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山、瑶山扶贫开发的经验与问题_贫困人口论文

马山、瑶山扶贫开发的经验与问题_贫困人口论文

麻山、瑶山扶贫开发:经验与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扶贫开发论文,经验论文,瑶山论文,麻山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贵州省麻山、瑶山地区,是少数民族贫困人口集中、贫困程度深、稳定解决温饱难度大的典型地区,是贵州省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

长期以来,麻山、瑶山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严重滞后,这是历史、自然条件、社会发育等诸多因素所造成。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两山”地区经济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与全国全省发展水平相比,差距很大。对此,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和各民族干部群众十分关注,并成为全省扶贫工作中的难点和焦点问题。为了准确摸清“两山”地区的贫困状况,为省委、省政府决策当好参谋,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开发步伐,1993年8月至10月, 贵州省民委和省政协民族宗教工妇青委员会联合牵头,组织民委系统干部、省政协委员、有关专家学者和黔南自治州、黔西南自治州、安顺地区及望谟、罗甸、紫云、惠水、平塘、长顺6县有关同志100多人,对集中连片的少数民族聚居的麻山片区进行深入全面的经济社会状况调查,写出一系列专题调研报告,辑录了真实感人的反映极贫实况的《麻山在呼唤》录像片,引起省委、省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随后,1994年2月, 在黔的全国政协委员又对贵州又一个极贫少数民族地区——荔波县瑶山片区进行了实地视察,提出加快瑶山脱贫步伐的意见和建议。省委、省政府采纳了麻山调查和瑶山视察的建议,于1994年8月向全省发出了《关于加快麻山、 瑶山地区扶贫开发的通知》,决定建立麻山、瑶山地区扶贫开发试验区,对“两山”扶贫开发采取特殊政策和措施:一是从1994年到2000年,每年从专项扶贫贷款中划出700万元(1997年增为1400万元), 直接安排到“两山”地区的26个乡镇(麻山镇后来恢复为麻山乡、纳夜镇);二是从1994年起,连续5年,每年从以工代赈资金中安排500万元,用于“两山”26个乡镇农田基本建设、人畜饮水和修建乡村公路;三是为加强对“两山”扶贫开发工作的领导,成立“两山”扶贫开发试验区领导小组,由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任组长、副组长,并分别在“两山”片区的7 个县建立联系点;四是由省计委、经委、民委、教委、科委、农经委、财政厅牵头,组织省级有关厅局,分别在一个县帮扶一个乡镇,其余乡镇由所在地、州和所在县有关部门实行定点帮扶;五是在望谟、罗甸、长顺、紫云等县实施世界银行缓解中国西南贫困地区扶贫项目,向麻山地区所辖乡镇倾斜,把项目覆盖到极贫村、组和农户;六是省直各有关部门结合自己的业务工作,制订对“两山”地区的扶贫攻坚计划,并发挥各自的资金、技术优势,在项目安排上尽可能向“两山”地区倾斜,加大投入力度;七是在“两山”地区工作任职满 6年(两届)以上的乡镇党政一把手,工作成绩突出的,经地、州组织人事部门考核,地、州党委批准,可享受副县级待遇,对政绩突出的副职和其他干部,给予表彰和奖励;八是继续动员社会各界支持“两山”地区的开发,帮助开发智力、培训人才、开发资源、兴办企业。与此同时,持续开展向“两山”送温暖献爱心活动。自此,正式拉开了“两山”地区扶贫攻坚的序幕。

