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建筑的人性化设计理念分析论文_付浩

公共建筑的人性化设计理念分析论文_付浩

身份证号码:45270119730413xxxx

摘要:现代的公共建筑不仅要发挥使用功能,还要提高审美层次,令人感到舒适。在建筑设计中,对于空间设计要从人性化的角度出发,拉近建筑与人之间的关系,建筑公共空间的设计尤其要体现这一点。对整个的建筑空间设计处理之后,给人以亲切宜人之感,提高建筑空间的舒适度。本文针对现代公共建筑中公共空间的人性化设计思考展开研究,为我国日后所开展的公共建筑设计工作提供经验,供以借鉴,进一步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进程。

关键词:公共建筑;人性化;设计;探讨

引言

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建筑方面同样为社会经济做出了不小的贡献,公共建筑带来的促进效果尤其可观。然而,有的公共建筑在设计上一味追求华而不实的外观,没有考虑到作为公共建筑应有的实用性和环保性,这在我国建筑行业内并不是个例。因而在此背景下,为了推进现代公共建筑设计更好的发展,设计师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应将人性化设计理念贯穿于公共建筑设计始末,以此来达到场地合理化设计目标,同时也增强人与公共建筑空间的密切程度,提升整体设计成效。

1公共建筑人性化设计概述

使用者的需求是公共建筑视觉导视系统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其主要功能就是满足人们日常需要,这是公共建筑视觉导视系统设计的核心角度。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在各个设计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在公共建筑设计中也有着长足的发展,在公共建筑的总体规划设计中,人性化设计必须要摆在首要位置,包括如何构建合理的公共空间、如何创新公共空间使用价值、如何使公共空间更加满足人类需要等,在所有的公共空间中人性化设计已经得到了广泛的体现,特别是在公共基础设施中,人性化设计被发挥得淋漓尽致。人性化设计逐渐引领设计领域的其他理念,且不可忽视。

人性化理念已经在各行各业中非常得流行,例如产品包装设计、工程建筑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等领域,这些领域对人性化的要求越来越多,各种人性化理念主导着设计过程。设计离不开生活,人性化设计在满足人们物质需求的基础上,逐步深入满足心理需求。人性化设计对于设计师来讲既是一个全新的要求,也是其设计思路形成的根本目的,所以只有满足人们需求的设计作品才能更好地服务人们。伴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文化的进步,人性化设计自身飞跃式的发展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与研究,所以应该继续加强理念的推进,来适应社会的需求,调整符合人类生产生活的公共建筑空间设计。

2公共建筑设计中人性化设计理念应用

公共建筑为人们提供公共空间,在室内空间设计中,就要基于人的行为活动进行空间设计。对于公共空间的设计中,要提高服务意识,即设计公共空间就是在为公共空间的使用者提供服务。所以,公共空间的设计要满足人的心理,注重人性化设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1公共建筑空间的布局设计

在公共建筑的设计中,平面布置是基础工作,要满足公共建筑空间的使用要求。在公共空间设计中,要考虑到人在空间内的行为模式,对于各项设计元素合理安排。当然,公共空间的设计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内容,除了使用者的行为之外,还包括建筑的经营管理、公共空间内的人流活动情况、公共空间的使用方法以及社会心理等等。建筑的公共空间人流密集,虽然空间很大,但是很多人处在一个空间总,就会感到空气都凝固了,给人以窒息感。为了避免人的心理上产生自己被“笼罩”的感觉,设计中要考虑到建筑与人之间所存在的关系。建筑空间对人的心理必然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设计中要比例协调。由于公共空间的一个主要功能就是为更多的人提供交流空间,所以,空间设计上要给人以视觉开阔感。公共空间的尺度则要处理好功能关系,主要功能空间有时不可能抬高或降低顶棚和地面,也不可以采用隔墙、家具、绿化、水面等等分隔,用这些方法对空间的比例予以改进,形成的空间更加协调,而且获得良好的心理效果。

