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广强建筑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东莞 523000
摘要:如今,我国土地资源的运用已经进入了严峻化和紧张化的发展趋势,针对解决用地紧张问题,人们不断的设计开发了高层建筑项目来提升单位土地面积的利用率。在高层建筑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个项目,桩基础施工直接关系到高层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在高层建筑施工中起到了基础支撑作用。接下来,笔者就将对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桩基础施工技术进行分析,以提升高层建筑的施工基础力量。
关键词:高层建筑;桩基础施工;施工要点;准备工作;技术实施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的高层建筑施工已经逐步的从机械化过度到了自动化和智能化,这是高层建筑施工质量上的一大进步。桩基础施工在高层建筑各项施工中盘踞了比较重要的位置,建筑高度是否能够有效安全的提升,必须要依赖于坚实的基础施工,然而,一些工程在桩基础施工当中没有对施工技术进行良好的把握,使得基础施工出现了问题,使得桩基础施工面临了严峻的质量挑战。
一、桩基础施工准备工作和要点分析
(一)施工前勘察工作
高层建筑工程,尤其是其中的基础工程,施工前的勘察作业对其意义重大。地质勘察、水文勘察等为基础施工提供地质资料参考和水文资料参考,帮助解决桩基础施工的工程设计、技术设计、防水处理等问题,勘察作业一定要做到技术准确、数据真实无误且具有实际效应。勘察作业的主要内容包括:对基础施工地域进行地质勘察,得出土层结构问题、岩石状况,对施工地的水文,尤其是地下水文状况进行分析,得出地下水的动态变化结果、水质情况,有无活性较高的化学物质等。不仅如此,高层建筑的勘察人员需要对高层建筑施工现场的施工条件、施工环境以及地形地貌,施工现场周边的电缆、管道以及水管等参数进行准确的勘察与了解,并以此为依据,进行施工方案的设计与选择,确保施工现场施工人员、施工设备、施工进度等方面的最优化设计。其次,在整理完结果之后,还应当对结果进行严格的审核分析,包括数据的准确性、全面性,所使用的图标和单位要统一,以便施工人员可以一目了然看出问题。
(二)设计合理的桩基础施工技术
在桩基础施工实施之前,技术人、人员需要预先设计施工技术,以保障桩基础技术实施的连续性,降低技术风险。桩基础施工技术设计首先需要摸清楚施工现场的情况,根据施工循序设计施工技术,避免各项技术的实施出现矛盾,其次,可以利用现代的虚拟技术进行预施工,查找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反复对施工技术进行改进,将技术风险降到最低。
(三)现场处理
桩基础施工质量要求高,对施工作业现场也有较高的要求,首先来说,应当保持工程现场的整洁,将工程垃圾运用到指定位置进行处理,机械等应停靠在对应的地方,还需要对场地进行平整处理,由于中桩基础施工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呈现出密集群桩的特点,对施工现场的平整度具有较强的要求,在准备工作中需要着重进行处理。确保桩基础在施工过程中的垂直性以及平整性达到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放线工作
放线是桩基础施工准备工作中一项较为重要的内容,决定了装排布的结构、桩的角度等等。施工人员需要依照设计图纸对轴线进行角度的检测,减少角度误差。放线工作的开展一定主要做到全面细致,不要错过任何一个细节,放线工作任何细节上的实物都有可能对桩基础施工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
(五)技术要点问题
桩基础施工要点主要包括两个:第一,对结构对桩基础施工产生的影响引起十分的重视,桩基础施工属于地下施工,所以地质结构,尤其是土层结构和土层形式对其技术实施和质量管理有着非常明显的影响,所以,在技术设计和实施的过程中必须要全面考虑到地质情况对桩基础施工的影响,最大可能的排除这些影响;第二、掌握和熟悉基础荷载,基础荷载决定了桩基础施工的结构和承载力,尤其影响单桩基的承载力设计,所以,在技术实施之前,应当对上层构造进行准确的分析,计算桩基础需要的承载力要求,规划桩基础施工结构。
二、高层建筑中桩基础施工技术实施
(一)预制桩施工技术
