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 637000)
【摘要】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对来笔者医院诊断、治疗的80例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患者不同护理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联合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90%患者胃肠功能完全恢复,高于对照组(75%)(P<0.05);实验组95%对心理干预总体满意,高于对照组(80%)(P<0.05);实验组住院时间为(12.8±6.7)天,短于对照组(20.4±1.4)天(P<0.05)。实验组ADL评分为(16.2±3.7)分,睡眠评分为(59.6±7.5)分,食欲评分为(65.8±9.2)分,日常活动评分为(57.2±6.5)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消化性溃疡发病率较高,采用心理干预效果理想,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心理干预;老年消化性溃疡;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06-0306-02
消化性溃疡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这种疾病机制复杂,诱因也比较多,且在老年人中发病率较高,患者发病时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疼痛、唾液分泌增多、烧心、反胃等,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部分患者治疗过程中心理波动较大,治疗依从性较差,从而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因此,临床上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中探讨积极有效的护理方法显得至关重要。近年来,心理护理在老年消化性溃疡中使用较多,并取得理想效果。为了探讨心理护理在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对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来笔者医院诊断、治疗的80例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分析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于笔者医院住院的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80例。纳入标准:(1)符合消化性溃疡诊断标准;(2)年龄60-80岁。(3)自愿参加本次研究。排除标准:(1)合并心、脑、肾功能不全患者。对研究病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男27例,女13例,年龄为(60~79)岁,平均年龄为(56.5±0.8)岁;对照组男24例,女16例,患者年龄为(61~80)岁,平均年龄为(56.7±0.8)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病情、家庭状况等资料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进行一般护理,具体方法如下:(1)饮食护理;(2)药物依从性护理;(3)日常护理;(4)一般心理护理。
实验组联合心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1)精神支持:老年患者办理住院手续后要为病人安置一间病房,并保证病房空气新鲜。治疗过程中,医师要多与患者进行沟通,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清除患者的陌生感,增强对医护人员的信任,让他们能够更好的配合治疗。(2)心理疏导:入院后,向患者分析和解释其提出的有关问题,帮助患者解释相关疾病的知识,让患者对消化性溃疡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减少和避免心理应激。(3)放松训练。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外,还要让患者进行锻炼,尽量让患者保持放松,帮助患者缓解负性心理。
1.3统计学处理方法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资料进行SPSS16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 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次研究中,实验组90%患者胃肠功能完全恢复,高于对照组(75%)(P<0.05);实验组95%对心理干预总体满意,高于对照组(80%)(P<0.05),见表1。实验组住院时间为(12.8±6.7)天,短于对照组(20.4±1.4)天(P<0.05)。(增加表)
表1 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疗效对比
3.讨论
消化性溃疡是临床上常见的内科疾病,疾病诱因较多,常见的有:精神因素、药物因素、环境因素等。患者发病时临床症状较多,且多数患者发病前后心理波动较大,部分患者甚至拒绝用药。因此,临床上加强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护理显得至关重要。
近年来,心理干预在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中使用较多,并取得理想效果。本次研究中,实验组95%对心理干预总体满意,高于对照组(80%)(P<0.05),实验组住院时间为(12.8±6.7)天,短于对照组(20.4±1.4)天(P<0.05),这个结果和相关研究结果类似。心理干预和常规护理模式相比更加注重对患者综合性心理护理,让患者知道自己的疾病、治疗方案和护理方法等,消除患者消极心理,使患者能够更好的接受治疗,配合护理,避免延误最佳治疗时间。消化性溃疡多数患者为老年人,他们大多数时间在病房中度过,通过心理干预能够帮助患者消磨时间,增加家属和患者对我院的认同感,降低患者治疗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通过心理干预能够加强患者消化性溃疡相关疾病教育,让患者了解自己的疾病,提高患者治疗过程中的自理能力、运动能力等。同时,心理干预还能够消除老年患者治疗后的盲目兴奋、侥幸等心理,坚定他们的信念,让患者能够更好的配合医师治疗,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本次研究中,实验组ADL评分为(16.2±3.7)分,睡眠评分为(59.6±7.5)分,食欲评分为(65.8±9.2)分,日常活动评分为(57.2±6.5)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这个结果和相关研究结果类似。但是,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在实施心理干预时要根据患者年龄、教育程度等采取相应的的心理护理措施,抓住老年患者心理,提高临床治愈率。
综上所述,老年消化性溃疡发病率较高,临床上采用心理干预效果理想,能够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护理质量,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彭佩群.临床护理路径在消化性溃疡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9):565-566.
[2] 刘秀琴.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58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0,17(1):37.
[3] 谢凡.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的临床及内镜特点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6):123-124.
[4] 王静.护理干预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心理状态及疗效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26):103-104.
[5] 沈妲,章静,冯敏萍.循证护理在消化性溃疡患者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4):130-132.
[6] 朱丽玲.循证护理对消化性溃疡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2):310-311.
论文作者:杨苗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29
标签:患者论文; 实验组论文; 心理论文; 消化性溃疡论文; 老年论文; 对照组论文; 高于论文; 《医药前沿》2015年第6期供稿论文;