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岳研究

潘岳研究

高胜利[1]2012年在《潘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潘岳(247——300),字安仁,荥阳中牟(今属河南)人,西晋太康时期的着名文学家。他的诗文言浅情深,真挚动人,在中古文坛占有重要的位置。本文试图通过对潘岳人生经历与仕宦沉浮的细致爬梳来探究其思想、心态的变化过程。潘岳是西晋太康时期文士的典型代表,通过研究他的生存状态从而可以窥探当时士人的内心世界和社会风尚。论文由导言、正文和附录叁部分构成。导言部分,对该选题的来源以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学术史回顾、研究的范围和方法进行了具体阐述。正文共分十章。第一章对荥阳潘氏潘岳一族的家族世系、家世背景以及主要家庭成员进行了细致考证。荥阳潘氏自东汉末年便定居在河南中牟县,潘岳祖父官至安平太守,潘岳父亲官至琅邪内史,是故潘岳出身于中下层士族阶层。潘岳的出身及其家族的社会地位,使得他必须像其他士人一样依附于豪门贵戚,以求得在仕途上的发展和文学上的凭籍。此外,本章还对潘岳在青少年时期的生活经历以及晋武帝、晋惠帝时期的仕宦状况进行了论述与分析,并结合潘岳的相关作品,对其生平仕历中史书无载的事迹加以补证。潘岳在青少年时期因为才华横溢和容貌出众获得了较高的社会声誉,顺利踏上仕途之路。但此后由于才名冠世,为众所疾,加之因为卷入当时的党派斗争中,遂长年栖迟下僚,抑郁不得志,直到咸宁五年才被外任为河阳令、怀县令等。在西晋国运昌盛之时,士人可以一展雄心壮志,实现抱负之际,潘岳却仕途不顺,遂加快了追逐功名利禄的脚步,这在他的诗文中多次呈现出来。惠帝时期,潘岳先后依附权贵杨骏、贾谧等人,仕途顺利,官至黄门侍郎的清要职位,但却乾没不己,贪恋荣华富贵,最终卷入残酷的政治斗争中失去了性命。第二章是关于潘岳的品行人格及其思想风貌对文学创作影响的具体论述。潘岳性格中既有轻浮躁竞的一面又有懦弱胆怯的一面,潘岳性格的这两个方面使得他既追名逐利,趋炎附势,又不敢公然与当权者抗拒,于是陷入统治者争斗的泥潭中而无法自拔。潘岳的为人与为文既有统一的一面也有对立的一面,当不牵涉到自身政治利害关系的时候,他的文学创作是真实地展现其内心世界的;当伴随着其道德人格的逐渐堕落,他的文学创作活动则表现出明显的势利化倾向,这些出于政治目的的作品与其人品是不一致的,说明了潘岳人品与文品的复杂性。潘岳既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又受玄学思想浸润,造就了其复杂而矛盾的思想性格,处在显性层面的是积极入世思想,处在隐性层面的是隐逸思想。这两种思想通过其作品表现出来,他的部分作品带有明显的目的性、指向性,是为了获得统治者的认可,以求得升迁的机会。因为仕途的坎坷,所以作品中展示的既有得意时的豪情又有失意时的牢骚,从现存的潘岳的文学作品来看,往往触发其创作动机的虽然与一己情志的偶然冲动有关,但更多的是对以往某一时期生活状态和生活经历的总结与安排以及对未来的展望,即其创作的出发点重在展示与现实生活、个体情感的关系,具有较强的写实性,但由于过于注重现实生活,缺乏开阔的视野和理论的高度以及形而上的思辨能力,使得潘岳的文学创作缺乏丰富的内涵,显得器局狭小第叁章从士族门第的视角探究潘岳等人加入鲁公“二十四友”的心态以及考察该文人集团成员的家世背景、地域分布与其入选之关系。“二十四友”为西晋时期重要士大夫生活之现象,他们依附贾谧是当时特定社会环境下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在外戚争权和八王之乱的动荡政局下,正常的入仕格局被打破,他们要想保存性命并求得仕途上的发展,必须寻求权势的庇护;文人集团依附政治,是中国传统文士依附权势的普遍心态,具有历史的共同规律;“二十四友”成员中大部分是来自司州、豫州及周边地区,儒家的积极入仕思想、玄学思潮影响下的任情及纵欲思想深刻地影响到士人人格精神的生成和人生价值取向。“二十四友”依附贾谧具有人生态度上的共同点,就是追求政治上的腾达,除此之外,他们中的大部分成员具备相当的文学才能,在日常的交游中也留下了很多文学作品,可以说他们的文学活动成就了太康文学的繁荣局面。潘岳、陆机二人在依附权贵寻求仕途发展的过程中,虽然都有强烈的克振家声的宗族意识,但由于出身背景及家风影响的不同而附势心态亦不尽相同。第四章分别探讨西晋时期任情、隐逸、清谈之士风对潘岳文学创作的不同影响。门阀士族占主导地位的西晋时期,九品官人制阻碍了中下层士人的正常入仕之路,这些士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而纷纷依附于豪族、权门,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卷入残酷的政治斗争中,时刻面临杀身之祸,生存困境使他们强烈地感受到生命的可贵,任情之风由是兴起。与此同时,该时期盛行的名教即自然的玄学思潮,在理论上消除了名教与自然的矛盾,肯定了现存秩序和人的欲求的合理性,因而为中朝士人在积极追求事功的同时而又宅心事外、不婴事务提供了理论支持。生长在玄风环境中的人,出现了对隐逸思想的认同感,而庄园经济的发达为士人的园林之隐提供了条件;加之政局动荡,在仕宦沉浮及生命忧虑的痛苦中,使得他们的隐逸思想时常涌现,于是创作了大量企慕隐逸、歌咏隐士的作品。西晋中朝,清谈之风甚盛,此时的言玄清谈不只是为了谈玄析理,同时又是一种带有社交性质的、精巧的智力活动,有时还兼有展示口才的目的。为了显示自己的才华与风采,谈者往往采用丽辞骈句作为语言表达方式,这种对丽辞对偶艺术的自觉追求自然影响到文人们的文学创作,潘岳作为该时期的代表作家,亦不例外。