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角色调整_认知发展理论论文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角色顺应,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条件下论文,市场经济论文,角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本文从社会调查问卷所得资料,应用哲学和社会学基本原理,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角色顺应心理,提出了理论框架和社会成员如何在新的社会变迁环境下,从社会心理上做好角色顺应,维护个人心身健康与社会安定。

1 角色顺应理论研究的实践意义

辩证唯物论不仅从静态角度考察社会生活的组织结构和行为规范等问题,而且还要从动态方面考察社会各方面现象发展变迁的问题。社会变迁(Change)是指社会制度(包括社会的根本制度和各种具体的社会制度)、社会结构、社会组织、人口、环境及道德、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风俗习惯、时尚等一切社会现象的突发的、急剧的变化(或是渐进的、较为缓慢的变化)。[1]在社会变迁这个宏观环境下,必然地会对社会成员的行为产生巨大的影响与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人们在自己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2]适应了,人就能获得健康的发展;出现障碍,人格就会破裂,出现精神疾病;如果不能适应,就会出现违法心理与违法(含自杀)行为的发生。社会心理学家也曾预言,社会进步、精神文明与犯罪现象(含精神病)将在日益加速的变迁时代里成三足鼎立之势,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角色顺应(Role Comformation)理论的研究正是为了顺应这个历史潮流。它不仅可以丰富社会互动理论的内容,而且还有助于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政策的实施与社会安定局面的实现,从而加快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步伐。

2 角色顺应的理论框架及其内涵

2.1 人与社会的适应引发了角色顺应理论的研究

当代中国人,基本上由三簇人群所组成:元老簇(1949年前)、过渡簇(1949年-1966年)和新生簇(1966-)。考察报告显示,这三簇人的思想,尤其是价值观念上出现了微妙的变化。与此相适应的,这三大簇人群在行为上也发生了差异。理论家们都在研究着引起这些差异的原因是,若干年后中国人的行为还会引起什么变化。相伴随而来的,作为长者、作为规范行为的教导者们应该沿着一个什么样的轨迹引导年轻一代,将社会主义的中国建设更加美好和繁荣昌盛。

从下面的问卷统计资料显示,新生簇与元老簇在角色顺应的一些根本性价值观念上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表1 不同人群角色顺应价值观念的变迁

表中统计材料显示,在角色顺应框架中的主要因素,诸如怎样对待自我、怎样考虑他人和人格是否应该协调这样三个重要问题上,不同时代群体出现了不同的角色顺应观念。例如“人应该注意外人对自己的评价”、“人生应该按照他人的角色观点进行角色扮演,而不是不理睬别人的角色观点进行角色扮演”,以及“角色扮演应该与真实的自我相统一”,在这三个调查中,元老簇都取得了高百分比;而对“人重要的是调节自己的行为,而不是为了顺从他人,考虑他人的期望”,新生簇则取得了高百分比。这一事实论证了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所表明的观点的正确性,即“对‘理性化无稽,幸福变成苦痛’的日益清醒的认识,只是一种征象,表示在生产方法和交换形式中已经静悄悄地发生了变化。”[3]

2.2 社会学理论中有关理论框架的研究

角色概念是在一个人的个人层次上,即相互作用的层次上的一个概念。角色顺应,又称社会调适(Social adjustment)。著名学者斯宾塞认为“生活即是内在关系与外在关系的调适。”角色顺应实质上是指人与人之间、团体与团体之间、文化与文化之间,彼此互相调整与适应,达到双方相互满意的心理过程。一个人对外界环境的角色顺应包括一系列自主的适应过程,表现为角色顺应、角色自制、角色遵从、角色服从、角色同化等具体的适应方式。按照罗伯特·麦吞的学说,人们的角色顺应与社会变迁、社会稳定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分为以下五种类型(如表二所示)。在这五种类型中第一种和第四种“文化目标”和“达到目标的合法方式”均被接受或拒绝。第二、三、五类型是指能成功地接受“目标”和不能接受达到目标的“方式”,或者不能成功地接受达成目标的“方式”。

