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丹丹1
(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 江西赣州 34100)
摘 要:赣南客家地区的服饰文化资源十分丰厚,无论在服饰类型还是服饰特色上都具有不可忽视的文化特点。但随着快餐文化和市场经济的推进,该地区服饰文化资源也消失殆尽。本文以客家服饰文化资源为研究对象,从数字化保护角度出发,提出通过田野调研、文化分类及数字技术等综合手法来构建一个完整的赣南客家服饰的数字化资源共享平台。同时,从文化价值角度指出构建数字化平台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赣南客家、服饰文化、数字化
项目基金:2017年度赣州市社会科学研究百题项目 课题编号:17273
近些年,随着城镇化程度的日益加快,广大民众对赣南客家传统手工艺生存危机意识的逐渐增强,当地政府部门也加大对客家地区文化与遗迹的政策扶持。同时,越来越多的学者也关注到赣南客家服饰,尤其集中在图形图案、服装样式、造型艺术及文化保护等方面研究。赣南客家服饰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背景,是客家民系在移民过程中所形成的重要文化资源和符号象征。
一、赣南客家服饰资源现状
赣南客家地区绝大部分地区都有固定的服饰习俗,如婚嫁、新生儿、丧葬等民俗中特定的衣着打扮。其中,客家服饰文化在定南、石城、宁都、瑞金、赣县、于都等主要的纯客家县市所形成的服饰民俗更为突出。在实地考察过程中,定南县内的各自然村落几乎都有各自的服饰习俗,与其他地方想比较,花帽则是该地区最具文化特色的民俗资源。当然,在定南、龙南及走边县区内的其他服饰资源,如客家银饰、绣花鞋等也是比较丰富。
在赣南客家花帽中,有婴儿型、幼儿型、童年型、少年型的;有较为简单的狗头帽、兔子帽和水杓帽;也有比较复杂的平顶帽、扁鸡帽、围花帽和莲花帽,其种类囊括了客家花帽的每一个类别。有些花帽虽只有数百年甚至是数十年历史,但却能真实地反映出客家先民的文化传统和生活习俗,如图1所示。花帽的制作流程一般分为制作底布、剪纹样、在底布贴纹样、刺绣等步骤。同时,在熟练手艺人手里,一顶完整的花帽大约需要7天左右的时间。
客家服饰文化中的银饰也是非常有特色的工艺资源。银饰在客家服饰中主要用于对帽子、服装及围巾等功能性装饰,一般分为客家围裙银链、客家银质发饰、客家儿童银饰帽、客家银镯、客家儿童长命锁、脚绕子等6大类型。其中,客家围裙银链也可称之“银挂链”,是最具客家特色的银饰之一。客家人自黄河流域南迁后,为了适应当地乡土的气候、地理、人文环境,在一定程度保留中原服饰风貌同时,接受了当地畲族、瑶族、苗族等民族服饰的影响,逐渐形成客家人独特的服饰文化。
二、赣南客家服饰的数字化资源库构建途径
面对赣南客家地区丰富的服饰文化资源,将以数字技术与客家文化、传播文化等相结合,对服饰对象进行数字采集、数据分类、资源入库、平台构建等环节来构建赣南客家服饰数字资源库。其具体方法为通过大量的田野调查、数字化实证及案例参考做前期基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分类为参考并建构赣南客家服饰的分类形式。同时,并服饰资源分类的基础之上,通过数字化技术方式,构建数字化客家服饰框架,并通过交互共享平台的构建来完成具有开放性和共享性统一的服饰文化数字资源共享平台。
(1)赣南客家服饰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分类与标准
目录分类是资源保存和保护的重要方式,尤其是资源数字库的建立需要双向目录分类及标准建立。因此,针对赣南客家服饰文化数字化资源的采集,一方面根据客家服饰民俗特色,数字化分类可依据各地服饰图形样式进行比较分类探讨;另一方面从数字化特点,对客家服饰数字资源进行实物、文本、视频、图片等分类方式的研究。同时,介于国内当前没有统一的采集标准,对于赣南客家服饰数字化分类与采集的标准研究将参考2010年美国颁布的《数字化指南》进行探讨。
(2)赣南客家服饰文化资源数字化方式
数字化方式是文化资源数字化实现的途径与方法,合适有效的数字化方法将有益于文化资源数字化的采集与实现。本部分内容将从当前主流的数字化技术入手,针对赣南客家服饰文化资源的特性采用定量实验法进行研究,旨在探讨数字影像、三维虚拟实现、VR虚拟实现等技术方法在客家服饰数字化实现过程中的合适性和可行性。另外,从数字化技术角度出发,针对数字资源采集的标准进行双重要求的验证即标准与技术证明。
(3)赣南客家服饰文化的数字资源库平台构建
数字资源库平台的构建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也是文化资源实现数字化资源共享与资源整合功能平台。本部分内容从共享性与整合角度出发,依据前期赣南客家服饰文化资源数字化实现论证,一方面通过平台交互技术来研究适合课题内容的平台UI方案;另一面分通过Web3.0、H5等平台搭建技术来实现赣南客家服饰文化数字资源库平台的构建。
结语
赣南客家服饰是客家地区较为典型的文化符号,从文化学角度研究认为赣南客家服饰传承与保护应该以服饰活动为活态保护。同时,客家服饰民俗活动的传承和保护,尤其重要的是以物养物,即推广当代民俗旅游也来活态保护客家服饰。当今的数字化趋势已经为各个地区的民间文化保护开启了新的可能,数字技术的不断更新也为赣南客家服饰的传承与保护提供了新的契机。
项目基金:本论文为2017年度赣州市社会科学研究百题项目研究成果 课题编号:17273
参考文献:
[1]陶晓俊. 赣南客家银饰析[J].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2)30-32
[2]邹春生. 客家传统服饰文化[J]. 寻根2014(2)28-30
[3]涂丹丹. 赣南客家服饰文化的图像叙事思考[J]. 中国包装工业2013(20)55-56
[4]乌云. 数字化技术于现代服装设计教育的意义[J]. 装饰2013(6)139-140
论文作者:涂丹丹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7年10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6
标签:客家论文; 服饰文化论文; 赣南论文; 服饰论文; 资源论文; 文化论文; 数字论文; 《知识-力量》2017年10月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