潘岳作品中所体现出的浓郁的深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及对丽辞对偶技巧的追求,正是西晋士风中的任情之风、隐逸之风及清谈之风通过对创作主体的影响进而影响其文学创作的结果。第五章阐述了潘岳的诗歌成就。本章围绕以下几个主要问题进行了论述:讨论了潘岳的悼亡诗歌的艺术成就及其对后世文学创作的影响,潘岳的悼亡诗确立了悼亡诗歌的体制,实现了悼亡诗歌的“名篇定制”,遂奠定了悼亡诗歌的历史地位,并确立了一种新的诗歌类型,从此以后,悼亡诗作为诗歌创作的题材类别之一,进入了中国诗歌的创作领域。潘岳诗风之形成是综合学习王粲、曹植、张华等人创作的结果,潘岳诗风中体现出的关注民生疾苦的倾向和情感上的凄怆情调是继承了楚辞的传统精神;此外,潘岳的五言诗从语言、结构等方面还汲取汉乐府民歌的营养;除了对潘岳诗歌进行了风格特征的概括外,还对其诗歌中作者存疑的篇章进行了详细考辨。第六章论述了潘岳的辞赋成就。主要围绕以下几个问题进行:纪行赋是传统的述行之赋,潘岳以前,纪行赋结构比较简单,还办是处在纪行赋发展的初期阶段,而潘岳的《西征赋》以其完美的结构和形式,在鸿篇巨制中将一时间、历史、地理等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使得文章整体气势恢宏,错落有致,富于变化,标志纪行赋的创作已经进入成熟的阶段,此赋一出,开启后世作家无数法门。潘岳的抒情小赋学习了曹植、王粲等人的辞赋创作,继承了汉末建安抒情小赋抒情性强烈,篇幅短小,文辞华丽等特点,又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写景叙事,语言简洁;情景交融,意境深远;结构流畅,层次分明;文风清新流丽。潘岳还开创了《藉田赋》等新的辞赋题材。此外,对潘岳辞赋中作者存疑的篇章进行了考辨,并总结与归纳了潘岳辞赋的总体风格特征。第七章论述了潘岳的哀诔文成就。本章首先探讨了潘岳哀诔文的主题类型、风格特征,然后对潘岳哀诔文的创作时间进行了考证,最后论述了潘岳诔文的创作观及其对前代文学的继承与发展。潘岳作为西晋时期的着名作家,其出身于具有儒学背景的文学家族,受传统文化之熏染,故对诔文述德之传统功能是非常重视的;此外,受到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且其哀诔文创作也是学习曹植等人的,是故,其对诔文之述哀功能也是接受的,并付诸实施。潘岳的哀诔文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具体表现为:其哀辞着力刻画哀悼对象的美丽容貌,以煽动悲痛之情感;在语言形式上,用艳丽的辞藻来叙写凄恻的哀情;以景写情,营造伤感氛围。其诔文将叙事与议论融为一体,实现夹叙夹议式抒情,诔文还以史传笔法作序,使得序言具有独立存在的文学价值,开创了后世哀诔文大序之典范。第八章是关于潘岳的容貌与才情的分析及其在后世作品中的接受情况。西晋社会唯美风尚的盛行,使得人们对容貌姣美之人给予高度赞誉,加之人物品评也重视人物的潇洒风神,从而使得这些士人在获得社会声誉的同时,也对他们的仕途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潘岳因其姿容甚美和才华横溢,不仅赢得了当时社会的广泛认同,而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才比子建,貌似潘安”,已成为大众共识,后世诗文、戏曲中多有潘岳美丽容貌的描写,可见人们对潘岳其人审美接受的普遍性,“潘安”俨然己成为美男子的代名词,也被认为是美男的象征。自从钟嵘《诗品》作出“陆才如海,潘才如江”的评价之后,“潘江”亦成为才华横溢的代名词。潘岳的才学也被广泛认同,其才子形象亦被普遍接受。潘岳少年时期游玩洛阳道的风流韵事为南朝人津津乐道,后来被萧纲等人写入乐府中,其他文人亦纷纷仿作,遂开创了拟横吹曲辞《洛阳道》的写作题材,被当时及后世文人广泛采用并略加扩充,使得《洛阳道》最终成为描写京都贵族出游盛况题材的横吹曲辞名称。第九章是关于潘岳作品在当时及后世接受情况的具体论述。潘岳作品在后世的审美接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对其诗文的模拟,尤其是潘岳的《悼亡诗》,后世作家创作的悼亡类诗歌多受其影响。对其作品的引用,主要表现在引用词语或成句、袭用意象、引用篇名等方面。此外,潘岳的诗文被编入《文选》,这也是其作品接受的表现形式之一。历代评论家对潘岳诗文及创作的评价和对其创作风格及地位的评价也是接受方面的内容之一。六朝、隋唐时期对潘岳的评价相当高,评论家无论是对潘岳之为人还是对其文学创作而言,都基本上持肯定的态度。而宋至明清时期对潘岳的评价开始出现逆转,批评之声始终不断,主要集中在人品与诗艺的不一致上,从对潘岳人品的否定进而否定其文学作品,总体来说是贬多于毁。对潘岳作品及创作风格评价的差异,是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变化和读者的“期待视野”发生了改变的结果。余论部分主要探讨叁个问题。一是从门阀士族制度下的士人求仕之路这个视角来探究潘岳作为西晋社会中下层士人的代表性,从而窥视当时中下层文人的生存状况并对潘岳躁竞不已的附势心态给予合理性的解释。二是从西晋文士及其作品中普遍缺乏崇高精神风貌这一现象来阐述士风与文学创作的关联性,对士风如何影响文学创作进行了具体分析。叁是通过讨论太康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进而论述了潘岳的文学史地位及影响。

