学中德育工作面临的困惑和原因入手,结合自己的一些实践和体会,努力探索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切实有效的新途径,使人文精神重新回归到课堂中。

关键词:语文教学;人文精神;德育渗透

德国哲学家康德说过:“我们经常怀着无限的赞美和敬畏心来看待的东西有二:一个是高悬在上空的星斗灿烂的天空;另一个是内心的道德规律。”可见,道德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以及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由此可见,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因此,我们应该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并不断地探索进行德育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加强研究与实践,使德育工作与中学语文教学工作互相促进、同步提高。

语文课堂是师生心灵的栖息地,它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教给孩子某种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它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和思想——代表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一个人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并最终积淀为精神世界中最深层、最基本的东西——价值观和人生观。”语文教学无论阅读还是写作,都无法避开现实,对人生、社会、世界的看法总在其中。可见,一堂有魅力的语文课,它应该是“学生人生中一段生命经历”,充满个性化体验。所谓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新课改下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以个性的生命体验去诠释课文,评析文章的意蕴,再以真我的语言去诠释自己心中的“哈姆雷特”,这样的语文课堂才能使学生的心灵得以交流、撞击、放飞,得到生命的满足,找到生命的意义,丰富学生精神的家园。?

?? ?一、在语文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增强德育教育

有段时间,语文课程在内容设置上机械地紧跟“形势”,过于空泛,没有能准确、充分地反映和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中学生成长的需求,使教育内容严重滞后。而当前的中学生思想活跃、观念新颖、信息灵通,这都迫切要求课程内容多色彩、大容量。新的语文教材应该说已基本达到了这个要求,集中了古今中外名家名作几百篇。其中,情景交融的诗歌,诗意盎然的散文,引人入胜的小说,催人泪下的剧作占相当大的比例。这些文章都蕴含着浓郁的情感因素,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作为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寻找教材内容与德育工作相渗透的最佳结合点,使二者融为一体。用故事中人物的高尚品德来感染学生,用文章所体现的积极内容来陶冶学生,促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不会使德育成为空泛的口头说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目前,中学生对社会的接触和了解越来越广泛,在一定程度上,社会上不良风气和不正确的思想意识对他们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有时甚至会超过语文课正面教育的作用。在学校中,我们总是从正面去教育和引导学生,教育的内容是真、善、美的东西,而当他们一旦接触到不良的低俗的社会现象时,往往会觉得社会现状与自己追求的社会理想和希望有很大的差距,从而对正面的教育会产生怀疑,甚至会产生不良的思想意识。面对这样的困境,尤其是在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这一背景下,我们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更大的挑战。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德育的渗透,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精神的家园,已刻不容缓。那么,如何更好地把德育渗透于语文教学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呢?

二、在语文教学改革中,运用符合新教育理念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1.在教育形式上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化。中学生生活不断发展社会大环境中,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广泛的接触,思想观念也受其影响。如果德育仅局限于课堂教育,势必难以适应中学生多角度的视野和全方位的思维。因此,在教育形式上应认真研究中学生的特点和规律,采取中学生喜闻乐见和生动活泼的方式。一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的思想开放。教师应该让学生畅谈自己的认识、观点,即便是错误的,也允许其充分地暴露出来,然后再加以甄别、引导,这样既有利于营造畅所欲言、民主平等的教育氛围,又有利于体现教育的针对性。二是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从校内向校外延伸。在语文课堂教育的同时,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让学生的思想在活动中进一步得到体验,得到升华。

2.在教学方法上由注重知识传授向注重素质的提高和情感的培养转变。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这就要求我们充分挖掘课文的内涵并凭借语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受到思想熏陶。如教学《老人与海》选文时,在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可以让学生边看书边听录音,把学生带入桑迪亚哥所表现出来的“硬汉”品质中,再联系学生的个人经历,学生强烈的自我实现意识马上被调动起来,更加坚定了克服困难的决心战胜挫折的勇气,从而使学生的情感得到体验,得到发展。

3.在教育方法上做到“灌”和“导”相结合,变“被动”为“主动”。传统语文教学中,学生缺乏主动参与及自我意识,多被动接受,教师、教材、课堂的圈子压抑和扼制其创造性。新课程注重学生是教学的主人,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去发现问题、大胆发问。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创设质疑情境,让学生由过去的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索发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个性。

总之,语文学科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语文课堂注重人文性,需要人文精神。新课改下的中学语文教学必须与德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充分挖掘语言文字中丰富的思想内容,在教学中自然而然地渗透德育教育,“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渗透思想教育”,才能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受到德育的情感熏陶,让“空白”丰富语文课堂,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真正寻找到自身的精神家园。

(作者单位: 山西省临汾市洪洞职业中学? 041600)

论文作者:钮政军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年4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7/7/6

标签:;  ;  ;  ;  ;  ;  ;  ;  

丰富语文课堂的内涵论文_钮政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