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德是人才的灵魂,是立身之本。将德育渗透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当中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新时代的要求,更是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德育除了家庭和社会教育之外,学校教育占了很大一部分。我们会发现,在语文教材当中有很多深刻的道理,精纯的思想,这些教材上精华带给学生极大的感染力,语文教师要将其中的德育教育挖掘出来,将阅读与德育相结合。那么如何将这两者有机的结合呢?下面我将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语文;阅读;德育;语文教学;初中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课一是点燃求知欲和道德信念火把的第一颗火星”。这一句话凸显了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强调在给学生讲授知识时也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而身为语文教师应当帮助学生更好的欣赏文本教材中蕴藏的思想情感,深入挖掘作品的德育教育元素,有针对性的进行德育知识渗透。
一、阅读让我们变得与众不同
1.阅读是一种生活方式
喜欢阅读的人和不喜欢阅读的人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两种生活方式也会引起生活中的种种不同,就好比绿水青山与枯黄老树。
人是需要“修炼”的,而修炼最重要的途径就是阅读,通过图书获得更多信息,开阔视野。阅读是一种长期没有终点的“终身学习”,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其实具体而言就是阅读。阅读对一个人的成长是潜移默化的,掌握着阅读这一把钥匙,让思想的光芒照进我们的心田,播撒智慧的火种。对于学生来说,阅读是学习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是个人成长和思想提升的必备要素。
2.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
阅读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不读书人的目光是狭隘的,他所能看到的、听到的、了解到的,都是眼前的,所以他们没有未来也没有方向。而读书的人有对未来的憧憬和向往,他们心中有着坚定的目标,他们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自己追求什么,所以他们在不断的进步,不断的奔跑,所以他们是有过去、有成长的一类人,因为读书让他们找到了前进的方向,因此可以把读书人理解为――拥有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人。
二、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实践
1.发挥语文特长
语文课文中有许多突出爱国主义情怀的文章,语文教师必须充分研究教材中的内容,凸显语文学科的特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与爱国精神。并在日常语文教学中融入爱国主义情怀,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个人与国家的关系,积极对学生开展爱国教育。
例如:在《岳阳楼记》一文中,开篇虽然在描述作者被贬,在写山水楼观以及阴雨与天晴时带给人们不同的感受,但却抒发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之心,并体现出了作者的爱国的情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为乐”更是抒发了作者博大的胸怀。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在深入理解诗词魅力以及人物故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于祖国山河的热爱,认识到作者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基于文章词句,有针对性的进行讲解
词句的学习是进行阅读教学的重要基础,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引领学生掌握,关键词有助于学生提纲契领,深刻领会文章的思想情感,接受思想熏陶。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刻领会文章字词。
例如:在学习《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一首词时,在学生基本了解词的大意后,笔者通过抓住“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一句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感悟其中的情感,体会苏轼所表达的情绪,体会“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的美好愿望,感受苏轼豁达的人生态度。此外,还可以向学生们推荐苏轼的其他诗词如《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等等,让学生探究诗中的一字一句,感受苏轼的人生态度,从中获得德育的熏陶。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有针对性的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德育素材,让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在增强学生阅读水平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3.从写景文章中渗透德育
有一句话说的是“亲不亲,故乡土”由此可见,深处优美环境的人,人心灵深处的美感全唤醒。同时也印证了叶圣陶先生所说的“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感触到的比课本上冷冰冰的更具体,当语文教师明白这个道理后,教学细节也会越来越生活化、直观化。当然,语文教材中也有许多生活元素,这些素材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通过对课文的理解、对作者思想感情的品味,可以培养学生美好的心灵。
例如,朱自清的《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鲁迅的《雪》等等,语文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感悟作者的情感,品味意境之美,了解其所要表达的东西,“披文以入情”,盛装做一次美的巡礼。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美的熏陶,感悟语文滋养下的人生,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4.创设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触景生情
现代化信息技术逐步走入我们的课堂,多媒体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初中语文内容多样,文中饱含丰富的情感,而文章中大多数情感、道理是无法用口头表达的,尤其是在德育教育中,需要学生去体会感悟,单纯的说教不但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时间久了反而会引起学生的反感。而多媒体可以通过视听结合的方式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触景生情,并为学生创造一个鲜明生动的场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德育教育的渗透。
例如,在朱自清的《背影》一文中,作者用朴素的文字将父亲对子女的爱表达得细腻真挚,从平凡的一件小事中描述父爱的伟大。笔者在讲授这篇文章时,充分运用多媒体,抓住文中父亲为儿子买橘子的细节,通过幻灯片展示出来,并准备好背景音乐。学生听着课件的乐曲,看着幻灯片上一幕幕动人的情节,将直观的情节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被父子血浓于水的亲情深深打动。这时候语文教师再顺势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感知父母真挚的情感与伟大。
总结
综上所述,我们能够看出将德育教育高效有机的渗透到初中语文教学中,无论是对语文学科来讲还是对于学生自身来讲都有着显著的现实价值。因此,在开展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教师应当正确认识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意义,能够紧密贴合新课程标准,要求有针对性的进行德育知识渗透。
参考文献
[1]时丹丹.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新课程学习(中),2012(9).
[2]何忠梅.浅议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策略[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2(3).
论文作者:樊荣国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2月5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6
标签:学生论文; 德育论文; 语文论文; 语文教师论文; 情感论文; 作者论文; 思想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12月5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