从1994年到1997年3年时间,通过内外帮扶,上下结合, 全社会参与,多层次多形式的扶贫攻坚,上述一系列特殊政策和措施在“两山”贫困地区落实得怎么样?麻山、瑶山地区扶贫开发成效如何?扶贫开发过程中创造了什么经验?存在什么问题?这是全省上下、省内省外共同关心的一件大事。作为“两山”地区扶贫开发牵头单位之一的贵州省民委,根据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始终关注着少数民族贫困人口最为集中的“两山”地区扶贫攻坚这件大事。因此,立足于全省扶贫攻坚的大局,立足于为省委、省政府当好参谋、助手的需要,将调查研究省委、省政府特殊政策和措施在“两山”地区的落实情况作为省民委1997年的工作重点之一。从4月下旬到7月中旬,分别由委领导带队,派出由政策研究室、经济建设处和计划财务处有关人员组成的调研组,先后前往罗甸、长顺、荔波、望谟、紫云、惠水、平塘7个县,采取分级座谈、 现场考察、点面结合的方法,看基地、看果园、看牛羊、看梯地、看水窖、看医院、看学校,走访脱贫户和极贫户,与地州县领导和扶贫办、计委、民委、教委、民政等部门负责人交换意见。历时两个多月的调查研究,随时随处都能感受到,从省直、地州到“两山”7县及26 个乡镇,实施“两山”扶贫攻坚3年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同心协力,认真贯彻执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麻山、瑶山地区扶贫开发的战略决策,把“两山”扶贫开发列入各自的工作日程,列入“两山”7 县及各乡镇党委、政府的政绩考核目标,实行分头包乡镇、包村组、蹲点挂钩扶贫责任制,制定扶贫攻坚计划,明确各自的责任目标,在上级领导机关和职能部门的支持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帮助下,省委、省政府关于“两山”扶贫开发的政策措施得到较好的落实,通过艰苦奋斗,投入大量资金、技术、人力、物资,大搞科教兴农,建成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和增加农民收益的生产项目,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探索出许多脱贫致富的经验,麻山、瑶山贫困群众的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出现了可喜的局面。

成绩与经验

经验之一:集中力量,加大力度,全方位扶贫攻坚。1986年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扶贫工作以来,通过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资金,通过社会各界各个方面的大力支持,“两山”贫困地区的面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许多乡村解决了缺水、缺电、不通公路的问题,部分贫困农户解决了温饱,一些人还实现了小康。然而,由于长期的封闭落后,自然条件恶劣,人口素质低下,麻山、瑶山地区贫困程度仍然很深,仍然是贵州最贫困的地区之一。要实现在本世纪末解决温饱的目标,麻山、瑶山成为全省扶贫攻坚最艰难的部位。

建立“麻山、瑶山扶贫开发试验区”以后,对麻山、瑶山这两个扶贫攻坚的重点和难点地区,全省上下全力实施省委、省政府的总体部署,加大力度,配套投入,在重点和难点部位扶贫攻坚。荔波县瑶山瑶族乡和瑶麓瑶族乡,是黔南自治州最贫困的地方,地处高寒石山区,交通闭塞,缺水少电,耕作方式原始,生产力低下,自然条件十分恶劣。针对这两个特困乡的贫困特点和需要,从1994年起,一是实行定点扶贫责任制,省教委、省社科联和州县有关单位定点到乡扶贫,荔波县四大班子领导成员都有各自的扶贫联系点,县直机关分片包村扶贫,不脱贫不脱钩,脱贫脱钩不断线。二是建立专门的“两瑶”扶贫开发试验区管理委员会,抽调3名县级领导干部和10多名县机关骨干及农技人员, 分别进驻瑶山乡和瑶麓乡定点扶持,全程服务,负责领导和组织实施“两瑶”的扶贫开发。三是与“两山”地区其他乡镇一样,明确脱贫目标,一次规划,一次论证,一次审批,分期实施,要求到1997年使瑶山乡80%的农户稳定解决温饱,瑶麓乡全部脱贫;到2000年瑶山乡实现脱贫,瑶麓乡开始走向富裕。四是给予优惠政策,除省里给政策外,县里对瑶山、瑶麓两乡也给予重点倾斜。从1994年起,5 年内“两瑶”地区属县级管理的税费,如数返还乡政府,作扶贫开发基金;5 年内减免瑶族村寨农业税;连续3年每年由县财政拨出20万元专款, 作为“两瑶”扶贫开发启动资金;无偿供应用材林树苗,以苗放贷经济林树苗,并保证农用物资供应。五是加大资金投入,从1994年到1997年,“两瑶”获得各类资金扶持1100多万元,修建乡村公路18.5公里,实现瑶山村村通简易公路,架设输电线路7公里,修水池两个,人畜饮水渠道12公里, 新修瑶山乡农贸市场800平方米,坡改梯1600多亩。香港邵逸夫先生捐款80 万港元,国家民委、省民委、省教委等匹配100 万人民币的瑶山逸夫中学建成启用,建成地面卫星接收站并开通闭路电视,造林8830亩,发展黑山羊2600只,用专项扶贫贷款建成木材加工厂,购置5 辆东风汽车跑运输等等。通过集中投入,加大力度,全方位扶贫,“两瑶”片区扶贫攻坚取得明显成效。到1996年,这两个瑶族乡农民人均纯收入720元, 人均占有粮食331.6公斤,分别比1993年增加489元和146.6公斤粮。 其中瑶麓乡变化最大,199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已达1022元,绝大多数农户温饱问题已经解决。经统计,1996年“两山”26个乡镇农民人均占有粮食301公斤,比1993年增加55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596元,饮水困难的人口从21.32万人下降到15.6万人。324个村中有171个村通了公路,178个村通了电,10个乡镇通了程控电话。