王娜[2]2011年在《潘岳与太康文学新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西晋文学既有自然的一面又有雕饰的一面,是自然慷慨的建安文学向南朝精工细丽文学的重要过渡,在古体诗向近体诗的过渡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潘岳作为太康文学的代表,对这一时期文学的形成产生重要的主导作用。本文通过对潘岳作品的研究,以期揭示潘岳诗文与太康文学新变的关系。本文分为四章。第一章直观地展现文学创作主题的变化。自汉迄晋文学从展现广阔的社会内容转变为表达文人个人情志的工具,潘岳在这一转变中可谓是最重要的代表。汉代文人在安定的大一统环境中作为文学侍从创作体制鸿大的娱乐文学,描写宫殿宛囿、铺陈山川物产,他们有一种大一统的优越感和自豪感。建安乱离的社会与文人身份的自由,描写社会面貌、记录军队行旅、述怀写志之作成为主题。西晋结束了叁国纷争的局面,其初期稳定的社会环境使应制颂扬之作有所回归。但其社会体制的不完善和等级制度的森严使士人沉浸在对生命的感怀和对个人悲欢的情感中,其抒写主题转向了对人生的感慨和闺情之思。潘岳在西晋文士中最能体现这一主题的转向,他的求仕与归隐表现着其社会地位的进退,他的相思哀情之作全部指向亲友和妻子。第二章从艺术手法上分析潘岳的文学创作。潘岳细腻的情思使其诗文中充满了情感因素。他以细致的笔触刻画心理活动、以景物烘托氛围、以时空的转换给人以强烈的心灵震撼等来展现其情感变化。他的创作骈偶日渐增多、技巧日渐成熟,回环复沓的手法造成缠绵悱恻的效果。用典隶事的运用使其内容更加丰满、更加具有文学性。西晋注重对创作技巧的追求使汉魏以情主文的为文原则转变为情文并重的特点。第叁章从审美风格方面分析潘岳诗文缘情、清绮柔靡的特点。他清新优美的语言风格、浅薄的主题内容和凄怆忧郁的审美特征构成了清绮柔靡的风格。这与时代的审美风格、社会政治及潘岳其个人的气质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时人崇尚清新优美的意境、追求绮靡的艺术特征,又因时代的压抑走向温丽细腻,潘岳敏捷的才思使其诗文自然清新、辞采艳丽。第四章从文体发展角度,分析在文体分类日渐明晰的同时,它们又是在不断融合中发展的。诗作的铺陈、辞采艳奕和主题的扩大都是在赋体的影响下发展的结果。而赋作由体物之体转变为抒情之制又是吸收了诗歌情感特征而变化的结果。文体分类的日益细密不仅是相互分离的结果亦是在相融合中的发展。不断吸收其他文体的特征使其表现手法进一步扩大、艺术成就进一步提高。

