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理论视角下新中国政治语言变迁
仝品生
(曲靖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 云南 曲靖 655011)
摘 要: 政治话语是政治现实的直接反映,对其概念、主题的追索可以帮助我们认识政治的过去、审视政治当下和未来。通过统计分析建国之后四代领导人著作、讲话稿,中共十一大至十九大报告中的实词以及五届至十三届两会热词,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政治话语所经历的变迁。
关键词: 话语理论;政治语言;变迁
对政治语言的研究,西方学者认为“通过对这些过时的模式、范畴、概念的回顾,能够时常提醒我们去改变与现实形式不相适应,因而产生严重后果的那些东西”,以及认识人们“看待政治、社会的方法”。[1]根据马克思对语言的论述,政治话语是一种政治实践,是政治思想的直接现实。[2]凡·迪耶克从话语分析的视角,认为“文本语法包含了一种自然逻辑或文本逻辑。它一定是语义呈现的具体化或句子的逻辑形式和句子顺序,以及精心组织的连贯的文本中句子之间保持的自然偏离的法则”。[3]据此,我们可以从语言中的概念、主题等内容来揭示政治话语的变化。
任务驱动教学法能规避基础会计课程教学的弊端,将该课程转变为“理论融入操作中”,让学生在“做中学”,帮助他们建立起自己的知识体系。因此该教学法适用于基础会计课程中。
按照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治、社会发展的情况,我们也把中国政治话语分为四个时期。一是毛泽东政治话语时期,二是邓小平政治话语时期,三是江泽民、胡锦涛政治话语时期,四是新时代习近平政治话语时期。四个时期有着不同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任务和政治语境,在实践中形成了不同特点的政治语言,呈现出继承、发展、变化的语言特点和风格。
一、新中国成立以后四个时期政治话语的变迁
根据《中国共产党理论资源数据库》,按照政治体制、主要任务、行为主体选取了9个关键词,其中,“社会主义”属于中国的政治体制特征词;“革命”、“斗争”、“改革”、“建设”以及“经济”反映了四个时期的发展主题和主要任务;“共产党”和“人民”是重要的行为主体;“必须”属于高值情态动词。按照不同时期领导人的著作、文选、专题、重要讲话单行本、手迹或年代等依次进行检索,具体情况如表1。
表 1各个时期政治话语情况统计
来源: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资源数据库,https://ra.nssd.org/por/service.csp?showsvc=1&rnd=jmblcjbdjdp.
图 1各个时期政治话语词频统计
图 2各个时期政治话语词频统计
图 3各个时期政治话语词频统计
从对图1、图2、图3的分析统计,可以看出以下几个方面的话语特征:
各届党代会的报告是执政党话语的直接体现,能够进一步验证和阐释中国政治话语的变。报告中核心词语的变化,反映出政治话语主要内容的改变和工作中心的转移,解释了政治主题和国内政治现实。具体情况见表2。
在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实际运营中,经常会发生由于屏蔽门处站台绝缘带绝缘不佳或车站结构渗漏水造成屏蔽门与车站主体结构接触,从而导致屏蔽门打火的情况[8],为了快速消除此打火现象,运营维护人员经常通过常闭车站钢轨电位限制装置来解决。看似该故障已经得到了解决,实际上并没有真正找到造成打火的根本原因。由于常闭车站钢轨电位限制装置使得钢轨长期接地,在某种程度上导致杂散电流的增多[9]。
第一是毛泽东政治话语时期,“革命”和“人民”高频次出现,其次是“斗争”和“共产党”,揭示了该时期的主要任务是社会主义革命,主要行为主体是广大的人民群众。
第二是邓小平政治语言时期,“人民”也是高频次出现,其次是“建设”和“经济”等频次出现。反映出该时期的主要任务已经改变为经济、建设,行为主体依然是“人民”。
第三是江泽民、胡锦涛政治话语时期,“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经济”是相对出现频次最高的几个词,而且相当一致。说明“人民”的主体地位依然未变,经济和建设持续得到了重视和强调。同时,“社会主义”在江泽民时期的高频次出现还反映出该时期对国家政治特征的强调,经历了10多年的市场经济改革,需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强调。
