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CK的数学习题教学设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学设计论文,习题论文,数学论文,PCK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教学设计时面对的问题是:教什么?怎么教?这是教师的学科知识与教学知识;当然还有更深层次的问题:怎样教更有效?这就是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简称PCK),是“教师个人教学经验、教师学科内容知识和教育学的特殊整合”[1].PCK理论为有效教学的实施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与操作上的指导,以下笔者将通过一个习题教学的案例,解析PCK理论在具体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一、教学背景说明
在近期的高三教学中,涉及下面两道习题.
这是学生课后练习中的问题,从学生的解答情况看,基本不存在解题方法的问题,但有部分学生因计算失误导致解答错误.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笔者任教班级学生整体水平不错,并且前期训练中已接触到一些定点、定值的问题,有一定的解题经验积累;而是由于粗心、失误、运算能力差等因素,运算错误难以彻底消除.
综合以上情况,笔者在设计教学时,把习题教学的目标定位于深化学生对问题本质的认识,形成解答此类数学问题的高观点,从而有效地规避技术性失误.据此,以PCK理论为指导,制定教学策略,辅之以多媒体教学手段,展开探究发现之旅,有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思维,实现了立足学生立场的知识转化.
二、教学过程简述
(一)源于课本,根植教材
师:通过题1的解答,我们可以发现圆具有这样的性质:存在两个定点,使得圆上任意一点到这两个定点的距离之比为常数(定值).如果对题1进行逆向思考,即为:平面上到两个定点的距离之比为常数的动点的轨迹是圆.这个命题正确吗?研究过这样的问题吗?
(展示题3及解答)
题3 (苏教版选修2-1第2章第2.6.2节例2)求平面内到两个定点A,B的距离之比等于2的动点M的轨迹方程.
师:这是课本中的例题,我们在学习曲线的方程时进行过研究,据此可以认为题1是课本例题变式.现在换个角度重新审视题3,这个轨迹表示什么曲线?
生:动点的轨迹是圆.
师:如果我们把题3中的“比值为2”改为“比值为3”或比值为其他不等于1的正实数,所求动点的轨迹表示什么曲线?为什么?
生:从题3解答过程看,只要这个比值是不等于1的常数,所求动点轨迹仍然是圆,这是因为所求方程是二次方程,且项与项的系数一定相等.
师:回答得非常好!比较题1与题3,我们可以发现这两个问题的条件与结论涉及几个共同的特征:一个定圆,两个定点,一个定值,这样的圆称作阿波罗尼斯圆.我们猜想,阿波罗尼斯圆中一定有与这些特征有关的性质有待挖掘,下面我们就进行探究.
(二)探究发现,精彩纷呈
师:请同学们根据题1与题3中条件与结论的有关数据,计算圆心到两个定点的距离,并与圆的半径R进行比较,有什么发现吗?
学生很容易发现圆心到两个定点的距离之积等于半径的平方,这个发现立刻调动了学生的思维活动,创设了积极的教学情境.
师:这个发现能否推广到一般情况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先看下面的动画演示.
师:请同学们根据观察情况进行总结.
学生总结出如下性质.
师:很好!这个探究让我们对阿波罗尼斯圆的认识又深入了一层,有了这个认识,今后我们再遇到类似题1的问题时,就可以立刻给出问题的答案了.事实上,还有一些与阿波罗尼斯圆有关的性质,下面我们继续探究.
演示2 (几何画板)在演示1的基础上,过点K作AB的垂线,T是直线上的一个动点,过T作圆的两条切线,切点分别为M,N,连结MN,观察当T在直线上运动时直线MN的变化特点.
师:直线MN的变化具有什么特点?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学生总结出如下性质.
性质2 已知圆C的半径为R,AB是圆C的一条直径,S,K是直线AB上位于点C同侧的两个定点,且满足CS·CK=,过点K作直线l与直线AB垂直,T为l上的动点,直线TM,TN分别与圆C相切于点M,N,则直线MN过定点S.
师:根据性质2,你能很快得到题2的答案吗?
演示3 (几何画板)在演示1的基础上,过点K作AB的重线l,T是直线l上的一个动点,直线TA,TB分别与圆C交于另外两点M,N,连结MN,观察当T在直线上运动时直线MN的变化特点.
师:你能就此演示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总结出如下性质.