表2 角色顺应的不同形式类型

文化目标

达到目标的合法方式1 适合型

+

+2 革新型

+

-3 形式主义型

-

+4 退缩型

-

-5 反抗型

±

±

3 引导社会成员正确进行角色顺应

3.1 角色顺应与否,取决于在社会生活中能否正确进行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即扮演他人的角色,这意味着一个人的自我所作出的反应是在精神上或是在心理想象中将个人设身处地置身于他人的角色位置上。目的是为了调节自己的行为,而不一定是为了顺从他人,或是为了考虑他人的期望。在社会心理学理论中,M·米德认为,角色顺应与否,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技巧是要“以担当角色来估计他人反应。”换句话说,当你要对他人、他事……发出影响时,不能从个人的角色愿望发出,而应该首先要将自己置于对方的角色位置上,来体会对方将会对你的行为刺激作出什么反应,然后根据这个反应再决定是否发出信号。”[4]也就是说,在角色顺应心理品质发展过程中,它与社会变迁是同步的(新生簇持赞成观念的占88.6%)。在这一个意义上来讲,社会主义制度为角色顺应心理的形成提供了广阔前景。在过去,中国人的顺从观几乎成为中国人美德的标志。然而,仅仅去顺从他人,或是考虑他人的期望(正确与否,有待探讨)一个人的人格是不会得到健全发展的。但是今天角色顺应的进步,又会为一个人的心理发展造成了不适应状态。心理品质脆弱的人,是怎么也适应不了今天的变革,于是就出现了本文命题中所要出现的另一个方面的理论问题,即心理疾病与犯罪,或者统归之为角色顺应的障碍(role handicap)。

问题的核心是应当研究角色顺应的指向。正确的指向是指一个行动者,他的行动正确与否,应当依据自己(素质、认识、原因等)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概念以及对他人角色概念的理解来调节自己的行为。角色扮演有两种:特纳·R(Turner R.)认为,一种是我们实际上采取了他人角色的观点的角色扮演;另一种是我们不采取他人的角色观点进行角色的扮演。前者有社会惯例可循,后者虽有革新创意,但容易出现行为上的偏差。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将面临着被社会上的一些人所误解。例如现今社会生活中的敏感问题——诸如傍女问题、对下海族的评价问题等等,都是属于这一类型问题。

3.2 角色顺应与否,还取决于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能否正确地选择角色位置(social position)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构成市场各个主要要素的,一般说来,它是处于一个动态的过程,它不同于以往的计划经济。计划经济基本上属于一个静态的局面,变化不大:人们生活的“安定”、街道不变、邻里不变(除工作调动外)、价格稳定、生活起居不变、收入稳定……所有这些,都使人感到有“安全感”,给社会成员的心理压力不大。相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领域中新的举措不断出台,随着新技术的诞生与新技术的引进,便激起了社会成员心理上的不适应感,都想富一点,有人想搞一些灰色收入,股票经营只赚不赔,而没想到还有下跌的一面,[5]结果心理顺应不了。人与人间“平等”的概念在过去被无限扩大了,到如今,才逐渐地回到它应有的、真正的内函。由于能力、智力、知识、身体素质、接受社会化的过程和水平不同,以及机遇上的不同,必然会以经济收益上的不平等表现出来,因而有些人开始怀疑当前我党的举措是不是正确的;开始惊恐了,开始留恋解放初期清淡的、艰苦的,然而却是“稳定”的生活方式。所以,如何实现和把握一个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角色位置问题,就成为能否实现角色顺应的关键。

角色位置又是“社会地位(social status)的同义词。拉德克利夫AR·——布朗(A.R.Radcliffe-Brown)认为,角色位置就是指某一个人想强调他在社会结构(social structure)中所占据的那一点(例如,在亲属关系中,有父亲、母亲、儿子和女儿的位置),并由这个人所占有的那一点所应表现出来的合乎规范的行为,就决定了占有这一点所应表现出来的合乎规范的行为,就决定了占有这一位置人的行为方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角色位置的选择无疑的就显得非常的重要了。它可以具体地体现在两个方面,而恰恰是这两个方面,不论是在元老簇群体,还是在过渡簇和新生簇群体上都会表现出来。

