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心理护理对孕产妇妊娠结局的干预价值探析论文_阮小娟

产科心理护理对孕产妇妊娠结局的干预价值探析论文_阮小娟

江苏省徐州市新沂市人民医院产一科 221400

摘要:目的:探究产科心理护理对孕产妇妊娠结局发的干预价值。方法:抽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60例孕产妇进行临床研究,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产科心理护理,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比对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和妊娠结局。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新生儿Apga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产科心理护理应用于孕产妇可改善产妇不良情绪,有效提高新生儿质量,提高产妇的自然分娩率,可在临床中加以推广。

关键词:产妇心理护理;孕产妇;妊娠结局;干预价值;临床疗效

随着产科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产妇想免去遭受阵痛之苦而选择剖宫产,但是剖宫产还存在诸多缺点[1],如:剖腹手术对母体的精神上和肉体上都是创伤,手术时可能发生大出血及副损伤,术后可能发生泌尿、心血管、呼吸等系统合并症。术后在护理不当的情况下还可能发生子宫切口愈合不良[2],晚期产后流血,腹壁窦道形成,切口长期不愈合,肠粘连或子宫内膜异位症等一系列不良反应,对新生婴儿的发育也有不利,针对产科孕妇生产前,护理人员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明显降低剖腹产生产率,促进孕妇产后身体健康。本文为探究产科心理护理对孕产妇妊娠结局发的干预价值,抽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60例孕产妇进行临床研究,取得满意结果。现详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60例孕产妇进行临床研究,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27.4岁(Max35岁,Min20岁),平均孕周为28.7周(Max30周,Min27周);对照组中患者的平均年龄为28.1岁(Max34岁,Min21岁),平均孕周为27.9周(Max29周,Min28周)。两组患者在年龄、平均孕周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别(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产科护理方法,调整患者饮食习惯,指导孕妇每天进行适当的身体运动,为孕产妇在病房内制造温馨舒适的环境,保证孕妇有充足的睡眠,减少孕产妇在不适宜的声音、精神及其他方面的刺激[3]。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之上采用产科心理护理干预的方法,首先对患者进行产前健康指导,很多孕产妇会想到分娩时遭受的阵痛之苦,常常会出现焦虑、抑郁、恐慌等不良的心理情绪,因此,护理人员要及时对孕产妇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调节情绪,舒缓患者的心里压力,鼓励孕产妇在产前能积极的开展身体锻炼,调整患者的身体机能,以便孕妇在分娩过程中保持良好的体力状态。同时要开展孕妇家属的健康教育工作,一些家庭可能会有重男轻女思想,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孕妇的心理负担,所以提前开展健康教育工作,避免对孕妇造成不利影响[4]。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次,在孕妇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孕妇行有效的鼓励与指导,由有经验的助产护士全程陪伴产妇,鼓励产妇保持自然分娩状态,对产妇保持亲切友好的态度,加强和产妇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消除患者不良的心理状态,检测产妇的生命体征、血压、血糖等多项指标,一旦发现异常状况,及时向临床医师汇报,作出相应的医护干预措施。最后,要对产后心理护理进行干预,生产过后,产妇处在身心疲惫的状态,医护人员要为产妇提供一个舒适的休息环境,告知产妇家属产后的注意事项,加强注意事项的认知能力;指导产妇早期进行母乳喂养及早期下床活动,提醒产妇进行正确的排尿、排便,避免引起便秘等肠道不良反应;在产后进行常规检查和护理干预,避免引发尿潴留等不良反应症状,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开展相应工作,提升临床护理疗效。

1.3统计学方法

对此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系统进行统计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2检验,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若结果比较时具有明显差异,且P<0.05,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分娩结局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对

观察组中,顺产27例,剖宫产2例,胎吸1例,新生儿Apgar评分中超过8分25例,6分到8分3例,低于6分1例;对照组中,顺产18例,剖宫产8例,胎吸4例,新生儿Apgar评分中超过8分22例,6分到8分6例,低于6分2例.观察组患者的顺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2.2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比对

观察组患者护理前的焦虑抑郁评分为(76.12±7.12)、(77.02±6.98),护理后为(44.87±44.27)、(46.13±5.02),对照组患者护理前的焦虑抑郁评分为(74.76±6.26)、(76.89±6.47,护理后为(64.17±8.03)、(65.31±7.03)。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改善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3讨论

随着产科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产妇想免去遭受阵痛之苦而选择剖宫产。但是在术后护理不当的情况下很可能发生子宫切口愈合不良,晚期产后流血,腹壁窦道形成,切口长期不愈合,肠粘连或子宫内膜异位症等一系列不良反应,伴随着我国人文关怀医学的不断应用,在整个分娩过程中,对孕产妇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加强医护人员相关护理知识的培训和指导,提高与产妇的自然分娩率,帮助孕妇安全顺利度过生产期。

对产妇整个分娩过程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工作,能及时调节和改善孕产妇的心理情绪状态,调整孕产妇的身体机能,以便孕妇在分娩过程中保持良好的体力状态,避免发生产后并发症,增强孕产妇信心,使孕产妇保持乐观积极的情绪,提高孕产妇分娩成功率,从而减少医疗纠纷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梁纯丽,洪普,邱海燕等.个性化综合护理对晚期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的作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7):1517-1519.

[2]陈敏莲,滕美君,马袁英等.情志护理在孕产妇心理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11):85-88.

[3]钟莹.基于免疫功能的重度心理应激孕产妇的护理评价[J].中国医学创新,2016,13(20):74-77.

[4]姬玉兰.浅谈高龄妊娠孕产妇的心理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23(11):6756-6757.

论文作者:阮小娟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4

标签:;  ;  ;  ;  ;  ;  ;  ;  

产科心理护理对孕产妇妊娠结局的干预价值探析论文_阮小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