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新经济政策思想的政治学解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政治学论文,列宁论文,新经济论文,思想论文,政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 D0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5374(1999)03—0109—06
经济政策是政府为指导国家经济工作所制定的一系列策略、措施、方法和手段的总称。任何一个国家,无论在和平年代还是在战争年代,都需要制定一定的经济政策。列宁在十月革命胜利后,尤其是在1921年3月以后, 为指导当时苏维埃国家的经济建设和解决当时紧迫的政治问题,对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初期的经济政策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列宁所提出的新经济政策理论,不但在列宁的经济思想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且在他的政治思想发展史上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一、经济政策与政治任务
经济学家通常认为,经济政策是用来解决经济问题的工具。从纯经济学的观点来看,这种观点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全面地考察经济政策的本质及其功能,更确切地说,从经济与政治的相互关系中去认识经济政策的本质及其功能,经济政策作为一种政府行为的产物(我们这里所谈的是指政府的而非企业的经济政策),它不但具有经济性质,而且具有政治性质(凡政府政策均具有政治性质,经济政策也不例外)。因此,政府的经济政策往往不仅仅是用来解决经济问题的工具或手段,同时也是用来解决政治问题的工具或手段。列宁提出新经济政策,其目的不仅在于要解决当时苏维埃国家的紧迫的经济问题,而且在于要解决当时苏维埃国家紧迫的政治问题。
当俄国的历史发展到1921年的时候,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着怎样的政治任务呢?列宁认为,总的政治任务就是要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虽然当时国内战争已取得胜利,颠覆苏维埃政权的国内外阶级敌人已被打败,但是能否说苏维埃政权已经巩固了呢?在列宁看来,显然不能这样认为。事实上当时的苏维埃政权存在着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注:《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76页。)。这些危机具体表现于:一是农业歉收,粮食供应极度紧张,已引起城市工人的不满;二是工农关系紧张,“战时共产主义”时期所采取的余粮收集制,“实际上是从农民手里拿来了全部余粮,甚至有时不仅是余粮,而是农民的一部分必需的粮食”(注:《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第501页。), 有的地方甚至“连种子也被拿走了”(注:杨会春:《列宁经济思想新探》,解放军出版社1992年版,第122页。 ),因而这种粮食方面的经济政策引起了农民的极为不满,在个别地方甚至出现了农民暴动(注:杨会春:《列宁经济思想新探》,解放军出版社1992年版,第122页。)。列宁是怎样认识这两个问题的性质, 并认为应通过什么手段来解决这两个问题呢?
列宁认为,粮食问题以及采取什么粮食政策问题,并非一般意义上的经济问题,而是一个严重的政治问题(注:《列宁选集》第4卷, 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44页。)。 因为它关系到苏维埃政权的巩固、工农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建成社会主义经济基础问题,它事关苏维埃政权的生死存亡这一根本性全局利益,是当时苏维埃政权必须立即加以解决的紧迫的政治问题。列宁正是基于这一认识,把解决这一问题作为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提了出来。他深刻地指出:“无产阶级专政就是无产阶级对政治的领导。无产阶级作为一个领导阶级、统治阶级,应该善于指导政治,以便首先去解决最迫切而又最‘棘手的’任务。现在最迫切的就是采取那种能够立刻提高农民经济生产力的办法。只有经过这种办法才能做到既改善工人生活状况,又巩固工农联盟,巩固无产阶级专政。”(注:《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00—501页。)很显然,列宁在这里是把解决当时的重大经济问题作为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提出来的。那么,应该通过什么手段完成这项政治任务呢?列宁认为,完成政治任务的手段有多种多样,如武装镇压、司法判决、政治教育,等等,但是这些手段均不能作为解决上述政治问题的主要手段。完成上述政治任务,只能以经济政策作为主要手段。列宁说,要完成上述政治任务,“就非认真改变粮食政策不可”(注:《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01页。)。
上述简单的分析表明,在列宁的思想中,经济政策既是政府用来解决经济问题的重要手段,也是政府用来解决政治问题、完成政治任务的一种重要手段。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正是基于上述认识提出来的。
二、经济政策的政治功能之一:维护阶级利益
