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主要对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成因进行简单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
关键词:混凝土结构;裂缝问题;成因分析;处理措施
引言
混凝土结构最普遍、最常见的病害之一就是裂缝,裂缝不仅影响到结构的美观,对于较宽的裂缝,如果不及时修复,可能会危及结构的安全性、使用性及耐久性。尽管从总体上考虑,混凝土材料是一种耐久性较好的材料,但由于其本身组成材料是多相的、成分复杂的、性能多样的复合材料,均质性相对较差,抗拉强度明显低于其抗压强度,导致一般的混凝土结构是允许带裂缝工作的。但是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将裂缝宽度控制在允许范围,而不是误导为只要是裂缝就是允许的。本文从裂缝宽度的理论计算分析影响混凝土裂缝宽度的因素,并结合工程实例,提出防止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过宽的建议。
1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
1.1自身特性产生裂缝
如果混凝土无任何约束,则当其周围的温度、湿度等环境变化而产生收缩时,不会产生裂缝。但是在实际的建筑当中,混凝土总会受到周边因素的影响,如两端的构件、内部的钢筋等的约束,这些约束会使得混凝土收缩过程中受到应力,这些应力会对混凝土造成一定的拉扯,当这些拉扯力超过混凝土本身的强度时,就会产生裂缝。混凝土收缩产生的裂缝与其所受到的约束力有直接的关系。约束力是其它部分对本部分混凝土的一种拉力,这种力越大,混凝土就越容易产生裂缝,而且产生的裂缝越大。另外,混凝土的裂缝是由水分蒸发引起体积收缩造成的,因而裂缝的形成和大小,还与水分蒸发的速度和量有关,在刚浇注的那段时间,混凝土中水分含量高,蒸发快,一般在混凝土浇注后的一个月内,水份基本挥发完毕,这个过程中水份损失大,裂缝一般也在这一阶段内形成。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由于裂缝较细,一般不易观察到,只有等到水份进一步蒸发,混凝土进一步收缩,收缩缝进一步扩大时才能看见。而这种情况一般要等到混凝土浇注几个月后,此时混凝土内部的湿度与外部的空气湿度基本一致,收缩缝也会基本稳定。当然,后续随着环境温度和湿度的变化,混凝土的裂缝也会随之变化。如当环境中湿度变大时,干燥的混凝土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裂缝变小;当气温升高,由于热胀冷缩的作用,混凝土体积变大,裂缝也会变小。反之,当空气中的水分含量降低,或者温度降低时,混凝土的裂缝会增大。
1.2设计问题导致出现的裂缝
在混凝土结构构件中,由于设计的原因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裂缝问题,普遍的有以下几个原因:①未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的考虑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收缩性问题;②设计者未按照实际材料的抗裂性进行合理的挠度设计;③对于混凝土的材料,设计者没有进行差异性的比较,而是按照以往的经验进行设计;④在进行钢筋配置时,由于结构计算人员的疏忽,不合理的配置过少或过粗的钢筋,从而导致构件产生裂缝;⑤未充分考虑荷载,设计荷载偏小,从而导致设计承受的力小于实际构件的受力,导致开裂。
1.3混凝土结构受力裂缝
混凝土结构受力后产生裂缝的原因有很多,而且会贯穿于从施工到使用过程中的整个周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施工过程中的振捣方式不合理、拆模过早、垫块吊装时为止不当,施工超载、应力值过大等,都可能会造成裂缝的产生。而最常见的是钢筋混凝土梁、板等受弯构件,在使用荷载作用下往往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
2混凝土裂缝的预防措施
2.1设计阶段
1)大体积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宜在C25~C40范围内选用,通常如果混凝土的强度等级越高,所使用的水泥强度也要求越高,用量也越大,施工中必然造成混凝土水化热过高,但要降低水化热,就要减少水泥用量或降低水泥等级,混凝土的强度就上不去,所以大体积混凝土在设计的时候就不能一味的追求强度等级,达到要求即可。2)针对大体积混凝土容易开裂的问题,设计时可以适当的加配控制混凝土收缩的构造钢筋,或者采用小间距的钢筋网片,增加抗拉强度,约束混凝土变形产生裂缝。3)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拐角、边缘或孔洞处增设角偶钢筋,避免结构突变产生应力集中而形成裂缝或断裂。4)增加技术手段,在大体积混凝土中加设冷水管,让水在管中流动,降低混凝土内部的温度,也可以设计块石混凝土,在大体积混凝土内部使用强度高的块石,减少混凝土的用量来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5)增加地基强度,防止大体积混凝土对地基产生应力变形,导致混凝土自身开裂。
2.2材料控制环节
选料的选择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的产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科学合理的材料混合比能够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在减少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同时,还能降低施工成本。因此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当结合材料配置,提升材料控制水平。在石子材料的选择过程中,首要需要控制含泥量,其整体含量应当维持在1.5%左右。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要选择最佳的砂材料,并将其细度模数控制在2.5%左右,其含泥量水平应当在1.5%左右。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粉煤灰是应用最多的掺合料,且有较高的活性特点,在施工过程中,应和水泥,砂石等材料结合使用,提升混凝土保水性,保证其符合工程项目施工所需。而在粉煤灰选择过程中,首先需要排除含碳量较高的粉煤灰,避免其对混凝土耐久度产生影响。外加剂的选择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外加剂主要包括缓凝剂,减水剂以及膨胀剂等。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当严格控制外加剂的添加含量,其添加量一般是水泥量的0.25%左右,从而更好的提升混凝土的工作性能。这一过程中,混凝土缓凝时间过早,将直接影响到浇筑面粘结效果,造成裂缝问题的出现。而膨胀剂有一定的微膨胀的效果,能够尽可能降低混凝土收缩过程中的拉应力水平。
2.3做好混凝土的浇筑和振捣
混凝土振捣,对于提高混凝土的强度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振捣不合理,反而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因此,在浇注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是要使基层和模板吸收适量的水分,既要湿透,水分又不会过多;其次,振捣过程中力度要适中,既不能发生振捣不足,导致混凝土不结实的情况,又不能振捣过度,过度则容易产生裂缝;再次,振捣过程中要对钢筋进行合理护理,避免发生弯面及负筋的情况。在浇捣完成后的养护也很重要,合理的养护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裂缝的产生。另外,拆模时间不要太早,一定要等混凝土强度达到预期后才能进行拆除。
结语
混凝土结构的裂缝问题,是一直普遍存在于工程项目的建设当中,困扰着一批又一批工程建设人员,其产生的过程和因素有很多,需要从各个节点中进行监测和控制,同时应加强对工程项目建设过程的监督和管理。总而言之,对于混凝土结构,应及时的采取有效的手段和措施对裂缝进行处理,减少裂缝问题的现象,从而这一定程度上确保结构整体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朱耀台,詹树林.混凝土裂缝成因与防治措施研究[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03(5).
[2]王宗昌,屈芳民,蔡荣生.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分类特征及密封处理[J].混凝土,2002(5).
论文作者:王昆明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2
标签:混凝土论文; 裂缝论文; 过程中论文; 混凝土结构论文; 强度论文; 材料论文; 体积论文; 《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