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式建设的重要平台--第四届“马克思主义哲学论坛”的学术回顾与展望_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式建设的重要平台--第四届“马克思主义哲学论坛”的学术回顾与展望_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建构的重要平台——四届“马克思哲学论坛”的学术回顾与展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论文,四届论文,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哲学论文,学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马克思哲学论坛”是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联合全国各马克思主义哲学博士点创办的一个年度学术论坛。《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是该论坛的常设主办单位。“论坛”自2001年创设以来,已成功举办四届,得到了全国19个马克思主义哲学博士点以及哲学工作者的热烈响应和充分肯定。每次论坛的主题及入选论文的发表都成为哲学界的研究热点,从而引导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走向。目前,该论坛以其主题前沿、层次高、水准高、影响大以及现实性、学术性和创新性强吸引了全国许多著名高校踊跃主办,“论坛”已在国内哲学界产生了广泛而深入的影响。

一、宗旨及由来

苏、东欧剧变后,马克思主义陷入沉寂。一方面,我们面对的是种种“终结论”、“过时论”、“困境论”、“怀疑论”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是对未来社会的一种伦理冲动”这样的嘲讽,国内一些人也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丧失信心。另一方面,一些学者从当代西方哲学中寻找灵感,用西方哲学的特定概念制造了种种“不在场”的马克思。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在学术创新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科学地回答西方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的挑战,批判地解答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种种疑问,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面临的重要问题。因此,能否站在实践与时代的高度,发掘和展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意义,对我们来说是一项崇高的任务,也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雄风,有力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深化与创新,经商议,我们决定与教育部重点学科基地——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合作召开一个高层次的学术研讨会,主题就是“马克思哲学的当代价值”。第一届马克思哲学论坛由此揭幕。

二、四次论坛的学术成就及基本逻辑

1.第一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主题:“马克思哲学的当代价值”。

2001年5月26—30日,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和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联合举办的“马克思哲学的当代价值”学术研讨会在广州举行。来自全国13个马克思主义哲学博士点(现已增加到19个博士点)的学科带头人40余人出席了会议。

会议主要讨论了马克思哲学的当代价值问题。与会学者认为,哲学承担着塑造和引导新的时代精神的作用,在哲学学科日益分化和追求体系建构的今天,突出和弘扬马克思哲学的时代精神尤为重要。马克思哲学是时代性与人类性的统一,是哲学理性与人类理想的统一;马克思毕生都在为人类解放寻找理性之路,他是思想领域里盗取天火的普罗米修斯,他的哲学使命在实际的历史运动中体现了人类的使命,马克思哲学以自身的存在表现了人类自身的存在,它是文明的活的灵魂,而只有成为文明的活的灵魂才能成为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哲学与一切旧哲学在表征、反映时代和发挥作用的方式上有本质的不同,旧哲学的本性是追求永恒原则、终极实在、绝对真理,因而根本上是本体论哲学,不是用来回答现实问题的。马克思哲学的真正本质和精神是从批判旧世界中创造新世界,它是立足现实、开创未来的思想源泉,因而,一切从实际出发,让事实来说话,是马克思哲学最具时代生命力之所在,也是马克思哲学永恒魅力之所在。

如何实现马克思哲学的当代价值?与会学者认为,把握和弘扬马克思哲学的基本精神,指导我们的实践和生活,这只是实现马克思哲学当代价值的一个方面。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必须立足当代社会实践,回答马克思理论在当代面临的挑战,实现马克思哲学的理论创新,唯此,才能真正实现马克思哲学的当代价值。

如何看待学术研究中从“一个马克思”到“多个马克思”这一基本事实?与会学者提出,要破除种种形而上学体系化的教条式理解模式,就要按历史的文本学的思路进行基础研究,对马克思经典文本进行精深解读;要对时代的问题加以深度反思,从各种途径找到马克思哲学新的理论生长点,如贯穿于人的存在和人的发展理论中的历史性和实践性的文化精神、人和自然关系的理论、实践形态理论等;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现代西方哲学的创造性对话中加深相互间的理解,这是因为,一方面,撇开西方哲学传统这一总体背景无法正确理解马克思哲学的本质及其基本观点;另一方面,只有站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制高点上透视现代西方哲学问题,才能有助于理清西方哲学演变的脉络。

