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现代房屋在耐久性方面的问题,而影响房屋耐久性及其寿命的最重要的因素,莫过于房屋的结构稳定性了。但是当前在建筑施工领域,对房屋结构进行加固的技术还存在着诸多的缺陷,没有能够完全按照科学的方式来进行,这就给房屋的稳定性埋下了隐患。因此,只有深入挖掘房屋结构加固存在的技术性缺漏并对此加以查漏补缺,发展出新的加固技术,才能够保障现代居民的居住安全性。
关键词:结构加固技术;房屋建筑;施工;运用
一、结构加固技术应用的重要性分析
1、可以有效提高房屋建筑的经济性。结构加固技术在建筑行业当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利用科学合理的结构加固技术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同时也能满足当前建筑行业的市场需求,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当前的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当中,可以利用各种先进的施工技术和结构加固技术进行紧密结合,进一步提高了结构加固技术的作用和效果,所以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运用结构加固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建筑本身的经济价值,从而提高我国建筑行业的经济效益。
2、可以有效提高房屋建筑的安全性。通过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运用结构加固技术,可以更好地保障使用者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利用结构加固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建筑主体结构的稳定性,进而提升建筑的抗震性和抵抗其他自然灾害的能力。另外,如果建筑房屋的阳台需要进行扩建,利用设置构造柱的方式可以有效提高房屋耐震能力,同时房屋的延性水平也不会因为扩建而受到不良影响,这也是结构加固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建筑物安全性的原因之一。
二、结构加固技术在房屋建筑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1、房屋抗震结构设计不科学。良好的房屋结构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房屋本身的稳定性,并能够让人们有更多的时间来对地震做出反应。然而,不合理的抗震结构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损失。当前,我国很多房屋的抗震结构都不合理,地震时很容易出现房屋大面积损坏的现象。
2、施工人员对结构耐久性关注度较低。在房屋建筑使用的过程中,人为因素很容易对建筑房屋造成破坏,随着建筑物使用时间的增加,建筑很容易发生老化的现象,外界对建筑物体造成的破坏使得房屋建筑的质量逐步下降。建筑物内部的骨架一旦被破坏,就会导致整个建筑物的毁坏。所以,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设计人员一定要重视关注结构加固技术。
三、房屋建筑结构的加固设计
1、增大截面。对于存在钢混构造的房屋建筑,可以通过增大截面的方法进行加固。随着截面的扩大,可以使现浇混凝土构件的压力得到有效分散,并且还能使受力构件的覆盖范围获得进一步延伸。如果房屋建筑中某些构件的承载能力大幅度下降,则可运用钢筋加固增强构件的承载性能。通过增大截面,可使房屋建筑结构达到预期中的加固效果。
2、碳纤维加固。当房屋建筑的表层出现问题,在结构加固设计中,可以选用碳纤维进行加固处理。由于碳纤维本身具有良好的黏合强度,并且自重较轻,若是在加固设计中运用的适当,则可使后续的施工难度显著降低。不仅如此,经过碳纤维加固之后的房屋建筑能够有效避免外界环境对结构表层的侵蚀,有助于结构使用寿命的提升。
四、结构加固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运用