列宁认为,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它像经济一样,也是一种利益关系。然而,作为经济集中表现的政治,它所代表的利益关系并非个别或局部利益关系,而是一种全局利益关系。这种全局利益关系在阶级社会里人与人的利益关系中,往往不是表现为个别人与个别人的利益关系,而是表现为一个阶级与其它阶级之间的利益关系。在阶级的个别利益与整体利益中,它并不是指阶级的某种个别利益,而是指阶级的整体利益或全局利益。政府经济政策作为调控社会经济利益的一种手段,它当然要调控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这里所指的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既包括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也包括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在阶级社会里,某些特定的群体构成一定的阶级(并非所有的群体都是阶级),因而这些特定的群体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就转化为阶级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当这种阶级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上升为阶级之间的全局利益关系时,便转化为一种政治关系。任何阶级一旦掌握政权,上升为统治阶级时,便借助一切手段来达到维护本阶级全局利益的目的。政府经济政策便是统治阶级用来维护本阶级利益的手段之一。
列宁认为,苏维埃政权之所以要采取新经济政策,就在于试图通过新经济政策来达到维护无产阶级全局利益(阶级利益应视为全局利益)的目的,这是新经济政策的政治功能之一。对于当时的俄国无产阶级来说,其阶级的全局利益是什么呢?列宁认为,“现时摆在我们面前的主要是经济任务”(注:《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第605页。),“或者是断送苏维埃政权所取得的一切政治成果, 或者是为这些成果奠定经济基础。现在没有这种经济基础。我们应当做的正是这件工作。”(注:《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86页。)因此,建立无产阶级的经济基础,在当时事关俄国无产阶级的全局利益,新经济政策的提出,就在于要维护俄国无产阶级的全局利益。新经济政策在当时似乎是一种“倒退”。在有些人看来,这种“倒退”似乎更有益于农民,并有可能牺牲无产阶级的利益。在列宁看来,这种观点是完全错误的。他明确指出:“我们认为,如果合计得正确,那么,虽然无产阶级的经济利益和小农的经济利益之间存在着我们所意识到的深刻矛盾,合计的结果是会有利于我们的。”(注:《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46页。)这里的“我们”显然所指的是无产阶级及其国家苏维埃政权。“有利于我们”表明新经济政策实质上是为维护无产阶级及其国家苏维埃政权的根本利益服务的。
新经济政策之所以具有维护无产阶级与苏维埃政权全局利益的功能,其原因在于:通过这种新的经济政策,能够“加强我们无产阶级国家的经济实力”(注:《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77页。)。列宁认为,无产阶级在获得了政权以后,仅仅是掌握了政治权力。但无产阶级的利益不仅仅表现于政治权力,而且还表现于经济权力。无产阶级只有在获得了政治权力的同时又获得经济权力,其阶级利益才有真正的物质基础。政治权力往往需要通过政治斗争、政治革命甚至武装起义才能获得。无产阶级在获得政治权力后并不等于就能自动地获得经济权力。为了获得这后一种权力,掌握了政权的无产阶级可以通过政权的力量来获得这种权力,即通过制定和执行正确的经济政策以增加生产力的总量,从而扩大自己对经济的控制力。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列宁说,通过新经济政策,“如果我们能获得纵然是数量不多的商品,把这些商品掌握在国家手中,掌握在控制政权的无产阶级手中,并且能把这些商品投入流转,那么我们作为国家,除了政治权力之外,还能获得经济权力。”(注:《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49页。)当一个阶级不但通过政治斗争获得了政治权力,而且运用正确的经济政策获得了经济权力时,这个阶级的全局利益不但有了政治上的保障,而且也有了经济上的保障。
三、经济政策的政治功能之二:协调政治关系
什么是政治呢?列宁认为,“政治就是各阶级之间的关系。”(注:《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59页。)我们认为,列宁这里所讲的“政治”,实际上是指的政治关系。这种政治关系在阶级社会里主要表现为阶级之间的关系。对于当时的苏维埃政权来说,其政治关系又主要表现为工农两个阶级之间的关系。列宁认为,“这一点决定着共和国的命运。”(注:《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 年版,第459页。 )因为“全部问题在于农民跟谁走:跟无产阶级走呢,还是跟资本家走。”(注:《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77页。)“零星分散的小生产者即农民, 在经济上和政治上或者是由资产阶级来联合……或者是由无产阶级来联合……”(注:《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20页。)列宁认为,要协调好工农两个阶级之间的关系,实现无产阶级与农民的联合,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不可能通过别的办法,而“必须以同农民个人利益的结合为基础。”(注:《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81页。)要做到这一点,则必须以经济政策作为手段。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列宁说:“新经济政策之所以对我们重要,首先是因为它能够检验我们是否真正做到了同农民经济的结合。”(注:《列宁选集》第 4 卷, 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60页。)