此次会议还集中讨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的变革及其现代意义、唯物史观与社会主义的命运、市场经济背景下马克思人学理论的当代价值、国外马克思哲学研究范式的转变等学术界共同关注的问题。

这次会议产生了很大的反响。《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在“马克思哲学的当代阐释”专题下,发表了与会代表张一兵、俞吾金、衣俊卿三位学者的文章,大体展示了深化马克思哲学研究的三条路径:回到马克思原创文本的研究;展开马克思哲学与西方哲学的创造性对话;在当代理论与实践的交汇点上开拓马克思哲学研究的新领域和新视界。实质上,三条路径殊途同归,根本的目标是站在时代的高度,从研究对象中概括出满足时代需要的新的理论认识和思想资源,展现马克思哲学与时俱进的当代意义。同时,会议交流的30多篇论文都在《哲学研究》等重要学术期刊发表,“当代价值”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领域最具吸引力的关键词。

在这次会议上,与会者一致认为,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作为常设主持人,由各马克思主义哲学博士点轮流作为主办人,创设一个固定的学术论坛,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提供一个深度交流与平等对话的舞台,对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理论创新,将具有深远的积极意义。“马克思哲学论坛”正是在这一动议下诞生的。会议决定,以后每年举办一届,每届一个主题,力争办成一个学术含量高的品牌论坛。

2.第二届马克思哲学论坛的主题:“马克思的本体论思想及其哲学变革”。

2002年5月9—12日,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与复旦大学哲学系、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第二届马克思哲学论坛在上海召开。论坛的主题是“马克思的本体论思想及其哲学变革”。会议主要讨论了:(1)对传统本体论的特征和实质作了深入的反思和评价;(2)如何理解马克思本体论思想的实质;(3)马克思本体论思想与其划时代哲学变革的联系;(4)马克思本体论思想的当代意义;(5)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者是如何看待本体论的?

北京大学黄楠森教授提出,应给本体论或存在论一个正确的定位,从而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体系创新开辟道路。马克思主义哲学占主导地位的是唯物主义本体论。讨论马克思的本体论思想,对于正本清源、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无疑具有重要意义。吉林大学高清海教授提出了研究本体论的界限问题,他认为,马克思实践观点的意义主要是在“哲学思维方式”的变革,而不在于“本体形态”的转变。中国人民大学陈先达教授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的立足点不是为了构造哲学体系,也不是寻找所谓安身立命的依据,而是建立既能认识世界又能改造世界的不同于思辨形而上学哲学的需要。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吴元梁研究员提出,理论界长期存在着马克思哲学本体论是物质本体论、实践本体论、物质—实践本体论、社会存在本体论等各种说法,不同观点继续进行讨论将有助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不过,种种本体论不同提法和不同观点的长期争论不决,表明了问题的复杂性。我们不妨变换一种思考方式,思考马克思究竟提出了哪些在哲学上造成革命变革而且至今依然有意义、有价值的思想。从这个角度来讲,马克思关于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在实践基础上统一的思想是值得发掘、研究和讨论的。复旦大学俞吾金教授认为,马克思在哲学上的划时代贡献是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乃是本体论革命的产物,换言之,历史唯物主义也就是马克思的新本体论。这种新本体论,就其实质而言,乃是生存论的本体论,而在马克思那里,生存也就是生产,广义的生产乃是指整个社会或全部社会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黑龙江大学衣俊卿教授概括和区分了体现不同生存向度的两种本体论范式。他认为,在哲学的演变中存在着两种基本的本体论范式:其一是以过去为定向的、还原式的、决定论的本体论范式;其二是以未来为定向的、开放式的、生成论的本体论范式。我们在这两种基本哲学本体论范式之间,看到了“以过去为定向”和“以未来为定向”的生存向度的差别、封闭的决定论和开放的生存论的差别、非批判性与批判性的差别、实体性与非实体性的差别、远离人的生存与回归人的生活世界的价值趋向上的差别。华中科技大学邹诗鹏教授从人类生存的困境和当代哲学转型的背景中提出了他对马克思哲学当代性的思考。他认为,马克思哲学并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本体论结构,但这决不意味着马克思哲学没有自身的具有本体论蕴涵或功能的理论结构。马克思哲学中的本体性的理论结构,恰恰是与当代哲学的生存论、存在论内在相关的,我们只能从这个要点上发掘和理解它的意蕴。我们可以把马克思哲学中揭示和阐释人之生存的全面丰富内涵并具有存在论承诺意义的理论结构称之为实践生存论。中共中央党校韩庆祥教授认为,马克思的哲学本质上是感性实践生成本体论。感性实践活动首先蕴含着科学精神或理性精神。人要合理有效地通过其感性实践活动表现自己的内在本质力量,就必须客观地理解和把握对象或客观物质世界的本质和规律。感性实践活动也蕴含着人文精神或人本精神,意味着要注重实际行动,能动地改变事物的现状,注重事物的生成、发展过程及其对人的价值和意义。这就要求我们确立起对外部世界的批判精神、革命精神、超越精神和人本精神。北京大学丰子义教授关注的是马克思本体论思想中的方法论问题,他认为,由于任何理解总是和它特有的方法联系在一起的,因而要把握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思想,必须注意考察马克思研究本体问题的方法论。他从四个方面提炼了马克思的研究方法:从“关系”的观点看待本体问题;从活动、过程的观点看待本体问题;从生存论的角度研究本体问题;从“人”的观点看待本体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发表了会议的学术综述,并择优发表了入选论文。随着入选论文在主要期刊的陆续发表,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研究成为该领域的一大热点问题,至今不衰。

