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软土地基施工技术探讨论文_何凯

公路工程软土地基施工技术探讨论文_何凯

济宁鲁南公路工程公司 山东 济宁 272000

摘要:软土通常指的是沉积在水下的饱和粘性土,在我国的山间盆地或沿海的内陆平原地区都有广泛分布。软土具有天然含水量高、孔隙比大、渗透系数小、压缩性高、强度低等工程特性。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公路建设方面也取得了一系列巨大的成就。由于公路的设计等级不断提高,对公路路况指标的要求也相应提高了,在施工过程中,公路路基穿过软土地域的情况也是不可避免的。在实际道路施工或者建筑物建造中,都要对公路软土地基要进行科学、妥当的处理,处理好软地基对提高工程进度、保证工程质量以及工程造价方面都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公路工程;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分析研究

1 公路工程软土地基的主要危害

1.1 压实度。软土地基的土层结构主要包括泥炭、粉土和粘土,所以在公路施工时常常会出现软土地基压实不到位的问题,对公路的稳定性产生影响。同时由于软土地基具有渗透性小、含水量高的特点,如果在工程施工时长期处于雨季状态,那么就会使得公路工程饱受雨水的侵蚀,从而影响工程质量。

1.2 沉降。工程现场由于地表浅层的降水和深层抽汲地下水的存在,很容易就会出现水土流失的问题,从而使得软土地基的强度降低,最终导致公路建筑物的大面积沉降,这就会直接影响公路的施工寿命和质量。所以,公路施工时,软土地基的最大危害就是造成路面的沉降问题。

1.3 路面硬化。公路建设项目使用的建筑材料主要是混凝土和沥青,这两种建筑材料本身的稳定性相对较差,那么在公路施工时很容易出现路面内部的硬化和开裂问题,同时由于软土地基也具有稳定性较差的特点,这就进一步加重了公路施工中的路面硬化问题。

2 我国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对于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施工设备条件仍然比较落后,而且许多施工单位不按照相关设计、规范标准施工,使得软土地基处理效果达不到预想要求。

2.1地基处理方法选择不当

软土地基一般来说都是强度比较低,压缩性比较高,比如素填土、杂填土、淤泥质土、湿陷性黄土等,这些地基土层虽然都属于软弱地基,但是由于形成原因、形成年代、含水量大小、矿物成分等不一样,决定了其处理方法也不一样。但是目前我国很多设计、施工单位在公路工程施工中,在没有对现场实际情况进行测量、调查,没有掌握软土地基实际情况的前提下就选择一种地基处理方法,这样不仅贻误工期,浪费资金,还影响地基处理效果。

2.2施工设备落后

我国领土幅员辽阔,地质条件复杂多变,多年来针对如此复杂的地基问题,在广大岩土工作人员的努力下,我国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取得了十足的进步,施工设备也接近世界领先水平,但是还是存在一些不足,比如有些施工设备不能针对软土地基的实际情况有效工作,使得一些公路工程的软土地基处理效果差强人意,最终引发公路工程发生破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施工单位资质能力参差不齐

软土地基处理效果的好坏不仅和设计单位所选择的处理方案有关,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施工单位的施工能力,然而近些年来由于相关监督部门管理力度不够,导致很多资质条件达不到相关要求的施工单位进行公路工程软土地基的施工,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为追求经济利润与工期进度,没有按照相关规范、标准施工,从而出现很多施工质量和安全事故。

2.4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不到位

目前我国许多管理、监督部门,缺乏责任心,对于公路工程软土地基的施工过程没有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对于施工单位的操作施工过程总是走走过场,对于一些施工质量和安全隐患没有及时发现。

3公路施工软土地基施工新技术

3.1表层排水

当公路工程处于软土地基上进行施工时,则需要对软土部分采取相应的措施,最为常见的是通过对软土层进行表层排水,从而降低地基中的含水率,提高土壤的干度。对于软弱部分可以在表层挖掘排水沟,将地基中的水引导出来,这样软土地基结构的承载力则会显著提升,经过强化处理后的软土地基土壤干燥度显著提升后,更利于后期路桥工程施工的进行。

3.2砂垫层法

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当沟槽开挖及排水完成后,则可以利用沙砾石块等进行填进埋,这样可以有效的改善软土地基的构成材料,提高地基的透水性和透气性,使地基的强度和稳定性不断提高,使地基的架构更符合结构力学的原理,为路桥工程的施工打下了坚实的底座。在软土地基施工中,可以利用韧性材料和砂石垫层等加入土层中,有效的改善软土的性质,增加其透水性和固结性,使土壤的强度和抗拉伸度都会所提升,从而有效的保证桥梁的稳定性。特别是当软土地基上部软土层较薄而且含水量较高时,而可以利用砂垫层来敷设一米左右的厚度,使软土层的固结性得到改善,而且又使地基有了排水层,经过处理的地基其在性能上更加优良,可以确保提供更好的通行条件。

3.3表面处理法

表面处理技术是在地表软弱的情况下,为避免地基产生剪切变形,通过增添材料排水等方法提高地表面强度的方法;也可以在土层不均匀的软土地基上敷垫材料化纤无纺布玻璃纤维格栅等材料使得地基荷载更加均匀,从而控制沉降与侧向变位;而地表为粘性土的软土地基可以利用添加剂渗入来提高地基的强度与压缩性能。

3.4高喷发灌浆法

高压喷发灌浆方法是在土壤的预定深度纺织特殊的喷嘴注浆管,通过高压喷发流使固化浆液和土壤混合,进而凝结硬化使得地基土加固的方法。高压喷发灌注法的使用范围比较广泛,无论是淤泥、黄土还是粉土、土粘性土、沙子等都可以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高压喷发灌浆法是一种新兴的方法,在国外发展很快,国内也在进行相关的探索研究。

3.5超载预压处理方法

对于各类软土地基的不良威胁,应进行科学有效的处理预防手段降低质量安全隐患。位于公路工程的前后可应用超载预压处理方式,将软土事先进行过量负载施加,令其沉降为较低水平高度,并令承载力与致密性有效提升,令后续运行通车面临的塌陷风险有效降低。实施超载预压处理不仅应位于人工构造物开展,同时还应位于两侧公路引导的约一百米范畴中实施,进而有效提升地基固结速度,避免公路工程通车运行后产生较大沉降现象。

3.6劈裂真空预压法

真空预压法具有造价低、易施工、荷载一次施加且无失稳问题,加固效果明显等优势,因此在软土地基中得到了大量应用。但真空预压法处理地基也存在以下局限性:一是排水固结时间相对较长,沉降速率难稳定,对深厚软土工后沉降难以估计等;二是真空度沿深度衰减,对深厚软土地基加固效果不理想,处理深度有限。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气压劈裂真空预压法技术,简称“劈裂真空法”。

综上所述,公路工程的施工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是有很大的影响的,因此,在进行公路工程施工时一定要对施工质量进行重视,在公路工程施工中不可避免的要在软土地基上进行施工,在软土地基上进行施工为了更好的保证施工质量,一定要对软土地基进行必要的处理,同时,在处理技术方面也要不断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武宝平.市政道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J].山西建筑,2015(34).

[2]王志刚.公路桥梁工程软土地基处理中技术处理要点[J].中华建设,2015(11).

[3]安运增.公路工程处理中软土地基处理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5(22).

[4]薛磊.公路处理中软土地基的处理及对策[J].住宅与房地产,2015(19).

论文作者:何凯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

标签:;  ;  ;  ;  ;  ;  ;  ;  

公路工程软土地基施工技术探讨论文_何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