第一,角色位置选择能否适应一个人的能力发挥和人格健全发展。

元老簇们在角色位置的选择上一般是被动式的分配型;过渡簇们也基本上是属于分配型的,然而其中不乏的有些人去“跳槽”、去“下海”,甚至舍弃原有的单位去干个体;新生簇中的相当一部分人则是冲破了被动式的分配型模式,而去人才市场上主动地寻找自我的角色位置。这一变化由于来的太快了,供需双方的思想准备都不充分,因此,很自然地就会带来了角色顺应问题。

第二,角色位置选择后业已形成的概念、行为模式,在变化了的今天形势下,角色行为能否顺应的问题。

社会总是处在一个动态的、向前发展的过程,即社会进化中(social evolution)。尤其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也在不断地冲击着人们旧有的思维方式与生活方式,所有这些都在冲击着过渡簇、元老簇,或是生活在文化不发展地区的社会成员,一旦进入文化发达地区,或是新的文化侵入到这些地区之后,就造成新老文化冲突而引起了角色顺应问题。经济变革,最终必然导致人们的心理变化与行为变化,这是不可避免的客观规律。历史变革的事实再一次地表明了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揭示出真理的正确性,“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6]例如,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人们对勤俭节约这一口号坚信不移,因此许多劳模、先进生产者在其先进事迹中总免不了有这么一条。某一化工厂老模范,数十年如一日地将工人丢弃沾满污垢和烧碱的废棉纱一堆一堆捡起来,连胶布手套也舍不得戴,用自己那勤劳的双手一遍又一遍冲洗干净,凉干收起,回收使用率高达98%。所以,当他作巡回报告在舞台上举起那双被烧碱烧成不成样的双手时,大家都报以热烈的掌声,他的双眼也被激动的泪水模糊了……。但是到了今天,这位老模范感到无所适从了:一是废旧棉纱捡不到了,车间里使用了封闭型废物袋,拉出来,就拉走了;二是高精密的仪器和成套设备,对卫生条件非常严格,就是新的棉纱也得经过漂洗之后才能使用;三是工厂管理更加科学化、制度化,封闭式的车间除了上班工人之外,谁也进不去……所有这一切,都使我们这位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老劳模无所适从。老角色对新的角色行为规范适应不了,因而出现了角色障碍(role handicap),引起角色冲突(role conflict)。

角色障碍最初是由社会学家柯克HD·(kirk HD·)引进角色顺应理论中的。角色障碍泛指在一定类型的社会环境中,人与人之间所存在的明显区别。有些人顺应了,心理表现就健康;有些人不顺应出现了角色障碍,因而必然导致行为问题。在今天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些落伍者、情绪抵触者,甚至还有一些反对者,从社会学和心理学上讲其主要原因,就在于他们在角色顺应的问题上陷入困境,而不能自拔。N·格罗斯与其他研究者在其所著《角色分析中的探索》(1985)一文中曾经指出,角色一致性的缺乏程度(即不一致性)越高,角色地位占有者之间的冲突的潜在可能性就越大。因此,经济越是高度发展,就越要从社会学、心理学角度研究角色顺应问题,以保持社会的稳定发展和社会成员的心理健康。