3.第三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主题:“当代国外马克思哲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和基本走向”。

2003年10月31日—11月2日,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和南京大学哲学系、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第三届马克思哲学论坛在南京召开。会议主题是“当代国外马克思哲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和基本走向”。

自1923年卢卡奇发表《历史与阶级意识》、柯尔施发表《马克思主义和哲学》以来,西方马克思主义已经走过了80个年头。在这个漫长的历史时期内,作为一种知识分子话语和左派理论,西方马克思主义坚持对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进行不妥协的批判。被称之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一批理论家、社会批判家,从卢卡奇、布洛赫、霍克海默、阿多诺到萨特、列斐伏尔、马尔库塞,再到阿尔都塞等人,虽然他们实际的思想倾向、政治立场和理论成就并不一样,但他们从不同角度共同致力于探索西方文明的弊病和出路,这一点给研究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他们也都作为重要的思想资源汇入到今天对西方文明之弊病的批判话语中,从而为我们认识当代资本主义提供某种启示。虽然我们并不直接认同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某些关键性结论,但必须注意他们从哲学逻辑上提出的问题,注意他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主题的创新和形式的探索,注意他们对资本主义批判的成果,并将这些问题转化为我们正面研究的课题。

在今天,我们当然面临着更为复杂的历史和理论条件。全球化、资本扩张、全球新的劳动分工、生态问题、新型的社会异化问题已经不再是单个地域的事情,历史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为这些问题提供科学的分析。而在理论上,后现代、后殖民、女性主义、第三条道路等各种不同的话语以不同的方式逐步占据理论的显性地位,与此相应,也产生了以鲍德里亚等人为代表的“后马克思思潮”、以拉克劳等人为代表的“后马克思主义”激进话语、以杰姆逊等人为代表的“晚期马克思主义”派别,以及其他一些女性主义的或者生态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虽然这些性质不同的话语并没有从根本上动摇现代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但是它们不断加深着人们对现代性和资本主义的认识,促进着人们对公正、平等、正义等问题的反思,从而实际地影响着人们的价值选择和实践过程。

建构当今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拓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国际视野,充分地和深入地理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问题和最新进展是不可或缺的。通过学术分析、对话和探讨,必有助于形成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中国气派和话语体系。可以说,第三届马克思哲学论坛正是为此提供一个交流和探讨的平台。

这届论坛主要讨论了以下问题:(1)马克思哲学与时俱进的品质;(2)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3)近20年来西欧、美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走向和基本问题;(4)苏、东欧剧变后中东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走向和基本问题;(5)后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本质及其基本问题。