1.2.1 引物设计与限制性内切酶选择 引物设计见表1。根据NCBI中gene数据库提供的人LncRNA-GHET1(NR-130107.1)的序列,应用 oligo6软件查找基因中存在的酶切位点,结合pcDNA3.1(-)上的酶切位点,选择限制性内切酶XHoⅠ与BamHⅠ。
对比来看,毛泽东时期最为典型的是“革命”和“斗争”,之后的三个时期比较典型的是“改革”和“建设”,说明政治话语与政治任务高度契合,也反映出建立新中国与建设新中国政治诉求和任务的变化,经济建设与改革的总目标和总任务从邓小平时期一直得到了坚守,是改革开放30年来的中心任务。同时,人民的中心地位一直未变,一方面反映出“人民”在中国政治话语中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也说明中国政治话语是人民话语,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另外,从高值情态动词“必须”的变化上看,除毛泽东时期使用较多以外,都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二、中共十一大至十九大报告中的政治话语变迁
水磨石地面通常遇到的典型问题是开裂,如果使用伸缩缝,受损情形可能只局限于部分区域.小且浅的裂缝可暂时不作处理,随着裂缝的加深和范围变大,有必要移除裂缝周边的受损材料,然后采用兼容的水泥浆或环氧树脂填隙[8].如果修补区域表面积较大,则需要分析原水磨石中的水泥强度等级,骨料种类、粒径、级配,制备成与原水磨石相近的原料进行嵌补,正式操作前应进行比对,若存在色差,则需要加入调色剂.嵌补之后进行机械磨光处理,经修补后原裂缝或缺失的表面应与周围地面匹配.
十一大报告中名词主要是:毛主席、四人帮、党、无产阶级、社会主义;动词:斗争;代词:我们、他们;形容词:伟大。从这些词语上,我们可以看出十一大结束了文化大革命,揭露四人帮的罪行,公正评价了毛泽东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所做出的贡献。从代词的使用上,明确了“我们”和“他们”之间的政治界限,政治意识形态立场比较宣明。从使用的动词看,长达10年的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社会依然摆脱不了“斗争”的思维。
十二大报告中名词主要是:党、社会主义、经济、国家、工作。动词:建设、发展、工作;代词:我们、我国;情态动词:必须。可以看出十二大以后国家的工作重点转向了经济、社会主义和党的建设与发展等工作上,动词的增加显示出新一代领导人务实的工作作风。代词的使用上明确了国家和集体团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情态动词“必须”折射了领导人社会主义建设的决心和态度。
表 2中共十一大到十七大报告中出现次数最多的 10个实词
数据来源:十一至十七大来自刘小彪.党代会报告30年词汇变迁[J].南方周末,2008年11月27日;十八大和十九大来自作者自己的统计,统计根据两代会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通过词频软件分析得出.
作为我国政治经济工作的重要会议,体现了政府工作中的主要内容和要点,反映了人民群众政治参与度和关注点,同时也呈现了政治话语行为的目标和方向。从改革开放到2018年连续9届的两代会期间,80年代前半期的热词主要是改革开放的策略和方法,属于顶层设计,热点主要来自于国家的宣传。80年代后半期到90年代初的两届,主要是改革开放中所出现的问题和矛盾。接下来的两届都是针对问题的解决方法和策略,体现出:“问题——解决”的话语模式。从2003年开始,两会热点词汇转向广大民众所关注的主题,原因是2002年开始人民网开展了线上问卷调查,旨在直达民意、关注民情。2014年2月,人民网与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合作开展了的线下电话调查。具体情况分析见表3。
十四大报告中名词主要是:社会主义、经济、党、国家、现代化;动词是:建设、发展、改革、开放;代词是:我们;情态动词“必须”(退出前十),说明国家明显减少高值情态动词的使用,降低政治语言的祈使性和压力。
十五大报告中名词主要是:社会主义、经济、党、理论、国家、邓小平(首次进入前十);动词是:发展、建设、坚持(首次进入前十);代词是:我们。“理论”和“邓小平”首次进入前十,说明这次大会在全面总结了邓小平同志的理论和思想基础上,继续“坚持”邓小平理论和改革开放的政策。
屋外,雨还在淅淅沥沥地下着,透过雨幕可以清晰地看到枝头绽开的蓓蕾,在雨丝的飞舞中顽强地支撑起绿色的生命。竹韵心想,自己在这淅沥春雨中已走进了陪伴英雄的第九个春天,这个春将给她带来什么呢?
