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和功能锻炼在骨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论文_郭章洁,,岳风彩

健康教育和功能锻炼在骨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论文_郭章洁,,岳风彩

郭章洁 岳风彩

青岛开发区第一人民医院 266000

(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和功能锻炼在骨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对我科的80例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及功能锻炼。结果:80例患者转变了健康观念和行为,缩短了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早日康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论:对骨科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功能锻炼有利于促进患者功能恢复,有效预防各种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健康教育;功能锻炼;护理

健康教育现作为一种新型的服务模式,正逐步成为临床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骨科患者多为遭受突然意外而引发的骨损伤疾病,由于伤情特别,其具有卧床时间长和生活不能自理的特点,恢复慢,治疗时间长,若不及时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护理干预,及可能影响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功能锻炼是骨科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肢体功能恢复、预防并发症的重要保证,故健康教育和功能锻炼尤为重要。

1.临床资料

2012年3月-2014年2月收至骨科患者其中的80例,男46例,女34例。年龄20-59岁,平均年龄46岁.其中,肱骨干骨折26例,肋骨骨折30例,颈椎骨折1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6例。在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过程中,通过健康教育和功能锻炼,改变了患者健康观念,促进患者顺利康复,从而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2.健康教育

(1)入院宣教 患者刚开始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加上疾病本身的痛苦,难免会产生焦虑,恐惧,悲观等一系列不良情绪。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入院时责任护士应主动热情耐心的接待患者,视患者如亲人,为其准备舒适的床位,主动热情的为患者及患者家属介绍入院须知,主管医师和责任护士,病区环境,使患者尽快熟悉住院环境,消除陌生感和恐惧感,加深护患间的信任,使其配合治疗。

(2)饮食指导 指导患者进食高营养、高热量、高蛋白饮食,从而有利于提高抵抗力,促进伤口愈合,有利于疾病的康复。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尤其是长期卧床的老年人,应给予易消化,高维生素,粗纤维饮食,以促进肠蠕动,防止便秘。

(3)功能锻炼 初期,术后1-2周,此期功能锻炼的主要目的是促进肢体血液循环,消除肿胀,此期,病变部位可能由于疼痛、肿胀导致肢体活动受限,因此功能锻炼应以肌肉等长舒缩运动为主;而身体其它部位应加强各关节的主动活动。中期,术后2周指导患者配合简单的器械或支架辅助锻炼,逐渐增加病变肢体的运动范围和运动强度。后期,指导患者加强关节活动范围和肌力的锻炼,并配合理疗、按摩针灸等物理治疗和外用药物熏洗,促进恢复。

(4)术前健康教育 主动热情耐心的跟患者沟通,建立信任的医患关系,消除患者紧张焦虑的心理,通过对患者有效的健康教育,得到患者的配合,积极的配合完成术前相关检查,耐心的讲解手术的注意事项,为术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5)术后健康教育 由于患者术后需要进行长时间的卧床,造成患者进食及排尿、排便的困难,因此必须采取必要的健康教育,采取有效的祛痰和皮肤护理,防止出现褥疮或感染。对于石膏固定的患者应对其介绍固定及牵引的注意事项,注意观察患者肢体末梢血运情况。按医嘱给药,指导患者正确用药,按时服药。讲解早期活动及锻炼方法,注意事项及意义等知识,促进患者顺利恢复。

(6)心里护理 在护理过程中,有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主动与患者交流、沟通、关心安慰患者,全面了解患者的需求及状况,帮助患者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消除思想顾虑,积极配合治疗。

(7)出院后健康教育 告知患者出院后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告知患者康复训练应遵循循序渐进、动静结合、主动与被动运动相结合、有少到多、有简单到复杂的原则。告知患者及时复查。告知患者心情舒畅,饮食合理的重要性,做好用药指导,预防感染。

总结:健康教育及功能锻炼在骨科临床护理中极为重要,增强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预防各种并发症,早日顺利恢复健康,直接影响术后疗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对本组80例患者的有效的健康教育和功能锻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宋继红 功能锻炼 第5版外科护理学

论文作者:郭章洁,,岳风彩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10月第2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9

标签:;  ;  ;  ;  ;  ;  ;  ;  

健康教育和功能锻炼在骨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论文_郭章洁,,岳风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