通过交流与讨论,与会学者认为,研究和借鉴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对于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哲学以致整个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意义。因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主张可以从正面、侧面和反面启示我们发展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对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来说,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工作是多路径的,基本上有四个维度:即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思想资源、西方马克思主义各流派的思想、人类实践方式及相应的社会运行机制的变化、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其中,西方马克思主义是结合人类实践发展的不同阶段和特点而做出的不同思想创造的集合体。无论其正确与否,对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哲学或有借鉴或有教训,这就是我们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目的。

中央编译局局长韦建桦向会议代表介绍了以MEGA版为重要依据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二版的编辑出版工作。他说,这次来南京之前,向设在柏林的MEGA版编委会和马克思恩格斯基金会通报了我们对MEGA版即将出版的各卷的审读意见,通报了我们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界的有关动态和情况,外国的同行,包括德国、法国、荷兰、俄罗斯和英国的同行们,对这次马克思哲学论坛表示了浓厚的兴趣和极大的关注。

会后,《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组织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撰写了《中国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逻辑转换》(已于2004年第6期发表)一文,该文对中国近20多年来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范式、成果、问题做了较系统的“盘点”和评价,就有关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几个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4.第四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主题:“马克思哲学与当代中国的现代性建构”。

2004年8月17—21日,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与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联合举办的第四届马克思哲学论坛在四川绵阳召开。主题是“马克思哲学与当代中国的现代性建构”。来自全国19个马克思主义哲学博士点及《哲学研究》、《求是》杂志社、人民出版社等单位的近百位专家学者,围绕“现代性与马克思的社会发展、人的发展理论”、“现代性与后现代主义”、“科学发展观与当代中国现代性建构”三个方面的专题进行了深入而富有成果的讨论。

学者们认为,马克思哲学是现代性理论异常宝贵而丰富的思想资源,现代性是从马克思直至当代哲学以一贯之的主题。马克思通过对现代性的两大基石——理性和主体性的改造,把大写的人改造为实践中活动的人,从而从生产交往和活生生的实践出发,构建了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本身也是现代性的产物,是现代化进程的一种理论表现。学者们同时指出了马克思哲学对于建构中国现代性理论的重要意义,认为马克思哲学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揭示,对资本主义的批判考察,是当代中国现代性建构的理论基础。

对于“现代性与后现代主义”问题,学者们认为应走出“传统与现代”这一框架,代之以视域更为广阔的“全球性与现代性”,从而通过全球性来寻求现代性。学者们首先肯定,现代性是现代社会的全方位的和本质性的规定性,是现代社会的血脉,并从精神和制度两方面对其做了概括。在精神层面上,它包括个体的主体性与自我意识、理性化的和契约化的公共文化精神、意识形态化的社会历史叙事等;在制度层面上,它包括经济运行的理性化、行政管理的科层化、公共领域的自律化、公共权力的民主化和契约化。在此基础上,学者们又将现代性划分为外在的社会结构和内在的文化心理两个方面,前者主要表现为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知识科学化、人的个体化以及社会秩序和行为规范的制度化,后者指涉的是现代人的精神气质和心理结构。现代性的核心原则是理性、自由、主体性。在对待现代性与后现代关系的问题上,一部分学者认为,后现代是成立的,其对现代性的批判是致命的。相当多的与会者不同意将二者简单地割裂起来,而认为后现代性对现代性的超越是连续性的而非断裂性的。

面对学术界对于现代性问题的热情和现代性本身在中国的现实境遇,学者们普遍认为,虽然现代、后现代同处当前中国,但现代性在中国还是一个未得以充分展开、“一项未尽的事业”。面对现代性发展的这种复杂局面,我们应当建立马克思哲学的新形态,为中国现代性的建构提供理论先导,发展一种既内含马克思理论的批判精神,又带有指向人类自由、解放实践倾向的社会批判理论。具体说来,当下中国现代性的建构,应始终抓住“以人为本”和“能力本位”这两个核心,从领域、理念和操作三个维度入手,要力戒现代性的异化不再重演,力避后现代思潮的消极影响,走一条符合当代中国实际的现代性建构之路。