在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高频实词中“社会主义”连续位居第一, “发展”和“建设”则交替成为十四、十五大第二和第三位高频词。但“改革”在十四大下降为第六位,在十五、十六大中直接退出了前十位。说明,在这三届的党代会都非常重视我国社会主义的政治性质,社会主义建设成为了工作的重点。
第四是新时代习近平政治话语时期,频次最高的依次是“经济”、“建设”、“改革”和“人民”,反映出经济和建设的目标任务和人民的主体地位一直没变,同时提出了进一步深化改革的要求和任务。
十六大报告中名词主要是:党、社会主义(下降为第四)、社会、经济;动词是:发展、建设、坚持、加强、完善(首次进入前十);代词是:我们。“社会主义”一次下降为第四位,但“发展”首次从成为频率最高的词汇,同时“坚持”从原来的第九位上升为第五位。这都说明本届中央政府很好地坚持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坚守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坚持了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不断进步,取得了改革开放的成绩。
第五届两会热词反映了国家的重点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及经济特区,以及经济改革的形式。
十八大报告中名词主要是:社会主义、人民(首次进入前五)、社会、中国(首次进入前十)、特色(首次进入前十)、制度、文化(首次进入前十);动词是:发展、建设、坚持。“发展”和“建设”连续保持第一和第二位的高频使用,“社会主义”位次保持不变,“特色”和“文化”首次进入前十,“制度”较上一届上升了一位,居第九。说明“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和属性得到了明确和坚守,发展和建设依然是重中之重,在制度建设的同时,文化的建设与发展也提上了议程。中性名词“中国”代替了差别化指称代词“我们”,表明本届政府的国际发展取向,淡化了语言中的意识形态特征。
十九大报告中名词主要是:人民(上升为第二)、中国(上升为第三)、社会主义、国家、社会、制度;动词是:发展、建设、坚持;形容词:全面(首次进入前十)。“发展”从十六大到十九大都是第一高频词,说明一直以来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发展和改革依然是不变的主题,这也是“两个一百年”目标与“新时代三步走”战略的具体体现。“人民”一词频次的提升,不但是中国政治语言中人民取向的再现,也是新时代党的宗旨和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人民服务”和“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也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和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体现。“中国”一词的高频使用一方面是新一届中央政治集体“全局观”、“世界观”的体现,也是习近平总书记“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思想的客观描述。
总的来看,十一大至十九大报告反映出了各个时期的政治现实和中心任务。其中“社会主义”一直居于前七,体现出对社会主义的坚守,“建设”与“发展”从十一大之后的中心地位一直未变,多处于前三,是不断进行的重要任务。“经济”从十二大到十五大一直居于前五,十六大之后位次下降,十八大之后退出前十,表明长时间的经济建设之后,我国经济发展的模式出现了变化。“党”从十一大到十七大一直居前五,十八大之后退出前十,表明“党”的行事主体地位发生改变。“坚持”十五大进入前十,之后保持在前七。“人民”在十八大之后进入前四,是人民中心和为人民思想的重要体现。
从第十届两会开始,虽然网络调查属于设置好的议题,但人们的高关注度和参与热情,热词还是全面反映了人民的声音,人民话语进入了政治话语整体来看,主要是社会发展与人民生活的主题。十届至十二届热词主要体现的是问题,但在十三届两会热词中出现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与五届至九届的话语模式保持一致。而且,十届至十三届两会人民持续关注了反腐倡廉、社会保障以及法治的主题,其余的大多是近年来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如医改、教育改革、食品药品安全等,但奇怪的是热词中的“住房问题”没能够进入前五。
三、两会热点词汇反映出的政治话语变迁
十三大报告中名词主要是:社会主义、党、经济、国家、社会;动词:发展、改革、建设;代词:我们;情态动词还是:必须。在继续加强党、经济建设的同时,社会主义出现频率最高,说明在物质建设的同时,也十分重视意识形态工作,防止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思想涣散、意识形态不坚定的问题。同时“改革”一词出现频次为130次,跃居第四位,“发展”则跃居第二位,这都表示国家将一如既往地促进发展,深化改革。
表 3第五届两会至第十三届两会热点词汇统计表
数据来源:第五届至第九届热词来自于戴辰.背景:改革开放以来“两会” [J].世纪桥.2006年3月.十届之后的热词来自于人民网统计,http://npc.people.com.cn/GB/425325/index.html?tdsourcetag=s_pcqq_aiomsg.