3.3 角色顺应与否,取决于在社会生活中怎样正确地认识面临的情况

社会学意义上的认知(Cognition)是指个人对客观环境的一种看法。角色顺应与否,以及角色顺应的质量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人的认知心理结构的水平。认知结构(Cognitive Structure)是一个人在感知及理解客观现实的基础上,在人脑中由信息加工系统作用所形成的一种社会心理结构。一般说来,它受一个人长期所扮演的多种角色中累积的知识经验所组成。任何一个人在角色顺应过程中,其行为表现均遵循着这样一种认识程序,即新的感知同已经形成的认知结构发生相互作用,制约和影响着对当前环境的角色顺应。皮阿杰J·(Ppaget·J)认为,角色顺应与否是认知活动的产物。布鲁纳JB·(Bruner JB·)又将其称为再现表象(representation),表现为“动作”、“映象”和“符号”三种形式。总之,一个人在其所扮演的某一社会角色顺应过程中,所接触到的某一个新的观念、新的信息或是经验,不是被已有的认知结构所同化,就是被改造,从而产生新的认知结构。所以,直接影响一个人角色顺应的环境,并不是真实的客观环境本身,而是一种角色的行为环境(beharioral envivonment),即角色扮演者意识中的环境。这样,我们也就从社会学的科学理论中解答了为什么不同群簇、不同文化背景的中国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这样一个同一的外在客观环境中,会有不同的行为表现。

角色顺应中的认知问题,对物、对客观环境的看法是如此,对角色与角色的认知更是如此。学术上则将对角色的知觉称为社会知觉(Social porceptiol)。人际间的角色顺应与否是以社会知觉为基础的。诸多的研究材料和考察报告指出,在如何处理好角色扮演者与角色扮演者之间关系时,社会知觉对角色扮演者对另一个角色扮演者所作出的判断、评价和是非标准的影响是重要的。凡是认真地考虑到社会知觉这个社会因素影响的个人和团体,一般说来都能够维持一个比较好的人际关系,一个好的角色顺应,一个好的社会气氛。相反,就会导致人为因素而出现的人际间的紧张,严重的,还会引起社会冲突事件的产生。

著名学者费斯汀格(Festingen L·)将角色顺应理论中的上述现象归结为认知不协调(Cogntive dissonance),或称为认知失调论。所谓角色顺应中的认知不协调是指同一角色对两种认识上的不一致而导致出的心理紧张状态,从而引发动机冲突。导致这种不和谐的原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认知体系的成份,即客观存在物(人)与角色扮演者认识是否一致;二是思维逻辑是否正确。要改变这种认知上的不和谐,增强角色顺应过程的完成,可以有三:第一,增加两个认知因素中的一致性成分;第二,改变不和谐成分使之相互之间不再出现矛盾,或是减少这种不和谐成分的重要性;第三,纠正两个对立认知的不协调逻辑判断。以上三点,又可将其称为认知重建法(Cognitive restructuring approaches)。

在角色顺应过程中,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认识往往会被某些角色扮演者的掩蔽现象所影响。这种掩蔽现象最为明显、最为一般、最为常见的就是所谓的地位显示效应(Status expression)干扰。所谓地位显示效应是指某一个人通过着装外的附属物来显示自己地位的一种现象。通过它和自己的经济地位、社会地位以及自我的社会威望相衬托。维布隆(Veblen·1899)在其所著《休闲阶级理论》一文中指出,“人们选择服装时,一种依据就是向别人表示自己的地位,不仅从衣着上表现自己的富有,而且还表现自己是休闲阶级的成员,而不需要从事那些在有闲阶级看来是卑贱的体力劳动。”

3.4 角色顺应与否,最终还取决于角色扮演者怎样去认识和知觉本身的自我

人怎样才能做到真正的、正确地认识自我。这是几千年来所难以解开的谜底。就是一些伟人,也只能做到基本接近比较正确地认识自我。

一个人的角色顺应中的所谓之自我,是指自我像(Self image)。任何一个人都是通过他人对自身的评价和自我对自身的评价所形成的自我形象来进行角色间的互动。一个人的自我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的,它们是:物质的自我像、精神的自我像和社会的自我像。物质的自我像是指自身的容貌、身材、健康、衣着、经济等状况的意识。精神的自我像是对自己的智力、能力、性格、信念、信仰等的意识。社会的自我像是对自己的品质、地位、身份、权力、义务、他人和群体评价等的意识。一个人的自我像不是永恒不变的,而是随年龄、时间、环境和社会化过程的不同,而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