2.2公共建筑空间的光影设计

在公共建筑的公共空间设计中,对光源要合理布置,使得室内各个角落都能够获得光照。在公共空间的光照设计中,还可以利用灯具造型营造小面积光照范围,通过局部利用色光,发挥光影效应,有助于提升公共空间的艺术效果,墙面因为光照的渲染而变得丰富,不再是单调的墙面了。比如,体育馆的健身房空间设计中,不仅要将空间的形体体现出来,还要用色彩装饰,使得整个的空间充满质感,形成不同的功能环境气氛。室内的设计中,光照效果很关键,利用光的直射、反射、扩散效应塑造空间意境,随着光影的变化,空间意境也发生变化。

2.3公共建筑空间的色彩设计

色彩对人的心理和生理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目前已经成为专业的研究领域。在公共建筑的公共空间设计中,选择合适的色彩,经过调配,对公共空间进行装饰,对人的心理影响就会增强。对于特定的空间可以起到渲染效应,对人的身心健康非常有帮助。

2.4公共建筑空间的材料装饰设计

室内空间的装饰设计中,应用材料要科学,除了满足技术要求之外,对于材料还要交替使用,积极使用绿色环保的新材料。在公共建筑的公共空间设计中,除了选用美观的轻质材料之外,还要选择人工合成材料,尽量使用木质的材料。为了使得空间设计的内容更丰富,可以局部使用玻璃、陶瓷、竹、涂料以及各种编织物等等,还可以使用砖和石搭配。不同的材料,质地不同,形状特点和装饰效果不同,在空间设计中,发挥这些材料的疏松、柔软、坚实、平整、光滑、粗糙等等的效果,让整个的空间充满柔性美感。

3公共建筑设计中的人性化关怀

公共建筑的公共空间的设计中,还可以将各种功能性的文字、符号以及图形充分运用,其对人们起到视觉引导作用,而且还起到了装饰效果。公共空间中有各种标志。比如,火车站、地铁站的地下空间比较复杂,通道较多,要让人们快捷地到达目的地,这些标志就发挥着作用,而且还能保障人们的安全通行。

标志的识别力比较强,发挥着指导作用。如果在建筑公共空间中没有标志设计,就会出现乱闯的情况。当前,我国的标志系统还不够完善,随着中国建筑业的发展,公共空间设计更加科学,更富于美感,不仅发挥其审美价值,且功能价值尽显,令人感到更加舒适。

关于标识系统的功效,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标识的易读性。对于丰富的信息群体而言,标识系统可以对其进行简化,提升各类信息的可理解程度,在帮助人们轻松理解信息的同时,还能够确保信息具有足够的准确性。

(2)标识的醒目性。地铁车站人流量较大,与之相关的标识也极为繁多,在标识系统的作用下可以帮助人们在第一时间发现重要标识。如广州地铁出入口全部采用统一的飞顶型式,在地铁站周边500m范围内合理设置地铁站出入口方位导向标识,使乘客一看到导向标识即可很迅速地找到地铁车站出入口。

(3)标识设置的合理性。各类标识均处于合适的位置,而这也是确保人们能够在第一时间察觉到相应标识的必要基础。一套合适的标识设置方案,必须具有足够的连续性,由此提升人们对于空间认知的连贯性与秩序感。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快速发展的时代,人们不单单追求产品质量,更追求产品的内涵和功能体验。公共建筑是集众多需求于一体的大型建筑,设计师们更要保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考虑服务对象的各种需求,在空间尺寸、功能体验、细节设计等多方面做到全面的人性化以及个性化设计。

参考文献

[1] 王润泽.现代公共建筑中公共空间的人性化设计思考与实践[D].苏州:苏州大学,2016

[2] 李欣然.人性化建筑公共空间的设计方法研究[J].美与时代·城市,2017(09)

[3] 朱慧清.公共建筑设计的人性化设计探究[J].建筑设计管理,2016(02)

[4] 张子晖.浅谈人性化设计在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装饰(理论),2016(11)

论文作者:付浩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2

标签:;  ;  ;  ;  ;  ;  ;  ;  

公共建筑的人性化设计理念分析论文_付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