十七报告中大名词主要是:社会主义、社会、党、经济、制度(首次进入前十);动词是:发展、建设、坚持、加强、改革。“社会主义”相比上一届上升了一位,居第三,“制度”首次进入前十,“发展”和“建设”出现频率高居第一和第二。代词“我们”下降并退出前十。说明新一届中央政府子在坚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继续强调了建设的重要性,尤其是制度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并开启了中国法制建设和依法治国的进程。
第六届两会热词延续了上一届经济改革的主题。而在第七届两代会的热词中,更多体现的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并存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和新矛盾,如物价上涨、通胀压力,以及经济过快增长所产生的问题。这些问题一直持续到第八届两代会,但从“软着陆”上看,经过中央的宏观调控和积极的干预,有效化解了经济过热的问题,实现了平稳过渡。而“粮食储备”说明中央的宏观把握上注意到了粮食安全问题,并根据各产业矛盾提出了“一揽子”的举措。
从第九届两会热词上看,我国经济改革再出发,实施了“扩大内需”以及“结构调整”的措施,提出了“小康”生活的的建设目标,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是“经济紧缩”,解决办法“扩大内需”和“财政和货币政策”,属于改革力度比较大的时期。
2.供稿人“托手”用力。只有提供的基础资料翔实可靠,修志基础才牢靠,否则走回头路,既费力又耗时。根据初步篇目框架制订的收集资料提纲,供稿涉及油田40多个部门(直属)、60多个二级单位。编纂办公室按部门(单位)职能“谁管业务,谁供资料”的原则,将提供资料任务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单位),按内容每篇指定1~2个综合部门为牵头部门,负责本篇基础资料的组稿,每个部门(单位)确定一名分管领导和1~2名提供资料人员,负责本部门(单位)供稿,坚持上下结合,反复修改,不符合要求不通过,必要时打回去返工,单位领导审签把关。编辑办公室则根据编辑分工联系牵头部门组稿人,编织起覆盖全部内容的供稿网络。
从第十二届两代会热词上看, “社会保障”首次跃居第一,“干部作风”进入前五,其他方面的热点延续了第十届两会以来的焦点。但是在十三届两会的热词上,除了与前三届保持高度的延续性之外,政府举措的提法与人民关注的主题高度相关,如:“全面依法治国”、“互联网+政务服务”(首次进入前五)、“正风反腐”,第一次表现出中国政治话语与人民话语的统一和共振。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四、结 语
第一,我国政治话语中具有较高的政治性和规范性。根据我国的《公文处理的暂行办法》,建国以来国家都比较重视政府公文的种类、体式、程序、行文,甚至是用纸、格式等方面的规范性要求。1996年《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中规定,政治行文应当“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及上级机关的指示”。2000年《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八法》,又重申了公文应当“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突出强调了中国社会主义新建设时期政治话语的政治正确性和规范性。而且在政治话语的统计中也发现对“社会主义”的坚守,体现了中国政治话语的制度特征。
第二,政治语篇的互文性增强,突出了政治的一致性。在各届政府工作报告之间、各届领导人重要讲话以及两会热点之间存在很高的相互所指,保证了行政的一致性和连贯性。三类词汇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和互指性(参看以上九届两会热词的分析)。统计中也发现,无论是四个时期的话语统计,还是十一大到十九大实词以及两会热词统计,以及重要讲话、报告以及新闻报道等都具有高度的统一性,突出了中国政治话语历时一致性。
第三,突出实事求是的文风。实事求是的文风主要体现在对客观事实、问题和受众的重视上,也体现在语言结构的清晰、准确和简洁上,还体现在人民话语的选择上。在各个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公文处理办法或条例中,明确反对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官僚主义和文牍主义,注重思想内容的客观表达,突出调查研究,重视问题的解决等。1949年2月,华北人民秘书厅印发的《华北人民政府公文处理暂行办法草案》中规定“一般采用语体文,分别不同对象,采用对方所易于接受的语言,反对旧公文中之繁文缛节,措辞简洁明确,实事求是,以能表达意思、说明问题为原则”。而且,之后的历届领导人都明确表明反对文牍之风。
利用词的多义或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这种类型的谚语在田林平塘高山汉族中相对较少。例如:
第四,强制性动词减少,突出中性行为动词的使用。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公文的类别上可以看出,“令”或“命令”作为一种强制性公文文体,其使用范围逐渐变窄,主要用于依照有关法律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嘉奖有关单位人员。[4]对比来看,作为一种相对中性的“通知”,其使用范围逐渐变宽。政治话语中不再使用如“打倒”、“消灭”等严词厉语。而且,统计中发现,从建国时期的“革命”和“斗争”等动词逐渐被“建设”、“改革”或“发展”等陈述性动词取代。