有关四届马克思哲学论坛的内在逻辑,赵剑英做了如下概括:在新世纪、新千年伊始,第一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以“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意义”为题在中山大学揭幕,这次会议既显示了迈入新世纪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在深刻变化的时代和各种新思想风云际会的背景下,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的反思和对自身责任的自觉意识,同时也表明了我们对马克思哲学在未来命运的期待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决心。第二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以“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思想及其当代意义”为题在复旦大学召开,使我们的这种反思进入到马克思哲学的根本层次,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清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实质,以及马克思哲学与其他以往哲学的根本区别。经过“回到马克思”的反思和澄明工作,思考的逻辑必然进到马克思之后的马克思主义的演变发展,于是必然进入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探索历程,对他们的探索进行探索和反思,这便构成第三届马克思哲学论坛的主题,这表明我们正积极开拓马克思哲学研究的理论视野,希冀通过与西方各种流派的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对话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价值以及分析、研究和借鉴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落脚点”是为当今中国的现代化提供思想资源。“马克思哲学与中国现代性理论建构”便是反映这一实践诉求的理论命题。于是,“马克思哲学与中国现代性理论建构”成为第四届马克思哲学论坛的主题。由上述可见,四届论坛的主题是层层深入,渐次推进,环环相扣,贯穿一条线索:这就是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真精神,批判吸收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积极成果,立足全球化的背景和当代中国的实际,为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提供正确、有益的思想资源。

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将与吉林大学哲学系合作,主题是“马克思哲学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将于今年适当时候在吉林省召开。

三、体会与设想

1.“马克思哲学论坛”的创设和所取得的学术成果,表明了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立足中国经验、把握时代精神、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高度自觉性和强烈的责任感。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处于低潮、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马克思主义面临各种思潮的挑战和诘难的背景下,中国的发展还需不需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如何正确看待中国改革开放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如何辨别和对待西方流行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思潮?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入发展中一直遇到的深层次理论问题。“马克思哲学论坛”的创设及迄今为止举办的四届论坛所探讨的主题和成果表明,当前活跃于哲学舞台的、有影响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全国高校19个马克思主义哲学博士点的老中青学者代表),既反对因循守旧的“本本主义”,又反对“食洋不化”、“以西解中”的“洋教条”(如新自由主义)。他们以开放的心态、世界眼光和时代意识,分析、批判和吸收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有益成果,立足中国独特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总结、提升独特的“中国经验”,努力推进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的建构和发展,从而一方面为中国的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提供深厚的哲学支撑,开拓更广阔的理论空间,另一方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入发展提供科学的思想资源。当前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界的这一动向无疑是非常可贵的,应予充分鼓励。

2.精心设计主题,认真组织,进一步办好“马克思哲学论坛”,充分发挥这一高层次、高水准的学术论坛在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中的重要作用。“马克思哲学论坛”坚持以与主题密切相关的论文入选作为参会前提,坚持“双百”方针和平等讨论的会风,坚持提升学术质量的总要求,以此吸引和凝聚了全国许多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专家和优秀的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骨干,已成为交流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成果的一个良好载体和平台,被大家誉为“马哲人的节日”。今后,我们要在主题设计、人员邀请、会议形式上精心设计,进一步提高学术质量,使论坛真正对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水平的提高起到积累作用。

3.期刊引导学术,学术提升期刊,期刊与学术形成可持续的良性互动,是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途径;应充分发挥好具有重要学术影响的社科期刊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以及推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如何发挥学术期刊的优势,以创新精神探索办好学术期刊的新思路和新模式,以真正发挥期刊对学术研究的引领作用,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这是编辑工作者一直重点思考的问题。“马克思哲学论坛”的创设首先来自我们这样一种编辑理念,这就是:学术期刊不能仅仅满足于被动地发表高水平的学术成果,它同时应自觉担当起学术组织和学术引导的重任,学术期刊对繁荣哲学社会科学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如果期刊不能主动融入学术发展的主流中去,我们就很难在制高点上把握学术发展的前沿趋向、分辨研究成果的独创性,从而也难以在学术界发挥有效的影响力、吸引力和凝聚力。今后,我们将在既有体会和经验的基础上,团结哲学界广大同仁,努力把“马克思哲学论坛”办成一个国内外知名、具有重要学术影响的品牌论坛,使之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推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中作出应有的贡献。

标签:;  ;  ;  ;  ;  ;  ;  ;  ;  ;  ;  

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式建设的重要平台--第四届“马克思主义哲学论坛”的学术回顾与展望_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