性质3 已知圆C的半径为R,AB是圆C的一条直径,S,K是直线AB上位于点C同侧的两个定点,且满足CS·CK=,过点K作直线l与直线AB垂直,T为l上的动点,直线TA,TB分别与圆C交于另外两点M,N,则直线MN过定点S.
师:现在我们再来重新审视题1与题2.如果说,原来我们只是感觉到这两个问题在结构形式上相似,现在我们就可以发现,这两个问题的背景实质都是相同的,都可以归结到阿波罗尼斯圆中.
(三)变换拓展,链接高考
经过以上探究,学生对阿波罗尼斯圆有了深刻的认识,此时教师巧妙变换问题的背景形式,继续演绎课堂的精彩.
师:根据性质3,你能得到下面题4中定点的坐标吗?
师:今后再遇到这类习题,你能知道自己的解答有无错误吗?
学生经过上面的学习探究,已对问题本质有了清楚的认识,可以立刻确定定点的坐标,一旦解答出现失误,就能很快发现问题,纠正错误.
师:请看下面题5,你能很快得到答案吗?为什么?
(1)(2)略;
(3)设t=9,求证:直线MN必过x轴上的一个定点(其坐标与m无关).
这个问题会让学生有似曾相识的感觉,稍作思考,就会很快发现问题的本质.教师综合学生的讨论总结如下.
最后,引导学生对本课相关内容进行回顾总结,布置学生课后完成有关性质的证明.
三、基于PCK的教学分析
(1)在PCK的层级结构模型中,教师的学科知识处于PCK金字塔结构的最底层[2],是教师PCK的基础,也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
教师是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本课教学中,教师已先于学生进行了相关的探究,认识到题1与题2不仅“形似”,而且“质同”,都可以统一到阿波罗尼斯圆中,对教材与高考试题也有深度的了解.正因为有了这些认识、经验与材料准备,才能在教学的内容与目标的确定方面准确定位,并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引领探究方向.
(2)依据P.L.格罗斯曼教授对学科教学知识(PCK)组成部分的划分,“特定主题教学策略和呈现的知识”是PCK的构成之一[1].也就是说,对于某些教学内容,需要制定特殊的策略实施教学,才能获得好的教学效果.
本课教学中,与阿波罗尼斯圆有关的概念性质是源于课本而高于课本的.在新课教学中,因为必修教材与选修教材的教学顺序关系,无需拓展,但在复习教学中,却很有学习探究的必要,这也是本教学内容的特别之处.因此教学的重点也与常规的习题教学有所不同,不是解法探讨,也不是进行模式化训练,而是对问题本质的认识与规律的发现,这也是本课教学中最有价值的知识.
如何实现这样的教学要求?这就需要制定特定的教学策略.首先是设计问题教学的路线图,通过5个问题的串联构成教学的主线,特别是几何画板的动态演示,可以让数学探究活动变得直观形象.课堂上的即时作图演示,让学生经历数学问题的产生与规律的发现过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问题的奇妙,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可以这样说,几何画板的运用,与其说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本课教学最有效的策略.
(3)PCK的核心内涵在于立足学生立场,实现知识的转化[3],对学生深入透彻的理解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关键.
教学设计从学生已有的经验水平出发.笔者任教班级学生整体水平较高,正是基于这种学情认识,本课的教学设计体现了容量大、节奏快的特点.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学过程中的轻重、详略等处理绝不是教师的主观行为,学情才是决定性因素.
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学习需要.从本课教学内容看,对于解析几何中的定点、定值问题,一般都是转化为代数恒等式问题处理,学生并不陌生.因此,让学生认识问题的本质,发现数学的规律,从而有效地规避技术性错误,这才是学生需要的知识.
教学活动也是学生的有效活动.近年来的课堂教学出现了一些教学活动形式的变化,如课堂上的小组讨论、学生的小黑板展示、让学生讲课等.这些现象的确反映了教师观念的改变,但是简单地把这些活动理解成有效教学活动,似乎还有不妥.笔者理解的学生的有效活动是指学生思维方面的积极活动.本课教学中,通过问题串自始至终都在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几何画板的动态演示更是对学生进行思维启迪,还有可以观察到的学生思维活动时的情感态度表露,这应该是对有效教学的最好诠释了.
综上,有效教学的实施,需要教师有充足的学科知识和熟练的技术手段,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方式有充分的了解,对教学方法与教学方式进行优化与整合等,这就是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