马晨曦[3]2016年在《潘岳《西征赋》考论》文中提出《西征赋》作为潘岳的代表作品,叙写了潘岳从洛阳到西安两古都之间的行走经历,包含丰富的历史地理资料以及文体分类和创作的典型价值。其模拟汉代赋作的空间设定,化用众家语料,是骚体赋中不可多得的宏篇巨制。在魏晋赋篇多短制的创作趋向下,具有特殊的文学意义。本文首先对潘岳其人的生平进行简要考察,从潘岳的心态与个人经历方面探讨《西征赋》的创作缘起;通过揭示行走与文学发生的关联,讨论行走文学的分类与《西征赋》的题材属类;其次对《西征赋》胡刻本《文选》与他本进行异文校注,查补胡刻本中)误之处;考察潘岳从洛阳到长安的具体行走路线,并详考其经行所涉地名山水;再次通过《西征赋》的典故化用考察潘岳的思想倾向及其矛盾,考察西晋社会的政治混乱对潘岳这类文人心态改变的影响,探讨潘岳《西征赋》写作前后期的心路历程,政治主张;最后,在赋体发展的大背景之下,讨论魏晋人士写作大赋的瓶颈与创新,讨论《西征赋》本为骚体对于大赋创作的兼容。

李朝阳[4]2005年在《现代潘岳研究综述》文中认为对现代潘岳研究进行梳理,说明西晋太康时期着名作家潘岳研究存在的几个阶段及取得的成绩。

顾农[5]2012年在《评《潘岳研究》》文中提出郑州师院王晓东先生的《潘岳研究》加强了潘岳研究的广度与深度,在许多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其贡献尤其在于潘岳生平和作品系年方面的考订,提出了若干新鲜而深刻的结论。本书在文学研究方面也有不俗的贡献,评说简要而切中肯綮。建议再版时在书末附一份潘岳简谱,以便读者更好地掌握此书的内容和贡献。