一个人对自我像的认识为什么困难,或者说不能做到完全正确的认识,可以从《中国民族性》的研究资料中进一步得到证实。[7]它表明,一个人对自我、对他人(通过对他人的评价来了解自我——即镜中之我)的评价,很难作出正确的评价。对同一个问题的评价,如好的品质,对自己则评价很高,对他人评价很低,表现明显的自——他差。相反,亦然。造成这种不能正确评价自我的因素很多,其中受学历(即知识)的影响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切。不同学历对同一心理品质评价是不同的,即所谓之心理反差是客观存在的,而恰恰是这种心理反差,又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成为中国人性格结构中的共有现象。本文在论证这种心理反差规则性的方法是使用自——他反差的差异比较交互表及其意义解释,并且从我国实际出发,采用高学历与低学历组进行比较。量表中的问句和选择项是关于14项人格特质评价、社会需要、人生价值、改变社会地位和搞好人际关系的问句,以及每个问句中选择频率最高、中等和最低的三项。因为在这三种选择项上最能表现心理反差的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在自我评价上,高分品质(指仁爱、自我实现、才干、人缘、人品)前3项存在着显著的学历差异,后2项不存在着学历上的差异。在显著差异的项上,(f[,o]-f[,e]/f)的值对高学历者都为正,对低学历者都为负。这表明高学历者在高分品质项上的对自己的评价高于平均水平、低学历者在高分品质项上对自己的评价低于平均水平。中性品质(中庸、和谐、机遇、和事、健康)只有第4项存在着学历上的差异,其余4项没有显著性差异。这表明,在中性品质上,人们自我评价基本一致。低分品质(欺骗、收入、权势、奉承、金钱)上2、4、5项存在着学历上的差异,其余的1、3两项不存在着学历差异。在有显著差异的项上(fo-fe/fe)的值,凡为高学历者为负,低学历者均为正。这表明,高学历者在低分品质上的自我评价水平低于平均水平,低学历者正好相反。

第二,对他人的评价上,高分品质(同上)与中性品质都不存在学历差异。低分品质上第3、5项有显著差异,其余的,则没有差异。

第三,自他差上,高分品质项上,各项均为正,均存在着学历上的差异。在多数情况下,fo-fe/fe的值对高学历者均为正值,对低学历为负值。这表明高、低学历的人的自我评价都胜过对他人评价,即把自己看得比别人更好。尤其是高学历者的这种差距更大,且大于平均水平;低学历者的差距则小于平均水平。

总之,无论学历高低,人们在高分品质上认为自己更好(自他差为正),在低分品质上认为别人更坏(自他差为负),在中性品质上认为自己与别人差不多(自他差在零附近波动)。在高分品质,高学历者抬高自我的程度更大,低学历者则较小;在低分品质上,高学历者“贬低”别人的程度更大,低学历则较小。这表明,在价值取向上,高学历者更看重高层次需要,然而,在行为取向上,他们又屈于社会风气,这又是一种反差,是价值取向与行为取向的差距。由此可见,角色顺应是相当困难的。尤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自——他差上会表现出更加复杂、矛盾的心理状态。从自我像的侧面看关于自我的心像是明确的、自信的,而从他人像的侧面看关于他人的心像又是不清晰的、盲然的。但是心像领域中这两个不同的甚至对立着的自我像和他人像却是矛盾共存的,并且通过自——他差获得心理上的平衡。在顺应环境过程中,心理领域的较大反差是在以他人这面“镜”中反映出来,是在他人像中反映出来。自我像和他人像的差异或是差量是心理补偿额度。因此,必须加强个人自我素质的提高,使个人对自我有一个基本正确的评价,尽量地缩小心理补偿额度,以便于人们更好的社会顺应,从而更好的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并做出应有的贡献。

收稿日期:1994-07-02

On Role Comformation the Conditions of maket Economy

Zhang Kerong

Abstract:Based on the statistical data of social investigation questionnaires and applying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s of sociology,the article has put forward,as the psychology of role comformation ofpeople under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the theoretical frames andhow members of the society do well role comformation social-psychologically under the new environment of social change so as to defend themselves to be physically and mentally healthy and safeguard socialstability.

标签:;  ;  ;  ;  ;  ;  ;  ;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角色调整_认知发展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