为什么经济政策具有协调政治关系的功能呢?列宁在论述新经济政策对建立工农联盟的意义时,实际上对这一问题做了回答。在列宁看来,工农关系作为一种阶级关系,本质上是一种政治关系。而政治关系本质上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如果工农两个阶级不能在经济上做到结合,就不可能在政治上建立联盟。而要在经济上使两个阶级结合起来,就必须通过经济政策作为手段,调整两个阶级之间的经济关系。一旦这两个阶级的这种相互结合的经济关系建立起来,也就为这两个阶级在政治上结成联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列宁认为,“这个问题的本质在于工人阶级如何对待农民。提出这个问题就意味着我们必须对这两个主要阶级之间的关系(这两个阶级之间的斗争或妥协决定着我国整个革命的命运)作新的、也许可以说是更慎重更精确的补充考察,并且作一定的修正。”(注:《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44页。)当然,用经济政策来调整阶级之间的关系是有前提的,这就是:政治关系调整的主体只有掌握了国家政权才能成为经济政策的制定者,即才具有制定经济政策和运用经济政策的权力。在当时的俄国,无产阶级已掌握了政权,能够运用政权的力量以经济政策为手段,建立一种同时有利于工农的经济,通过两个阶级在经济上的结合以实现政治上的联盟。因此,列宁认为,掌握政权的无产阶级要在政治上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必须调整经济政策,建立一种同农民经济相结合的经济。在列宁看来,“其实新经济政策的全部意义就在于而且仅仅在于:找到了我们花很大力量所建立的新经济同农民经济的结合。”(注:《列宁选集》第 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61页。)由于有了这种结合, 因而就会导致工农两个阶级政治上的联盟。这种逻辑关系的存在,充分体现出经济政策在协调政治关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列宁认为,在协调政治关系方面,尤其是在调整阶级之间的政治关系方面,运用经济政策不但是可行的,而且是十分必要的。因为阶级之间的政治关系归根到底取决于它们之间的经济关系。在经济关系上存在着根本利害冲突的两个阶级,是很难长期地建立联盟的政治关系的。在当时苏俄的情况下,苏维埃政权如果不通过新经济政策保证农民的经济利益,就很难设想农民会支持工人,与工人阶级结成政治上的联盟。所以,列宁说,我们应该通过新经济政策“用行动向农民证明,我们是从农民所理解、所熟悉、目前在他们极其贫困的境况下办得到的事情做起,而不是从农民看来是遥远的、空想的事情做起;证明我们能够帮助农民,共产党人在眼下小农破产、贫困、挨饿的困难时刻,正在实际帮助他们。要么我们能证明这一点,要么就被撵走。这是完全不可避免的。”(注:《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63页。)在这里,新经济政策对于工农两个阶级之间的关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成为调整这两个阶级之间政治关系的重要手段。
四、经济政策的政治功能之三:获取政治支持力量
无产阶级专政是一种新型的政治体制,这种新型的政治体制的巩固和发展,必须有强大的政治支持力量为前提。在当时的俄国,无产阶级只占人口中的少数。因此,在这样一个国家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没有其它的强大的政治支持力量是不可想象的。对当时苏俄的无产阶级来说,这种政治支持力量只可能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国际无产阶级的支持,一是本国其它阶级的支持。在西欧不能立即爆发无产阶级革命的情况下,国际无产阶级对苏俄无产阶级的政治支持力量是十分有限的,而在俄国国内,地主和资本家是不可能支持无产阶级的,最有可能成为无产阶级支持力量的是农民。但是,正如列宁所说,工人和农民“这两个阶级的利益是各不相同的,小农需要的东西同工人需要的不一样。”(注:《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45页。)既然这两个阶级存在着利益上的差别,那么农民对工人阶级的支持就是有条件的。这种条件就是:只有在农民的利益得到一定满足的前提下,农民才会支持工人阶级,才会成为工人阶级在政治上的支持力量。无产阶级为了获得这种政治上的支持力量,就必须运用自己所掌握的政权制定和执行既有利于工人阶级又有利于农民阶级的经济政策,以满足农民的经济利益要求。这就是列宁在1921年后把提倡新经济政策和建立工农联盟提高到十分重要地位的原因。
列宁认为,新经济政策“从农民开始,就是从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开始,就是允许农民在交纳粮食税后进行自由贸易。”(注: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列宁论新经济政策》一书中《说明》,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3页。 )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农民的经济利益要求。由于农民经济利益要求的满足,这个阶级就有可能由过去对工人阶级的不满转而支持工人阶级,成为无产阶级专政国家政权的一种重要的政治支持力量。在新经济政策执行一年多时间以后的1922年11月,列宁说:“在我们实行新经济政策之后,在给农民以贸易自由之后,现在情况怎样呢?答复是很清楚的,是有目共睹的,就是:一年来农民不仅战胜了饥荒,而且几乎没有使用任何强制手段。在1921年以前,农民暴动可以说是俄国的普遍现象,而今天差不多完全没有了。农民对他们目前的境况是满意的。……农民今天的状况,已经使我们不必担心他们会有什么反对我们的活动了。”(注:《列宁选集》第4 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22页。)相反,到这个时候, 已“很难有比农民更拥护我们的人了。”(注:《列宁选集》第4卷, 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25页。)农民由对工人的不满转而对工人的拥护, 由工人在政治上的反对力量变为在政治上的支持力量,这不能不说是新经济政策的功劳。在这里,新经济政策的政治功能又一次得到充分体现。
五、经济政策的政治功能之四:巩固国家政权
正如前面已经指出的那样,巩固无产阶级专政,是当时俄国共产党面临的总政治任务。从根本上说,列宁所提出的新经济政策,就是为实现这一总政治任务服务的。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这就是新经济政策的根本目标。新经济政策的上述政治功能,最终是服务于这一政治功能的。
新经济政策为什么具有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国家政权这一政治功能呢?对此列宁做了这样的回答:新经济政策是“那种能够立刻提高农民经济生产力的办法。只有经过这种办法才能做到既改善工人生活状况,又巩固工农联盟,巩固无产阶级专政”(注:《列宁选集》第4卷, 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01页。)。 从这里可以看出列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新经济政策的这一政治功能的。