经验之二:由过去单纯的帮钱帮物、发放救济钱物向开发式扶贫、注重提高贫困户自身“造血功能”转变。3年来, 全省上下把扶贫攻坚当作关系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件大事来抓,“两山”地区各贫困县更是把扶贫攻坚当作中心工作来做,全力以赴,坚持开发式开放式扶贫的方针,以解决“两山”贫困群众温饱为基本任务,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千方百计打好扶贫攻坚战:相继实施“温饱工程”、“星火计划、科技扶贫”和“希望工程”,启动以山羊、肉牛、油桐、银杏、杜仲、猕猴桃、刺梨、魔芋8大项目为基础的“绿色产业工程”, 省内外各个渠道投入“两山”地区扶贫资金近2亿元,组织种、养、加项目300多个。据罗甸、望谟、紫云、长顺、惠水、平塘、荔波7县统计,3年来,所辖26个“两山”贫困乡镇单获专项扶贫贷款就达3500多万元,兴办种养业、乡镇企业以及公路、教育、卫生、人畜饮水、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项目100多个, 依靠国家政策的倾斜和基层第一线干部群众的艰苦努力,这26个乡镇贫困人口由1993年的61447户281127人, 减少到1996年的42269户185026人,贫困人口减少34.2%,麻山、 瑶山地区长期贫困落后的面貌因此发生变化,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开始改善,自我发展能力明显增强。

经验之三:由单项扶贫向综合配套扶贫转变,把大部分扶贫资金用于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用于贫困农户发展种养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在“两山”地区加大农业实用技术推广力度,重点普及杂交水稻、杂交玉米和小麦优良品种,普及水稻两段育秧和旱育稀植栽培技术,玉米营养块育苗移栽和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旱地分带轮作栽培技术以及平衡配套施肥技术,推进粮、油、烟等作物主要病害综合防治技术。举全省之力,各有关部门开展“交通扶贫”、“水利扶贫”、“电力扶贫”、“邮电扶贫”、“教育扶贫”、“文化扶贫”,在“两山”地区兴修公路、水利、电站、通讯等建设项目,兴办学校、图书室、文化站。仅望谟县麻山、纳夜、桑郎、乐旺4个麻山乡镇,1994年至1997 年就获得扶贫专项贷款529万元,以工代赈资金180万元,坡改梯补助426万元, 获社会各界扶助、捐赠100多万元,世界银行西南扶贫贷款322万元,共计1800多万元。罗甸县5个麻山乡镇获得专项扶贫贷款550万元,以工代赈资金400多万元,省计委扶持200多万元,世界银行西南扶贫贷款 159万元,深圳市捐款45万元,国内外其他捐款40万元,共计1400多万元。通过综合配套扶贫,促使“两山”地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基础设施改善,一部分种养业逐步形成规模,加工业从无到有开始起步,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经济实力得到加强。

经验之四:由零星分散扶贫向组织化、规模化转变。3年来, 江泽民、李鹏、乔石、李瑞环、朱镕基、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同志,相继亲临贵州,把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和温暖送到各族群众心上。乔石、朱镕基、宋健、陈俊生等中央领导还深入麻山、瑶山贫困地区,指导扶贫攻坚。1997年以来,又有100 多名中央各部委领导干部赴贵州现场办公,解决扶贫攻坚中的实际问题。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省计委、经委、民委、教委、科委、农经委、财政厅分别牵头,组织省级有关厅局,分别在罗甸、望谟、平塘、荔波、紫云、长顺、惠水7县承包一个“两山”乡镇, 两州一地有关部门分工承包其余的“两山”乡镇,各县直单位则分头承包到村组,派出省、地、州、县几千人的扶贫工作队深入“两山”,建立责任制,责任到单位、到个人,实施扶贫攻坚倒计时。根据党中央、国务院战略部署,从1996年7月起, 深圳、珠海、青岛、大连4个沿海计划单列市对口帮扶贵州,4个市自觉把帮助贵州贫困地区摆脱贫困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深入扎实地开展扶贫帮困活动,真扶贫、扶真贫、动真情,到1997年6月,4个市已向贵州贫困地区无偿捐赠扶贫基金、救灾款5118万元,助学款2992万元,捐赠物资折款 2000多万元,建希望小学97所,达成协作项目179个,这些资金、物资和项目,相当大一部分投到了“两山”贫困地区,为加快“两山”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步伐注入了活力。