预制桩是将已经浇筑好的桩体通过振动、静力压桩等方法打入指定位置。预制桩施工技术实施的前提是要保障预制桩的质量,施工前,需要对预制桩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查看,选择具有信誉度的企业承包预制桩生产制作工作。静力压桩过程中,首先要确保走路路线准确合理,避免发生断桩问题,桩体的顺利进入也可以有效减少桩基下沉、上溢和挤土问题的发生;其二,要保障进桩的稳定性,避免出现剧烈的晃动,使得桩基无法进入到制定的位置;一般情况下,压桩速度要控制在1m/min左右,这样才能保障桩基可以接触到各个土层,减少土层的抗剪力;下段钢筋的进入一定要与设定的孔位一直,上下桩基的接触面最小不应当低于5mm,最大不应当超过10mm。
(二)灌注桩施技术
灌注桩与预制桩施工完全不同,灌注桩在现场直接装混凝土关注到桩基设定的位置上,而后干结成桩体。该桩基础施工技术对钢筋笼的制作等有着极高的要求。灌注桩的成孔方法一般有钻孔、挖孔、沉管成孔和干作业成孔。其中,沉管成孔和干作业成孔在高层建筑桩基础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比较普遍。干作业成孔是一种人工挖孔与机械钻孔相结合的施工方式。人工挖孔过程中要注意结合具体的施工情况对孔深及扩大孔严格控制。桩孔完成之后,将钢筋笼放置进去,进行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凝结后,形成灌注桩。钻机进入的深度应当超过溶洞顶端的0.5m,使用较小的冲程进行钻孔,有效防治偏空现象的发生。
(三)静力压桩技术
该技术需要采用静力压桩设备来完成,可以得知,设备的质量和设备控制对于该技术的实施十分重要。所以,保障静力压桩实施的准确性,首先要对静力压桩设备进行检测,查看设备是否存在质量问题,其次,根据施工需要选择适合的设备,并设置设备参数,其三,则是要熟悉的掌握设备操作技术。另外,还应进行一些其它项目的管理,为该技术的实施营造一个良好的基础环境,例如,保障施工场地的承载力在12.5t/㎡以上,以承载设备运行的压力和震动压力,沿海地区施工应当应当对土层结构进行改造,可以采用填土方式进行。
(四)人工挖孔
人工挖孔技术是传统的桩基础施工技术,操作相对比较简单,其操作过程主要依托于人力。其施工成本和施工要求都比较低,并且具有相应的环保性。
(五)振动沉桩技术
在桩基的顶部安装一个振动器,振动器通过振动使桩体产生一个下行的动力,桩体依靠自身的重力便可以实现下沉。该技术实施简单,而且对人工的依赖性非常低,振动器属于小型设备,安装、携带和转移都比较方便。施工该技术是也一定要主要控制振动器,设置好参数,注意振动器的安装位置。该技术的实施可以帮助建筑企业降低桩基础施工成本,并提升施工安全性,实施过程中做好防噪音工程,避免对周围居民的生活造成影响。
结束语:
高层建筑或将成为未来主流的建筑形式,所以,在施工过程中,要对桩基础施工格外引起重视,确保技术实施的质量和修改,这对于未来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和建筑质量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是推动高层建筑质量整体提升的必要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李季瑛.浅谈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J].中国建材科技,2015(S2):420-421.
[2]刘国才;谷志恒.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桩基础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5(09):136-137.
[3]黄昆;赖辉.浅谈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5(03):425-426.
[4]姜泽先.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5(24):255-256.
论文作者:朱良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8
标签:桩基础论文; 技术论文; 高层建筑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振动器论文; 桩基论文; 静力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