第一,新经济政策有利于提高经济生产力,从而有利于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奠定经济基础。列宁认为,当时“最迫切的就是采取那种能够立刻提高农民经济生产力的办法。只有经过这种办法才能……巩固无产阶级专政。”(注:《列宁选集》第4卷, 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01页。)经济是基础,国家政权是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有有了坚固的经济基础,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才能巩固。相反,任何一种政治制度或国家政权,如果缺乏赖以建立的经济基础,这种国家政权是难以巩固的。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马克思恩格斯经过长期研究所得出的科学结论。当无产阶级专政在一个落后国家建立起来,而它赖以建立的经济基础还相当薄弱的时候,无产阶级怎样借助其所掌握的政权来推进这种经济基础的建立呢?马克思恩格斯尚未来得及解决这一难题。列宁则必须面对这一难题,并就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进行理论思考。他在总结了最初苏维埃政权建设的基本经验和教训后,认为无产阶级可以借助于已掌握的政权通过制定和运用正确的经济政策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从而又反过来为这一政权的巩固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这样,从经济政策的政治功能看,在这里新经济政策事实上转化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国家政权的一种手段。
第二,新经济政策有利于改善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从而有利于增强工人阶级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而努力奋斗的自觉性。列宁认为,新经济政策实行后,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工人生活状况将得到改善,因而有利于巩固无产阶级专政(注:《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 年版,第501页。)。无产阶级专政国家政权的巩固, 首先有赖于无产阶级为巩固本阶级政权而自觉行动。而要做到这一点,这一阶级的国家政权必须全心全意为本阶级服务,使本阶级成员能够得到看得见的物质利益。在当时的情况下,这就是要使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有明显的改善。但通过什么办法来改善工人的生活状况呢?列宁认为,这只有通过新经济政策。“无产阶级的国家政权在经济上能够依靠什么?一方面是依靠人民生活状况的改善。……而这种改善正是来之于经济政策的改变。”(注:《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77页。)正确的经济政策有助于工人阶级生活状况的改善,因为它有助于增加生产力的总量,为改善工人阶级生活状况提供更多的物质产品。只有当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获得明显改善时,这个阶级才会自觉为巩固本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而努力奋斗。在这里,经济政策对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国家政权的政治作用虽然是间接的,但它的这一政治功能的意义却是十分重大的。
第三,新经济政策促进工农联盟的建立,最终目的还在于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奠定政治基础。列宁认为,实行新经济政策意味着“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允许地方流转自由,而又不破坏无产阶级政权,还能巩固这一政权。”(注:《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 年版,第450页。)因为在当时的条件下, “我们必须在经济上满足中农的要求,实行流转自由,否则在国际革命推迟爆发的情况下,要在俄国保住无产阶级政权是不可能的。”(注:《列宁选集》第4卷, 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56页。)反过来说,要保住无产阶级政权, 则必须实行新经济政策,满足中农的要求,以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从这里我们看到,新经济政策对于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作用或功能,虽然也是间接的,但也是必不可少的。
六、启示:从政治学的观点看经济政策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用经济政策解决政治问题,这是列宁新经济政策思想对我们的重要启示。
然而,多年来,我们并没有深刻领会列宁这一思想及其意义。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走了不少弯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没有看到经济政策在整个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性,没有看到社会主义时期的、特别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政策不但具有经济功能,而且具有重要的政治功能。更没有看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政治问题的解决,不但经济政策是手段之一,而且是主要的手段。