特别是1997年6月份以后, 对口帮扶出现新的高潮:深圳市人民开展持续3个月的“深黔携手、扶贫帮困”活动,截至9月1日, 深圳各界已捐款1.088亿元,衣物172.4万件和一批机械设备、运输工具、教学设备、医疗器械。这些捐款和物资,分别捐赠给贵州黔南、毕节两地州的11个贫困县,黔南州“两山”地区的荔波、罗甸、长顺、惠水、 平塘5县被列为重点受援县。

经验之五:因地制宜,探索适合“两山”实际行之有效的扶贫开发模式。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选择什么样的扶贫攻坚方式?经济发展模式问题长期困扰着“两山”地区的各级干部。以往扶贫工作的实践证明,分散式和救济式的扶贫,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所以在“两山”扶贫开发攻坚过程中,许多地方都注意总结经验,因地制宜,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公司+政府+农户”或“异地开发”等形式,利用扶贫资金引进社会资金搞开发,探索出适合“两山”地区实际的经济发展模式。

1996年底,青岛市中汇公司经过实地考察,选择了荒山和牧草资源丰富、至今尚有16万贫困人口的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对口帮扶,组建以畜牧业养殖、 加工为主的紫云长征农业开发总公司, 投入自有资金360万元,向麻山腹地25个村520户贫困农民发放种羊10400只, 半年以后就有1000多只活羊销往海南,成功地辟出“公司+政府+农户”的“长征扶贫模式”。其特点是“无偿启动,有偿发展”,采取“公司发包,政府发动,农户饲养,公司包销,利润分成”的方式,使公司、政府、农户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公司无偿承包给每个贫困户20只种羊,并负责技术培训和羊病防治,承包3年,农户第一年上缴公司200公斤活羊,第二年上缴450公斤活羊,第三年上缴550公斤活羊,公司主要靠蓄产品深加工增值,在扶贫中得到发展。合同到期后,种羊和繁殖的羊只则全部归农户所有。“长征模式”给了贫困农民一个脱贫的机遇,既解决了贫困户无本启动的难题,又打消了今后卖羊难的顾虑,经过3 年发展,就可以改变买断关系,形成新的股份利益机制,农民迈出贫困的步子就更加坚定有力。这种大规模覆盖到农户的无偿启动有偿发展的机制,有效地化解了“输血”与“造血”这对矛盾,“输”和“造”有机结合,贫困农民既是生产者又是产权拥有者,从被动转变为脱贫的主动者,它给我们的启示在于:真正把贫困户当作扶持对象,最大限度地帮助农民、让利于农民。公司把信息、资本、技术和市场组织带给农民,政府和农户为公司提供土地、劳力等资源,使公司的增量与农户的存量有机地结合,农民增加了收入,公司得到发展,政府也促成了地方支柱产业,完成扶贫攻坚计划。“长征模式”是真正的利益共同体,为对口扶贫作出了示范,对“两山”地区的扶贫开发方向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在扶贫攻坚中,紫云自治县还走出了异地开发扶贫的新路子。该县跳出县级行政区域的框框,针对区位条件差,矿产资源缺,基础设施薄弱的实际,在加强县内扶贫开发的同时,于1995年在安顺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创建“紫云工业园”,通过两年多努力,自筹资金启动了天安制漆厂、南岳食品厂、可降解快餐盒厂,还投放100 万元扶贫贷款合办年产11万吨的安紫水泥厂,下一步将要上马铝合金压铸件厂和三丰有机复合肥厂。目前“紫云工业园”运转正常,解决了县内部分贫困劳动力就业,弥补了紫云经济区位的不足,实现了借地生财异地发展的目标,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发展模式上,罗甸县罗苏乡开发利用资源另有特色:由小矿点一统天下,单纯出卖资源转向引进资金加工增值。1997年初,经黔南自治州赴罗甸扶贫工作队和县有关部门多方协调,促成外地客商投资140 万元,在罗苏乡办起了雄膏治炼厂,雄膏矿藏经“点石成金”后源源出山。由于销路好,年内即为乡财政增收46万元,并解决了当地150 名农村剩余劳力就业,推动全乡向温饱线冲刺。