冀秀美[6]2007年在《潘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潘岳作为西晋太康时期的重要文人,时代特征与个性因素对其为人为文都有极大影响,其人际交往方式、人格心态、文学创作有无法统一之处,却又有密切联系。一、本文试以潘岳仕途变迁为切入点,尽量从其人际交往的史实出发,探析其“八徙官而一进阶”背后的主客观原因;二、结合家庭交往情况及文学创作中的情感表现,分析潘岳多情、深情的人格心态,揭示其哀辞颇丰的必然性,并对潘岳诗文创作的主题、题材加以把握,展现其文学创作成就;叁、通过纵向与横向比较,进一步阐述潘岳诗文“缘情”和“清绮”等较为突出的审美特征;四、重点梳理和评述六朝相关重要评论,较客观地认识潘岳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潘润娇[7]2007年在《建国以来潘岳研究刍议》文中研究说明潘岳是西晋太康年间的重要作家。建国以来,学界对其研究取得了不少成绩,主要集中在叁方面:集校注出版及生平事迹考辨;其人与其文的争论;对潘岳文学创作的研究。但总体而言,潘岳研究还相对比较薄弱,存在着不少空白的领域亟待学者进一步开拓和耕耘。

马晓慧[8]2015年在《中国古代潘岳接受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潘岳作为太康文学的杰出代表,在中古文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二十世纪以来,有关潘岳及其作品的研究成果颇丰,如潘岳作品分析、家谱研究等许多传统问题得到了解决,其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不断被扩大。直至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接受美学理论兴起,为我国古典文学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开辟了新的广阔的研究领域。接受美学认为,一部完整、客观的文学史不应只站在作者及作品的角度,还应从读者的角度来把握作品的传播与接受效果。潘岳作为西晋着名的文学家,在漫长的文学发展史中为后代文人所接受,本文选取西晋至明清期间潘岳的接受情况为研究对象,系统把握潘岳接受史所蕴含的中国文学思想及期待视野的变化轨迹。本文通过对历代诗话、笔记、选本等有关文献资料的系统整理和深入分析,探讨潘岳及其作品在中古至清代的传播接受状况,站在历时性与共时性的角度下,以潘岳诗文及人品为线索,对潘岳作出更进一步的研究。本文将两晋南北朝作为一个整体阶段来研究,其中两晋为潘岳接受的萌芽期,南北朝则为高峰期,期间不仅出现了钟嵘、刘勰等评论家对潘岳创作的系统阐释,还有一大批南北朝诗人在创作上也对其进行的模仿。在唐代,开放的文学环境扩大了潘岳的影响范围,理论阐释上出现了褒贬不一的双重评价,主要体现于文学作品及史书中,且唐人在创作上也较多引用潘岳诗文。宋金元时期,理学的发展使潘岳接受进入了低谷期,文人对“道”的追求致使潘岳成为“因人废文”的典型,但关于潘岳的文学批评却有了进一步发展。明清时期,潘岳接受进入了平稳阶段,明清文人对潘岳的阐释相比宋代更加全面、详细,体现为对辞采、气质、情采、人品等方面的阐释与评价。然而,在文学创作方面,除了悼亡诗的发展以外,潘岳在宋至明清阶段的影响已经是微乎其微了。

王盼[9]2009年在《潘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潘岳是西晋文坛上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他娴于辞藻,善缀辞令,工于诗赋哀诔,文学创作上有很大的成就。然而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对潘岳整体性的研究比较薄弱,一方面由于篇幅或文体的限制,或者是因为历史的局限,学界对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年谱生平研究或作品艺术特点分析上等某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则由于其人品的一点瑕疵,学界对潘岳研究论述或拘于成见,或比较零散,有鉴于此,本文试图从潘岳的生平、文学创作及对其文品、人品的评价等方面,结合他的作品分析,深入全面地了解潘岳其人,公正的评价其文学成就。本文从以下叁个章节来对潘岳进行研究:第一章:潘岳生平的研究。该部分从潘岳家世、婚姻、仕官经历等方面追忆潘岳的生平事迹。从他的家世背景、仕官经历能看出他一颗正直的心灵被复杂的黑暗现实逐渐扭曲的过程。第二章:潘岳文学创作的研究。该章内容分叁个部分来论述:其一,潘岳的诗。本部分从潘岳的应制诗、悼亡诗、述志诗叁个方面论述其诗歌多样的风格。其二,潘岳的赋。他被成为“魏晋之赋首”,从隐逸之赋到感怀之赋,到纪行叙事大赋,再到咏物小赋,流露出潘岳真实复杂真挚的情感。其叁,潘岳的哀诔。在世积乱离的现实刺激,悲美风尚的间接影响,文体的推动等方面因素,潘岳突破文体的选择,因人立体,善叙哀情,采用史传哀诔大序的造就和哀诔文的融合,创作出流传千古的伤悼作品。第叁章:对潘岳的评价的历史审视。其中第一节论述历代对潘岳的评价,主要是文品和人品评价两个方面。从历代诗话、赋及有关的着作中整理出不同时期的不同评价,从六朝到唐:赏誉多于毁;从宋到明清:贬多于毁;从二十世纪初到八十年代,潘岳以其人品和形式主义诗风受到批评,八十年代以来,学界对潘岳有了再发现。第二节论述对潘岳的再评价,依然文品和人品两个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观念的更新,人品和文品应结合来看,潘岳的文学地位和贡献不容忽视。