中共“八大”提出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的主要矛盾是落后的生产力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之间的矛盾,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应该转移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来。这就意味着从那以后我国的政治问题将主要是与经济建设有关的政治问题,对此类政治问题的解决,将主要运用经济政策作为手段来予以解决。党的“八大”的路线无疑是正确的。虽然当时并未明确提出要用经济政策解决政治问题,但实际上已注意到了经济政策在解决社会主义时期政治问题的重要作用。然而当1962年以后提出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时,事实上认为要解决当时中国的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所运用的手段非经济政策(经济工具),而是“阶级斗争”(政治工具)。也就是说,阶级斗争不但成为解决政治问题的手段,而且成了解决经济问题的手段。而经济政策则退居次要地位,成为阶级斗争的附属物。当然,它也被看成阶级斗争的工具。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个时期仍然强调了经济政策的政治功能。但这里所说的政治功能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政治功能了。这里所讲的政治功能似乎不是经济政策本身性质所决定的,反而是阶级斗争从外部强加于它的了。按照这种逻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问题应主要通过阶级斗争来解决,而经济政策只是扮演着一种微不足道的角色。
当然,我们并不是说经济政策任何时候在解决政治问题时都发挥着主导作用。我们所说的是经济政策在特定条件下对于解决政治问题可以发挥而且应该发挥着主导作用。这种特定条件表现为政治问题是一种全局性的经济利益,而且解决这一政治问题的主体掌握着制定和运用经济政策的国家权力。离开了这种特定条件,政治问题的解决就不可能通过经济政策来实现。列宁的伟大就在于他及时地、恰到好处地把握了这一特定条件,从而及时地提出要用新经济政策作为解决当时苏维埃政权所面临的政治问题的主要手段。而我国的错误就在于1962年以后对这种业已存在的条件视而不见,从而没有看到经济政策在解决这一时期的政治问题所应该发挥的主要政治功能。
在改革开放的初期,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明确指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政策是解决政治问题的主要手段。在他看来,在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所谓政治,就是四个现代化。”“经济工作是当前最大的政治,经济问题是压倒一切的政治问题。”(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94页。)“政治问题要从经济角度来解决。……所谓政策也主要是经济方面的政策。……总之,要用经济办法解决政治问题、社会问题。”(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94页。 )邓小平的这一思想是在中国新时期这一特定历史条件下对列宁经济政策政治功能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上述分析有助于我们全面地、正确地理解和认识经济政策的功能。从政治学的观点看,经济政策自身的性质决定了它具有政治功能,在解决社会政治问题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一,政府经济政策是政权机关制定的,政权机关的政治性质必然要在经济政策上得到反映,从而使它具有政治性质。它作为政府用来解决经济问题、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的一种策略、措施、办法或手段,属于政治策略、政治工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政治功能与其政治性质是分不开的。
第二,经济政策的功能是多方面的,既可以用来解决经济问题,也可以用来解决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也就是说,它既具有经济功能,又具有社会功能和政治功能。当然,其经济功能是其基本功能,这一功能往往是直接表现出来的。但社会功能、政治功能也是十分重要的。不过这两种功能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通过间接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往往是通过经济功能作为媒介来实现的。
第三,社会经济问题和社会政治问题常常是不可分的。当社会经济问题一旦上升为事关一个阶级,一个国家的全局利益时,它便转化为严重的政治问题。对于这类政治问题的解决,经济政策作为基本的手段,发挥着主导作用,其政治功能最能得到充分体现。
第四,运用经济政策来解决政治问题以实现其政治功能的先决条件是,政治主体即政治问题的解决者必须首先掌握制定和运用经济政策的国家权力。否则,政治主体就不可能运用经济政策去解决政治问题,而只能选择别的办法或工具了。在这种情况下,对于政治主体来说,经济政策的政治功能也就无从谈起。
第五,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事关国家和人民的全局性利益成为主要的政治问题。人民掌握了国家政权,成为解决这一政治问题的主体。因此,我国在当前和今后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经济政策应成为解决政治问题的主要手段。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我们不但要发挥经济政策的经济功能,而且要发挥经济政策的政治功能。
标签:列宁选集论文; 工人阶级论文; 新经济政策论文; 苏联论文; 列宁论文;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论文; 经济论文; 苏维埃共和国论文; 政治学理论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