经验之六:以“两山”贫困地区为重点,深入开展智力支边扶贫。1994年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建立“麻山、瑶山扶贫开发试验区”以来,贵州省各级政协、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省直各有关部门团结协作,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主,借助中央有关部门、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和兄弟省市区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发扬支援方与受援方两个积极性,以“两山”地区为主,在边远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建立了200多个智力支边扶贫联系点,重在智力投入、智力扩散、 智力引进、智力开发和智力扶持,自觉将智力支边与市场经济挂钩,实行开发式支边扶贫,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一是围绕科技兴农,推广良种和农业适用技术,引导农民以市场为导向,帮助农民发展早菜、水果、茶叶、药材以及农副产品加工,拓宽了致富门路;二是针对“两山”贫困地区实际需要,提供咨询论证服务,主动积极为“两山”地区扶贫开发献计献策。一些“两山”乡镇在政协、民主党派、工商联的帮助下,制定了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分步实施方案,找准了脱贫致富的路子;三是支边办学,开展教师、乡镇领导、农技人员、医务人员职业技术培训,引资捐资助学,帮助“两山”地区发展基础教育。还通过手拉手、献爱心活动,牵线搭桥,促成山区与城市互结了一批姊妹学校,促进了“两山”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经验之七:推行开发式移民试点。经过多年扶贫开发,“两山”地区贫困状况明显缓解。剩下的攻坚难点,主要是那些居住环境恶劣,既缺水,又缺土,不通路,不通电,基本不具备生存条件的穷山僻壤。这些地方极贫户的特殊困难和脱贫问题,引起了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的重视。中央领导同志朱镕基、姜春云、宋健、陈俊生多次深入“麻山”极贫乡村看望贫困农户,对解决好这部分群众的脱贫问题作了指示。

1995年,民政部副部长阎明复到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考察,针对麻山地区生存条件恶劣的特殊问题,将紫云县麻山乡镇列入贵州首批异地开发移民搬迁试点,1996年下拨专款117万元,启动修建7个点90户移民新村,第一批从麻山迁出的贫困农户已于1997年春节前喜迁新居。

1996年9月, 阎明复副部长再次率香港星火基金会及省外民政部门有关人士到麻山地区考察,捐款689万元资助罗甸、望谟、 紫云开展扶贫移民搬迁,到1997年6月底,已建成移民新住房115幢7269平方米,开垦耕地370多亩,搬迁农户76户336人。其中,民政部和香港星火基金会捐资140万元,省民政厅拨款30万元,罗甸县向建设银行贷款20万元, 在最贫困的董王乡实施“麻山移民计划”,董王乡交足村灰洞、猫寨两个不具备生存条件的村民组50户235人,全部移往距该乡100多公里的红水河畔的罗羊乡,在罗羊乡平堡村建起了移民新村,并开垦田地243 亩,修通了公路,配套建起了小学、村委会办公室和村卫生室。与此同时,罗甸县计委还从以工代赈资金中安排125万元用于罗苏乡移民开发, 将罗苏乡纳庆村64户极贫农户搬迁到册山公路旁有土有水、易于开发的地段。

