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控制的风险管理机制分析论文_孙廉盟

企业内部控制的风险管理机制分析论文_孙廉盟

安康秦南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 725700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下,尤其是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企业所面临的各种挑战、机遇不断增多,企业之间的竞争力也不断激烈。风险管理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点内容,本文首先对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然后分析目前企业内部控制中风险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对策,望采纳。

关键词:内部控制;风险管理;机制

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工作必不可少的环节,而风险管理是内部控制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做好企业内部控制,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能够为企业各项经营活动规避风险,提高企业运营的安全性。基于此,加强对企业内部控制的风险管理机制的研究具有是分析现实的意义。

1.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之间的关系

现阶段,国际上对于企业内部控制以及风险管理的研究不断增多,两者也呈现出融合发展的趋势。大量的实践证明,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之间的融合能够为企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说明其是一个正确的发展方向。当然,两者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异,本质上的相似性,让两者的融合发展成为了可能。

内部控制主要指的是在企业运营管理过程中,对其中存在问题采取的一系列针对性的措施,避免企业经营中出现问题,预防企业运营的风险。从本质上来说,内部控制策略的制定,需要依据企业风险,这就使得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有了较深的联系。在企业运营过程中,无论是外界环境,还是内部风险,亦或是竞争对手,都可能给企业带来风险,只有不断的提升风险管理能力,从内部控制入手,才能规避风险,为企业经营效益的提升奠定基础。

2.目前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管理机制存在问题

2.1 风险管理意识较为薄弱

目前,一些企业缺乏风险管理意识,还没有将风险管理纳入到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中,导致很多风险管理工作不能落实到实处,对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质量造成影响。企业风险管理机制的建立,不仅需要应对财务风险,还需要从全局出发,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做出正确的风险管理计划。但目前很多企业风险管理中,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整体表现在风险意识较为薄弱,对企业风险管理机制的有效性、全面性发展不利。

2.2 企业对风险的监控能力不足

尽管目前一些企业已经开始重视风险管理,但实际执行过程中,对风险的监控力度较小,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长期以来,我国很多企业在运营管理中,对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不足,导致风险管理机制健全性缺失,对企业经济效益提升造成影响,也不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具体来说,对企业风险监控力度小是风险管理效果无法发挥的根本原因,也是目前企业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2.3 风险管理人才缺乏

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是保证企业风险管理质量的关键。但是从目前我国企业发展总体情况来说,很多企业还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难以胜任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的人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方面,相较于发达国家来说,我国风险管理理论研究起步较晚,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较小,人才储备量较少;另一方面,我国企业对内部控制还停留在起步阶段,对员工的待遇、晋升等问题不够重视,难以留住专业的人才,导致企业人才流动性较大,风险管理效率难以提升。

2.4 缺乏现代化的企业治理结构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起步阶段,企业现代化治理结构还不够完善,很多企业沿用传统的风险管理机制以及经营管理结构,导致企业风险管理运行不畅,也无法为企业进行正确的指导。现代化时代背景下,企业治理结构如果不够合理,无法保证风险管理制度无法执行,上行下效,最终会影响整个企业运营,让风险滋生,也会导致企业亏损。

2.5 风险应对策略单一

当前许多企业对风险应对策略采用单一的方式,如:直接对风险进行规避,但有些风险规避成本过大或者有些风险是无法规避的,这时就要采用多种风险应对策略,包括风险规避、减轻、自留、转移及其组合等策略。对难以控制的风险,向保险公司投保也是风险转移的一种措施。任何单一的风险应对策略都显露出了我们企业内部控制对风险管理的不足。

3.企业内部控制的风险管理机制完善策略

3.1 从企业风险管理意识出发,建立良好的企业风险管理文化

为了能够发挥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的成效,必须不断的完善企业风险管理机制,加强对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视,并构建完善的企业管理文化。第一,企业领导层必须加强对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视,从全局的角度出发,机遇企业未来的发咋还能进行风险布控,为企业运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从领导层到基层的员工,都需要树立风险防范意识,通过不断的学习与创新,结合企业情况,建立符合自身发展的风险管理机制;第二,建立有效的管理文化,组织员工参与各种文化活动,带动员工精神文明建设,给企业管理人员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为企业招揽更多优秀的员工。

3.2 不断的健全企业风险管理体系

健全的管理体系是保证风险管理发挥功效的基础,如果缺少严格的风险管理机制,则可能导致风险管理责权不明,在企业经济活动计划制定以及监督中发生相互推诿问题,给企业带来风险,也容易滋生恶性竞争问题,为企业经济活动埋下隐患。在社会主义现代化企业制度下,必须完善企业风险管理体系,建立相关的管理机构,保证相关制度的落实,从风险管理制度的建立,到后续的履行,都能够有所依据,减少风险因素。

在建立风险管理体系过程中,必须以相关的法律法规为中心,通过法律支撑,保证风险管理合理合法,为企业经济活动提供法律保护。同时,企业需要定期对经济风险管理人员进行教育培训,让其能够适应市场环境下风险管理工作,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并强化监督,保证各项制度能够落实到位。企业各个部门之间必须能够加强沟通,建立协调机制,明确各方责任,避免相互推诿问题发生。

3.3 建立完善的内部监管体系

企业必须树立完善的风险管理理念,将风险管理落实到每一项企业运营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一个强有力的内部监管体系,包括风险预警、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响应、和风险控制及监督、评价等完整体系。第一,实施有效的风险管理,对于企业生产运营、业务流程以及组织结构发生变化时,必须严格的执行企业内部监督制度;第二,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对风险进行实现的识别,并利用已有数据资料和相关专业方法分析各种风险因素发生的概率、分析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失量,并确定各种风险的风险量和风险等级,有针对的制定风险响应策略,掌握风险控制的主动性;最后,应该对风险进行有效的评价,总结经验教训,以便为企业今后发展提供依据。

3.4提升对经济合同管理工作的重视,降低内部风险

企业领导层、管理层是企业管理工作的核心,也是实施经济合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必须能够认识到经济合同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提高对经济合同管理的重视。作为企业的管理人员,必须对当前经济发展形势有所认识,同时,将企业经济合同管理归为企业管理中的重点。在企业生产运营过程中,必须从思想到行动上,提高对经济合同管理的重视,避免由于经济合同管理不当导致的风险问题,为企业安全运行保驾护航。企业领导人员必须能偶处理好合同之间关系,包括经济合同与经济法之间关系、经济合同与市场之间的关系等,学习与了解有关的法律知识,做好对经济合同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提升其合同管理水平。

4.总结

总之,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本身都是企业管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两者在本质上存在很大的相似性,加强两者的融合发展,是现代化企业发展的需要,也是企业应对各项风险的有效保障。针对目前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必须从制度建设、体系建设入手,完善内部监管体系,切实提升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巧兰.探讨风险管理机制在企业内部控制中的应用[J].中国市场.2015,17(8):255-256.

[2]马燕.企业内部控制的风险管理机制探讨[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6,20(9):35-37.

[3]贾海波.企业内部控制的风险管理机制构建[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11(2):102-103.

[4]何宗志.论企业内部控制的风险管理机制[J].财经界.2015,36(3):33-34.

[5]陈蕾.内部控制审计在企业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工业.2015,24(8):74-76.

论文作者:孙廉盟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

标签:;  ;  ;  ;  ;  ;  ;  ;  

企业内部控制的风险管理机制分析论文_孙廉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