第五,高值情态动词减少,客观性增强。历届政治语句多数为祈使句、陈述句和情态句。祈使句通常用来发出指令或命令,常用实意动词“令”或“命令”作为行为动词。陈述句是陈述事实,宣告决定或决议,表达看法或观点的句子,一般采用“根据/依据/按照……认定/决定……”的句型宣告确凿、可行、客观的事实。情态句是表达义务、权责、建议、请求、许可、禁止等带有情态动词的语句,如“应该”、“必须”、“应当”、“应”、“要”、“不得”等。建国以来,我国政治语句主要从多用命令祈使句和高值情态句,转变为用陈述句、低值情态词的应用,体现了一条民主化、法制化国家发展的道路。特别是在2016年至2019年两会报告中,高值情态动词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与政府和党的责任义务的规范性要求上面,突出了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依法行政管理模式的转变,其它语句的陈述性和客观性则较强。
鉴于以上形势,海外中资建筑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其内涵应体现在从规模优先转变为质量领先,避免过度偏重规模和数量指标的增长,从而忽视企业的可持续稳健发展。企业应紧跟国家政策方向,结合企业与当地实际市场情况,不断优化自身业务结构,把主业做精做细,在坚守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整合优势资源,扩大上下游产业链。各企业应抱团合作发展,积极开拓中高端市场,并寻求多元化经营发展。海外中资企业的多元化经营,也需要进行专业性和区域性分组,由于海外市场份额有限,避免海外中资建筑企业间的恶性竞争、搅局,应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协调企业间的竞争,为优质企业高质量发展性提供保证。
参考文献:
[1](英)马吉:政治语言[J]杨雯,译.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88(4):42.
[2](德)马克思,(德)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M].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34-35.
[3]Van Dijk, Teun A. Text Grammar and Text Logic[A]. A paper presented to the symposium “Zur Form der Textgrammatischen Basis”, University of Konstanz (W.- Germany), september 3-9, 1972:73.
[4]李昌远.中国公文发展简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201-202.
Change of Political Language in New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iscourse Theory
Tong Pinshe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Qujing Normal University, Qujing Yunnan 655011,China)
Abstract : political discourse is the direct manifestation of political reality, we can therefore recognize the political situation in the past, understand its present and envision its future from surveying its concepts and themes. In the statistics of their writings and speech scripts by China’s four generations of presidents, concept words in the CPC Conference reports from the 11th to the 19th one, and hot words in the NPC and CPPCC form the 5th to the 13th one, we can clearly see chronological changes of China’s political discourse.
Key words : Discourse Theory;Political Language;Changes
中图分类号: I0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879(2019)05-0016-06
收稿日期: 2019-09-23
基金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接受学视域中的中国政治语言研究”(12YJAZH128)。
作者简介: 仝品生,曲靖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教授,主要从事话语研究。
[责任编辑:杨世武]
标签:话语理论论文; 政治语言论文; 变迁论文; 曲靖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