据不完全统计,到1997年6月止,“两山”7县都搞了开发式移民试点,搬迁移民1300多人。

经验之八:劳务输出收到良好的扶贫开发效益。广泛开展劳务输出,是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推动“两山”地区扶贫攻坚的一个有力举措。为使“两山”劳务输出迈出更大的步子,通过多方协调,贵州省劳动厅积极为“两山”7县提供劳务机会,疏通就业渠道, 并给每个输出劳务的极贫户200元补助,解决路费不足的困难。各级政协、各民主党派、 工商联以及劳动局、计委也积极帮助牵线搭桥,为“两山”输出劳务创造条件。“两山”7县及26个乡镇还通过电视、广播、墙报、 赶场天等多种形式宣传劳务输出脱贫致富的典型,帮助农户改变“饿死不离乡,病死不下床”的陈旧观念。至今,“两山”7 县及所辖贫困乡镇都建立了劳动就业服务站,大量闲置在家无事可干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纷纷走出山门,使“两山”7县的劳务输出得到迅速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1996年,“两山”7县劳务输出71000多人,其中“两山”极贫乡镇输出13000多人,到北京、河南、山西、上海、广东、 深圳、广西、江苏、浙江等19个省市区打工,绝大多数是“两山”极贫农户。7县劳务输出全年通过邮局汇回资金1.3亿元,其中“两山”极贫乡镇1200多万元。罗甸县1996年财政收入2257万元,而当年劳务输出12000多人次,收入4000万元,超过县财政收入;罗甸县麻山片区的5个乡镇外出打工1781人,汇回570万元, 当年这5 个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800多元,其中一半为劳务输出收入。 “两山”贫困农户通过劳务输出挣钱学技术,返乡搞运输、办加工业、修理铺、盖楼房、建果园、经商办学的典型实例很多,劳务输出是一条脱贫致富的好路子,已被大多数贫困农民所认同。

经验之九:省直部门把“两山”扶贫列为自身重要工作,发挥各自优势,在项目安排和人力、物力上向“两山”地区倾斜,加大帮扶力度。一是省计委、经委、民委、教委、科委、农经委、财政厅和省级有关厅局高度重视“两山”扶贫开发,几年来始终把“两山”扶贫攻坚当作自身工作的一部分,当作一件大事来抓,思想上重视,工作上到位,帮扶上尽心尽力;二是采取轮换的办法,连续不断向“两山”7 县及定点乡镇派出扶贫工作队,深入贫困第一线调查研究,参与制定扶贫攻坚计划,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实施技术承包、全程服务示范项目,加大科技兴农力度,开展思想意识扶贫和文化教育扶贫,调动“两山”地区贫困户脱贫奔富的内在精神动力;三是发挥部门优势,在项目和资金、物资上向“两山”贫困地区倾斜。省计委、省经委、省财政厅、省农经委、省民委、省教委和省科委,几乎每年都各自拿出上百万元资金,投入“两山”地区,帮助极贫乡村修民房、修公路、修水利、建电站、建市场、建医院、建基地、办学校、办企业、办培训班、办科技辅导站、办卫星地面接收站,安排农村通讯建设、绿色示范工程,改善极贫乡村生产生活条件,把基础工作做得扎扎实实,大大增强了“两山”地区脱贫致富的造血功能,唤起了“两山”地区广大干部群众苦干实干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鼓起了他们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热情。

需要重视的几个问题

虽然经过省内省外、全省上下3年多努力, “两山”地区扶贫攻坚取得阶段性成绩,贫困区域缩小,贫困人口减少,生产生活环境改善,但是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在扶贫攻坚过程中,由于自然环境、工作衔接、投入力度、综合配套等等方面的原因,仍然存在一些特殊困难和必须引起重视并加以解决的问题。

一、“两山”地区扶贫攻坚时间紧迫,任务繁重。到本世末稳定解决贫困地区群众的温饱问题,是摆在贵州各族人民面前的首要任务。在全省扶贫攻坚一盘棋中,麻山、瑶山地区是贫困面大、贫困人口集中、贫困程度深、稳定解决温饱难度大的典型地区,目前尚有近20万贫困人口没有解决温饱。要在今后二、三年内实现消灭绝对贫困的目标,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

二、扶贫资金缺口大。按照省里提出的实现“四个一”的温饱标准测算,每解决一个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投资力度在2000元以上。其中,每个贫困人口解决一亩稳产高产农田和人畜饮水需投入1200元,种植一亩经济林和饲养一个黄牛单位的畜禽需投入800元。而前3年麻山、瑶山地区来自各个渠道的扶贫资金投入,包括西南扶贫世界银行贷款和国内外捐赠,只有1亿多元,每个贫困人口平均不到500元,根本无法解决“两山”地区全部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因此,具体实施扶贫开发的过程中,由于扶贫资金缺口大,每个地方都只能集中资金解决一部分村寨一部分人口的水、电、路和农田基本建设及生产生活问题。从1997年到2000年,要解决“两山”地区剩下的近20万最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尚需要投入4亿元。

