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家庭作业的迷思》有感
朱常庆 山东省莱阳市第九中学 265202
今年暑期,我阅读了学校推荐书目《家庭作业的迷思》,这是美国作家艾尔菲·科恩的著作,被评为2010年度影响中国教师的十佳图书。书中作者看到这些年美国政府因要提升其学生的国际竞争力,提出的改革方法包括定期的学习成就评量与增加家庭作业。可是,增加作业会增加父母负担、孩子压力、家庭冲突等,这些损失并没有以学业成就来加以平衡。在作家眼里,美国家庭作业的真相是使孩子们失去了“快乐的童年”。
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是否对家庭作业这一看似“理所应当”的教育行为进行过思考?看完这本《家庭作业的迷思》,迷失于家庭作业布置之中的我幡然醒悟:在国画中有一种绘画的技法叫“留白”,就是要表现的事物,如山、石或者河水、溪流等,不是刻意地用笔墨去画出来,而是在纸上留出空白,用纸的空白处表现,看似不着墨,而实际是意在墨外、“不画为画”,堪称国画一绝。在家庭作业的布置上,我们同样也可以运用“留白”的方法,以宽容的心态等待学生思考,还学生思考的时间。
“一个人越不明白教学如何运作,越不知道如何看出哪些学生遇到困难,他就越有可能认为测验分数很重要。我相信,对家庭作业的支持同样来自对认知科学、教育学和儿童发展的无知。”从这一点来看,留家庭作业或许是教师不合格的一种表现,也或许是教师身处教育大环境中的随波逐流与无奈。科恩认为,把家庭作业作为促进甚至是挽救孩子学业的“救命稻草”的家长或者教师应该慢慢认识到这样的现实,那就是,你不放下这根紧握的“救命稻草”,你就无法获得新的教育途径。读到这里,我赞同科恩在这本书的第十章《重新思考家庭作业》中提出的:应设定“没有家庭作业”为内定值,即老师应在谋定既定的情况下指派家庭作业,而不是全盘地要学生做家庭作业。也就是说这份作业是有可能帮助大多数学生的合理情况下,老师才应该要求学生带功课回家。这个内定值的改变,将会使作业量变少而质提高。
作为教师,我们是否放下了家庭作业这一“救命稻草”呢?从2008年山东省规范办学行为以来,学校作息时间、课程课时、自习辅导、考试等都有了明确的刚性要求,其直接结果就是教师的授课时间减少了,分科自习取消了,学生自主时间增加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然而,教师对缩水的课时忧心忡忡,对增多的学生自主时间虎视眈眈,对自己的课堂是否高效尚无信心的情况下,大作业量成为部分教师保证质量的救命稻草。于是,应试教育下的题海战术由原来在课堂和学科自习这个舞台上翩翩起舞,变成了在学生课余自主时间暗渡陈仓。各科教师争相布置大量机械重复性的作业,挤占学生时间。同时教师对作业批改、发放很难做到及时细致,有的不能做到全批全改,甚至是不批改,还有的教师让学习委员代其批改。于是作业再次成了学生的独角戏,而教师们则是落得清闲,还为手中这把尚方宝剑而喜不自禁。我们平常都认为能认真完成大量家庭作业的孩子是有着积极学习态度和学习兴趣的孩子,实际上大量的家庭作业不会帮助孩子成为更成熟或更有热忱的学习者。当发现有学生不做家庭作业的时候,我们老师最常采用的一种方法就是报以惩罚,如叫到办公室训斥一顿、责令其限时补交作业。这样的做法往往会导致其将正常的上课时间挪用到补做作业上来,使教育仅仅成为复制知识的机器。科恩认为:这种做法除了让老师获得一种诡异的满足感——让不做家庭作业的孩子知道谁是老大,但这样做对学生产生的效果是进一步破坏了学生对家庭作业、学校、老师甚至自己的好感……所以,我们要从被动的无效的大量家庭作业布置中脱离出来,赶往主动的有效的教育中去。
掩卷深思,科恩不仅是在讲道理,更多地是展现了一种思维方式。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要成长为学习型教师。作为大量家庭作业的制造者,我们怎么才能治好“大作业量”这个顽症,让作业回归其本来面目呢?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作业观,按照山东省教育厅的要求,改变应试教育下的作业认识,树立作业教学目标意识。既然是一种教学行为,它首先就是老师的事,老师必须从尊重学生、培养人才入手,要在作业教学中确保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再也不能简单地把现成的复习资料发给学生完成,要落实好教师设计作业、学生做作业、教师批改作业、实施矫正教学等每一个环节。
其次是要精心设计作业,紧扣“创新”二字,从理念和方法两方面入手,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切入,将有趣和有效两点结合起来,总结开创一种先进的历史作业布置与评价理念和一些新颖灵活的作业布置方法。
第三就是注重作业的开放性和代表性,切实使学生通过少而精的作业教学实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要坚决杜绝重复性的低效甚至无效作业,避免无谓地增加学生负担、减低学习兴趣。
第四就是要做到书面作业全批全改,发挥作业矫正教学的作用。全批全改既是对学生劳动的尊重,也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如果不能做到这四条,教师不如不布置作业。
瑞伯雷斯说:“学生不是待灌的瓶,而是待燃的火。”孩子的智慧之火需要教师的教育智慧去点燃,而点燃孩子智慧之火的关键是“教育的留白”。教育中的“留白”,即学会等待,把思考的时间留给孩子。教育中的“留白”,需要教育者用心灵而不仅仅是用教育理论和技法施教。教育需要留白,但这留白的背后却需要我们不断地去补白。让我们成长为智慧型教师,用智慧、用心灵为教育补白!
论文作者:朱常庆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4年5月总第17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26
标签:作业论文; 家庭论文; 教师论文; 学生论文; 孩子论文; 迷思论文; 老师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4年5月总第170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