杜元午[10]2014年在《潘岳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西晋文坛“人才实盛”,“太康中,叁张、二陆、两潘、一左,勃尔复兴,踵武前王,风流未沫,亦文章之中兴也。”其中尤以潘岳、陆机二人为最。本文以潘岳的赋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其赋的深入研究,探讨潘岳赋的文学特色、其人其赋的关系以及潘岳赋在赋体文学发展史上具有的承前启后作用。本文共分为叁个部分:第一章“潘岳及其辞赋创作”。本章是潘岳赋研究的基础。潘岳的仕宦经历和家庭生活都十分坎坷,其仕宦经历分为四个阶段:初入官场、外任县令、两度闲居、终致杀祸。在生活上,他的亲友又相继离世。虽然潘岳的经历十分不幸,但在文学上,尤其是赋的创作却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潘岳的赋几乎贯穿了他的一生,当其人生遭遇重大打击或出现转折时,他的思想情况、心理状态和感情状况都在赋中有所反映。本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潘岳的辞赋创作以及创作中反映出的真实的潘岳进行深入探讨,同时对潘岳的赋作进行梳理统计,并对部分存在争议的作品进行辨析。第二章“潘岳赋题材内容的继承与创新”。潘岳赋的内容十分丰富,大致可以分为叁类:叙事纪行赋、抒情言志赋和咏物赋。潘岳的纪行赋是纪行赋的高峰;抒情赋在写作体式上具有开创之功;咏物赋则涉及门类众多。通过对这叁类赋作的详细解读,剖析潘岳赋在题材内容上的特点,得出其赋作在内容上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第叁章“潘岳赋文学艺术的成熟与独特”。本章是对潘岳赋作艺术手法的研究。主要分析了潘岳赋中具有承前启后作用的文学技巧和艺术风格。文学技巧有:重墨渲染,融情于景;五色相宣,精致细腻;工于骈偶,典丽雅致。与此对应而表现出的文学风格则有:一是凄艳哀绝,情洞悲苦,二是繁文缛彩,清浅绮丽,叁是整饬端雅,流荡多姿。通过以上叁章的论述,在深入解读潘岳赋的过程中,对潘岳其人进行全面的分析,揭示潘岳其人其赋的紧密关系。而潘岳赋在题材内容和艺术风格上具有的承前启后的作用,不仅是其赋在西晋赋史上独具特色的原因,也是以潘岳为代表的西晋赋在赋史上取得一定地位的重要原因。

参考文献:

[1]. 潘岳研究[D]. 高胜利. 扬州大学. 2012

[2]. 潘岳与太康文学新变研究[D]. 王娜. 河南大学. 2011

[3]. 潘岳《西征赋》考论[D]. 马晨曦. 贵州师范大学. 2016

[4]. 现代潘岳研究综述[J]. 李朝阳. 贵州文史丛刊. 2005

[5]. 评《潘岳研究》[J]. 顾农. 郑州师范教育. 2012

[6]. 潘岳研究[D]. 冀秀美. 河北大学. 2007

[7]. 建国以来潘岳研究刍议[J]. 潘润娇.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7

[8]. 中国古代潘岳接受史研究[D]. 马晓慧. 西北师范大学. 2015

[9]. 潘岳研究[D]. 王盼. 山东大学. 2009

[10]. 潘岳赋研究[D]. 杜元午. 河南大学. 2014

标签:;  ;  ;  ;  

潘岳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