三、扶贫资金管理分散,影响整体效益。省里下达“两山”地区各类扶贫资金,主要有4个渠道:支援不发达地区发展资金、 以工代赈资金、坡改梯经费和扶贫贷款,分别由财政、计委、农经委和农业发展银行下达、管理。由于各类扶贫资金“政出”多门,没有统筹安排和统一管理使用,计划、决策、投资各自为政,造成投入零星分散,难以发挥整体效益。在资金的管理办法、使用程序等方面,各部门也互不一致,在扶持项目上大多是单线作战,一方面难以全面统筹,平衡安排,另一方面又造成重复投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扶贫资金的使用效果。在一些地方,每年切块到县的扶贫资金和“两山”专项资金,由于现行一些政策如银行贷款担保低押政策等的制约,存在资金到位差、下拨晚、贷款期限短、项目选择余地小等问题。

四、一些地方扶贫资金难以扶持到千家万户,相当一部分极贫农户难以获得全程服务。调查中我们发现,有的边远山村,贫困农户还没有得到国家资金的有效扶持,而且越是边远,越是贫穷的地方,这种现象越突出,成了扶贫攻坚的死角。由于扶贫资金总量不足,在一些“两山”乡镇,扶贫资金集中用于基础设施、搞项目、建基地的多,扶大户的多,而扶持到极贫户的较少,能够使用上扶贫贷款的极贫户不多。从报表资料上看,这些地方每年脱贫的人口不少,但都是以农民人均纯收入来推算,实际上许多极贫户由于政府顾不过来,扶贫优惠政策和措施延伸不到他们身上,得不到扶持,因此生产生活状况并无多大改变,其人均收入其实是被项目收入、大户收入、富裕户收入所掩盖。

省里规定,用于扶持千家万户的扶贫专项贷款,额度在1000元以下的不需要担保。应该说,这笔资金对于帮助极贫农户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增加积累,增强脱贫致富能力,可以起到雪中送炭的作用。但是在具体操作中,一些村寨的贫困农户却不知道找谁贷款,到底是农行,还是农村信用社?他们寻找无门,很少能贷到款。正是由于有关工作的不配套、不到位,对于这些无钱投入、无门贷款、无力开发、未能参与基地和项目建设的贫困农户来说,资金、技术、销售的全程服务便只能是一句空话。

五、个别扶贫项目效益不好。原因有几方面:一是项目选择不当,缺乏科学性。一些地方在申报项目时,对本地资源、基础环境和市场把握不准,所上项目带有盲目性,不能体现资源、市场、环境与资金的择优配置,导致扶贫项目“只开花不结果”;二是重建轻管,缺乏配套服务。产、供、销配套服务不完善,生产、技术、流通部门不协调,存在“效益好争着管,不见效益无人管”的现象;三是监督机制不健全,责权利不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责任心不强,出了问题无人追究责任,项目处于失控状态;四是资金不能及时、足额到位,项目迟迟不能上马,致使项目费用增加,不能如期产生效益,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五是相当一部分农民自我脱贫意识淡薄,虽参与基地建设,但忽视规范管理,导致扶贫开发项目半途而废,或者效益低下。

六、部分群众只想苦熬,不愿苦干。由于“两山”贫困地区环境条件的限制,长期处于贫困之中的一部分群众思想封闭,保守麻木,缺少接受新生事物的愿望和能力,缺乏创业的冲动与进取精神,守在穷窝里,只想苦熬,不愿苦干。因此,“扶贫先扶志”的启迪心智、振奋精神的工作,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对于这部分贫困群众来说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客观地说,基层干部经常挂在嘴上的“懒人户”,在“两山”贫困地区不是个别现象,不是一户二户。对于这部分特殊困难的群众,需要借助耐心细致的宣传教育的手段,不断灌输自力更生、坚韧不拔、敢于向贫困宣战的顽强拼搏精神,逐步消除其安于守贫、不愿苦干、无所作为的思想,进而帮助、带领他们去努力改善恶劣的生产生活环境,去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目标。

七、教育、文化长期落后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经过3 年扶贫开发,“两山”地区贫困人口中,相当大一部分劳动力仍然没有脱盲。尽管各个渠道投入资金兴办了一些学校和文化设施,但严格说来基本上都是为下一代办的“希望工程”,15~45岁的青壮年的教育文化状况并没有因此得到改变。由此我们深切地感到,“两山”地区的贫困,不仅仅是物质上的贫困,更包括智力、信息、文化、技术等多方面的匮乏。“两山”地区从表面上看是长期缺吃、少穿、没钱花,实际上在经济贫困的背后,隐藏着文化、知识、技术和智能的贫困。而扶贫之道首先应该扶人、扶智、扶文,因此在今后几年的扶贫攻坚大决战中,不仅应该继续大力支持“两山”地区改善环境、开发资源、发展经济,同时还要大量增加教育文化的投入,大量增加信息输入、思想转变、科技传播等多方面的工作,继续发动各行各业、社会各界来共同完成“两山”地区扶贫攻坚这一多层次全方位的系统工程。