1、结构加固技术在房屋建筑孔位施工中的运用。房屋建筑孔位施工包含孔位放线、孔位定位、孔位偏心差计算、钻孔、清孔等多项施工操作。第一,结构加固技术在孔位偏差计算中,能够降低孔位计算的误差率,运用钻孔截面计算方式,可以将孔位计算的偏差控制在1mm之内,很多经验丰富的技术工人可以将这一偏差控制在0.3~0.5mm。第二,结构加固技术在加固孔的孔位设计中,可以提升加固孔的适配性。按照《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加固孔的直径要超过钢筋直径6~7mm,加固孔的深度要为直径的20~25倍,根据钢筋的焊接与埋植方式进行具体调整。第三,结构加固技术按照《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和《公路桥梁加固设计规范》(JTG/TJ22-2008),对孔位施工的方式做出了要求,采用风钻和锤击钻的钻孔方式,对钢筋密集问题进行积极的干预控制,保障孔位施工的精度和施工质量。第四,结构加固技术采用低压鼓风吹灰和低压压缩吹灰的方式,进行清孔操作;采用丝绵加固方式,对加固孔位进行清洁保护,避免灰尘、异物、水分、生物与微生物对加固孔位的侵蚀。
2、结构加固技术在房屋建筑钢筋埋植施工中的运用。房屋建筑钢筋埋植施工主要包含加固孔灌胶、钢筋埋植、植筋控制等施工项目操作。结构加固技术在钢筋埋植施工的整个流程中有着多方面的运用。第一,结构加固技术在加固孔灌胶施工中有着重要运用,结构加固技术按照《工程结构加固材料安全性鉴定技术规范》(GB50728-2011)的要求,采用脂肪族胺类固化剂如乙烯基三胺(DETA)、氨乙基哌嗪(AE)固化剂和芳族胺类固化剂如间苯二胺(m-PDAMPD)、二氨基二苯基甲烷(DDMHT-972DEH-50)固化剂,以及环保性能与稳定性能较高的黏度剂,精准规范地控制灌胶施工中的搅拌强度,保障搅拌过程的连续性,将胶量与搅拌体积比为8︰10。第二,房屋建筑钢筋埋植施工过程中的结构加固技术,遵循清洁、连续、动态的灌胶施工原则,对灌胶施工与钢筋埋植进行了统筹规划,防止水分渗漏对钢筋埋植施工造成影响。钢筋埋植施工中的一次性结构加固技术,一次操作的时间一般控制在30min之内,以动态的操作方法为钢筋的后续埋植创设了一个稳固、连续的平台。第三,结构加固技术采用初凝时间控制技术,并根据《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动态调整固化剂使用环境的温度,优化了结构胶的物理性能与结构性能,增强了结构胶的锚固强度。
五、施工案例
1、工程概况
某工程为六层砖混结构,整体的建筑面积超过了5000m2。在主体工程施工到第六层时,底层和第二层都相继在承重墙内部出现了竖向裂缝。竖向裂缝间距主要被控制在900mm之内。裂缝的长度为1000mm,二层承重墙大约60%以上的墙体出现开裂的现象。虽然在之后采用了100多根杉木条贴于楼面的空心板处,但只是让裂缝得到了暂时的控制,之后又出现了开裂的现象。
2、主要加固方案
在进行加固设计之前,要先审核整套施工图纸,然后再对砌体和混凝土梁柱进行检测和复核,并制订处理方案:1)先进行减层卸荷的措施,将主楼的7层降为6层。2)主要采用钢筋混凝土层对第一层和第二层的墙体进行有效加固。3)在外墙的转角处采用加设构造的方式来加固墙体,从而使整个墙体能够变得更加稳定。4)由于底层的墙体都濒临损坏,所以主要采用混凝土组合砌体的方案来进行施工。可以在原有的240mm宽的墙体的两侧现浇大约60mm厚的钢筋混凝土墙,并将配筋竖向设置为8,间距设置为150mm,水平配筋设置为6,间距设置为200mm。
结束语
结构加固技术对现代房屋工程建筑的支撑提供了有效手段,为提高建筑安全性和经济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所以,提高建筑工程结构稳定性,不但能够满足当前市场需求,同时也逐渐成为建筑行业未来发展必然方向。
参考文献:
[1]丁士超.建筑结构鉴定与加固改造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应对措施[J].居舍,2019(05):1.
[2]郑先元.既有建筑结构鉴定与加固技术概述及应用[J].现代物业(上旬刊),2018,10(1):54-61.
论文作者:田志民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1
标签:结构论文; 技术论文; 房屋建筑论文; 钢筋论文; 房屋论文; 固化剂论文; 方式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