八、“两山”扶贫攻坚必须着眼于可持续发展,重视恢复自然生态环境,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由于自然环境恶劣,加之长期以来粗放的耕作方式,掠夺性的生活方式,放火烧荒,乱挖乱砍,致使麻山、瑶山地区70%的地表岩石裸露,生态脆弱,自然环境不断恶化,情况严重的一些地方丧失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水土条件,这是“两山”贫困地区难以摆脱贫困和恶性循环的主要原因之一。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在麻山、瑶山地区实施扶贫攻坚,首先要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在优先发展种养业以尽快解决温饱的同时,靠科学技术指导生产,借科学观念转变生活方式,用长远眼光引导开发和消费,持之以恒恢复、保护好生态环境,减少灾害和返贫的潜在威胁。在此基础上,下气力植树造林、涵养水土,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启动水、电、路配套工程,再造麻山、瑶山地区良好的自然环境,就能够为“两山”贫困地区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提供基本保证,就能够为“两山”地区贫困农民解决温饱奔向富裕打下牢靠的基础。在具体实施中,我们认为治理麻山、瑶山地区恶劣的自然生态环境,要从改变小环境小气候入手,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治理与发展并举,使自然生态环境恢复与生产发展、生活需求相适应,搞好小流域治理,最终恢复自然生态环境,实现良性循环,从而使“两山”贫困地区生产环境与生活环境得到有效的改善,获得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条件和物质支撑。

九、“两山”贫困乡镇干部生活、工作条件有待改善,工作积极性需要进一步调动。调查中了解到,省委、省政府关于“在‘两山’地区工作任职满6年(两届)以上的乡镇党政一把手,工作成绩突出的, 经地、州组织人事部门考核,地、州党委批准,可享受副县级待遇;对政绩突出的副职和其他干部,也要给予表彰和奖励”这条规定,在“两山”7县难于执行。主要原因一是提高乡镇干部待遇是个敏感问题, 在地州和各县范围内,都不好平衡;二是近些年基层干部轮岗交流频繁,在“两山”贫困乡镇任党政一把手满6年仍在任的干部很少,所以3个地州组织人事部门均未执行这条规定,也未对“两山”地区基层干部进行专门的表彰和奖励。另外,由于这几年“两山”扶贫以解决贫困群众温饱为中心,以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两山”地区乡镇干部的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仍然比较艰苦。望谟县麻山乡政府如今还不通电话,吃不上卫生的自来水;惠水县王佑、长安、打引3 个麻山乡镇虽开通了程控电话,但因财政困难,交不起电话费而无法使用现代化的通讯工具,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受到影响,致使一些乡镇干部留不住、进不来。考虑到“两山”地区文化技术落后,扶贫开发主要靠党政干部和技术干部去引导,所以我们认为,要稳定“两山”地区扶贫机制,就必须首先稳定“两山”地区的党政干部和技术干部队伍,这就要求上级领导机关和组织人事部门多给他们以关心和爱护,帮助他们改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使“两山”地区的扶贫开发有一个比较好的稳定的干部机制。

目前,麻山、瑶山贫困地区的扶贫攻坚,正处于“爬坡过坎”、不进则退的关键时期,进入了最后的决战阶段。决战阶段“两山”扶贫开发所要面对的主体,是前一阶段工作取得初步进展以后所剩下的山峦重叠、地形切割、缺水、少土、无电、无路的极贫山区,是居住在这些环境恶劣区域内的素质比较低下、自我发展能力比较弱的极贫人口,这是世纪之交贵州扶贫开发工作中的一块最难啃的“硬骨头”,攻坚难度很大。所以,今后几年全省扶贫攻坚的一大重点,仍将是麻山、瑶山极贫地区,“两山”地区的扶贫开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任重而道远。

标签:;  ;  ;  ;  ;  ;  

马山、瑶山扶贫开发的经验与问题_贫困人口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